引言:开启瓷器纹饰的时光之门
在历史的长河中,瓷器作为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不仅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优美的造型闻名于世,更凭借丰富多样的纹饰,成为承载文化、传递思想的重要载体。《文明・纹脉》这一大型播客节目,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探索中国瓷器纹饰奥秘的时光之门,带领我们穿越千年,领略不同时代纹饰背后的文化密码与艺术魅力。
本期节目,我们将把目光聚焦于明清官窑瓷器上的婴戏图。婴戏图,这一以儿童嬉戏玩耍为主题的传统纹饰,自诞生以来,便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不仅展现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趣,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向往与期盼的生动体现。在明清时期,婴戏图在官窑瓷器上达到了鼎盛,其丰富的题材、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精湛的绘制工艺,使其成为瓷器纹饰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让我们一同走进明清官窑的世界,探寻婴戏图的热闹景象与深刻寓意,感受这一传统纹饰在特定历史时期绽放出的独特光彩。
一、明代婴戏图:风格的华丽变奏
明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重要时期,瓷器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度,婴戏图作为瓷器装饰的重要题材,在这一时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风格变化,从永宣青花的大气磅礴,到成化斗彩的淡雅柔和,再到嘉万五彩的热烈奔放,每一种风格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
永宣青花:“皇家游乐场” 的活力绽放
永宣时期,即明永乐、宣德年间,是青花瓷烧造的黄金时代。此时的婴戏图在官窑瓷器上已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宫廷认可的经典纹饰。其规模宏大,常常描绘十几甚至二十个童子在装饰华丽的庭院中嬉戏玩耍,场面热闹非凡,宛如一个热闹的 “皇家游乐场”。
北京保利拍卖曾呈现过一件永宣时期的青花婴戏图碗,此碗造型规整,胎质细腻洁白,釉面温润如玉,青花发色浓艳深沉,带有自然形成的铁锈斑,彰显出永宣青花独特的魅力。碗外壁以青花绘制婴戏场景,童子们形态各异,有的在欢快地踢球,他们身姿矫健,充满活力,仿佛能让人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有的仰着头放风筝,手中紧紧握住风筝线,眼睛凝视着天空,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兴奋;还有的骑着竹马,模仿大将军威风凛凛的样子,意气风发;更有童子模仿大人作揖行礼,举止间透着稚嫩的庄重 。庭院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栏杆曲折环绕,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为童子们的嬉戏增添了优美的环境。画工极为精细,童子们的面部表情、服饰纹理以及动作姿态都描绘得栩栩如生,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天真烂漫的童趣。
从这件瓷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永宣时期宫廷的富足与自信。国力的强盛使得皇家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支持瓷器的烧造,工匠们也得以施展高超的技艺,将婴戏图这一题材表现得淋漓尽致。永宣青花婴戏图不仅是一种艺术装饰,更是当时社会繁荣的象征,它反映了皇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子孙后代健康成长的美好期许 。
成化斗彩:温柔细腻的童趣诗篇
成化年间,斗彩瓷器异军突起,以其淡雅、柔和、清新的风格独树一帜。成化斗彩婴戏图也呈现出与永宣青花截然不同的风貌,充满了温柔细腻的美感 。
以大明成化年制款青花婴戏纹碗为例,此碗造型端庄秀雅,胎体轻薄坚致,釉面匀净莹润,光泽柔和,宛如羊脂玉般温润。外壁以青花为饰,青花发色淡雅,浓淡相宜,采用平等青料,呈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色调,与白润的釉质相得益彰。主体纹饰描绘了几个孩童在庭院中嬉戏的场景,孩童们姿态各异,或手持莲花,或追逐玩耍,他们的形象秀气文静,面容圆润可爱,眼神清澈纯真,动作舒缓自然,仿佛在进行一场优雅的游戏。周围衬以树木、亭台、云纹等景致,布局疏密得当,意境悠然。树木枝叶繁茂,亭台古朴典雅,云纹飘逸灵动,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
在色彩运用上,成化斗彩婴戏图采用釉下青花勾线,再配以浅淡的釉上红、黄、绿彩,色彩搭配柔和协调,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这种独特的色彩表现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细腻生动,富有层次感,宛如一幅优美的田园诗画,展现出成化时期独特的审美情趣。成化斗彩婴戏图所传达出的恬静、雅致气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密切相关。成化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节奏较为舒缓,这种生活状态反映在瓷器装饰上,便形成了成化斗彩婴戏图温柔细腻的风格 。
嘉万五彩:节日狂欢般的市井烟火
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瓷盛行,婴戏图也随之展现出更加热烈奔放的风格。嘉万五彩婴戏图色彩斑斓,场面火爆,充满了浓郁的市井烟火气息 。
例如婴戏纹将军罐,其造型高大挺拔,气势恢宏。罐身以五彩绘制婴戏图,色彩鲜艳夺目,红、绿、黄、蓝等色彩相互交织,对比强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画面中,众多童子身着花花绿绿的衣服,上蹿下跳,活力四射。他们玩的游戏更加 “社会化”,有舞龙灯的,童子们齐心协力,高举龙灯,龙身随着他们的动作蜿蜒舞动,栩栩如生;有放鞭炮的,孩子们捂着耳朵,脸上却洋溢着兴奋的笑容,鞭炮的火花四溅,增添了热闹的氛围;还有敲锣打鼓的,他们手持鼓槌,用力敲击着锣鼓,发出欢快的节奏声 。整个画面充满了喜庆、喧闹的氛围,仿佛是一场盛大的节日狂欢。
嘉万五彩婴戏图的出现,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市民文化的日益繁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他们的审美趣味对官窑瓷器产生了重要影响。五彩瓷色彩鲜艳、风格热烈的特点,迎合了市民阶层追求热闹、喜庆的审美心理,使得嘉万五彩婴戏图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主流。尽管从绘画精细度上来说,嘉万五彩婴戏图可能比不上永宣的严谨或者成化的细腻,但它所展现出的旺盛生命力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明代瓷器装饰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
二、清代 “百子图”:多子多福的极致象征
清代,婴戏图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百子图” 的出现将婴戏图的寓意和表现形式推向了巅峰。“百子图” 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清代瓷器纹饰中最具代表性的图案之一 。
“百” 的寓意:子孙繁衍的美好祈愿
在 “百子图” 中,“百” 并非实指恰好一百个孩子,而是一个虚数,寓意数量极多、无穷无尽,象征着子孙万代、人丁兴旺、家族繁盛到极致的状态 。这种对子孙繁衍的美好祈愿,深深扎根于传统农业社会的土壤之中。在传统农业社会,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家族人口众多意味着拥有更充足的劳动力,能够更好地开垦土地、耕种庄稼,从而保障家族的经济收入和生活稳定 。
画面之盛:热闹非凡的吉祥画卷
清代 “百子图” 瓷器的画面极为壮观,通常在大型瓷瓶、瓷板屏风等器物上,描绘成百上千个天真活泼的童子,他们三五成群,分布在精美的亭台楼阁、假山花园之间,各自进行着丰富多彩的活动 。
清乾隆粉彩百子图灯笼尊,高 30.5 厘米,口径 11.6 厘米,底径 10.5 厘米。灯笼尊造型规整,线条流畅,腹部白釉细腻温润,为绘制百子图提供了完美的底色。画面中,众多童子在山水园林间嬉戏玩耍,有的在读书写字,神情专注,仿佛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寓意着学业有成;有的在下棋弹琴,举手投足间展现出优雅的气质,寓意着才艺双全;远处,舞龙舞狮的队伍浩浩荡荡,龙身蜿蜒,狮子欢腾,敲锣打鼓的声音仿佛穿越时空,扑面而来;近处,几个童子在放鞭炮,他们捂着耳朵,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鞭炮的火花四溅,增添了喜庆的氛围;还有的童子骑着麒麟,寓意送贵子;抱着宝瓶,象征平安;举着莲花,寓意连生贵子;或是在钓鱼扑蝶,享受着大自然的乐趣 。整个画面构图严谨,布局合理,童子们的形象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动作自然流畅,细节之处更是处理得恰到好处,如童子们的服饰纹理、面部表情都清晰可见,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天真烂漫和活泼可爱。色彩运用上,粉彩的色彩鲜艳丰富,红、绿、黄、蓝等色彩相互交织,绚烂夺目,与白釉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金碧辉煌、喜庆祥和的氛围 。
皇室之爱:国祚永昌的深切期盼
“百子图” 因其极致的吉祥寓意,深受清代皇室的喜爱。它常常出现在各种宫廷陈设用的瓷器,以及皇帝赏赐给王公大臣的器物上,寄托着皇室对于子嗣绵延、国祚永昌的深切期盼 。
在清代宫廷中,“百子图” 瓷器被视为吉祥之物,用于装饰宫殿,增添宫廷的喜庆氛围。例如,在皇帝的寿辰、大婚等重要庆典场合,“百子图” 瓷器常常作为重要的陈设品出现,展示皇家的威严与荣耀,同时也表达了皇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族繁荣的祈愿 。皇帝赏赐 “百子图” 瓷器给王公大臣,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恩赐,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嘉奖,象征着皇帝对大臣的恩宠和对其家族的祝福 。
三、纹脉新语:传统与现代的设计对话当代大众审美对瓷器纹饰的需求
在当今多元化的审美语境下,大众对瓷器纹饰的需求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通过对相关调查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趋势。一项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人群的瓷器纹饰审美偏好调查显示,大多数受众对传统且富有文化内涵的瓷器纹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龙凤纹、花鸟纹等经典传统纹饰依然备受青睐。这些纹饰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它们所蕴含的吉祥寓意和美好祝福,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内心 。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更新,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纹饰的喜爱也日益凸显。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拼接,而是在保留传统纹饰精髓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和审美理念,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现代简约风格的瓷器上融入传统的如意纹,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和现代的色彩搭配,展现出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美感,既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寄托,又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对简洁、时尚的追求 。
当代大众对瓷器纹饰的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也逐渐增长。人们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产品,而是希望拥有能够体现自己独特品味和个性的瓷器。定制化的瓷器纹饰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故事或特定的场景进行设计,如将家族的徽记、个人的座右铭或纪念性的图案绘制在瓷器上,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专属物品,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价值和个人印记 。
市场分析:传统纹饰的现代机遇
传统瓷器纹饰在现代市场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发展机遇和潜力。在收藏市场,明清瓷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门品类,其价值不断攀升。那些带有精美婴戏图、百子图等传统纹饰的瓷器,更是成为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对象。一件清代乾隆时期的粉彩百子图瓷瓶,在拍卖市场上屡屡拍出高价,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内涵以及稀缺性,使其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
在艺术市场,传统瓷器纹饰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许多当代艺术家将传统纹饰与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感的艺术作品。有的艺术家以传统鱼纹为灵感,运用现代雕塑手法,创作出形态各异的鱼形雕塑作品,将鱼纹的灵动与雕塑的立体感完美融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还有的艺术家将传统瓷器纹饰运用到现代绘画中,通过色彩的运用和构图的创新,赋予传统纹饰新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
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传统纹饰的应用前景广阔。将传统纹饰与现代陶瓷产品的设计、生产相结合,开发出具有文化特色和实用价值的陶瓷文创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印有传统花鸟纹的陶瓷餐具,不仅美观大方,还为用餐增添了一份文化氛围;以传统龙纹为设计元素的陶瓷饰品,既具有装饰性,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时尚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
设计启示:创造现代幸福图景
从 “百子图” 所代表的对未来繁荣和子孙福祉的核心愿望出发,我们可以思考现代设计如何呼应现代价值,创造出能够引发当代人共鸣的幸福图景 。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现代设计在表达对 “地球未来福祉” 的期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选择使用环保材料,如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回收再利用的材料等,来制作陶瓷产品。这些环保材料的使用,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还体现了设计师对地球未来的责任感。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产品的经久耐用性和可回收、可循环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资源浪费,也是可持续设计的重要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