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要知道他究竟怎么样”——2017年8月13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Listen Later

经文:出埃及记二章1-22节

前言:

如果说创世记的主题是起源,比如世界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人类罪与堕落的起源,被拣选家族的起源等,那么出埃及的主题就是救赎。因此,出埃及记是五经的中心,或者说整部旧约的中心;不但是因为出埃及记记叙了以色列历史上最为重大的出埃及事件,而且记载了上帝在西奈山赐下律法与以色列人立约以及如何建造会幕来敬拜。

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整个出埃及事件的序言,第一章介绍了以色列在法老手下为奴的历史背景,从他们因饥荒离开迦南来到埃及投奔约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百年左右的时间(出十二40),这四百年间发生了很多事情,雅各的离世,约瑟和其兄弟们的离世,埃及新王的兴起,新王兴起之后对寄居的以色列人苦待和杀害等等。但在苦难中更加需要留意的是,这四百年间以色列人口数量的变化,他们从起初70人来到埃及,到如今除了妇人和孩子,光步行的男丁已经有六十万人(出十二37),照出埃及记第一章的记载“以色列人生养众多,并且繁茂,极其强盛,满了那地”(出一7),可以估计以色列人可能至少有200万人左右。

那么上帝要如何带领这样一个庞大的民族离开埃及呢?而且埃及法老有意辖制苦害他们,他们能顺利地离开吗?今天所分享的出埃及记第二章就记录了上帝是如何来预备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领袖。本章就从以色列整体的生存状况一下子转移到一个家庭一个孩子身上,众所周知,上帝为以色列人所预备的领袖就是摩西。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10节记叙领袖的出生,11-15节记叙领袖的血气之勇,16-22节记叙领袖逃到米甸。

一、摩西的出生和成长

1.“见他俊美就藏了他三个月”

埃及法老因为惧怕以色列人的繁茂强盛,就下达了杀婴令,凡是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都要丢在河里溺死(出一22)。摩西就是以色列人在埃及遭遇这最大苦难和杀害的情况下出生的。虽然经文的记载给人感觉似乎摩西是这个家庭所生的第一个孩子,但显然摩西不是长子,因为后面写了他有一个姐姐,事实上,他还有一个哥哥。所以,很可能摩西是这个家庭在法老颁布杀婴令之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

摩西的父母都是利未家的。他们在摩西生出来之后,没有听从法老的命令把摩西丢在河里,而是偷偷地养了三个月,新约《希伯来书》十一章在论到此事的时候说“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就因着信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命”(来十一23)。

这里特别提到摩西的俊美,原文的意思是“好的、善的”,与当初上帝创造之工完成时说“神看着是好的”中的“好的”是同一个词,这里暗示了这个孩子的出生具有特别的意义,他身上具有上帝所赋予的特别使命。同时也暗示了摩西父母,或者说主要是摩西母亲的信心也是从上帝来的,他们看到这个孩子就意识到这个孩子的不凡,神将来要使用这个孩子成就大事,因此他们就不怕王命将这孩子藏起来。摩西父母的信心在当时的以色列人中其实非常不易和宝贵,因为此时以色列人寄居在埃及已经有四百年的时间了,埃及地拜偶像的风俗对于以色列人有很多影响,很多人此时已经忘记了他们先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更何况法老有意的严酷恶待,杀婴绝非只是一道可有可无的命令,一定会带有各种威胁的后果来保证执行,比如如果新生男婴被发现没有溺死,那么全家都要被杀死。这个家庭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摩西作为第三个孩子,他的出生带来喜乐的同时更是带来了危险,如果没有对上帝的信心,屈从法老权威、溺死摩西从而保证全家人的安全可能更符合人性的取舍权衡。但利未家的这一对夫妻却还持有他们先祖所传递下来的对耶和华的敬畏和信靠。这一点从摩西母亲约基别(出六20)的名字就可以印证,约基别的意思就是“耶和华是荣耀的”。

2.“要知道他究竟怎么样”

这信心不单单是不怕王命将摩西偷藏了三个月,也包括三个月之后她敢于将摩西放在抹了石漆和石油的蒲草箱里置于尼罗河的芦荻中。因为三个月后孩子的哭声已经无法隐藏,势必会被人发现。从父母的角度讲,他们冒着危险藏匿三个月已经是照着自己的能力尽到了最大的努力。此后,如果还把这个孩子放在自己手里,就不是对这个孩子的保护,而是对这个孩子的危害了。

没有父母忍心将自己的孩子抛弃,所以,摩西父母接下来所采取的方式,不是对摩西的抛弃,而是基于对上帝的信心而做出的选择。将摩西放在一个容易被埃及人发现的地方,如果有埃及人喜欢这个孩子,或者他就可以逃脱法老的手,得以存活。既然这个孩子是上帝特别赐予的,那么就看上帝对他究竟怎么样。因此,米利暗被打发远远地站着看,“要知道他究竟怎么样”(出二4)。

3.“这是希伯来人的一个孩子”

“恰好”法老的女儿来河边洗澡,就看见了装摩西的箱子。她如何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一个希伯来人的孩子呢?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父亲针对以色列人所制定的杀婴命令吗?通常人家不会把自己的孩子扔在河里,更何况是一个健康俊美的男婴。还是说,通过这个婴孩在第八天已经行过的割礼而被认出这是一个希伯来人的孩子呢?但无论怎样,法老的女儿不是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特殊性,而是在明知这是自己父亲下令要杀死的一个希伯来人的孩子。但此刻上帝让法老女儿的心柔软,就可怜这个孩子(出二6),她也不从王命,决定收留这个孩子。

4.“我去希伯来妇人中叫一个奶妈来”

摩西的姐姐此时一定是被圣灵所引导,她勇敢地去跟法老的女儿提建议,“我去希伯来妇人中叫一个奶妈来,为你奶这个孩子,可以不可以?”(出二7),而且还很有智慧,她强调是“为你奶这个孩子”而不是说为这个孩子找一个奶妈。虽然她是征询意见,但是法老的女儿一定会同意的,因为这本是上帝的安排,所以,她说“可以”(出二8)。因此,非常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那就是摩西的妈妈约基别做了自己儿子的奶妈,而且还有工钱。这也表明摩西至少三岁或者五岁以前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生活。这可能也为摩西对自己祖先的神的信仰打下了基础。至少,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他祖先的历史和承受的应许。

5.“就做了她儿子”

到了摩西该受教育学习的年龄,法老的女儿将摩西领进王宫,将摩西看作自己的儿子,这很不寻常。表明法老的女儿不是一时兴起事后就忘记了,而是真的喜欢这个孩子。另一方面也说明,摩西从少年开始就在法老的王宫生活,他受了当时埃及最好的教育,如后来新约执事司提反所说:他学了埃及一切的学问,说话行事都有才能(徒七22)。上帝在所有人都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开始了对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之领袖的培训。从后面摩西轻易就打死一个埃及人以及帮助米甸祭司的女儿赶走欺负她们的牧羊人这两件事来看,摩西不仅是在学问有才能,也同时在身体武力军事方面也有很好的训练。

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先是摩西出生时的严酷,令人觉得这个孩子如何才能活下来呢?然后就是让下令杀害这孩子的法老的女儿成为这个孩子的保护者和养育者,并在法老的家里经历教育和成长。// 撒旦使用法老来做以色列人的奴役和杀害,但上帝却让法老家成为保护和拯救。

但上帝难道是要藉着摩西在埃及受训的这一切学问和体魄来作为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依据吗?显然不是,在埃及这四十年的装备只是摩西生命中被训练的第一个阶段,等到上帝的时间到了,上帝就要带领摩西进入他人生的第二个阶段的生命训练了。

二、摩西的逃离

1.“摩西长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里”

摩西在埃及王宫成长的过程中,法老是否知道摩西是个希伯来人呢?如果知道的话,摩西是否被特殊对待呢?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本章只用了一句话来描述摩西在王宫的生活“后来摩西长大”,《使徒行传》提到这句话是四十年的时间:“ 他将到四十岁,心中起意,去看望他的弟兄以色列人”(徒七23)。摩西虽然是被法老女儿领养,在埃及王宫受训,但从小是被自己亲生母亲抚养的。他清楚自己希伯来人的身份,也清楚自己族人所处的悲惨之境,更进一步可能摩西的母亲在摩西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告诉摩西他近乎神迹的被领养的经历,表明了在他身上有上帝特殊的使命。即便法老等人并不歧视摩西,摩西自己也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埃及人,他从起初认同自己希伯来人的身份,当然这并非是一种单纯民族性的身份认同,而是出于对上帝子民身份的认同,《希伯来书》说:“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他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来十一24-25)。就像我们中国人俗语所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摩西在埃及皇宫虽然享受着世上的荣华富贵,但是他心里并不看重也不留恋这些繁华,可能他在皇宫的四十年是他心无旁骛努力学习各种学问,各种能力、军事才能,锻炼体魄,等。他在法老的手下努力地学习也非是为了将来如何当好一名王子,而是让自己将来能怎样去更好地带领以色列人脱离法老的手。

因此,当他觉得自己已经预备的差不多的时候,他就准备去往他的弟兄那里去完成他的使命。第十一节经文中“他出去”就呼应了整部出埃及记的主题,这次摩西从王宫出去到受苦的希伯来人那里,不单单是一个日常出行,也是一个暗示,这次出去他将一去不复返,他将永远从身份和生活上从埃及出去了。// 每一个想要跟从上帝的人也需要从自己的埃及荣耀中出来,诸如学历、才智、财富、地位等。

2.“就把埃及人打死了”

摩西学有所成,满怀着信心和热心,前往希伯来人的居住地。此刻的摩西可能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必定能够将自己的族人从法老的手下拯救出来。我们不知道此时摩西的计划是什么,但很可能就是他在埃及所学的一切策略和方法,无非是以属世的力量来对抗法老的力量,比如将希伯来人组织起来,他作领袖,先展现这群体的力量,然后跟法老去谈判或者最不济直接发动武力抗争,等。因此,当他看到一个埃及人打一个希伯来人的时候,就“一时冲动”将这个埃及人给打死了。但很有可能这不是摩西的一时冲动,这可能是他有意为之,因为他在杀死这个埃及人的时候,左右看了没人才下手的,而且事后还将尸首藏匿在沙土里。我们不认同这种做法,但需要看到摩西此举的毫无退路。他做了一件断然舍弃埃及荣华的事情,他不是利用权势减轻一点希伯来人的苦楚,给一些饮食利益上的好处,在给予帮助的同时还试图保有自己的权利和地位,而是他把自己投入了进去。这份决然值得效法。

摩西的杀人之举当然是他的血气之勇,并不足取。这种以武力来杀害的做法应该跟摩西的宫廷生活经历有关,他虽然自认为是一个希伯来人,但是在埃及皇宫的近四十年的生活还是影响了他很多的观念和习惯,以杀戮来对抗杀戮可能是这个世界最直接的做法。打死埃及人这个事件暗示了摩西在埃及皇家四十年的生活还是带给了他一种自视高贵、轻视生命、骄傲等影响。

但这不是上帝工作成就的方式,上帝的工作并不依赖于人的才能、智慧和体魄武力,正如《撒迦利亚书》所记载的:“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亚四6)。这也是所有想要事奉上帝,被上帝使用之人需要警醒的地方,那就是属世的智慧和能力不能成为服侍上帝的依据。这不是说才能与智慧是不好的,而是任何属人的才能必须臣服在上帝的权能之下,被更新和折服之后才能被使用。使事情成就的不是才能和势力,而是对上帝的信心和圣灵的能力。


摩西单单离开埃及的荣华和地位还不够,他还要放下自己从埃及学来的一切学问和才能。

3.“摩西便惧怕”

摩西认为为同胞自己都已经杀人了,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格来做他们的首领了。可能这时的摩西心里不是惧怕,而是激情洋溢。他觉得,以色列人应该可以接纳他了。他就施施然以以色列的首领自居了,因为他觉得从见识和能力以及内心的抱负来看,他是当之无愧的自己族人的“拯救者和保护者”。因此,当看到有两个希伯来人争斗的时候,他就自然地以审判官的身份批评了其中欺负人的那个。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同胞毫不领情,根本就不听从他的话,甚至还以他杀死一个埃及人的事情来威胁他。他没有想到他的“仗义杀人”竟然得到的是本族人的敌意。

但他的族人对他说的话“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呢?”(出二14),却是一个伏笔,虽然这是以色列人对此刻摩西的质疑和讽刺,但立摩西作为以色列人的首领和审判官的确是上帝的心意。就像《使徒行传》里的经文所说的:“他以为弟兄必明白神是借他的手搭救他们,他们却不明白”(徒七25)。只是,此时的摩西是自己大发热心要帮助以色列人,照着他自己的判断,他以为他已经准备好了,而且所用的方法是属世和血气的方法,更不用说他现在的身份还是埃及王子。他不知道上帝拯救的时间是在四十年后,而不是现在。这时候的摩西的确还不具备做以色列人首领的资格。摩西的宫廷生活经历给他带来富足生活和良好教育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与自己受苦族人之间的隔阂。虽然他为自己的同胞挺身而出,以色列似乎并不承情也不接纳他。这是摩西所面对的现实困境,他虽然是一个希伯来人,却享有埃及皇室的特权和生活。

上帝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藉着此事在摩西心里带来的惧怕让他离开埃及。或许一开始摩西认为自己打死一个埃及人算不得什么,但是等到被同胞排斥之后冷静下来,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份的尴尬,如果真是埃及王子打死了一个普通埃及人,可能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最多被斥责和赔偿而已,但摩西并非是真正埃及皇室的后裔,作为法老女儿的养子,他的来历法老一家应当都很清楚。摩西的作为在法老一家看来无异于恩将仇报,法老女儿救了摩西,并给予摩西一个与其余寄居的希伯来人迥然不同的高贵生活,照常理,摩西应当为法老效力,而非敌对法老。法老的杀意不是因为有人杀死了一个埃及人,而是一个被埃及皇室领养的希伯来人杀死了一个埃及人,这不是普通的杀人罪,这是谋逆罪。摩西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开始惧怕,为了逃避法老,他选择了逃离埃及。//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摩西是第一个出埃及的希伯来人。

这正是上帝对摩西人生道路的安排。摩西必须从埃及的富贵中出来,唯有这样他才能与在法老手下受苦的以色列人认同,他才能被上帝使用成为以色列人的领袖。

三、摩西在米甸居住

1.“摩西却起来帮助她们”

逃离埃及时的摩西将近四十岁(徒七23),他逃跑到埃及东部的米甸地区。上帝对一个人的带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充满了戏剧性。摩西的出生正值法老杀害希伯来男婴的时期,谁想他被法老的女儿收养而得以存活。摩西于是在埃及的皇宫里生活了四十年的时间,享受了埃及的富贵生活和各样教育。正当壮年的摩西,以埃及王子的身份想要成为希伯来人的首领,却未曾想突然之间因为杀人被两个族群所抛弃。他只能逃离埃及,进入米甸飘荡流利的生活中。却不知这正是上帝对他人生又一个四十年的安排。

摩西出逃后,在井边遇见了米甸祭司的女儿,米甸人是亚伯拉罕与基土拉所生的后代(创二十五1-2)。他又一次仗义出手,帮助这些女子打跑了其他牧羊人,又帮助她们饮羊。这时候他身上所穿的衣服,他的言谈举止,都具有埃及人的特征,以至于米甸祭司的女儿在跟自己父亲报告这件事的时候说“有一个埃及人救我们脱离牧羊人的手并且为我们打水饮了羊群”(出二19)。在这些女子眼中摩西就是一个埃及人,而非是一个希伯来人。他需要在米甸以四十年的时间去除身上的埃及特征。
这一次摩西的见义勇为带来的不是敌意,而是被善待。米甸的祭司显然认为自己的女儿待客不周,既然那个“埃及人”帮了她们,那么就应当请他来家里吃饭。此时摩西也需要一个落脚之地,他也就欣然接受了米甸祭司的热情。经过更多的接触和了解,祭司家也需要有一位像摩西这样能帮助他们的男子,就把女儿西坡拉许配给摩西为妻。

2.“摩西给他起名叫革舜”

似乎在一夜之间,摩西从一个埃及王子的高贵身份跌落为一个游牧家庭的牧羊人。摩西开始了他人生当中的第二个四十年。


此时的摩西可能已经心灰意冷,他觉得他满腔对自己同胞的同情和热血,换来的却是不接纳和法老的追捕。他乐意娶西坡拉为妻,开始在米甸生活,未尝不是想要长期居住在这里的打算。这一点从他为长子所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他为儿子取名为革舜,意思是说“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出二22)。摩西长子名字的含义就是摩西此时生命状态的写照。在埃及已经是在过寄居的生活,如今他被迫来到另一个更为陌生的地方继续过寄居的生活。寄居很多时候不是地理概念,而是心境。比如很多人即使在一个地方娶妻生子置业买房安然定居,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依然觉得自己的灵魂无所依托,不知自己将来魂归何处,对自己的人生觉得迷惘无助。摩西原本一心想要拯救自己的同胞脱离埃及的苦待,他也做好了付出一切代价的准备,却不曾想他什么都没有做成,反而在失去了埃及的一切荣华之后流落在米甸牧羊。这不是他所设想的人生,他的梦想和抱负,他想往的一切似乎都远离了他。

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就是上帝会让人看到凭借自己的血气之勇和属世方法的软弱和失败,我们很多时候会进入到灰心、失望甚至绝望的境地。但这是上帝对他仆人的训练方法,这也是对摩西训练的第二个阶段,藉着摩西生命中第二个四十年,在旷野牧羊的沉淀,神要除去他身上从埃及带来的一切骄傲和血气,要将他锻造成一个谦和温柔的人(民十二3),这才是一个真正属灵领袖的特质,如主耶稣所说的:“我心里柔和谦卑”(太十一29)。

四、结语

1.神应许的实现

从雅各带领以色列全家到埃及来投奔约瑟,过去了四百年的时间。他们从一个小的家族已经成为了一个大的民族,上帝起初应许给亚伯拉罕的话今日成为了现实,“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创十三16),“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创二十二17),但上帝给亚伯拉罕的应许除了后裔之外,还有土地和国度,“我必叫你成为大国”(创十二2),“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创十三15),“我已赐给你的后裔,从埃及河直到幼发拉底河之地”(创十五18)。后裔的应许已经实现,表明关于土地的应许提到了日程之上,正如司提反的讲道中所说:“及至神应许亚伯拉罕的日期将到,以色列民在埃及兴盛众多”(徒七17)。这表明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的时间到了,“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的确知道,你的后裔必寄居别人的地,又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们四百年。并且他们所要服事的那国,我要惩罚,后来他们必带着许多财物从那里出来。到了第四代,他们必回到此地,因为亚摩利人的罪孽还没有满盈”(创十五13-16)。摩西就是利未家的第四代。

显而易见,以色列人生养众多、并且繁茂就是上帝的伟大工作,让一个七十人的小家族成为一个民族。让摩西从出生在危险的环境中,让摩西在埃及王宫中受训四十年,摩西逃亡到米甸牧羊四十年,这一切无一不是上帝救恩计划具体的一步步展开。

2.不从王命的女子

上帝很多时候藉着女性来成就祂的拯救计划,如圣经所说:“耶和华在地上造了一件新事,就是女子护卫男子”(耶三十一22)。从他玛、喇合、路得、马利亚等等。具体到摩西,在危机中出生的摩西就是藉着三位被上帝所使用的女性(摩西的妈妈、姐姐,法老的女儿)来逃避危机。让约基别有信心,让米利暗有勇气和智慧,让法老的女儿动了怜悯,联系一章中收生婆也因敬畏神而不遵王命,不仅令我们想起《创世记》三章的经文:“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创三15)。

3.摩西和基督之间的对比

如果说《创世记》三章的经文是对基督的预言,那么摩西在某一个意义上就是对基督的预表。基督在婴孩时期曾面对希律对两岁以下婴孩的杀戮令,约瑟就带着耶稣去往埃及躲避。这可以对比摩西在出生时所面对的法老杀婴令的危险,他也被埃及的公主所救。摩西是以一个埃及王子的身份去拯救自己的同胞,却不被同胞所接纳,反而敌对;对比基督为上帝的儿子道成肉身来拯救上帝的子民,却也不被以色列人所接纳,反而杀害了他。在希律死后耶稣从埃及返回以色列,在法老死后摩西也带着妻儿从米甸返回埃及。当到出埃及来到西奈山时,上帝藉着摩西赐下律法与以色列人立约,对比基督藉着自己的血与神所拣选的真以色列人立约。只是基督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荣耀,好像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更尊荣,摩西作为仆人在神的全家诚然尽忠,但基督为儿子,治理神的家(来三2,5-6)。

最后我们以新约《希伯来书》的十一章的一节经文来结束今天的证道:“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来十一26)。

 

回应诗歌《49首 我宁愿有耶稣》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2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6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