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1604421

【夜读】《长生殿》的台前幕后


Listen Later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京城某私人宅园里,一场戏剧晚会正在进行。这是一个非常私密性的晚会,但绝对算得上是全京城档次最高的晚会。上演的戏剧是当时最流行的《长生殿》。

《长生殿》是出大戏,操办起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资巨大,非一般人家可以承受。而且本次演出阵营阵容强大,并不是什么私人的“家伶”或草台班子,登台演出的是本剧首演的原班人马——京城最负盛名的内聚班。这场演出,是为了一个人的寿宴。这个人就是《长生殿》的原创作者、大清帝国戏剧界大腕级的作家、“北孔南洪”中的“南洪”——洪昇。这无疑是帝国文艺界的一次盛会,除了文艺界人士、社会名流,很多政界高级领导也亮相于狂欢的人群中。

月上东山,檀板凝风,清歌遏云。

当舞台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进入高潮时,一队官兵包围了洪家宅园。为首的军官出示了来自上层的手谕:国丧期间,张乐聚会,大不敬,奉旨封禁。全部在场人员,一律拘押。这次有计划的大缉捕行动,很快就传遍了京城。有传言说,这是由于某个政界重要人物发了话,才引发的严打。而后,果然有给事中黄六鸿以国恤张乐为大不敬之罪名,上章弹劾。理由是孝懿皇后佟氏于前一月病逝,此时犹未除服。“谓是日系国忌,设宴张乐,为大不敬,请按律治罪。”

接下来,皇帝的谕旨很快下到了刑部。五十多个被卷入其中的人均被议处罚。包括侍读学士朱典、赞善赵执信、台湾知府翁世庸等人,都被革职。而本场悲剧的主人——那位在帝国国学(国子监)中挂了近30年空名的洪昇,在被国子监除名后,投入刑部大狱。

真可谓是“可怜一夜《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另号稗村、南屏樵者,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生长在一个“累叶清华”的书香世家。外祖父黄机,擅长翰墨,博学多才,康熙时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洪昇自幼从名师攻读经史,后来渐渐显露出文学方面的天才。20岁那年,完婚后的洪昇入南屏寺僧舍苦读制艺,准备走仕途之路。

康熙七年(1668年),洪终于获得了机会,前往北京的国子监就读。而这个文艺青年入京后才发现,仕途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容易。一年后,他情绪低落地返回了南方。之后,经过一阵的反思,洪昇开始尝试另一种生活——一种诗人的生活。于是他仗剑轻裘,再次北上,游荡于直隶、河南一带。凭吊古迹,探幽访贤。回乡不久,又出游严州(今浙江建德)、绍兴。这种浪子的生活,自然不能受容于书香世宦之家。父母不满他的行为,与他断绝了关系。从此,仕途无望、失欢于双亲的年轻文艺爱好者洪,再次离家北游,此后,便像个孤魂一样飘然于当涂、芜湖、江宁(今南京)、开封之间。

大约从康熙十三年(1674年)开始,洪的影子出现在了北京的街头。这时,他不过是一个囊空羞涩,衣食无着的穷艺术家而已,如同所有“北漂”所经历过的一样,洪不得不四处奔走,投诗于宦门,寻找机会。还好,内阁学士、经筵讲官李天馥读到了他的诗,十分欣赏他的文才,于是将他留在府中授馆。“出则后车载,食则四簋具”。两人常一起切磋诗词、讨论歌赋,有时一谈就是到深夜。

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诏举博学鸿儒。洪携家眷至京,原想有所收获。可惜没找到合适的推荐人,没能搭上仕途的顺风车。

后来,一位著名的学者型干部——户部侍郎王士祯读到了洪昇的诗集,十分赏识,收他作了门生。从此,洪昇慢慢在京城文坛站住了脚跟。北京毕竟是首善之都,人文荟萃。洪好交游,性格又谦逊,文学底子也差强人意,加之在北京有一大堆文艺界的朋友,包括施闰章、孙枝蔚、陈维崧这样出身于博学鸿儒科的大家。可想可知,游学其中的洪在学问上当然会有精进。

由于坎坷的生活经历,洪昇用戏曲来抒发情感的创作冲动越来越强烈。康熙十八年(1679年),洪昇动笔修改了反映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的旧作《沉香亭》,更名《舞霓裳》,并取得了演出的成功。从此,他的创作偏重于戏曲,而生活也随着创作的转型愈加戏剧化。

《舞 霓裳》写成不久,洪昇的父亲失宠被革职谪戌,洪昇闻讯后,号泣南奔,欲尽人子之孝。到了杭州后不久,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大约十二月间,康熙皇帝因太和殿遭遇 火灾,颁诏天下,施行大赦。洪昇之父因而获释。洪昇不觉感慨万分,叹人生悲喜变幻无常。回京后,他以更大热情投入到戏曲创作中。

为了事业,洪昇不 得不求助于政治文人的庇护。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南游苏州,结识了江宁巡抚余国柱。这个人后来成为明珠一党的核心人物。在苏州期间,洪昇甚至用余 国柱馈赠之金娶了苏州歌妓邓氏为妾。后来,步步高升的余国柱调到中央,当上了户部尚书(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长),之后又升为武英殿大学士,与明珠联手擅 权,人称“余秦桧”。

“国丧演剧”事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人们的热门话题。

后来,渐渐有人揭开了更深的内幕。

此 前一年,朝中的徐乾学、高士奇嗾使郭琇公开弹劾内阁权臣明珠,导致明珠被逐出了内阁。但明珠依然得“交领侍卫内大臣酌量任用”,势未全圮。由于洪昇与徐乾 学、高士奇等人关系密切,而《长生殿》所写兴亡之恨,在明清之际是个敏感问题,于是明珠等人便抓住了这个机会,借洪昇在国丧期间演剧来打击政敌。人们相信, 这一事件不过是徐、高之流打击明珠一党行动的攻势余波。洪昇不过是此次党争的牺牲品。

“国丧演剧”事件虽然断送了洪昇的仕途,却在某种程度上使《长生殿》名气越来越大。

洪昇突遭劫难,在京中备受白眼揶揄,带着妻子跑到西山躲了一阵,但终于由于压力太大,不得已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离开了定居近17年的北京,返回故乡杭州。回乡后,他疏狂如故,放浪西湖之上,写诗、填词、作曲,全然一发副艺术家的风范了。

渐渐地,朝廷政策也开始宽松起来。

事发6年之后,《长生殿》付刻,由洪昇的老友毛奇龄作序,序中说:“予敢序哉?虽然,在圣明固宥之矣。”明确指出:康熙帝已不再追究这部剧本了。

康 熙三十六年(1697年),一个以文臣自居、同时又好做艺术家经纪人的朝廷省级官员江苏巡抚宋荦命人安排演出《长生殿》。戏台设在开阔的河岸边,水陆观者 如蚁,极一时之盛。洪昇作为资深的老艺术家,这一次得到了最高极别的招待。在宴席上,他“狂态复发,解衣箕踞,纵饮如故”……

之后,《长生 殿》在吴山、松江等地相继上演,大获成功。康熙四十三年(1704),应江南提督张云翼的邀请,年已六旬的洪昇乘兴游松江。再次受到热情款待,被安排坐上宾 之席,会见当地名流,享受美酒佳肴,观看艺人扮演《长升殿》;三军将士,都以能结交洪昇为荣。江宁织造曹寅闻讯,也派人将洪昇请到江宁,集南北名流为盛会,独 让洪昇居上座,演出全本《长生殿》,历三昼夜始毕。

盛极之后,洪昇自江宁返杭州,过乌镇时却不幸因酒醉失足落水,一代杰出的剧作家竟这样离去了。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8年第06期 作者: 胡忠良

喵=3= 关注新浪微博 @中华遗产杂志 了解更多内容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FM1604421By FM1604421

  • 5
  • 5
  • 5
  • 5
  • 5

5

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FM1604421

View all
金钱永不眠财经节目 by 金钱永不眠财经节目

金钱永不眠财经节目

0 Listeners

Blow Your Mind (season 01) by Blow Your Mind (season 01)

Blow Your Mind (season 01)

83 Listeners

十点读书官方播客 by 十点读书官方播客

十点读书官方播客

34 Listeners

上海闲话 by 上海闲话

上海闲话

66 Listeners

加州101 by 加州101

加州101

145 Listeners

跑火车播客 by 跑火车播客

跑火车播客

33 Listeners

好妹妹 by 好妹妹

好妹妹

57 Listeners

FM435190 by FM435190

FM435190

18 Listeners

闲白儿播客 by 闲白儿播客

闲白儿播客

27 Listeners

「尴卵尬」粤语播客 by 「尴卵尬」粤语播客

「尴卵尬」粤语播客

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