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之声 | 线上家长会

线上梦想编程课 | 编程思维从哪儿来?


Listen Later

欢迎收听《真爱之声》,我是今天的主播,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理事长潘江雪。


我有一位很有意思的朋友,总会听到他和他家孩子之间好玩的对话:

“咳咳,现在是提问时间,请问,把大象装进冰箱要几步?”

“要三步!”

“哪三步?”

“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放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

“可昨天还在冰箱里放了长颈鹿呢!大象放不下!”

“这样的话,要四步!”

“哪四步?”

“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长颈鹿拿出来;第三步,把大象放进去;第四步,把冰箱门关上!”

诸如此类。

有一天,我忍不住问了朋友一个问题,“你这一家子怎么那么喜欢就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互动呢?”从那天起,我开始对一个叫做“编程思维”的名词产生了兴趣。

如何把大象放进冰箱里,是一个脑筋急转弯,在早期春晚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播放完之后,红极一时。其实它不仅是个脑筋急转弯,更是一个帮助培养思维方式的问题。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如何把大象放进冰箱这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被简单的抽象成以下四个步骤:1.打开冰箱门;2.如果冰箱里有东西就先拿出来;3.把大象放进冰箱;4.关掉冰箱门。

这种思维方式恰恰把一个奇怪的问题简单化。它拆分问题,聚焦处理问题的关键性节点,忽略细节,形成了问题解决思路。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编程思维的功能之一。


光从字面意思上,人们往往会误解“编程思维”是编写程序的一种技巧,其实“编程思维”更是一种高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可不仅仅是程序猿这种神奇物种所独有。更准确地说,“编程思维是‘一种’理解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的思维过程。(这一句标点请斟酌)它通过分解、模式识别、抽象、算法四个步骤,将一个棘手的复杂问题,拆解成一系列好解决的小问题,每一个小问题被单独检视、思考,形成解决方案。然后聚焦几个重要节点,忽视小细节,形成解决思路。最后设计步骤、执行命令,实现问题解决。


举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比如:“如何和同学们组织一次去远方的旅行?”

用编程思维的方式思考,首先我们需要拆分这个问题。

我们能去哪里?去了那儿能做什么?每个人都喜欢什么?都想干什么?我们怎么过去?别人有没有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要花多少钱?我们有多少预算?会遇到什么样的天气等……

然后,我们需要把这些问题的重要程度都一一识别,单独去思考,搜索解决方案。

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去哪里?——北京?上海?杭州?苏州?云南?新疆?嗯,祖国大好河山,天南地北,我们都可以去。但是我们除了自己已有认知的那些地方,能不能去更多的地方?别说孩子们,就算是成年人,对祖国34个省市区都有了解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要解决“我们可以去哪里”,还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识别,选择一个我们都有认知的地方?还是委托一个人精挑细选,去了解更多的地方?然后再去选择,或者寻找其他方式。

当我们把拆分的问题都识别了,我们就可以依据“聚焦重要节点、忽略细节”的原则去执行。

好了,这么一想,我们可能就更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去计划这场旅行——同学A需要负责在某个时间点沟通确定旅行地点;同学B去了解如何募集资金,那他或许就会了解到,真爱梦想的火堆公益平台有可能帮助募集到一笔旅游捐赠;同学C要在某个时间节点前确认去目的地的各种预算……

当所有同学处理完这些重要节点之后,哈哈,我们的旅行计划就出炉啦!

这个例子不是为了告诉我们怎么去计划一次去远方的旅行,更不是为了宣传真爱梦想的“去远方”公益研学项目可以帮助同学募集研学旅行的捐赠(这句话是否可以改为,更不是更不是为了宣传真爱梦想的“去远方”公益研学项目),而是想告诉大家,通过编程思维我们可以去解决很多问题。当然,也可以应用在日常学习中。

网上有个段子,说如果把高考改成“怎么玩”,玩得好的还是那群学霸!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人的选择决定了事情的结果,而选择是以思维模式为基础的。电影《教父》中有一段经典的台词:“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跟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编程思维不但能大大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效率,拥有编程思维的人,在面临人生选择时,也会更理性地分析利弊,目标会更明确,更善于利用有限的资源。


或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培养少儿编程思维,也许会改变孩子们的一生。


而最重要的是,具有编程思维的人不会被貌似艰巨的困难吓倒,他们知道并相信——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也会更有勇气、毅力和自信去面对生活的挑战,不会轻易被挫折打败,陷入迷茫焦虑的情绪之中。


说了那么多,大家应该初步了解了什么是编程思维。那,我们该怎样去学习、培养编程思维呢?


最简单的方法,去学编程吧!


编程不一定是那些抽象的代码,也可以是图像编程,用图形化编程语言,把原来以英语词汇为主的编程语言转成图形,以模块化、指令化、游戏和情景动画以及积木构建的形式呈现。编程思维课程不同于IT职业教育的编程语言课程,它不以编程语言实际操作知识的学习为核心目标,而是更关注通过学习过程培养孩子们的编程思维与创造能力,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发展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等综合素养。

我想,这应该就是国家没有将少儿编程纳入学科课程,而是归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主题的原因吧。


全球范围内少儿编程教育已经成为主流方向,其针对高中及以下的学生,许多国家已将编程纳入了公立学校的日常课程。


从教育角度看,少儿编程被视为与阅读、表达和数学同等重要,甚至是小朋友们成长所需的基础技能来培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三点水的“渔”,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技能,更涵盖了获取知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


相信大家对“编程思维”有了更为清晰、深刻的理解。顺便说一句,在真爱梦想的梦想课程中,就有少儿编程课程,我们希望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发展编程思维的学习机会。

我是潘江雪,真爱之声,下期见。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真爱之声 | 线上家长会By 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


More shows like 真爱之声 | 线上家长会

View all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25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230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6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