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耶和华是信实的主——2017年2月26日主日讲章/袁灵 传道


Listen Later

 

经文:创25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创世记》,今天我们要分享的部分是《创世记》第25章。让我们先一同祷告。

『祷告』

一、    引言

《创世记》第25章根据内容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1—11节讲亚伯拉罕众庶子的家谱,以及亚伯拉罕的逝世和埋葬。
12—18节讲以实玛利的家谱和他的逝世。
19—26节讲雅各和以扫的出生。
27—34节讲以扫为了一碗红豆汤出卖长子的名份。
那我们今天就按这四个部分来分享其中的信息。

二、1—11节

这一段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亚伯拉罕庶子的家谱,二是亚伯拉罕的逝世和埋葬。而这一段最突出的意义也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上帝的信实,二是亚伯拉罕的福气。

上帝的信实就体现在对家谱的记载上,这些对亚伯拉罕子孙的记载就是上帝应许的初步实现。上帝应许亚伯拉罕要成为“多国的父”,他的子孙要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那样多”,如今这许多子孙的诞生、分散,就是将来更伟大情景的萌芽和预兆。所以家谱就证明上帝的信实,就证明上帝向那爱他、敬畏他的人守约施慈爱。

而亚伯拉罕的福气就体现在第8节说他“寿高年迈,气绝而死,归到他列祖那里。”对比17节说“以实玛利享寿一百三十七岁,气绝而死,归到他列祖那里。”这两处经文的唯一不同就是特别提到亚伯拉罕“寿高年迈”,这可以说是圣经对亚伯拉罕人生的独特评价,也是高度的评价。“寿高年迈”包含“长寿和满足”两个意思,长寿虽然也值得羡慕,但是满足更值得肯定。因为它的意思重点不是指物质上享尽了荣华富贵,而是主要指完成上帝托付的使命,以致感到享受而没有遗憾。这也就是保罗在《提摩太后书》4:7、8节所表达的心境【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这就是保罗临终时的心态,也是亚伯拉罕一生的写照。第6节也特别提到亚伯拉罕趁着自己还在世的时候,就把财产分配给他的众子,又打发他们离开以撒,免得影响以撒承受应许之地。这就是亚伯拉罕的智慧,也说明他直到临终都尽心尽力的配合上帝的工作,因此当他履行了他的一切的责任和使命,他就称得上是一个“享尽天年”的人,或者说是一个“满足而没有遗憾的人”。

“寿高年迈”就是亚伯拉罕有福的证明,其实也是他给我们树立的属灵榜样。你愿意成为一个有福的人吗?相信你我都愿意成为有福的人。而按照神的心意,有福的人不一定活的长,但一定是在上帝面前尽了忠,履行了他的使命和当尽的本分,以至于想到见主面时他不会忐忑和羞愧,而是能够期待和坦然,就如同亚伯拉罕,也如同保罗。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圣经对亚伯拉罕临终的评价,说明使命和忠心是和基督徒的人生质量密切相关的。但愿我们都趁着年轻就来寻求使命,得着使命,履行使命,并且尽忠到底,以致我们也能成为像亚伯拉罕那样有福的人。

三、12—18节

这一段记载了亚伯拉罕的长子以实玛利的家谱,其中一一列出了他的十二个儿子,并且说他们作了十二族的族长。这正应验了17章20节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说:“至于以实玛利…我必赐福给他,使他昌盛,极其繁多。他必生十二个族长;我也要使他成为大国。(创 17:20)”在21章中,天使也曾向夏甲重申上帝的这一应许。可见,这一段家谱的记载正是回应了前面提到的应许,因此,这段家谱的记载和1—11节的用意一样,都是证明上帝的信实“他说话岂不照着行呢?他发言岂不要成就呢?(民 23:19)”而另一方面,关于以实玛利的应许也显明上帝的心意:就是他也爱以实玛利,他也要赐福拯救以实玛利和他的子孙。

这是上帝的旨意,但在现实中,爱以实玛利的子孙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以实玛利的子孙,也就是今天的阿拉伯人,正是犹太人和基督徒最大的劲敌。在西方教会日益衰落的情况下,以实玛利的子孙包括他们属灵的子孙却人数众多、增长迅速,成为让全世界都深感威胁的力量。他们的教导充满谎言和暴力,例如:他们声称亚伯拉罕被上帝考验时,所献的乃是以实玛利而不是以撒;他们也主张用暴力消灭一切犹太人和基督徒。所以我们基督徒对他们的看法如何呢?我们爱他们吗?我们相信他们能够得救,还是害怕他们使全世界伊斯兰化呢?

所以我们今天面对这一段经文,应当受到两方面的挑战。第一,上帝愿意接纳以实玛利和他的子孙,那么我们是否愿意以上帝的心为心,也真诚的去爱上帝所爱的人。第二,我们是否相信穆斯林群体也能够被福音得着?我们是否相信:虽然他们人数众多,组织严密,但是上帝依然能够打开他们的心灵呢?

可以说爱心和信心是承担宣教使命的必备条件。没有爱心就不可能有宣教的热情;而没有必胜的信心就不可能深入危险之地,更不可能争战到底。最近我看了电影《沉默》,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费莱拉神父劝说年轻神父叛教时说的一段话,他说“日本人根本不可能信上帝,他们即使牺牲也不是为了真正的福音,日本就好像一片沼泽,真理的种子不可能在这里扎根。”我想这就是费莱拉神父叛教的原因,也是他对年轻神父最具杀伤力的劝说。这个判断可能符合他眼前的“现实”,但是却没有超越现实的信心和盼望,而没有信心和盼望又怎能站立得稳并且去翻转他人的生命呢?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对于宣教来说,我认为得胜的信心比爱的感觉更加重要。没有得胜的信心,谁能在凯撒的面前站立得稳呢?只有坚定的信心才能使人平静的走向十字架。而我们的信心从何而来呢?归根结底,得胜的信心不是建立在基督徒人数更多,信基督教的国家比穆斯林国家更强大这些念头上,也不是建立在数据分析和实力对比上。坚实的信心最终必须建立在神的应许和他的信实上,面对“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哈 3:17)”我们若还能相信神的应许必不落空,那我们就真的能宣教,也真能看到万民要做祂的门徒了。

在前面第9节记述亚伯拉罕被埋葬时,圣经说“他两个儿子以撒、以实玛利把他埋葬在麦比拉洞里。”这里特别肯定以实玛利也是亚伯拉罕的儿子,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弟兄和睦同居的场景,也预示着将来以撒和以实玛利以及他们的子孙都要同亚伯拉罕相聚在神的国里。根据圣经的启示,愿我们也都相信这样一幅场景:就是终有一天,在十字架前,以撒和以实玛利属肉体的儿女都要藉着基督成为亚伯拉罕属灵的儿女。阿们!

四、19—26节

关于这一段,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以扫和雅各相争。他们在母腹中就相争,出生时也是一番相争,一个抓住另一个的脚跟,这些描写其实也是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例如以扫出卖长子的名份,雅各骗取父亲的祝福都是他们相争的延续。

雅各和以扫在母腹中相争是我们熟悉的,但就这一段我想分享的重点却不是他们,而是以撒和利百加。关于以撒和利百加,我想分享两点:一是如何看待人生的苦难,二是如何胜过人生的苦难。

上帝使以撒承受了父亲的产业并应许更加美好的祝福,就是后裔繁多,且要成为万国的祝福。这应许和祝福是美的,但是以撒实际的生活容易不容易呢?其实不容易。因为20节说“ 以撒娶利百加为妻的时候正四十岁。”而26节又告诉我们“利百加生下两个儿子的时候,以撒年正六十岁。”也就是说以撒承受没有后代的痛苦足足有20年的时间。我们可以想象这二十年对以撒来说是怎样的煎熬。而利百加的经历同样艰难。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不能生育在古代是极大的羞辱,而且这种羞辱利百加背负了整整二十年。但是当她怀孕时,她又感觉如何呢?因为双胞胎在她腹中折腾的她太痛苦了,以至于她说“若是这样,我为什么活着呢”。也就是说利百加曾经最大的人生理想,得到了才发现竟然是她人生最大的痛苦。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以撒和利百加的经历首先就提醒我们:不要幻想人生没有任何的患难,不要以为神的儿女就比别人一帆风顺。那么为什么神的儿女也要经历苦难呢?其实以撒没有孩子的痛苦也是他父亲亚伯拉罕曾经经历过的。我们可能会问,为什么几乎同样的难处在父子两代要重复出现?我想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别人的信心并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信心。所以俗话说“上帝没有孙子”,意思就是,对上帝的信心不能藉着血统传递,只能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确认。所以,亚伯拉罕的神真的要成为以撒的神,就需要以撒自己同样经历考验、磨炼而得到信心。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从以撒和利百加的经历看,我们应当抛弃人生可以没有苦难的幻想。事情进展不顺利,或者其中包含很多痛苦都不一定说明你所盼的,你所做的不是出于上帝,反而可能恰恰说明这正是出于神的心意,为的是磨练我们的信心,以至于我们可以承受更伟大的应许和使命。亚伯拉罕的人生、以撒的人生和雅各的人生都是如此。

其次,在苦难当中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这一段记载以撒和利百加在苦难中有一个共同的举动。21节说“以撒因他妻子不生育,就为她祈求耶和华”,而22节说“孩子们在利百加腹中彼此相争,她就说:「若是这样,我为什么活着呢?」她就去求问耶和华。”所以,以撒和利百加经历苦难时的共同举动就是向神祷告。而且以撒的祷告应当持续了二十年,我真的非常佩服以撒,甚至他在这一点上的信心比亚伯拉罕更大,因为他没有娶别的妻子,而是单单祷告,单单等候了足足二十年。而二十年虽然很长,但是他们的祷告都没有落空。在这一段我们就清楚的看到祷告的功效,而且奇妙的是,上帝并没有只使用一种方式解决问题。对于不能生育的问题,上帝直接出手医治使他们能生育;而对于怀孕痛苦的问题,这里没有说上帝解除了利百加怀孕的苦楚,而是说他向利百加启示了自己的计划。而这解没解决利百加的问题呢?相信一定是解决了,相信当利百加被上帝提升看到更远大的事情时,她现实的痛苦也就不那么难以忍受了。这其实也给我们一个启发,就是我们怎么解决我们今生的各种有病呻吟和无病呻吟呢?就是需要看见并且参与上帝更宏大的计划,这能缓解我们身体的痛苦,更能医治我们心灵的空虚。

总而言之,以撒和利百加的痛苦就是在祷告中被解决和释放了。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基督徒都应当具备这一个基本的信心,就是上帝是听祷告的上帝,基督徒的祷告绝不落空。我们若有这个信心,并且按着这个信心实践祷告,就必能经历奇妙的事。也许你也要祷告十年、二十年,也许上帝解决你问题的方式完全出乎意料,这些我们都不能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上帝面前的祈求决不徒然,他必垂听我们的祷告,而且并不误事。阿们!

五、27—34节

最后,我们来看这一段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以扫为了一碗红豆汤出卖长子的名份。其实在这一事件中雅各也是主角之一,他和以扫的行动都有值得我们思想的地方。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29—34节这样记载“29 有一天,雅各熬汤,以扫从田野回来累昏了。30 以扫对雅各说:「我累昏了,求你把这红汤给我喝。」因此以扫又叫以东(就是红的意思)。31 雅各说:「你今日把长子的名分卖给我吧。」32 以扫说:「我将要死,这长子的名分于我有什么益处呢?」33 雅各说:「你今日对我起誓吧。」以扫就对他起了誓,把长子的名分卖给雅各。34 于是雅各将饼和红豆汤给了以扫,以扫吃了喝了,便起来走了。”那这里我需要解释的有两点:第一,雅各熬汤其实是一个偶然事件,并不是雅各故意熬红豆汤诱惑以扫,因为红豆汤本来是很廉价普通的东西,雅各如果是蓄意诱惑以扫就会用更贵重的东西。那么,为什么后来以扫怪雅各骗了他呢?其实不是雅各骗了他,而是他自己高估了红豆汤的价值,或者说是他低估了长子名分的价值。用圣经的结论就是他自己轻看了长子的名分。第二点我要解释的,就是以扫当时并没有像他自己所说的“我将要死”,因为这段经文完全看不出以扫经历了什么特别的事,以至于他不立刻吃喝就会死,所以归根结底,以扫在这件事上的失败并不在于雅各的诡诈,而是在于我们刚才提到的原因“就是他轻看长子的名分”,还有《希伯来书》12:16节对他的评价“以扫贪恋世俗,就因一点食物把自己长子的名分卖了。”

其实这里的红豆汤就如同伊甸园里的分别善恶树的果子。两者都代表看得见、摸得着、吃得到的地上好处;而两者背后也都涉及上帝的命令和应许;那么面对它们如何选择,就代表我们对上帝和对世界的真实态度,不同选择决定不同命运。夏娃选择吃悦人眼目的禁果就失去永远的生命,以扫选择喝红豆汤,就做了历史上最最亏本的买卖。在今天这个时代,物质的丰富更加远胜从前,我们更加需要警醒,也需要常常反思:我更羡慕什么呢?天上的还是地上的?将来的还是眼前的?我愿意为永远的好处忍耐等候,还是必须立刻满足,哪怕这满足不过是暂时和渺小的?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但愿透过这段经文我们能够得到这样几点教训和提醒。

第一,    不要效法以扫注重物质的好处而轻看神所应许的属灵福气。

第二,    不要效法以扫必须立即得到满足而不能忍耐等候更大的祝福。

第三,不要效法以扫一味的推卸责任。明明是自己轻看长子的名分,却责怪雅各欺骗自己。当然雅各在这里做的也并不厚道,但是责怪他人一点也无助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好像我们不能把自己不属灵的责任推卸给世界。世界的问题肯定是直到主来都会存在,甚至会越来越糟,但是我们若谨守自己,常常认自己的罪,就必不被这个世界掳去,且能成为世界上的光和盐。而一再推卸责任,却一点也不能帮助我们成长。

第四,我们要效法雅各心里常常惦记上好的福分,以致能够抓住机会。刚才我们说了,熬红豆汤并不是雅各的计谋,但是抓住机会追求上好的福分就是他的聪明了。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把荣耀上帝,盼望永生当作上好的福分并且昼夜思想吗?如果是的,那么你也必能看到服侍上帝的机会,并且在今生就能预尝永生的滋味。阿们!

『祷告』

回应诗歌:73首《父神是信实的》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2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6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