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耶和华是战士”——2017年11月19日主日讲章/晓峰 牧师


Listen Later

 

 

经文:出埃及记十五章1-21节

前言:

唯有经历上帝的真实才能有发自内心的诗歌,本段经文正是摩西和以色列人亲身经历了他们人生中震撼心灵的伟大事件之后,从心里发出的颂赞。

从内容上,这首赞美诗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12节过红海,13-18节进迦南。19-21节是米利暗所带领的整体敬拜记录。先是对刚刚目睹的上帝的作为的颂赞,后是对上帝应许要进入迦南的预言。

一、颂赞上帝当下的作为-过红海(1-12)

首先我们来看摩西所发出的三重颂赞。

1.“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我的诗歌,也成了我的拯救”

【诗118:14】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

【赛12:2】看哪,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他,并不惧怕。因为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

面对埃及法老全副武装的战车马兵,这是当时全球顶级的武装力量,不要说以色列人,当时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胜过。但摩西和以色列人却亲眼目睹了这些追击他们的马匹军兵被大水吞灭,令以色列人心惊胆颤的埃及军兵像石头和碎秸那样就“轻易”被消灭了,被以色列人看为自己灭顶之灾的灾祸被灭顶了。在大海波涛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但这淹没埃及军队的深水,却在以色列人经过时立起如垒。表明这巨大力量是被一位大有能力者所掌控的。以色列人无法让红海分开,海水直立成垒,也无法让红海合拢,吞没埃及军队。但耶和华却能。虽然是摩西向海伸杖,但这力量是属耶和华神的。

作为这令人惊骇神迹的经手人,摩西的感受与其余以色列人应当不同。他不但震惊与上帝的大能大力,他更震惊于上帝竟然愿意透过他,藉着他的手将这力量施展出来。此刻摩西的内心早已不是四十年前的热血激昂,但却被另一种属天的激情所充满。卑微如我,何德何能,竟被上帝使用如斯。何等恩典!

因此,摩西此时的颂赞,不是一种经历神恩之后的心满自得,是在极其无助、惶恐和卑微中经历上帝大能拯救之后的感恩。上帝能力的展现,神迹奇事的显出,是为要显出上帝的荣耀和权能,为显出审判与拯救。所以当摩西说“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时,他所着重的是耶和华是我的拯救和诗歌,不是这让大水分开合拢的力量,而是藉着力量所展现的上帝的权能和恩典。祂叫人活,也叫人死。

因此,摩西此时的颂赞,不是看到埃及军兵覆灭之后那种无怜悯的夸口。而是在看到上帝胜过君王、胜过世界、胜过人内心的惧怕和绝望之后的欣喜,是一种柳暗花明、意想不到、的一种豁然开朗,神竟然这样拯救了我们!

2.“这是我的神,我要赞美他”

【创17:7】 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作永远的约,是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

这不但是颂赞和感恩,也是一种关系的宣告。即使人们不承认耶和华是神,祂依然是神。但是当摩西宣告说这是我的神时,不是在宣告耶和华是神,而是在宣告耶和华神与我之间的关系。这关系所表明的首先是上帝对我所施的恩典,然后表明我要尊崇祂、事奉祂。我的神竟然为我做成了这样的事,让红海分开,让我们行走如走干地,却将埃及军兵灭在深海中。这里“我的神”强调的是他对上帝恩典的个体经历,他对上帝的独有认识。此时耶和华不仅是他列祖,他父亲的神,他身边弟兄姊妹的神,他听别人讲述中的神,也成了他自己经历了的神,成了他个人的神。

因此,这是一个在约中奉献的用语。上帝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正是要实现上帝自己的应许“我要做你们的神,你要做我的子民”。上帝以他的大能来显明他为了让以色列人成为自己的子民在他们身上所作的诸多神迹奇事和恩典。不但是摩西,包括以色列人在目睹和经历了这一切神迹之后,终于从心里开始承认你是我的神,我要赞美你。

这不单单是对上帝权能的颂赞,不是单因为看见了红海分开的神迹才发出这样的颂赞。更是看到了藉着分开红海而显明的上帝对以色列人的恩待和拯救。上帝以权能拯救了以色列脱离了绝望和死亡,这才是颂赞的本质。这红海既是以色列人蒙拯救脱离死亡的方式,也是埃及人被审判进入灭亡的方式。为何以色列人可以过红海如同走干地,而埃及人却被淹没在深水中了?是上帝不公平吗?是以色列人更好吗?都不是,而是因为上帝对以色列人的拣选,在万民中神唯独拣选了雅各的后裔,专爱他们,让这个罪人的群体成为神的子民。不是因为我配得成为你的子民,而是因为你凭着自己的意旨在创世以先就拣选了我。

过去以色列人所经历的十灾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对他们的触动并不大,对法老的触动更大。但是红海神迹对他们的触动是巨大的。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从埃及出来后,竟然陷入到了绝境中。他们对上帝拯救的感恩和体会,在红海边上,比在歌珊地要深刻的多。红海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才是他们真正从死里蒙拯救的地方。逾越节把羔羊的血涂抹在门框上是信心的行动,但是他们并没有像今日在红海边这样生死之间的紧迫挑战。在红海边上连摩西心里都有惧怕和一丝绝望;十四章10节里说“法老临近的时候,以色列人举目看见埃及人赶来,就甚惧怕,向耶和华哀求”,这向耶和华哀求的人里也有摩西,后面15节神对摩西说:“你为什么向我哀求呢?”也印证了摩西在面对灭族危机时内心的恐惧。但最终他凭着信心伸杖就看到了上帝大能的拯救作为。从某个角度来讲,过红海是以色列人生命被更新的真正开始。之前的十灾是一个预备。也因此,过红海就成为了以色列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不断被先知和诗人提起,借此来激发以色列人对上帝的敬畏和跟随。

3.“耶和华是战士,他的名是耶和华”

然后,摩西论到耶和华为自己的子民争战。但耶和华是战士,并非是说上帝具有好战的本性,恰恰相反耶和华是和平之主。但上帝本着自己的公义和慈爱,他恨恶罪恶喜爱良善,他乐意帮助孤儿寡妇。上帝从不挑起争斗,从不欺压任何人,但也不会任凭罪人肆意妄为,他必本着自己的公义来审判一切罪恶,他与罪恶争战。// 或许《诗篇》二十三篇上帝牧者的形象能更准确地来诠释耶和华是战士的内涵:“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诗二十三4-5)。

耶和华是战士,表示必有争战。撒旦从伊甸园开始试探诱惑亚当夏娃开始,就以一个抵挡上帝的力量运行的世界中,对于世人来讲,就是那运行在悖逆之子心中的邪灵(弗二2)。因此,整个世界都是敌对上帝的。因此,如果有人要照上帝的旨意行事,就一定有敌对和拦阻,就是使徒所说:“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后三12)。基督徒在地上跟随基督不意味着一帆风顺,相反,一定有各样不顺利。只要一个人听从上帝的呼召,照着上帝的话语生活,就必然会有难处和挑战,他就进入到争战中了。

耶和华是战士,表明这是上帝的战争。是上帝要刑罚罪恶,拯救他所拣选的人必然会面对的争战。这场争战的真正战场是在天上。这争战的本质是属灵争战,而非是属血气的争战。就像主耶稣所说的:“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这是我的国不属于这世界”(约十八36)。正如使徒保罗所说:“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六12)。因此,“我们虽然在血气中行事,却不凭着血气争战。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林后十3-4)。之前我们分享过,埃及十灾除了要在法老的身上显明上帝的权能之外,也是属灵争战。一方面是令刚硬的法老低头,另一方面也败坏埃及一切偶像,使被邪灵藉着偶像所迷惑的众人清醒,偶像都属虚无。既然是属灵争战不是属血气和属世战争,那么上帝子民争战的兵器就不是刀剑,而是神的话,我们争战的力量是神自己,是神为我们争战,不是我们为神争战。

因此,耶和华是战士,就表明上帝必为他的子民争战。就如同上帝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程中的十灾和过红海,没有什么是以色列人能帮上忙的,无论是水变血还是冰雹蝗虫,以色列人有能力参与这样的争战吗?以色列人除了绝望、惊奇,观看,他们不能做什么。真正冲锋陷阵一马当先的是上帝自己,不是以色列人;他们只需要跟随就可以,他们只需要该走时就走,该停时就停,就行了。以色列人不需要做什么,他们只是一路走,一路观看耶和华的作为。// 这类似绑架案件中的营救行动,以色列人就像被法老拘禁的人质,上帝就是来拯救他们的特种兵,祂一路披荆斩棘,打败所有在世人看来不可战胜、全副武装的守卫,将衣衫褴褛弱不禁风的以色列人护在身后,带领出牢笼。单凭以色列人自己他们根本没有抗争之力也不可能逃脱。对于以色列人来说,如果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就会惧怕,就会觉得不可能可以脱离法老的手。摩西四十岁时的失败就失败在对这一点认识的欠缺上,他们需要有一位拯救者。但他认为凭着自身的能力和智慧就可以将以色列人带走,摩西那时认为自己是战士。

因此,在面对难处和拦阻时,上帝子民需要衡量的不是自己是否能胜过,而是上帝是否能胜过。当然,谁能拦阻上帝的手呢?因此,能对抗内心恐惧的不是环境怎样,也不是我们里面的感受,更不是我们本身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而是上帝自己。我们的信心和平静安稳就建立于此。不管我们内心如何评估所处的环境,力量的对比,哪怕我们觉得上帝带领我们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所走的路是走不通的,只要能确定这是上帝带领我们走的,只要这是神让做的,那么我们就只要安静等候看神的作为就好了。祂必争战,祂必得胜。

因此,耶和华神是战士,那就意味着,上帝子民在面对难处的时候不能凭着自己的力量来争战,也不照着属世的标准来衡量是否能够胜过所面对的难处。通常,难处会有三类,第一,从人来的难处,第二,从环境来的难处,第三,从自己来的难处。从人来的难处比如法老的刚硬,他就是不准以色列人离开,在上掌权者很多时候会被撒旦利用,藉着人心里的骄傲、私欲和无知来为难、逼迫神的百姓。从环境来的难处比如以色列人在旷野没有水喝,他们知道沙漠中找不到可以引用的清水,就埋怨摩西。从自己来的难处就比前两者更为深入一些,比如我们知道自己的脾气、口舌需要控制,知道有些事是神所不喜悦的,但是我们就是胜不过自己。怎样来看待跟随神所面对的这些难处呢?看到全副武装法老的军兵和不能越过的深水红海,看到高的顶天的城墙和巨人兵器,就心生恐惧。看到茫茫沙漠干旱无水就心生怨气。看到自己被游戏、不良嗜好所辖制不能胜过就灰心绝望,认为上帝的能力在自己身上无法显明。这可能是通常人们内心的反应。

以色列人从出埃及就开始学习这一功课,但他们直到倒毙在旷野都没有学会,从摩西带领以色列离开西奈山来到加底斯巴尼亚打发十二个探子去窥探迦南回来后,十个探子和以色列会众的表现就可以知道。而且,既然争战得胜在乎耶和华,那么如果上帝没有让你上去,你就不要上去,去了必败。因为耶和华不在你们中间。以色列人始终没有学会这一点,他们总想凭着自己的办法来达到他们想要的目标。

4.“深水淹没他们”

随后,摩西的诗歌中详细描写了过红海灭埃及军兵的情景。这个描述令我们知道,上帝审判的可怕。之所以埃及人如同石头坠入深渊,不是以色列人比埃及人更良善,更好,而是因为他们的门楣门框上有羔羊的血才使得他们逃脱了死亡。对于以色列人来讲,红海是他们得蒙拯救的通道,却是灭绝埃及军兵的深渊。人类的骄傲在上帝面前如此可笑,九节中一连五个“我要…”表达了一种令人紧张的人性骄傲的急促喊叫,但他们却被神轻易地灭在深渊里。以色列人所惧怕的,觉得不可战胜的,在上帝的手中如同无物不堪一击,上帝吹一口气就将他们灭绝了。

上帝不是离我们很远的神,他的工作就在我们面前展开,他的能力就在地上实际的处境中运行。上帝不是只存在人们思维中的抽象的上帝,祂不是一个虚幻的、遥远的、将来的神明。神不是死人的神,而是活人的神。

5.“耶和华啊,众神之中谁能像你”

这是整首诗歌颂赞的高峰。是对独一真神至高本性的宣告和颂赞。

因此摩西不是说世上真的有很多神,耶和华不过是众神之中更强大的一位。这里的众神是指世人心中所仰赖的各种偶像,其实这些人所敬拜的假神都属虚无,比如埃及人所拜的河神、蛙神、蝇神、土地神、光明神等一切偶像,十灾不是表明上帝比这些所谓神明能力更大,而是为要显明这些偶像都属虚妄。因此虽然这里说“众神之中谁能像你”,但这不是在做一个水平线上程度不同的比较,是在真实与虚假之间的比较,是为要表明唯有耶和华才是神,唯有他是真神。所表明的不是程度上的差别,而是本质上的差别。不是耶和华神在能力上比其他神明更大一些,而是指在本质、荣耀、能力上以色列的神都完全超越人所拜的各样假神,其他的根本就不是神。耶和华是唯一的神。祂是至圣至高者,祂与世人口中所言说的神明完全不同。祂的荣耀和能力也因此也是无可比拟的。面对上帝的荣耀,人们的反应是敬拜和敬畏。这是一个罪人面对上帝唯一合宜的反应。

祂在高天之上,住在人所不能接近的光中,但是祂却离我们并不远,他拣选一些不配的罪人来认识祂,更是差派自己的独生子道成肉身来到世界。他让真光照进黑暗。上帝在我们生命中所行的奇事是什么呢?我们没有像当初摩西所带领的那一代以色列人那样经历如此多的神迹奇事,看见了红海分开、回流的大神迹。但我们却知晓上帝后来为他所拣选的人成就了比出埃及过红海更加伟大和荣耀的神迹奇事,就是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十字架和复活。这就是上帝的至圣至荣,可颂可畏,施行奇事!

二、颂赞上帝将来的作为-进迦南(13-18)

以色列人知道在过红海之后上帝将要带领他们前往何处吗?上帝藉着摩西已经告诉了他们,从埃及出来是为要返回上帝曾应许列祖的迦南美地。进迦南所需要的信心,就是对能分开红海的这位上帝的认识和信靠。约书亚在带领以色列人攻打耶利歌城的前夜,遇见了耶和华军队的元帅。不是约书亚在统领以色列人,而是上帝在统领;不是以色列人在争战,而是上帝在争战。祂是战士!

1.“你凭慈爱领了你所救赎的百姓”(13节)

这里特别使用了“慈爱”一词来强调上帝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深意。这个词常可以译为“不变的爱,怜悯”,表达了上帝对他子民坚定不移的爱,这是神圣盟约的庄严用语。因此,以色列人出埃及不是一场奴隶反抗奴隶主的革命,不是改善生存条件的一次逃离,这是上帝救恩计划的实现。是上帝因着自己信实和恩慈的本性向以色列人所发的怜悯和恩典。这是上帝对以色列列祖应许的诚实,是上帝“守约施慈爱”的作为。这个词语强调了上帝对自己子民的信实和“委身”。不是以色列人对上帝多么的渴慕,对应许之地多么的向往,对耶和华神有多么的信靠,更不是他们在道德和行为上有什么令神感动和欣赏之处,只是因为耶和华纪念与他们列祖所立的约。以色列人出埃及,是神单方面推动做成的事。

此时,距离当年雅各带领七十人下埃及已经过去了430年的时间,当初的70人今日变成了200万人,上帝已经实现了对亚伯拉罕后裔会多如海边的沙天上的星那样多的应许。他们虽然在埃及备受欺压,虽然觉得痛苦,但是他们只是想要脱离法老的奴役,生活上更好过一些,他们对于应许之地并无多大的盼望。他们快把埃及当成家乡了。以色列人哀求脱离困苦的意愿虽然强烈,但他们所求的却不是上帝为他们所预备的出埃及的内涵。他们其实并不是想要出埃及,而是求在埃及有一个好的生活。因此,以色列人对于出埃及的评估从某个角度来讲,他们觉得是一种损失,少了在埃及很多物质上的享受,而且还多了很多挑战与危险。这或许也是今日基督徒对于信仰的感受;原本以为信耶稣可以给人带来凡事亨通,生活富足平顺,却未曾想反而带来很多艰难和扰乱。因为我们虽然对世界失望,但我们里面却没有对上帝所给的有一个超越世界的期望,我们所期待的还是一个属世层面的更好和改善。但上帝所给的远超乎他们的所思所想,如新约使徒保罗所言:“如经上所记,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土地的应许也必然要实现。

2.“外邦人听见就发颤”(14-16节)

过红海从某个角度来讲也是进迦南的一个预备。耶和华神在埃及法老身上所行的神迹奇事,不但令法老不得不允许以色列人离开,而且这也成为所有听闻此事的迦南人的惧怕。不要说以色列人如果信靠耶和华,他们很快就可以进入迦南,即使是在经过了四十年之后,当年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在埃及的作为依然令迦南人记忆犹新,心生敬畏。这一点,在旷野四十年之后约书亚带领新一代以色列人进迦南之前差派两个探子前往耶利歌城时,从妓女喇合的口中得到了印证:“我知道耶和华已经把这地赐给你们,并且因你们的缘故我们都惊慌了。这地的一切居民在你们面前心都消化了。因为我们听见你们出埃及的时候,耶和华怎样在你们前面使红海的水干了,并且你们怎样待约旦河东的两个亚摩利王西宏和噩,将他们尽行毁灭。 我们一听见这些事,心就消化了。因你们的缘故,并无一人有胆气。耶和华你们的神本是上天下地的神”(书二9-11)。

令人讽刺的是,世人听见神的作为就发颤惊惶,以色列人面对埃及法老和迦南人也惧怕发颤。

3.“他们如石头寂然不动,等候你的百姓过去”

这一节经文应当是论到了四十年后新一代以色列人再次经历类似过红海那样的神迹奇事,经过了旷野四十年之后,新一代以色列人在约书亚的带领之下他们过约旦河如同过干地。过约旦河是真正信心的行为,那时他们背后没有埃及兵马的追逼,新一代以色列人内心没有像他们父辈对摩西那样的埋怨和对埃及的恐惧,他们不是被逼无奈为要逃命过红海,而是由祭司带领凭着信心走过约旦河。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约旦河西亚摩利人的诸王和靠近迦南人的诸王,听见耶和华在以色列人前面使约旦河的水干了,等到我们过去,他们的心就因以色列人的缘故就消化了,不再有胆气”(书五1)。而且,以色列人在渡河之后马上行割礼,这在军事上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此时若迦南人来攻击以色列人,他们就毫无还手之力,但“他们如石头寂然不动”。因此,这一节经文可以看为对将来上帝继续为以色列人争战的预言。

这一节经文也同样应验在每一个时代上帝对自己子民的保护上。耶和华一直在为他的子民争战。他令仇敌寂然不动,我们有时候都会觉得从一般常识来看,抵挡上帝的人如果在某个时刻采取一些行动,或者使用某种策略,就一定能够胜过神的子民,但他们却如石头寂然不动。

4.“栽于你产业的山上,…,就是你手所建立的圣所”

我们今日可以将圣所直接指向迦南应许之地,指向锡安山,耶路撒冷,圣殿等。但是这里所强调的重点是上帝自己的同在,其实并不在乎具体的某个地方,某个建筑,而是在乎上帝自己。正如大卫的诗歌“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分”(诗十六5)。产业指永不动摇、恒久不变的所得和福分。神就是我们的产业。这也是上帝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核心意义,不是要让他们停留在旷野,不是要让他们富足无忧地生活在流着奶与蜜之地,而是为了要让他们以耶和华为王,来敬拜耶和华。让以色列人能住在神的圣所,享受神的同在和荣耀。如诗人所写:“在你的院宇住一日,胜似在别处住千日。宁可在我神殿中看门,不愿住在恶人的帐棚里”(诗八十四10)。不管出埃及,还是进迦南,过红海还是约旦河,上帝自己才是真正的安息与保障。

三、米利暗所带领的敬拜

米利暗作为摩西的姐姐在此强调她的先知身份,主要为表明她所带领的敬拜、跳舞和诗歌乃是出于神。这是在经历了上帝拯救恩典之后必然的感恩和颂赞活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群体的敬拜,这个上帝子民的群体有两百万人左右,在历史上第一次向神献唱。米利暗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被看为以色列的第一任诗班带领。

以色列人虽然此时也在神迹奇事的震惊中与摩西一同颂赞,但他们此刻对于上帝的认识或许与所唱的这首诗歌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差距体现在过红海神迹以色列人前后两次向摩西发怨言;神迹之前,他们站在红海边上,面对身后的埃及追兵,面前的滔滔大水,他们在惧怕中对摩西说“难道在埃及没有坟地,你把我们带来死在旷野吗?你为什么这样待我们,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呢?我们在埃及岂没有对你说过,不要搅扰我们,容我们服侍埃及人吗?因为服侍埃及人比死在旷野还好”(出十四11-12)。过红海唱诗敬拜之后,往前走了三天的路程,因为找不着水喝,百姓又向摩西发怨言说:“我们喝什么?”(出十五24),又往前走了一个多月的路程后,再次向摩西亚伦发怨言说:“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耶和华的手下,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你们将我们领出来,到这旷野,是要叫这全会众都饿死啊!”(出十六3)。

从第二章23节“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叹息劳苦,他们的哀声达于神”,到今日和摩西一同向耶和华唱歌,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次的颂赞成为了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程中灵性的高峰,此后旷野四十年间再也没有重现这样感恩颂赞的一幕。

因此摩西的这首诗歌丝毫没有提及任何以色列人的举动,事实上,此刻他们里面的信心也实在是小的可怜。以色列过红海的信心是眼见的信心,是亲眼看见了红海被大风吹起成垒之后,才走干地通过的微小信心。此时以色列人信心的实际远还不能匹配这首诗歌属灵的深度。// 正如我们的生命一样,我们实际的生命境况与我们所唱的诗歌通常有一些差距,但通过一同的颂赞上帝会藉着诗歌施恩提升我们的生命。

这首诗歌不单是属于摩西和以色列人的歌,这也是普世上帝子民的歌,这是唯独属于上帝子民才能有份来唱的得胜之歌。愿将来我们都能一同来唱“神仆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说:主神,全能者啊,你的作为大哉,奇哉!万世之王啊,你的道途义哉,诚哉!主啊,谁敢不敬畏你,不将荣耀归于你的名呢?因为独有你是圣的,万民都要来你面前敬拜,因你公义的作为已经显出来了”(启十五3-4)。

回应诗歌《389 耶和华你是我的神》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2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6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