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耶和华对我说什么,我就说什么——2019年4月7日主日讲章/袁灵 牧师


Listen Later


经文:王上22:1~40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经文是《王上》22:1~40。这是《王上》的最后一章,还有两次,《王上》我们就全部分享完了。

「祷告」

今天我们要思想的这段经文,出场的人物和内容很多。人物包括:犹大王约沙法、以色列王亚哈、米该雅,还有说谎言的先知……而事件包括:亚哈求问先知,米该雅的预言,以及亚哈之死……。

我今天的分享分为四段,是按照这一段出现的主要人物划分。我的分享主要是根据《圣经》记录的历史来思想这些人物的性情、生命,以及这些人和事对我们的启发。

一、犹大王约沙法

在犹大的历史上,约沙法是一位杰出的国王。论他的政绩,《圣经》说【耶和华坚定他的国……(他)大有尊荣资财。 (代下 17:5)】又说【耶和华使犹大四围的列国都甚恐惧,不敢与约沙法争战。 (代下 17:10)】这两处经文不仅说明约沙法治国很成功,而且说明他的成功在于上帝的保守。而论到他和上帝的关系,《代下》19章2节和《王上》22章43节重复2次这样的评价,就是“约沙法行他父亲亚撒所行的道,不偏离左右,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在《代下》20章还详细地记载了当摩押、亚扪联军威胁犹大时约沙法的反应。在那时,约沙法号召全国禁食祷告,又让诗班穿着圣洁的衣服唱诗赞美,走在军队的前面,这就让我们想起当初祭司抬着约柜进入迦南的情景。约沙法在此刻就仿佛约书亚,由此可见约沙法的灵性。而在我们今天分享的《王上》22章1~40节中,我们也看到是他主动,并且坚持要求亚哈在采取行动前先寻求耶和华的旨意,这也是约沙法属灵的表现。

那么,说了约沙法这么多的好话,那他是不是一个完美的王呢?可惜《圣经》告诉我们他也不完全。而他的失败主要就在于两点。一是《王上》22:43节说【约沙法……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只是邱坛还没有废去,百姓仍在那里献祭烧香。】如果说这一点是以前的王遗留下来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责任不都在约沙法身上。那么约沙法的另一个失败,就纯粹是他自己的问题了。这个失败或者说错误,就是与亚哈结盟。这结盟不仅是他的儿子娶了亚哈的女儿,也体现在这一段显示的他与亚哈的军事联盟,还有《代下》20章记载犹大和以色列合伙造船出海,这是经济上的联盟。可以说约沙法和以色列建立的不是一般,而是非常紧密的联盟,而这就是上帝最不喜悦他的地方。所以,先知两次就此对他发出指责,一是《代下》19:2节【先见哈拿尼的儿子耶户出来迎接约沙法王,对他说:“你岂当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呢?因此耶和华的忿怒临到你。 】二是《代下》20:37节【那时玛利沙人、多大瓦的儿子以利以谢向约沙法预言说:“因你与亚哈谢交好,耶和华必破坏你所造的。”】

那么,《圣经》对约沙法的评价给我们什么提醒呢?当我们阅读和思想约沙法的经历时,我想大部分弟兄姊妹的感受都是惋惜,我们都希望约沙法要是能更勇敢一点,更智慧一点儿多好啊!如果我们的心情尚且如此,我们想神的意思又如何呢?虽然没有人在今生能达到完全,但是神的心意绝不是“差不多就行了”,而是【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 5:48)】当我想到约沙法时,心里最大的感触就是“可惜”。我非常欣赏约沙法并且何等希望他的生命能更美好!相信神的心意更是如此。相信神对每一位他的儿女的心意都是如此——神愿我们的生命都能多一点被他喜悦,而少一点可惜。但愿我们都能体贴神的心,不断追求更加相信,更加忠心,更加勇敢,也更加智慧。

其次,约沙法的失败也提醒我们,面对邪恶要格外小心。约沙法为什么与亚哈如此高度的结盟呢?圣经对此没有明说。但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想借助北国的势力使自己更安全,因为那时以色列也算是地区的强国;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他渴望以色列民族和解,甚至两国重新归向耶和华。我认为前一个原因显得约沙法小信,这和他整体的形象不符。而后一个原因却好像很崇高、很属灵,所以我认为这更可能是“敬虔”的约沙法与以色列结盟背后的动机。

可是后一个原因虽然听上去不错,但是《圣经》却明确告诉我们,这不是上帝的心意。所以,约沙法不够属灵的表现之一,就是他在意和亚哈一同出战前求问耶和华,却没有为更大的前提:就是能不能和亚哈结盟求问耶和华。或者他太被自己的“团结梦”、“合一梦”陶醉,以至于听不清上帝的提醒。总之,在这件事上显然约沙法的另类私意影响了他的属灵判断。所谓私意,不仅是追求明显属肉体的名利和享受,也包括那些自以为是的属灵追求和选择。例如:不讲真理的合一运动,为了保住教会而加入三自……。约沙法的失败很可能就是出于这种私意,而且这种私意最终难免被证明是天真和有害的。约沙法的苦心有没有带来以色列的信仰复兴呢?没有!反而他自己差点命丧沙场,并且亚哈的女儿—他的儿媳妇亚他利雅,差点使犹大灭亡。对纳粹的宽容有没有让希特勒幡然醒悟呢?没有!反而教会却在软弱和妥协中不断变质。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历史上有太多善良被黑暗绑架,好心被邪恶利用的教训,约沙法可能就是如此。这也说明善良和好心不一定真是善的、好的,如果不是出于神的,就不是属灵的。求主使争战中的中国教会具有真正的属灵眼光,无论是柔和还是勇敢,也无论是开放对话还是泾渭分明都真正符合神的心意。

二、以色列王亚哈

如果说约沙法是历史上难得的好王,那么亚哈恰恰相反,乃是历史上少见的坏王。他的劣行我们之前已经分享了不少,而在这一段里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很多。

首先,这一章的背景可以追溯到《王上》20章。《王上》第20章记载亚哈在上帝的帮助下打败了亚兰,但却违背神的心意与亚兰缔结和约。而亚哈自作聪明的结果却是亚兰背信弃义,拒绝归还基列拉末,这才导致了这一章的战争。所以,这一章的战争本身就证明了亚哈当初的错误,而他的错误归根结底就在于他心里没有神。

其次,亚哈的不敬虔还表现在他不爱听真话,只爱听好话,也就是爱听奉承话、吉利话、顺着他意思说的话。所以他豢养了一大批假先知,却把真先知投入监狱。听不得从神而来的真话和批评话,说到底就是不接受比自己更大的权柄和更高的意志,就是在神面前不能谦卑也不愿意顺服。所以亚哈的问题不是缺乏智慧,而是生命不敬虔,他的问题不是心胸狭窄,而是目中无神。在这方面,大卫可以和亚哈成为对比。当大卫和拔示巴犯了罪,先知拿单指出他的罪时,大卫就羞愧悔改。当大卫因押沙龙叛乱逃跑时被示每痛骂,他也不敢发怒,反而承受羞辱并向神认罪。大卫是在人面前勇敢,但在神面前谦卑,而亚哈是在人面前懦弱,却在神面前顽梗悖逆。他们两个虽都是罪人,但在神眼中谁更有指望呢?显然向神谦卑的总有指望,而向神刚硬自大的是真正的邪恶。

此外,这一段还显示了亚哈另一个悖逆的表现,就是他企图用自己的小聪明来逃避上帝的审判。这个小聪明就是他改装上阵,他以为不穿王服就能不成为众矢之的,哪想到一只随便发射的箭足以取了他的性命。在这里,人的精心计划被随便发射的箭彻底粉碎,而那随便发射的箭在人是无意的,但在神岂不是特意为亚哈预备的吗?人的精心难道能对抗神的特意吗?所以亚哈的小聪明说明他实在是小看神。你说他信神吗?如果不信为何还要防备预言吗?但这样藐视神,对抗神,以为能逃避神岂不等于不信吗?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亚哈的为人和结局也可以给我们两点提醒:

第一,拒绝真理的光照,凭着自己的意思任意妄为就是心里没有神。亚哈信有神,却不谦卑,也不顺服,这就如同没有信。雅各说【你信 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雅 2:19)】什么是真信心?就是在神面前谦卑又努力顺服他的一切旨意。而藐视神、利用神、拒绝悔改又企图用人的办法对抗神,就如同亚哈,这就是不信!也是邪恶!

第二,亚哈的结局也告诉我们上帝的审判终必来到。《圣经》中对亚哈的记载实在不少,我们也早已对他义愤填膺,尤其上一次分享“拿伯的葡萄园”,我们可能都感慨:“主啊!你忍耐这恶人要到几时呢?”而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他的可悲下场,无论他如何想尽办法对抗上帝的审判,但上帝的旨意绝不落空。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如果你看到亚哈被审判而感到正义终获伸张,因而受到安慰,那么我们在今天的逼迫中也应当受安慰,因为知道上帝并非不掌管,也并非不审判,只不过“罪恶还没有满盈”、“神的时候还没到”。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让大家盼着恶人遭殃,我的意思乃是要你们坚信:恶人嚣张只是暂时的,神的得胜才是绝对的。恶人越嚣张,越说明他们内心恐慌、胆怯,而我们也只有坚信上帝终必得胜,才能真的心平气和,与素常一样,甚至生出怜悯和传福音的动力。

三、假先知

接下来我们要思想的是这一段出现的假先知。6节说这些人约有400,这就和真先知只有米该雅一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的解经家认为这里的先知是没有被以利亚杀掉的亚舍拉的先知,因为同样是400人。但这么解释的理由还有一个,就是因为他们难以相信有这么多耶和华的先知竟然如此堕落。但是11节和24节显示,这些先知是奉耶和华的名发预言,而且我们也深知人性的幽暗,出现假先知、假信徒其实并不算稀奇。

而这些假先知的出现也并非历史的偶然。正如我们之前分享过的,所有政权都关心一个问题,就是自身合法性的问题。即使国王不信神,他为了迎合百姓的心理和方便统治,也必定控制宗教,使自己成为神的代表,使自己的声音成为神的旨意,使神的教会“姓中”“不姓西”……。因此,被政权彻底控制的宗教根本称不上真宗教,因为它存在的前提和根本使命乃是服务政权,是为政权的一切行动背书,哪怕是邪恶的和自相矛盾的行动,因为他们就是为此而生,也为此而存在。所以这些先知无论是奉哪一位神的名,其实他们的本质都是“亚哈的先知”,是“王的先知”而不是“神的先知”。

而这些人对待真先知的态度一定是积极逼迫和反对,正如这一段让我们看到,亚哈还没有对米该雅怎么样,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先跳出来打了米该雅。我告诉大家,西底家的积极性绝对是自发的,因为真先知的预言就是对假先知谎言的揭露,所以假先知为了自身的利益必定自觉的迫害真先知,甚至有时是他们怂恿君王逼迫真先知,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不信神而只为肚腹活的一群。在我看来,这世上实在没有比作假先知更邪恶和卑劣的工作了,因为这工作涉及谎言和亵渎神两项大罪,而且他们的危害非同小可,例如:假先知怂恿亚哈发动战争,结果不仅亚哈丧命,又有多少无辜百姓也因此丧生呢?所以,妄称神名的假先知有祸了,他们在神面前必受极大的审判。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当我如此揭露假先知时,你们想到了什么呢?我可以毫不隐晦地说,“三自”就是这样一个假先知的机构。他的头不是基督,而是君王,它的本质不是教会,而是政府机构,它的存在不是为了福音,而是为了政权,它的最高指示也不是《圣经》,而是党的意志。我这么说不是污蔑,而是从他们的章程、决议、以及历次政治运动中的表态和作为可以证明的。有人说“三自里也有真基督徒”,这一点我完全承认,但因此就看不出它的本质,那就太“图样图森破”了。

因此我想对还在“三自”的基督徒说:“离开假先知的巢穴吧,何必在亚哈的身边上演无间道呢?”我也想对为了保住教会而正准备加入“三自”的基督徒说:“何必自取其辱呢?你如果不够假,你真以为能够在假先知面前游刃有余吗?”求主擦亮我们属灵的眼睛,求主不要任凭我们在仇敌面前被轻视、被羞辱。

四、米该雅

最后我们再来看今天分享中唯一一个形象完全正面的人物,我们今天分享的题目也是用了他的名言,这个人就是先知米该雅。我相信每个基督徒都知道真先知是有福的,他们的生命是可羡慕的,但是我们也愿意拥有真先知的生命和福气吗?如果愿意,那我们就要首先知道真先知需要面对怎样的压力和挑战。

从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到米该雅至少面对了三重的压力:

第一重压力是政权的逼迫。他被亚哈投入监狱,失去自由,吃不饱喝不足,甚至可能像施洗约翰和主耶稣一样被杀害。

第二重压力是“自己人”的逼迫。在我们看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他们是假先知,但在当时群众的眼里,他们却可能是教会的主流,是教会的大多数,而真先知却成了异类甚至“害群之马”。被政权逼迫还可能使信仰者被人尊敬和同情,使他不至于孤独和无力,但被“自己人”孤立,质疑、嘲讽,甚至攻击,没有比这更让人感到痛苦和寒心的了。我信主多年,经历的事也不少,可以说,对政权的任何行动我都没怎么愤慨过,因为已经见怪不怪了。而最让我感到气愤,甚至偶尔让我感到灰心的就是家庭教会内部的那些高言大智、上纲上线,甚至毫无根据的诛心指责。其实教会内部的倾轧往往比外部的逼迫更加的沉重和有害。

第三重压力是好心人的劝告。这个好人就是13节提到的亚哈的使者,他对米该雅说“众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说吉言,你不如与他们说一样的话,也说吉言。”从这句话的口气看,是温和商量的口气,而不是强硬恐吓的口气。好像是为了米该雅好,是出于对米该雅的同情。而这对先知来说也是一种压力,甚至比横眉冷对的态度让先知感觉压力更大。这样的好心人我们今天也不难遇到,例如:居委会的大爷大妈,单位的领导同事,甚至我们的父母家人。他们可能真是爱我们,为我们好,所以拒绝他们,伤他们的心实在是我们更大的考验。

但是亲爱的弟兄姊妹,作真先知就是这么不容易,不仅米该雅经历如此,其实任何时代的真先知都必经历这些。成都的秋雨圣约教会,王怡牧师和同工们这三样儿一样不少的都经历了。我们在被政权逼迫方面还没到他们那么惨烈的程度,但是其余两样也都实实在在的体验到了,并且仍然在体验当中。经历这一切,我们还能保持起初的心志吗?我们还羡慕先知的使命和福气吗?神的心意是显然的,他愿意我们都作忠心的米该雅。他愿意我们无论是面对凶狠的君王,虚伪的弟兄,还是爱我们的家人,都能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耶和华对我说什么,我就说什么。”阿们!

回应诗歌:靠主我站立(283)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4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6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