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10個處身於香港社會邊緣的人物故事,讓觀眾了解主流社會以外的小眾階層在生活上、制度上與心理上所面對的情況。他們也許是不受重視、被忽略的一群;或會有一套獨特的、不為大眾所理解的思想和信念;他們亦會因不認同某種架構規範,而超然於體制以外,但他們卻能在主流社會以外,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more
FAQs about 香港故事-邊緣探戈:How many episodes does 香港故事-邊緣探戈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0 episodes available.
November 10, 2017第十集:魚仔正傳上天既給了他聰明高智商,但又再給他不止一種學習障礙。魚仔,郭逸朗的人生路,是否注定要多拐幾個彎?今年十七歲的魚仔,在小學的時候,曾經接受過兩次學習評估,結果發現有讀寫障礙、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的情況,不過而同時間亦測試亦出顯示他是智商有達140分的資優生。學業成績一般,但魚仔發現的天賦的智商,卻發揮在另一方面:「小六參加了一次科學發明比賽,還得了獎,自此與科研結了緣」。到升上中學前,他又被確診患有亞氏保加症,是屬於自閉症譜系障礙的一種。雖然面對種種學習障礙,也無損魚仔對科研學習的追求。上......more22minPlay
November 03, 2017第九集:天邊一顆小星星抬頭望向夜空,你可曾想過銀河系數萬、數億光年以外的星星上,或許會有外星生物也仰望著我們身處的地球,心中也有著同樣的好奇嗎?余海峯(David)中學時開始對物理學感興趣,2009年在香港大學物理系畢業,同時亦修讀天文學的課程。他認為物理就是萬物之理,是描述世界的一套語言,人類通過物理學了解到物質與能量的交互作用,配合天文學對宇宙間天體的觀察和研究,令身處在地球上渺小的我們,能夠掌握到宇宙萬物的運行法則。然而,在香港這座金融城市,天文發展得不到重視,科研缺乏資金,也因此留不住人才。既然出......more22minPlay
October 27, 2017第八集:難分真與假今年三十一歲的黃家傑,在精神康復機構擔任朋輩支援工作員,而他本人亦患有精神分裂症。家傑大學畢業起開始有幻聽病徵,最初是聽到住所樓下有童黨對他滋擾的聲音,繼而聽到一男一女在說三道四,聲音來得極為真實,令他一度以為家中冷氣被人安裝偷聽器,掌握他的屋內情況。「聲音」令他失去工作,無奈要領取綜援;其後在一次社區工作中家傑要到公園掃樹葉,一位伯伯跟他說了一句:「我們都是社會最低層的一群」,令家傑覺得十分震撼,覺得身為大學畢業生,竟淪落至此,感到很坎坷。曾經一段時期,他將自己邊緣化,終日躲在家中,每天唯......more22minPlay
October 20, 2017第七集:舞者之遷藝術文化,在香港一直找不到好的土壤成長,當中有各種各樣的因素,而空間場地的欠缺,又是否其中一個令藝術創作未能完善發展的原因?2016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家年獎(舞蹈)的馬才和(Victor),是香港土生土長的舞蹈家,他和太太嚴明然,同屬於1988年香港演藝學院第一屆舞蹈學院畢業生。兩人自1995年成立舞團開始,不斷探尋嶄新的舞蹈語言、形式和方向,多年來已創作超過110個作品、120個大中小型製作和470場演出。除了紮根香港,他們還應邀參與世界各地舞蹈節交流演出,為了將經驗回饋香......more22minPlay
October 13, 2017第六集:罕見的人生「病向淺中醫」是人所共知的大道理,可惜香港卻有一小撮病人,患上一些難以確診的疾病,有些甚至要花上數年時間,待確診病症後,卻發現醫生對病症也策手無策,只得到一句:「現階段無藥可醫」的結論;因這些病人,是患上了「罕見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每一萬人當中,只有六至十個個案的疾病,便定為罕見病。美國、歐盟、日本以至台灣,都以相近的框架,為當地的罕見病作定義。然而,在香港從未有為罕見病設下定義,所以亦欠缺相應的醫療安排,例如:藥物研發、資助、綜合診治等等。香港的罕病病人,便只能在一般的醫療體系狹......more22minPlay
October 06, 2017第五集:無言.者伍桂麟(Pasu)的工作非常冷門,他是一位遺體防腐師。在中國人社會,接觸死人、處理遺體始終是傳統禁忌;他這份工作的確是非常人所能理解,故難免招來誤解及奇異目光,不過Pasu不以為然,他有自己一套想法。現任中文大學醫學院解剖室經理的Pasu,每天跟團隊所處理的遺體,主要是為醫科學生作解剖、教學及研究用途。過去十多年,Pasu 曾處理過千具遺體,當中沒有太大恐懼,他認為:「處理遺體的過程就像一種修行。我會對死亡多一份了解,對生命多一種領悟。」當社會主流聲音認為中國人不可以死無全屍......more22minPlay
September 29, 2017香港故事-邊緣探戈 第四集:狹縫的天空在東九龍油塘與藍田之間的海邊,有一處被人遺忘的角落,它是位於市區的邊緣,已經有過百年歷史的茶果嶺村。現在走進村中大街,兩旁全是狹窄零亂的寮屋,交錯的屋頂、狹縫一樣的天空,屋與屋之間電線交纏,因沒有大型去污渠,大部份寮屋都沒有水沖廁,村民只能依賴村口唯一的公廁,這裏一切,都彷如時光停頓了的邊緣社區。茶果嶺約在一百年前曾經盛產優質花崗石,當時有不少石礦工人住在這裏,全盛時期人口過萬,後來採石業逐漸式微,今日雖仍看到細小的石山,但礦場早已不存在,現時茶果嶺人口只有一千多,村內大街的店鋪亦只剩下數間......more22minPlay
September 22, 2017第三集:我要跨過界天生女兒身的阿Sho (梁儷覺),從有記憶開始,就是一副男孩子的個性,討厭穿裙子,愛玩機器人和刀刀劍劍。當年仍是小孩的她,對自己的行為、想法以至男女觀念都沒有太深的思索。在她成長的八零年代,關於「性傾向」、「性別認同」這類話題,都很少人談論,而她自小與父母的關係也比較疏離,所以一直找不到人可以訴心事。回想踏入青春期,阿Sho開始遇到不少尷尬事:「那時身體開始發育,需要配戴女性內衣,但這對我來說是相當難受的事情。」踏入中學,阿Sho開始習慣穿著中性服飾,亦開始對異性有所好奇。尤幸在我們的社會,......more22minPlay
September 15, 2017香港故事-邊緣探戈 第二集:非‧一般港人一身黑皮膚,一頭鬈髮,外表看起來是非洲人,但因為在香港出生成長,瑪嘉烈Margaret這個中非混血兒講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生活習慣甚至較香港人更地道。Margaret的爸爸來自尼日利亞,媽媽是香港人。爸爸在香港遭受過不少歧視目光,但Margaret沒有想過這些事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她小時候受到同學嘲笑戲弄,被稱為「黑妹」、「爆炸頭」,為了得到朋輩接納,她把頭髮拉直,又塗上美白面霜,塑造一個迎合大眾的自己。身處非洲和香港兩種文化的邊緣,Margaret有時也會感到吃力,幸好沿路有師長和......more22minPlay
September 08, 2017香港故事-邊緣探戈 第一集:正邪定分界今年六十四歲的馮都新,曾經處於正義和罪惡的邊緣。父親是懲教署獄警,自小在赤柱監獄宿舍長大,父母管教嚴厲,經常被提醒要腳踏實地做人,千萬不可做違法的事情。馮都新18歲時投考警隊,自言工作勤勞,破獲不少案件;可惜,當年駐守灣仔區,受到不少引誘,漸漸走上吸毒之路,淪落至靠打白粉針止癮,及後更知法犯法,偷取停車收費錶內的錢幣來買白粉,結果被同袍拘捕,親手斷送了自己的警察生涯。沉淪毒海期間,馮都新更曾經三度嘗試結束生命,踏上死亡邊緣。1981年,廿七歲的馮都新決定接受福音戒毒,由執法者變成被監管的戒毒人士。......more22minPlay
FAQs about 香港故事-邊緣探戈:How many episodes does 香港故事-邊緣探戈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0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