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我的母亲、我的弟兄——2020年6月21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0/06/816830407879320ca5aaa7604d9e15b3.mp3

 

经文:路加福音 8:19-21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经文依旧只有三节,记载的是主耶稣有关他的家人的简短讲论。当时,主耶稣的母亲和兄弟来找他,但因为拥挤在他周围的人很多,到不了跟前。有人看见了,赶紧去告诉他。于是,主就势教导门徒和跟随之人。

首先解释一下经文所提及的主耶稣的兄弟。按天主教的教义,既然马利亚为永远的童贞女,这些人就不可能是主耶稣的亲兄弟,而只是堂兄弟。但这样的解释很不自然。最自然的理解就是他们是马利亚和约瑟后来所生的儿子,是耶稣的亲弟弟,其中就包括了“雅各书”和“犹大书”的两位同名作者。到本段经文的时候,他们都还没有相信并跟随主。根据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的记载,主耶稣复活以后曾向弟弟雅各显现,他后来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被称为教会的“柱石”(加2:9),在那次关乎外邦人救恩的关键会议上作总结发言(徒 15)。

三卷对观福音书都记载了这件事,路加又是最简洁的。从省略了细节和相关的上下文看,路加的重点就是要强调主所说:“听了 神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亲,我的弟兄了”这一句——基督徒在从世界分别出来的同时,就拥有并进入了基督里新的家庭关系。

基督徒在世存活期间同时属于两个家:一个是地上的,一个是天上的;或者说,一个是属世的,一个是属灵的。也因此就有了两群家人:一群是属世的家人,另一群是属灵的家人。

地上的家


和所有的人一样,基督徒地上的家是以血缘和婚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些人是先有了地上的家,然后才信主成为基督徒的,另一些人则相反。在这个家里,亲人包括夫妻、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以及其他亲戚,其身份、亲疏、性别等都有不同。这些亲戚关系是短暂的,只存在于日光之下的这段时期。当一个人离开世界时,这一切关系也就都结束了。这些亲戚关系也会因为婚嫁、死亡、收养等而变化,构成人生的悲欢离合与阴晴圆缺。

地上的家显然也是神所建立的,并蒙神的保守与祝福,是基督徒经历并见证信仰的重要场所。正是借着这个家,我们出生、成长并养育下一代,人类因此生生不息。十诫第五诫,也就是有关人与人关系的第一条诫命就是“当孝敬父母”,就是关于地上之家的。因此,犹太人是极为重视家庭的,主耶稣的回答一定令当时在场的人非常惊讶。


主耶稣是要否定基督徒人间的亲属关系和在家庭中当尽的责任吗?肯定不是!神的儿子怎么可能与父神相左呢?就连后来的使徒保罗都一再重申:“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 6:1-3)新约与旧约是一致的,因为神是永不改变的。因此,人生在世,既要享受天伦之乐,又要尽为父、为子、为夫、为妻、为亲属的各样责任。

从十二岁到三十岁之间,尽管没有关于主耶稣的相关记载,但我们可以合乎情理地推断,主耶稣一定是在劳作,尽一个长子养家糊口的本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主耶稣是加利利最好的木匠,我觉得非常可信(神的儿子干什么一定都是最好的!)。从迦拿婚宴上马利亚那么自然地吩咐耶稣的情形看,主耶稣在家一定是孝顺的(有谁能比神的儿子更彻底地遵行神的诫命呢?)。主耶稣既然自己身体力行,主的门徒岂能不效法呢?在今天这样一个家庭、亲情都已经相当淡薄了的时代,基督徒在这方面就更该有美好的见证了。

但现实却常令人惋惜。我们看见不少基督徒同样没有尽到亲属的责任、亏负家人,有些还相当过分!我们生活在世间,就当孝敬父母、夫妻和睦、养育儿女;努力工作,供应家人的需要;谨慎行事,以免将家人和自己放在危险之中。至于我们中国文化传统中提倡的所谓“大公无私”,褒扬的所谓“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些并不符合圣经,更不是主耶稣在这里要讲的意思。爱人如己、彼此顺服、孝敬父母才是圣经启示的日光之下处理家庭、亲属关系的准则。

天上的家


地上的家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暂时的,不是本质的,是第二位的。一个基督徒真正的身份是属天的,天家才是我们永远的归宿,因此就是第一位的。

形象地说,天上的家是通过“灵姻”建立的,由圣灵所重生的所有基督徒组成。与地下那个相比,在天上这个家里,众圣徒同有一位天父,彼此之间关系简单,没有辈分、年龄的差异,都是弟兄(天上既没有婚姻,应该也不存在性别了)。按改革宗的教义,一个人一旦进入这天家,就永不会从其中失落。感谢主!


有了新家,就有了新的亲人。与地上的家不同,天家的家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 神生的。”(约 1:13)因此,这个家里一定是彼此相亲的,因为所有人都是出于“一主,一信,一洗,一 神”(弗 4:5-6);这个家一定是彼此相爱的,因为基督长阔高深的爱将众人联络在一起;这个家一定是彼此相合的,因为我们众人服侍同一位天父,同尊耶稣基督为主;这个家一定是彼此相通的,因为圣灵运行在我们中间——“这家就是永生 神的教会”(提前 3:15)。感谢主!天上的众圣徒已经享受到这美好的一切。地上的教会尽管尚不完全,但也可以部分品尝到天家的美好。等那完全的时刻,就是主耶稣第二次降临,众圣徒身体复活以后,神的应许完全成就的时候,所有的圣徒,我们这个“超级大家庭”全部的家人欢聚在一起,那时该多么美好啊!

当然,我们现在能接触到的,主要是教会中的弟兄姊妹。不论我们原来是否认识,今天却奇妙地成为了一家人。既然如此,我们就有责任一起建造这个荣耀属神的家。我想特别强调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生命的建造。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也是大家共同的事,保罗不是说过“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 2:4)吗?个人的成长,整个家庭都一起受益。作为一家人,我们理当彼此扶持、彼此勉励、彼此帮助,同行天路。这不但是在属灵的事情上,也应该在日常生活的事情上。前年手术后康复期间弟兄姊妹的各种爱心与照顾,至今令我感动。随着疫情的持续,后面的日子也许会面对许多的艰难,但只要我们彼此切实相爱,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前 4:8)


另一方面是地上教会这个“小家”的建造。我们教会被放在这个时代、这个城市,是接受了从主而来的托付与使命的。同一家的家人,有不同的身份,也担负不同的责任。教会也是一样,“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 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前 4:9)“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罗 12:6-8)不要说自己没什么恩赐,关键在于是否愿意。恩赐不是圣灵所赐的吗?只要你愿意按着神的心意服侍,主怎么会不成全你呢?

到目前为止,守望教会的使命,依旧是扎根本地,立稳教会的根基,并由此不断影响社会。为此,教会坚持了这么多年的争战,一直没有放弃。这一阶段的使命尚未完成,教会也依旧比较弱小,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显然,完成这样的使命需要忍耐,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持续不断地付出。树龄越长,树根就扎的越深,就越稳固,教会建造也是一样。盼望有更多年轻的弟兄姊妹兴起,继续跑那当跑的路,继续打那美好的仗,继续持守那从天而来的异象,直到主的日子。

我想特别提醒教会中基督徒所组成的家庭,你们在这方面具有特别的身份,也有特别的责任,因为这两个家最明显地汇聚在你们身上。你们既然是属于天家的成员,在处理一切家庭事务时,就不要让“基督是我家之主”落了空,就都要合乎圣徒的体统,正如约书亚所宣告的:“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书 24:15)夫妻一同参与教会的建造,一起同心服侍,就像当年的亚居拉和百基拉那样,岂不美哉!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员,要记得有责任像灯台上的灯,在世人面前发出分别为圣的见证之光。比如,世人常以离婚作为解决家庭问题的出路,但基督徒却相信靠着主没有什么得胜不了的处境,于是就能忍受一时的艰难,凡事尊主为大。属灵的身份既是本质的、第一位的,就应当按着属灵的原则看待并处理一切属世的事务。按着圣经的教训建造家庭,应当落实到每一个基督徒家庭的方方面面。

按主耶稣在这里的教训,属于天家的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听并遵行神的道”。我们都经此途径而重生,因为“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 10:17)或是来到教会,或是通过亲戚朋友,或是通过福音单张,或是在圣诞节的聚会中,我们听见了福音,被圣灵感动相信了,接受耶稣为救主,因此进入了天家。没有人能通过其他途径重生得救。哈该先知曾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一个属灵的真理:圣洁是不能自动传递的,而污秽却能(该 2:10-13)。没有人能因血缘或婚姻关系而自动进入天家,每个人都必须单独地作出信心的选择与回应。我们的责任,就是把福音传扬出去,并为听道之人切切祷告,求圣灵的工作早日显明出来。


每个基督徒都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显出这样的特质。首先是渴慕神的话。诗人说:“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诗 1:2-3)又说:“ 我何等爱慕你的律法,终日不住地思想。”“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诗 119:97、11)这个时代太忙了,太“碎”了,诱惑人的东西太多了,以致安静地阅读、默想、听道都快成“奢侈品”了。我们必须学会有意识地抵制住外面嘈杂世界的影响,每天都拿出时间安静下来学习神的道,滋养内在属灵的生命。也要抵制住海量信息的诱惑,顺着一条圣灵引导的、属于你自己的主线深入下去,不断进深、成熟,以免蜻蜓点水。其实,传道者早就告诫过:“我儿,还有一层,你当受劝戒: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传 12:12)在当下手机泛滥,时间严重碎片化的时代,这样的劝戒就更显睿智。

与听道比起来,行道往往更为重要,也更难。主耶稣在前面的比喻中讲了四种土地,其中的土浅石头地和荆棘杂草丛生之地就包含了这种听而不行的情况,这样的土地是难有收成的,种子和功夫也就都浪费了。今天来找主耶稣的弟弟雅各后来写到:“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惟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 1:22-25)与主的教训恰成前后呼应之势。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已经听懂了,但若没有实际应用,没有亲身经历过,可能未必真懂。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讲的课似乎都听懂了,作业也都完成了,但就是不知有什么用、该怎么用。后来工作了,接触到实际的项目,才慢慢理解了那时书上在说什么,为什么要那样设计或操作。属灵的事其实一样,道理听起来似乎不难,但行一下试试,问题就出来了。缺乏实际经历与操练的生命,是难以成为好土的。因为如果不辛勤耕耘和管理,再肥沃的地土也只会长满杂草的。

比如祷告,我们下了多少功夫?主耶稣讲寡妇求不义之官的比喻,就是鼓励我们恒切而不灰心。我们生活中的难题不少,但你为其中哪一个恒切祷告了呢?你可能会说我已经坚持很久了,一点效果也看不到。就算是这样,今天还坚持祷告吗?放弃容易,但只有忍耐到底的才能得救!我们一早起来参加晨祷,当然好。但主日的清晨你依旧起来呢?你自己的那些事情,又放在什么时候祈求呢?我们撒完种就放任自流了,不下功夫管理,还美其名曰“交托给神”,却指望百倍的收成,那里有这样的好事?种豆却指望得瓜,还动不动就埋怨神,这不公义啊!

一家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就一定会生出属于这一家的共同特点,因为既有遗传基因的作用,又有彼此间相互的影响。同样,神的道就是教会这个家属灵的基因,行道就是我们彼此的影响,再加上圣灵于无声处的工作(这是最重要的),“听且遵行”的特质就一定会呈现在教会中,并展示在世人面前。我们羡慕这样的生命吗?那就从祷告的操练开始吧!我们常经历过“做不到”的挫折,但我想从一件小事开始,坚持不懈地一年、两年、五年、十年、…,整个生命、整个家庭怎么会没有改变呢?一时做不到没什么大不了,草率放弃才一无所成

最后,我们以使徒保罗在“罗马书”16章的问安结束今天的证道。尽管远隔天涯,但保罗与主里在罗马的家人的真情实意却是毫无阻隔的。这段经文包括许多名字,平时读起来一般难有感动,但放在今天经文的背景下,想到他们作为属灵家人在基督里彼此的相亲相爱,实在是令人羡慕与感慨啊!但愿我们无论身在何处,也能有这样对属灵家人的思念与牵挂:“问百基拉和亚居拉安。他们在基督耶稣里与我同工,也为我的命将自己的颈项置之度外。不但我感谢他们,就是外邦的众教会也感谢他们。又问在他们家中的教会安。问我所亲爱的以拜尼土安,他在亚细亚是归基督初结的果子。又问马利亚安,她为你们多受劳苦。又问我亲属与我一同坐监的安多尼古和犹尼亚安,他们在使徒中是有名望的,也是比我先在基督里。又问我在主里面所亲爱的暗伯利安。又问在基督里与我们同工的耳巴奴并我所亲爱的士大古安。又问在基督里经过试验的亚比利安。问亚利多布家里的人安。又问我亲属希罗天安。问拿其数家在主里的人安。又问为主劳苦的土非拿氏和土富撒氏安。问可亲爱为主多受劳苦的彼息氏安。又问在主蒙拣选的鲁孚和他母亲安,他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又问亚逊其土、弗勒干、黑米、八罗巴、黑马,并与他们在一处的弟兄们安。又问非罗罗古和犹利亚、尼利亚和他姐妹,同阿林巴,并与他们在一处的众圣徒安。你们亲嘴问安,彼此务要圣洁。基督的众教会都问你们安。”(罗 16:3-15)


阿们!

求主保守、祝福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阿们!

The post 我的母亲、我的弟兄——2020年6月21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8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6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