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耶和华的日子大而可畏——2024年2月11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4/02/6af11d9f7f0fdf0c01912bf87f9b05f7.mp3

 

证道经文:约珥书 1:1-2:17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是大年初二,首先祝弟兄姊妹新春快乐,主恩常在!

辞旧迎新之际,通常适合于分享两类信息,一类是与祝福有关的信息,这个自不必多说;另一类是有关警醒的信息,尽管在节日欢快的气氛中传讲这类信息略显沉重,但若能起到居安思危的作用,就总不是徒然的——毕竟我们生活在末后的时代,主耶稣基督随时可能再来,地上的节日对此并没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要开始分享的“约珥书”,就属于这后一类信息。

我们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分享完“民数记”,后面将要查考的长卷是“马太福音”,以“约珥书”作为两者间的过渡。今天的证道就从这卷小先知书的简介开始。

“约珥书”简介

“约珥书”排在十二小先知书的第二位,内容短小精悍,只有三章。该书的作者为先知约珥,他以典型的先知笔法“耶和华的话临到…”开篇。除了自述其父亲为毗土珥以外,我们对这位先知再无所知。

由于缺乏明确的内证与外证,“约珥书”的成书时间只能从其内容以及与其他先知书的比较而予以揣测。主流的观点有二,一是晚期成书说,认为该书作于犹太人被掳归回,也就是以斯拉和尼希米以后的第二圣殿时期。这观点的问题是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与本书强烈呼吁悔改的紧迫信息不怎么协调;另一是早期说,即本书作于南国犹大的后期至被掳巴比伦之前,从犹大王约阿施(就是祭司耶何耶大所立的那位),一直到最后的西底家王期间都有可能。这期间的时代背景就与本书所强调的主题甚为配合了,因为犹大亡国被掳的审判已近在眼前。

“约珥书”的主题既直截了当又清晰明了,即“耶和华的日子”——只是这并非是一个欢喜快乐的日子,反而是一个黑暗痛苦的日子,因为神的审判已经降临,于是灾祸满地,因此也就成为亟需悔改的日子。

相比于其他先知书,“约珥书”还是非常有特点的。本书以作者亲身经历的一场自然灾害预表将来的审判,就如犹大被掳巴比伦,直至最后末日的审判;本书是针对正在因审判而遭灾之神子民的信息,对当时代人的冲击力可想而知;也正因这样的处境,本书侧重灾难后果的角度,而没有涉及灾难的原因——应对危机已是当下刻不容缓的要务!从这个角度看来,本书的成书日期并不重要,因为其信息对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适切的。

今天的证道经文较长,从1章1节到2章17节,占全部书卷一半的篇幅。内容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一是有关灾难与审判,二是有关出路与希望。

灾难与审判

约珥先知从其正亲身经历的一场蝗灾开始全书。这场“自然灾害”异常罕见,无论是过程还是后果都令人怵目惊心、不寒而栗。

蝗灾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农牧业生产的危害尤其显著。蝗虫的繁殖力极强,短时间内就能形成数量与密度都极大的群落,所过之处,遮天蔽日,寸草不生,将一切青绿植物一扫而光,然后前往祸害下一地区。在缺乏现代科技和有效防治手段的古代,蝗灾的危害就更是毁灭性的。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神审判心地刚硬之法老的手段之一就是降下蝗灾,只是由于摩西的祷告,蝗虫才一夜之间被吹入红海。如果伴随蝗灾而来的还有旱涝灾害,那悲惨的境况就更难以忍受了——很不幸,这正是先知与以色列民当时正在经历的。

仅从先知使用“黑暗、幽冥、密云、乌黑的日子”来形容当时的情况,就可以想见灾难的严重;先知又一连串地使用“剪虫、蝗虫、蝻子和蚂蚱”来描述造成灾难的蝗虫,不论是指不同的生长阶段,还是指不同的品种,都足以说明当时蝗灾的规模之大,以及持续时间之广;蝗灾的后果也是极为惨烈,铺天盖地而来的蝗虫,造成土地前后强烈的对比,从之前的仿佛伊甸园,变为之后的一片荒芜,庄稼、青草、直到树叶和树皮都无一幸免,接下来的饥荒已在所难免;乡村如此,城镇同样难逃被蹂躏的命运,正如先知所描写的那样:“它们蹦上城,蹿上墙,爬上房屋,进入窗户如同盗贼。它们一来,地震天动,日月昏暗,星宿无光”;雪上加霜的是,蝗灾过后随之而来的是旱灾,于是溪水干涸,草场如同火烧,以致牲畜哀鸣,人的境况就更不用说了。

不仅如此,灾难还造成了更为悲惨的严重后果,用于圣殿献祭的素祭与奠祭——这两类祭物都直接来自于农业收成——因此断绝,以致祭司不能正常供职!我们可能觉得这似乎不是什么大事,但如果你记得在旧约时代,献祭是以色列人与神交通的最主要途径,就能意识到问题的危急程度。这就有点像我们现在不能读经祷告,以致见不到神的面,你岂能不陷入属灵的恐慌呢?当年的以色列人就处于这样的内外交困之中——这确实是不多见的一场巨大灾难!这时,稍有灵性的人都禁不住会问: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一句“自然灾害”就可以解释得通了吗?

耶和华神清楚地默示先知,这并非是普通的自然灾害,而是来自神严厉的审判!蝗虫被形容为“耶和华的军旅”,由神亲自指挥,受命前来攻击这地。神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地降灾惩罚其子民,因为“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创 18:25)只是约珥先知的重点并不在探究引发灾难的原因——其他先知对此早已多次发出严厉的警告!而是借这场灾难,告诉当年的以色列人和后来时代所有神的子民:“因为耶和华的日子大而可畏,谁能当得起呢?”

因此,这场灾难就成为未来审判——即耶和华的日子的预表。一场蝗灾尚且如此恐怖,将来的审判岂不更令人心惊胆战吗?神既然借蝗灾予以警告,无非是希望人能做出正确的回应。只可惜以色利人并没有记住先知的呐喊,不久之后巴比伦军队就如蝗虫一样侵入,蹂躏遍地,犹大惨遭亡国的悲剧,圣殿与圣城被火焚烧,人民被掳,其惨烈程度远远超过先知的描述——但这依旧还不是最严厉的,到了末日审判的时候,等待不信之人的不仅将是硫磺火湖的刑罚,而且永无解脱之日,谁能当得起呢?正如圣经所宣告的:“若是义人仅仅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将有何地可站呢?”(彼前 4:18)“落在永生 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来 10:31)

今天我们生活在所谓高科技时代的城市,似乎已经远离了这些“自然灾害”,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现实远没有如此乐观!当今的科技已经可以较为容易地控制蝗灾,但能控制地震和洪水吗?汶川不是在一瞬间就消失了吗?北京及周边地区去年不是都遭遇过洪灾,损失惨重吗?战争所造成的毁灭性破坏呢?曾经美丽的马里乌波尔与巴特姆赫(都是乌克兰的城市)不是都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吗?核战争的阴云不是一直都盘踞在我们头上吗?这一切依旧还是预表,因为耶和华最后审判的日子还没有来到!但愿教会和基督徒能抓住这所剩不多拯救的日子,努力传扬福音,拯救更多的灵魂脱离末日烈火的审判!

耶和华的日子大而可畏,也提醒我们认真思考所认识、所信仰、所侍奉的神是怎样的一位神!圣经形容“我们的 神乃是烈火”(来 12:29);以色列人在西奈山下充满敬畏,以致害怕见神的面;主耶稣呼召彼得时,彼得的反应竟然是俯伏在地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路 5:8)是不是与这时代流行的观念大相径庭呢?你的观念又如何呢?神当然是爱,耶和华的心当然是赐福与赐平安的意念,但神同样是圣洁公义之主,是审判全地的大君王!爱本身就应该是“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林前 13:6)。真理必须是全备的,如果只摘取符合自己口味的,于人有利的,那就不是真理,而是十足的谬误了!正因如此,那真认识耶和华的诗人才能写下这样听起来有些奇怪,但却真理全备的诗句:“当存畏惧侍奉耶和华,又当存战兢而快乐。”(诗 2:11)

这段经文还教导我们,耶和华神不仅是行审判的主,而且是全地之主!故此,全地之物都可以成为神施行审判的工具。各种自然灾害,就如这里的蝗虫,以及地震、冰雹与干旱等,都能成为神审判这个罪恶世界,呼唤人悔改的工具;各样的人祸,就如战争、安全事故以及邪恶的领导人等,同样都是出于神,都能为神所用。天灾人祸的背后,其实并不简单,往往包含着更为深入的属灵含义,是教会与基督徒应当关注的。我们常常难于理解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那么多的恶人恶事,但圣经却明明地说:“耶和华所造的,各适其用,就是恶人也为祸患的日子所造。”(箴 16:4)这既是圣经的教训,教会和基督徒就应当无条件接受,归正并更新!当然,就终极意义而言,这样的联系没什么问题,但就具体的个案而言,下结论却需要谨慎,因为毕竟西罗亚楼倒塌所压死的人,与灾难的起因并无直接关系(参 路13章),约伯遭难也并非出于个人原因。

这段经文还提醒我们,“因为时候到了,审判要从 神的家起首”(彼前 4:17)可不是一句空话。世人敬神拜佛,总是为得着好处,否则何必如此费心费力呢?不少基督徒也抱持同样的观念,总以为信了神,就算没好处,也总不会受祸吧?但圣经的启示还真就不是这样!主耶稣说:“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 12:48)我们既然已经认识神,明白真理,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按神的旨意而活,依真理而行,这是神要求其子民的责任。神一再警告以色列人,作为与神立约的百姓,祭司的国度,他们必须有圣洁的行为与见证。若悖逆神,就难免神的审判,甚至是严厉的审判,就如本经卷所记载的这样。今天的真基督徒尽管已经逃脱了地狱之火,但若在世不尊主为大,不遵行神的旨意,同样难免主的审判。如果我们肯真实地面对自己,深刻省察,我们所经历的许多患难不是都能找到自身的原因吗?只是人常会陷入自欺,不肯反省自己,总想委过于人,甚至委过于神。新年之际,相对比较空闲,生活环境也往往有所改变,可能更有利于自我省察与悔改吧!旅途之时,与其无聊而刷手机,到不如趁机省察自己为妙。

出路与希望

灾难既已降临,身处其中之人,当如何应对呢?哪里可以找到出路呢?地上的应对之路无非是两条,一是尽快逃离灾区,俗称“逃荒”;二是破罐子破摔,听天由命。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蝗灾,前一条路不通,因为遍地灾荒,实在无路可逃——最后审判的时候就更是如此!因为那时连天地都不再有了。后一条实在不能称为出路,不过是无奈而悲惨地“躺平”而已。作为神的子民,包括今日之圣徒,首先要寻求的应该是“天路”,就是神所开之路,因为神曾应许说:“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 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 10:13)也如先知在本书再次宣告的:“归向耶和华你们的 神;因为他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就是俗语不是也说“天无绝人之路”吗?感谢神!他确实开了出路——就是立即悔改之路!面对如此严峻的灾祸,以色列民也应该立即悔改归向神——这正是先知的恳切呼吁!审判不是目的,借审判促成悔改才是!

先知首先呼吁祭司行动起来,吹出大声的号角,呼召会众前往圣殿禁食,举行严肃会,带领全民悔改。祭司乃专职服侍神之人,是百姓的属灵领袖,带头悔改,推动百姓悔改本就是他们的职责。此时面对连献祭都难以维系,自己生活大受影响的境况,就更应当积极响应先知的呼吁,首先行动起来。今天在教会中同样如此。当需要悔改的时候,教会领袖,尤其是牧师、传道、长老与执事们理当首先起来,不仅自己悔改,也带领全体会众悔改——这往往是复兴的开始。在日常的牧养中,也当本着圣经传讲审判与悔改的信息,而不能只是一味地讨好会众,随从世界的潮流。

先知在此还特别呼吁,要将这灾难、审判与悔改的信息代代相传,以为鉴戒。有些事情,特别是这类惨烈的灾难与审判,并非每一代人都会经历——这实在是出于神的恩典与怜悯——就需要从前人那里学习,也需要忠实地传递给后代知道。圣灵感动先知写下了本经卷,目的之一就是向包括我们在内的历代圣徒传讲警醒的信息。

除了祭司以外,先知还向全民发出呼吁,特别以如下几类人为代表。首先是老年人,他们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在当时的社会中德高望重,在悔改的事上自然应行在前面;其次是孩童,人多以为他们年少无知,但主耶稣却告诫我们若不变成小孩子的模样,断不能进天国。孩子们的祷告往往直接而真诚,蒙神悦纳;再次是好酒之人,就是那些素常生活优裕,贪爱世界而不关心属灵事务之人。先知提醒他们,即便出于对生活条件迅速恶化的恐惧,就如甜酒的断绝,也应当尽快加入悔改的行列;第四是农夫,因为他们首当其冲,受灾最重;最后是新婚夫妇,他们蒙神特别眷顾,本可免除一切杂役,享受新婚的快乐。但现在事态紧急,刻不容缓,故必须打破常规。显而易见的是,这次灾祸的影响波及每一个人,因此悔改必须全体参与,无人可以免责。只有这样全民参与、整体性的悔改,才能带来属灵的大复兴,从而扭转危局,迎来神的笑脸。

这也提醒我们,面对神的审判,尤其是对社会性、系统性罪恶的审判,必须全体参与,不存在特权人士,教会与社会皆如此!我们所处的社会罪孽深重,导致灾祸不断,这显然来自神的审判。教会与基督徒不能自以为义,置身事外,只是一味地指责。作为现时代的祭司,我们有吹角呼召全民悔改的责任!至于众人听与不听,那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事。

先知同时呼吁从内到外真诚的悔改,而不能只是表面的敷衍,“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所表达的就是这样的含义。真实的悔改一定是发自内心,承认自己的罪,同时改变自己的行动作为,就像尼尼微人听了约拿先知所传审判的信息之后那样。而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实质依旧是我行我素。坦率地说,我们的悔改,有不少流于形式,并不真诚,落实到具体事情的更少,难怪没什么效果了。求圣灵感动我们,真诚地为着罪恶忧伤痛悔,付代价寻求改变,好叫神的作为显明出来。

禁食往往是真诚悔改的重要形式,摩西律法要求以色列人在赎罪日全天禁食。今天当我们需要为重大的罪恶悔改,或是面临重大的挑战,需要作出重大决定时,同样都会禁食祷告。禁食表明我们愿意放下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一心寻求神。那些相对较小、较轻的事情并不需要总是禁食。当然,有人愿意以禁食操练脱离世界的缠累,也是值得肯定的。

这类全民性的悔改往往都伴随着严肃会,当年以斯拉和尼希米都曾因以色列人娶外邦的妻子而如此行过。一个人单独的悔改固然必不可少,但全民性的悔改不仅更有功效,而且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就像我们的祷告,必须坚持个人的祷告,但教会也必须组织祷告聚会,会众也应当积极参与,二者缺一不可。

先知还呼吁百姓要“像处女腰束麻布,为幼年的丈夫哀号”那样为灾难哀求。一个订婚但尚未成婚的准新娘,若失去准丈夫,该是多么难过与绝望啊!因为在好事成双之前,就已经化为泡影,空欢喜了一场。面对眼前的灾难,以色列人若没有类似的感同身受,怕是难以从心底发出真诚的悔改。

正如先知所再次强调的,耶和华神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 30:5)只要以色列人愿意悔改归向神,神必定悦纳,也必再次眷顾与赐福自己的百姓。因此,即使是在灾难之中,只要能抓住最后的机会,就仍有希望!只是人心的刚硬与得过且过也是不容回避的悲惨事实,就像十灾中的埃及法老那样——若是错失了这最后的机会,结果只能是招致更严厉的审判,直到灭亡!当年的世界如此,今天的世界同样如此!唯愿我们都能不消灭圣灵的感动,不放过神所留下的每一个机会!

最后,我们以新、旧约各一段经文结束今天的证道。我们所侍奉的神确实是圣洁、公义之主,他的审判大而可畏;但他同时又确实是恩典、慈爱之主,他的怜悯即使在审判中依旧不断绝:

希伯来书 10:26-31 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人干犯摩西的律法,凭两三个见证人尚且不得怜恤而死;何况人践踏 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因为我们知道谁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又说:“主要审判他的百姓。”落在永生 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

以西结书 18:30-32 所以主耶和华说:“以色列家啊,我必按你们各人所行的审判你们。你们当回头离开所犯的一切罪过。这样,罪孽必不使你们败亡。你们要将所犯的一切罪过尽行抛弃,自作一个新心和新灵。以色列家啊,你们何必死亡呢?主耶和华说:我不喜悦那死人之死,所以你们当回头而存活。”
阿们!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日子,在主里特别纪念所有为主的名遭受逼迫的兄弟教会,牧者和弟兄姊妹们!
求主祝福、保守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阿们!

The post 耶和华的日子大而可畏——2024年2月11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7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5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