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路3:1-20】
前言:
路加福音一章到四章13节是主耶稣正式事奉之前的序言,包括施洗约翰的降生,耶稣的降生、婴儿、童年、少年的成长经历。第三章的本段经文记录了在耶稣事奉之前,上帝为其差派的先锋施洗约翰在地上的事工。
施洗约翰作为基督的先锋,在三个方面为基督的事奉做了预备:第一,两约之间四百年的时间没有先知,突然之间神在旷野有话语临到,有先知出现,这本身就是对以色列人的一个巨大冲击,那些素常盼望以色列安慰者的敬虔人一定会想,难道神所预言的那位拯救者来到了?事实上正是如此,旧约先知传统的再次恢复,表示旧约所预言的伟大救恩事件就要上演了。第二,就是施洗约翰所宣讲的内容,一是宣讲认罪悔改,寻求赦免的信息;二是见证耶稣就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那位弥赛亚。第三,特别需要留意的是,施洗约翰自身忠诚、勇敢和谦卑的品格在见证基督就是弥赛亚这一点的重要作用,他用自身与基督的对比来见证耶稣就是基督,在施洗约翰身上格外显出一位蒙神喜悦被神使用的神仆人的形象。
下面我们就主要从这三个层面来分享今天的信息。
施洗约翰的身份
路加在论到施洗约翰的事奉时,首先提到了一系列世上君王官长的名字,从罗马帝国皇帝凯撒提庇留,犹太省巡抚彼拉多,到加利利的分封王大希律的儿子希律安提帕、以土利亚和特拉可尼的分封王大希律的儿子希律腓力,亚比利尼的分封王吕撒聂,耶路撒冷圣殿的大祭司亚拿和该亚法,一共提到了七位。当然我们说这是路加以记录历史的写作手法,来记录施洗约翰服事开始的时间,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以这七个人的名字来勾勒弥赛亚在地上开始工作时的世界局势。但这依然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姓名列表,七比一,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失衡感。一般人读这两节对于施洗约翰侍奉开头的记录时,可能会说,撒加利亚的儿子约翰是何许人等呢?他有何资格和这个世界大有权势的几位大人物来相比呢?怎么能将这样一个无名之辈与盘踞在世界顶端的君王贵胄相提并论呢?// 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大祭司亚拿与该亚法也被列在在上掌权者的序列中了,是因为当时耶路撒冷的大祭司人选并非是照着旧约律法的条例从亚伦家后裔里自主产生的,也不是终身制,反而是由罗马政府来委任有任期的,这样大祭司就成为了帝国统治的工具了。该亚法是亚那的女婿,虽然亚那将大祭司的职分交于了该亚法,但退休的亚拿依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比如从主耶稣被公会抓捕后,“先带到亚那面前,因为亚那是本年作大祭司该亚法的岳父”(约十八13),就可以知道这一点。
将七位权贵与施洗约翰并列,这是路加有意如此,这样写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旧约先知身份的凸显
首先,“凯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撒加利亚的儿子约翰在旷野里,神的话临到他”,这是典型旧约先知书的写作模式,是描述先知职分特有的用语。旧约先知书的开头通常是,某某王期间,耶和华的话临到谁,比如《以赛亚书》开头“当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作犹大王的时候,亚摩斯的儿子以赛亚得默示”(赛一1),再如“大流士王第二年八月,耶和华的话临到易多的孙子比利家的儿子先知撒加利亚”(亚一1)。// 这里特意提到约翰在旷野里,神的话临到他,对比圣殿大祭司亚拿和该亚法被列在权贵序列中,可以看到神的工作是在堕落的官方宗教体系之外兴起的,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那样“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发现,你们岂不知道吗?我必在旷野开道路,在沙漠开江河”(赛四十三19)。
再联想马太对施洗约翰服饰的描写“这约翰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太三4),当年亚哈的儿子亚哈谢听到仆人所描述的路上遇见的先知的样子“他身穿毛衣,腰束皮带”,马上就说“这必是提斯比人以利亚”(王下一8)。就可以知道,当时犹太人不但已经认出施洗约翰是先知,而且也隐含着将施洗约翰和以利亚做了类比。
就如主耶稣讲论施洗约翰时所说的“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这人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太十一11-14)。施洗约翰是旧约最后一位先知,也是旧约最伟大的先知。施洗约翰的伟大之处不是他行了什么神迹或者写下什么启示,像摩西、以利亚、以赛亚等旧约的那些先辈那样,施洗约翰在地上没有行一件神迹,他的伟大就在于他是亲眼看着弥赛亚来作见证(约十41)。但上帝在静默了四百年之后又一次兴起一位先知,不是要延续旧约,反而是要结束旧约,因为旧约所预言的那一位救主已经来到了。施洗约翰作为旧约最后一位先知,其核心使命就是指着那位成全旧约的弥赛亚来作见证,从这个意义上说,施洗约翰是两个时代之间承上启下的人物,施洗约翰在见证新时代的同时也见证了旧约时代的完结。
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末世开始了
另一个方面,路加把从罗马皇帝到圣殿大祭司等人的名字列在这里,是因为这些人就代表了当时的人类世界,他们代表了世人眼中的人类历史。如果一个人要写一个时代的历史,这些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是必须要记录下来的。从世人的角度来看,他们才是历史的主角。在世人眼中,这些人的所言所行影响历史的走向,甚至人们可能认为是这些有权势的人在主导人类历史。实际上历史并非那些人能左右的,历史在上帝的手中。因为,当上帝开启末世的时候,并未告诉这个世界上的位高权重者们,而是告诉了撒加利亚的儿子约翰。
虽然照世人看来这六个人中随便挑出一个来,都不是施洗约翰所能比的,随便说句话都不是施洗约翰能承担的。哪怕这些有权势的人看似可以一言决生死,但上帝若说话天地都震动。神的话临到了施洗约翰,神的话临到了世界。真正令人类历史发生巨变的肇始,就是从施洗约翰这个人开始了。神藉着一个人们眼中无足轻重的无名小卒的口来推动人类的历史进入进时代。
神的话没有临到居住在富丽堂皇的王宫里,高墙内,圣殿中那些有权有势整日享受珍馐美馔的人,却临到了那个在旷野吃蝗虫野蜜的人。神没有拣选这些世人都仰视、畏惧、高不可攀的君王权贵,而是拣选了那些被人看为愚拙、卑贱、无有的,如经上所记“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林前一27-29)。这正应验了马利亚的尊主颂中所说的话“祂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路二52)。今天我们这些作神儿女的人应当重新审视上帝所赐给我们神儿女这无比尊贵神圣的身份,既除去我们的自高,也除去我们的自卑。因你已经被赋予了超越这个世界的身份和权柄,神要藉着这些被世人看为渣滓的圣徒来推动历史,改变世界。
从外邦君王到变质的圣殿大祭司作为背景,表明临到旷野以色列先知的上帝的话语是关乎整个人类世界的,这让我们想起天使曾对牧羊人所说的话“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路二10)。
一个黑暗的世界
而且,这个名字列表也在暗示,无论是施洗约翰还是耶稣,他们所服事的这个世界对他们充满了反对和敌意,施洗约翰就是为公会的犹太人所不喜,被加利利的分封王希律安提帕所杀。甚至,这七个人名列表已经为耶稣的服事和受难买下了伏笔,如诗篇所言“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抵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诗二2)。耶稣正是由大祭司将祂拘捕交给罗马政府,在本丢彼拉多的手下受难,被钉于十字架。
这个世界从未变化过,“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约一5)。昔日他们杀死了基督的先锋和基督,今日他们同样继续拘禁那些跟随耶稣的人,因为他们看这些神的仆人为“搅乱天下的”(徒十七6),是他们权势和生活的威胁,当年大希律出于对自己权势被威胁的恐惧竟然将伯利恒两岁以下的男孩全部杀死,彼拉多也以“这是犹太人的王”(太二十七37)的罪名将耶稣钉死,司提反被犹太人用石头打死,雅各被砍头,彼得被下在监里,等等。主耶稣曾说“你们要为我的缘故被送到诸侯君王面前,对他们和外邦人作见证。…… 学生和先生一样,仆人和主人一样,也就罢了。人既骂家主是别西卜,何况他的家人呢?”(太十18,25)。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王怡牧师如今也同样以政治的罪名被判九年,不正是圣经上的话语在他身上的应验吗?可能有人会说,这太不智慧了,他若不说话那么尖锐,可能就不会招致这样的灾祸,言下之意,他的牢狱是因为他的直言不讳。照这种说法施洗约翰、主耶稣、司提反等都不算为智慧了,但这正是上帝的智慧。这些人都没有以委婉智慧得话来讲论神得道,如使徒保罗后来曾说“我们讲的,乃是从前所隐藏、神奥秘的智慧,就是神在万世以前预定使我们得荣耀的。这智慧,世上有权有位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他们若知道,就不把荣耀的主钉在十字架上了”(林前二7-8)。
旧约预言的应验
路加引用《以赛亚书》的经文作为对施洗约翰事奉的说明,以赛亚书四十章的内容正是对于神在末世要施行拯救的预言经文,犹太人中稍微熟悉旧约圣经的都会明白,这三节经文的引用就是在宣告旧约神藉着先知所预言的末世已经来到了。
对《以赛亚书》经文引用的第二个意义在于指出,那个在旷野呼喊的声音此刻他们已经听见了,这预言如今正应验在施洗约翰身上。他就是“预备主的道,俢直祂的路”的弥赛亚的先锋。这个声音来就是要预备神的百姓好归向基督,犹太人当中神的百姓需要预备,需要反思,需要做好迎接救主的准备,免得基督来了他们都因不认识而抵挡。言下之意,这些盼望弥赛亚的犹太人自己就是那“要填满的山洼、要削平的山冈、要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