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信心无问多少——2021年5月2日主日讲章/曾淼传道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1/05/8c598c80743fde5b28c7876bb01b7e00.mp3

 

经文:路加福音 17:5-6

17:5 使徒对主说:“求主加增我们的信心。”

17:6 主说:“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棵桑树说,‘你要拔起根来,栽在海里’,它也必听从你们。”


亲爱的弟兄姐妹:主日平安!节日快乐!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

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海洋才能安眠于沙滩上?
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永远被禁止?
答案呐,我的朋友,就在风中飘荡
答案就在风中飘荡

一座山要伫立多少年才会湮没于大海?

有些人要经过多少年才终于能获得自由?
一个人会多少次转过头装作视而不见?
答案呐,我的朋友,就在风中飘荡
答案就在风中飘荡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真的看见天空?

一个人要长几只耳朵才能听见人们哭泣?
要牺牲多少条命他才知道已经死了太多人?
答案呐,我的朋友,就在风中飘荡
答案就在风中飘荡

这首歌写于1962年,半个多世纪后为它的作者鲍勃·迪伦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之所以会想到这首歌,是因为它道出了我们生命中数不清的“要多少次、多少年、还有多久”的追问,尤其是在眼前这充满了动荡和未知的年月。

在上周袁牧讲道的经文中,主耶稣劝勉门徒们,如果有人一天七次得罪你、但是事后每次都回来请求你的饶恕,你都要饶恕他(17:4)。在《马太福音》所记载的一个类似场景中,彼得来问耶稣:“主啊,如果有人得罪了我,我该原谅他多少次?七次够了吗?” 耶稣回答:“不,不是七次,是七十个七次!”(太18:21-22,新普及译本) “七”这个数字在圣经里面代表“完全”,那“七十个七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次数限制!这对于耶稣那个时代、熟悉律法的犹太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犹太教认为,饶恕别人三次就算是值得敬佩的了。这是为什么彼得会问耶稣“七次够了吗?” 因为他知道耶稣的要求超越了律法,但是具体到什么限度呢?没想到耶稣的回答是让彼得和所有门徒都大跌眼镜的。他们谁也没有想到,饶恕这件事从此要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了!这对于看重律法、看重行为的门徒们来说,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别忘了,这个时候门徒们还不完全认识耶稣神性的大能、和他救赎的恩典。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作为门徒中的领袖—使徒们向主耶稣发出了一个请求—“求主加增我们的信心。”(路17:5) 面对“总要饶恕人”以及其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使徒们扪心自问了一下:我能做到吗?答案是:做不到!然后,他们突然想到,自己做不到,是因为里面的信心不够。今天你所面对的生命挑战和难题是什么呢?你会不会觉得自己信心不够呢?如果你作一个基督徒的时间够久,你会发现,基督徒一生之久都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对付自己的罪,要在身体的痛苦和心灵的软弱中挣扎,还要跟这个时而诱惑我们犯罪、时而公开与我们为敌的世界争战。或许,当我们面对种种的未知、或者我们尚未看到出路的艰难苦楚,我们心里也会回想起福音书里那个孩子被鬼附的父亲的呐喊—“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马可福音9:24) 是啊,究竟我们需要多少信心才能支撑我们坚持走完这条天路、这条窄路、而不半途而废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使徒们一样,向主耶稣多要点儿信心呢?在今天这段经文所讲述的场景下,耶稣对使徒们的回答是:NO! 你们不需要“更多”信心,因为信心的重点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有没有。哪怕你只有一丁点儿的信心,也足以让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今天就让我们沿着《路加福音》的脉络,一起探寻关于信心的真理吧。

一、关于信心的迷思

如果我们回忆一下《路加福音》中门徒们先前的一些言行,就会发现,随着耶稣的言传身教,门徒们的生命其实是在逐步成长的。何以见得呢?还记得耶稣和门徒们在湖上遇到风暴的那次吗?当时船舱里已经灌满了水,情况非常危急;门徒们个个都吓得要死,可是耶稣竟然还在呼呼大睡。门徒们赶快把他叫醒,不是为了让他想办法,而是告诉他我们都要完蛋啦!没想到,“耶稣醒来,喝斥狂风巨浪。突然风暴就停了,一切都平静了。他问门徒:‘你们的信心在哪里呢?’”(路8:24-25,新普及译本) 后来,耶稣教导门徒们不要忧虑,也不要一直为了自己吃什么、喝什么而担心;因为他们的担心和忧虑,反映的是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在上帝的眼中有多么宝贵。对此,耶稣说他们是“小信的人”(路12:28)。当然,你可以说信心的缺乏,本质上是没有信心,或者说是没有真信心。但是我想,耶稣之所以用“小信”这样的字眼,就表示他还是肯定门徒内心里面那个信靠的倾向和潜质,也乐意鼓励他们作出真正有信心的回应。至少,门徒们的小信跟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不信是截然不同的。

耶稣不仅指出过门徒们的小信,也称赞那些凭着信心到他面前来的人。比如,对于那个托人去求耶稣救他仆人的百夫长,耶稣就当众赞许说:“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路7:9) 而那个迫切想救自己被鬼附的儿子的父亲,在耶稣邀请他信靠的那一刻,他脱口而出地呼喊:“我信!但求你帮助我的不信!”(可9:24) 对于正处于人生的绝境、正在归信耶稣的这个人来说,信和不信同时存在于他的身上。其实,即便是一个信主很多年的人,当遭遇人生某种巨大的重创和痛苦之中,那种灵魂的暗夜同样也会让一个人经历信与不信交织、撕扯的情形,而那是没有类似经历的人很难理解的。《约伯记》就把这种信仰经验完整地呈现了出来。因此,每个人信心的程度、表达方式,以及所处的信心阶段,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评判别人的信心时,应当格外谨慎,以免跟约伯的朋友犯同样的错误、贸然对处于困苦中的人说出一些论断的话。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使徒们的身上。有了之前的经验教训,这次当使徒们再次面对耶稣的新的教导时,他们既没有惊慌、也没有忧虑、更没有抱怨,而是作出了一个在我看来是他们所能作出的最好的回应—“求主加增我们的信心。”(17:5) 首先,他们接受了耶稣的教导、并且知道要以信心来面对生命的挑战;其次,他们承认自己的信心不足,因为认识到自己需要的是持续不断的信心;最后,他们相信主有能力,所以到主面前来寻求帮助。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他们这次的回应都是妥妥的、没毛病的;然而耶稣的回答再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说:“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棵桑树说,‘你要拔起根来,栽在海里’,它也必听从你们。”(17:6)

芥菜种是种子中最小的,像芝麻粒那么大;桑树呢,有着庞大的根系,足以支撑这棵树存活六百年。要把这么一棵桑树连根拔起、再栽在海里,根本是不可能的。这幅画面,就跟“骆驼穿过针眼儿”一样,是一个夸张、比喻的说法。耶稣这个比喻是在说,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的信心,也能成就甚至让你想都无法想象的奇妙大事。显然,使徒们的信心目前还没有发挥出那么显著的功效。那么耶稣说这话,有几个意思呢?他是在说他们的信心还没有一粒芥菜种大、或者压根儿就没有信心吗?还是他在鼓励门徒们不要担心自己的信心小, 只要把有的那一点用出来就足够了?我想二者都有。不要忘了,这些使徒们是怎样的人呢?他们为了跟随耶稣,付上了代价没有呢?有啊!不管是雅各、约翰,还是彼得、利未,他们都是“撇下所有”来跟从耶稣的(路5:11、28);他们也认信耶稣为“上帝所设立的基督”(9:20)。即便是在耶稣告诉他们自己将受难、复活之后,他们也没有离开,并且一起面对了那些反对耶稣之人的敌意。尽管如此,他们的信心依然不完全,因为他们对上帝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所以说,他们的信心混合着相信与小信、甚至不信。

其实今天的我们也是一样的。去年是我信主第十七年。这个数字没什么特别,只是我刚好在这一年特别深地体会到自己信心的软弱。我发现,认真地信了这么多年,很多事情跟我想的不一样,神跟我想的很不一样,以至于在某些点上甚至会觉得有点信不下去了。这种信心的冷淡不是对神抱怨,而是疏远,因为关系出了问题,表现是缺少热切的祷告了,就有一种,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咱俩各干各的。天主教的灵修作家十架约翰在他的著作《心灵的黑夜》中,将这种状态称为“神枯”。一方面,我们这时候需要省察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我们在人生中一些新的挑战和艰难的境遇中,需要与神摔跤,直到我们跟他的关系重新修好,信心也被拉伸到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更深的地步。在我信心很软弱的那些时刻,我常常会想到一个一个具体的弟兄姐妹,想到每个人信心的表达,然后深深被弟兄姐妹的忠信和委身感动。如果你和我一样,也在信心上面对一些挣扎,我邀请你和我一起留意聆听耶稣关于信心的教导,也从圣经中寻找关于信心的蛛丝马迹。

二、信心的能力

使徒们比起之前的进步在于—他们现在明白了信心的重要性、并且渴望更多得着信心;然而耶稣却把他们的关注点,从信心的“量”转到了信心的“能力”上。使徒们可能心里想:既然信心是那个既能使人病得医治、鬼被赶出、罪得赦免,又能使我们免于恐惧和忧虑、活出耶稣教导的法宝,那么当然多多益善了。耶稣却纠正他们这样的看法,说信心要发挥功效,并不是像你们想象的那样靠量大、个儿大,而是小小、小小的一点点信心,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效力了。

那么,使徒们对信心的认识是在哪里产生了偏差呢?首先,所谓“信心的能力”,并不是信心本身发出的,而是上帝的能力藉着信心发挥出来。使徒们求更多的信心,其实是把信心放在了信心上。如果我有更多信心,我就能做成原本我所做不到的事;这么一来,信心就有可能降格成了一种为我所用的工具。但是耶稣口中所说的那种芥菜种般的信心呢?它本身很小,但它是对准那一位创造宇宙万有、伟大而又奇妙的上帝的。既然是他创造了宇宙万有,那他把桑树连根拔起、再栽到海里,有什么不可能的呢?当那个儿子被鬼附的父亲迫切地恳求耶稣救他的儿子时,耶稣邀请他来信靠上帝,而不是只寻求这一次的帮助,对他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9:24) 耶稣说这话,是因为相信的人比别人有什么特别吗?不是,而是所信的那一位大有能力。信心带来的“果效”很神奇,但它不过是我们从上帝那里支取他的能力的管道;如果把它当作所倚靠的对象,那就是本末倒置了。其次,信心是藉着“相信”本身、或者说在我们运用信心的过程中增长的。就好比,一个人说我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强健,那么这个人就应该去锻炼身体,而不是说“求主加增我的强健”。同样的,信心也是藉着我们对神真实的信靠、然后切实地看见神在我们身上做成的工作,来加增我们对神的信心。

如果这么说还有些抽象的话,下面就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路加福音》中那些得到过耶稣肯定的信心范例。透过他们每个人不同的信心的表达,我们可以更深地理解能带出能力的信心的特质。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那个要救他仆人的百夫长(路7:1-10)。他都没有跟耶稣见上面,耶稣却稀奇且称赞他的信心。他的信心体现在他托几位朋友向耶稣传的话,他说:“主啊,不必劳驾你亲临舍下,因为我实在配不上这份殊荣,我甚至不配来见你。你只要在你那里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会痊愈。我知道你有这个权柄,因为上面有管辖我的长官,下面有受我管辖的部下。我只要说 ‘去’,我的部下就去;说 ‘来’,他们就来;我吩咐奴仆 ‘去办这事’,他们就会照办。”(路7:6-8,新普及译本) 百夫长之所以让耶稣都感到惊讶,在于他对耶稣身份认识的深刻程度。这跟他在军队中任职、对权柄的体会深刻有关。当他听说了耶稣的事迹后,当即明白耶稣作为弥赛亚所拥有的位分和权柄,就以与耶稣身份相称的方式在主面前谦卑自己,以此来尊荣耶稣。他对耶稣的能力也笃信不疑,坚信只要耶稣说一句话,就能医好他的仆人。

表现出类似信心的,还有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妇人(路8:43-48)。当她遇到耶稣,坚信哪怕只要摸一下耶稣的衣裳穗子,自己的血漏就能被治好;而且她的这一举动是冒着打破当时的社会禁忌和宗教礼仪、甚至自己有可能会被打死的风险。与此同时,管会堂的睚鲁正站在一旁焦心地等待,他的独生女儿快要死了。显然,他的信心没有百夫长和血漏妇人那么大;然而,耶稣还是容让他处于一个让他的心灵更崩溃、更绝望的境地、甚至亲耳听到人说他的女儿死了,好让他再无指望、惟有全然倚靠上帝。我想耶稣也是有意让睚鲁亲耳听见血漏妇人的见证,继而勉励睚鲁:“不要怕,只要信,你的女儿就必得救!”(8:50) 耶稣不仅是要让睚鲁女儿肉体的生命得救,更是要让睚鲁的灵魂得救。

最后一个,是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做客时遇到的有罪的女人(路7:36-50)。这个女人知道上帝以耶稣的身份临在,就抓住机会,以极大的勇气在众目睽睽之下,全情倾注地以她的香膏、眼泪、肢体动作来向耶稣表达她最深挚的感谢和敬拜。虽然耶稣以这个女人的爱来教导法利赛人西门关于恩免的道理,但是最后他对那女人说的是:“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路7:50) 这表明,那女人爱和敬拜的行动,是由她对耶稣的信心生发出来的。

三、真信心的特质

透过今天的经文以及《路加福音》中这三个人的信心范例,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能够带出能力的真信心具有什么样的特质。我自己总结了以下这几个要素:

1. 真信心是跟耶稣建立关系、全然倚靠他的能力和权柄—对于今天的基督徒来说,需要我们藉着祷告来亲近他;2. 真信心不是凭着眼见—从眼见的现实到那“未见之事”,需要我们作出“信心的一跃”,尤其是在那心灵的黑夜;3. 真信心一定会伴以顺服的意愿和行动,并且会以某种可见的方式表达出来;4. 真信心会带出上帝的能力和作为,并且最终会让我们的灵魂得救。

今天,我们正在面对更加严酷的环境和有可能的逼迫。可能上一个问题我们还没等来答案,就有问下一个问题了——

还要等多久我们才能进入新堂?

还会有多少人因为信仰失去自由?

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真的不知道。但我们确实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谁手中,以及我们当如何在这充满了未知的岁月里敬虔度日。惟愿我们切切地向神祷告,求神赐给我们那能从他支取能力的真信心,也让我们凭着这信心顺服他的旨意。“因为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翰一书5:4)

The post 信心无问多少——2021年5月2日主日讲章/曾淼传道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8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7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