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耶稣走遍加利利——2024年4月28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Listen Later

https://t5.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24/04/2e0f38b079acc666507142b259534662.mp3

 

经文:太4:12~25

太4:12 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13 后又离开拿撒勒,往迦百农去,就住在那里。那地方靠海,在西布伦和拿弗他利的边界上。14 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15 说:西布伦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约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16 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
17 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18 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看见弟兄二人,就是那称呼彼得的西门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19 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20 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21 从那里往前走,又看见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就招呼他们,22 他们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
23 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24 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叙利亚。那里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样疾病、各样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癫痫的、瘫痪的,都带了来,耶稣就治好了他们。25 当下,有许多人从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犹太、约旦河外来跟着他。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要来思想的经文是太4:12~25节。

「祷告」

太4:12~25节的结构非常清晰,可以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是12~17节——主耶稣退到加利利;第二段是18~22节——主耶稣呼召彼得等四个门徒;第三段是23~25节——主耶稣的主要工作:教训人、传福音和医病赶鬼。

一、退到加利利

1、施洗约翰下监

12节说【 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关于施洗约翰下监我们参考马太福音14章可以知道,是因为施洗约翰勇敢的指出希律王的罪,所以他被下在监里,最终也因此被杀。指出罪而非只会唱赞歌是需要勇气的,但这也是使人心被震动以致面对救恩所必须的。施洗约翰是一位合格的先知,因为他勇敢的传讲要人悔改的信息。而这信息也是主所传讲的,17节说【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这和施洗约翰所传的一致,而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基督徒在今天这个时代需要传的。而在今天传讲要人悔改的信息同样可能遇到抵挡,遭遇逼迫,所以也必须有对主的忠心和勇气。所以我们应当祈求:愿施洗约翰的生命使我们羡慕,也成为我们的激励,愿圣灵把施洗约翰那样的忠心和勇气也赐给我们这个时代的基督徒,以致我们也能被主使用,为主做见证。

2、主耶稣为何退到加利利

根据约翰福音1章和3章的记载,其实主耶稣在受了约翰的洗之后已经在犹太地开始传道。所以今天我们所讲的这一段不是主耶稣传道工作的最开始,而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那么为什么主耶稣要从犹太地转移到加利利呢?是因为施洗约翰被捕他就害怕了吗?心里软弱可能是有的,因为主拥有完全的人性,他后来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正显出他的人性和我们一样,也会软弱。但正如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胜过了软弱,我们相信他在任何考验面前也都必得胜。所以,这里主耶稣主动的转移不是因为害怕而逃跑,而是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正如他到三十岁才开始传道,要在三年之后才走上十字架,这一切都有神的时候。顺服神是顺服神的全部计划,是顺服神在不同的时候的不同的安排。神的时候没到就去做神还没让做的事,并不是属灵,而是骄傲,或是血气之勇,甚至是悖逆。在教会早期历史上遭遇逼迫时有的主教选择殉道,但也有的主教选择暂时躲藏,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种选择属灵或是不属灵。只要他们没有否认主的名,那么这两种选择都可能是神的带领。至于哪种选择才是神对各人的带领,他人不能论断,但是自己需要明白。所以基督徒第一要藉着圣经明白上帝的原则,知道什么是确定不可选择的恶。其次,还要藉着祷告寻求神给我们的特别使命、特别带领或者特别的时候。

其实很多弟兄姊妹都对神的特别带领很感兴趣。但是我也要提醒大家,不可妄求神的特别带领。我们要知道:第一,神的特别带领是以神为中心的,是以服侍他为目的的,而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私欲的。例如:保罗寻求是立刻去欧洲宣教呢?还是暂时等待呢?这样的祷告和寻求就是为了主而不是出于私欲,这样的祷告就是主愿意垂听也愿意回应的。但我们的祷告若是常为吃喝享受投资理财等类的事,那么你得不到神的回应并不奇怪。而如果这样的祷告你觉得神常垂听,我倒要劝你小心,因为很可能是你在自欺,因为神不会喜悦和鼓励这样自私体贴肉体的祷告。其次,神的特别带领也往往不是支离破碎和莫名其妙的,而是和他给我们的整体使命相关。例如:神呼召我们作传道或者宣教士,那么他就会相应的给我们很多带领,而每一个带领又都是围绕神赐给我们的那个特别职分和使命,好使我们知道如何服侍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神的特别带领总是为那些愿意承担使命和愿意为他所用的人预备的,而不是随便给人以满足他们私欲的。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愿意像主耶稣或者使徒们那样常常听到神的声音,经历神的带领吗?如果我们渴望并寻求被神呼召和有使命的人生,那么我们就必听见主的声音,看到主的计划,知道主的时候。但如果我们只想平平安安的过自己的小日子,而不想承担使命甚至逃避呼召,那么我们就不能奢望听到神的声音和看到异象。这不是神不愿意赐给人,而是人并不真的想要,因为说到底神的特别带领是为了神自己,是为了他的计划,是以他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不是为了满足人的欲望。

3、旧约的应验

在这一段提到两个加利利城市的名字,一个是拿撒勒,一个是迦百农。拿撒勒是主耶稣的故乡,而迦百农是主耶稣在加利利传道的基地。迦百农位于约旦河边,在历史上属于西布伦和拿弗他利的境界。马太说它应验了赛9:1、2节【从前 神使西布伦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视,末后却使这沿海的路,约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着荣耀。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这一应验不仅在于预言弥赛亚要在加利利显现,更在于说明神的福音是为所有人预备的。因为加利利本来是以色列的边境地区,是常被外族侵扰,又与外邦人混居,以致被藐视的地方。但是主却来到这里,使这里的人也看到希望。

自认为正统的犹太人对于上帝的救恩理解是狭隘的,除了他们自己他们不认为神爱其他人。但是圣经却藉着旷野的牧羊人、外邦博士、妇女、税吏以及加利利人被神接纳表明:福音是关乎万民的好消息,就连那些被世界忽略、边缘化的人,神也爱他们,没有撇弃他们,愿意来到他们中间,为他们带来光明。

在福音传入中国之后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宣教策略:一是走向大城市向上层人士传福音,一是走向偏远的地方向被世界忽略的底层人士传福音。究竟哪种策略是正确的呢?其实都是正确的,是应当并行的。我们说从80年代起教会在全中国大大复兴,而这复兴不仅出于神在城市留下的福音种子,更有神在广大的农村施行的工作。所以无论哪里,福音都要传到那里;无论什么人,神都愿他们成为神的儿女;这就是神的心肠,神的计划。所有我们城市的基督徒要体贴神的心意,若我们以为自己有什么,那我们所有的也必是用来服侍人的,尤其是服侍那些卑微的被世界遗忘之人的,而不是用来自我陶醉自高自大的。

二、呼召四门徒

在这一段主耶稣呼召了四个门徒,就是彼得和他兄弟安得烈,还有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的兄弟约翰。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主耶稣在加利利之前已经开始传道,也有门徒跟随他。约翰福音一章告诉我们,彼得和安德烈,还有腓力、拿但业(巴多罗买)就是主耶稣最早呼召的一批门徒,而在这里出现的雅各和约翰也应该是属于这批最早被主呼召的门徒。所以,我们如果单看马太福音就会奇怪彼得他们怎么会这么容易就撇下一切去跟随一个陌生人呢。但是我们结合约翰福音就可以理解,原来他们早就是主的门徒,和耶稣之间并不是陌生的关系。

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应当被触动。因为当主呼召这四人时,圣经说他们全都立刻来跟随耶稣。这个立刻跟随的意思就是立刻放下他们本来的工作和生活,从此走上了一条主所安排的不同寻常的人生道路,进入了一个特别的服侍使命。放下一个自己习惯的赖以生活的工作,离开一个稳定的舒适的生活,我们想这是一件容易的事吗?其实多数解经家都认为彼得的生活条件是不错的,他并不是一个除了锁链没有可失去的无产者。而后来被神呼召的保罗更是拥有无数今世的好处,但却为了回应呼召和使命,甘愿过一种奔波、危险、贫穷的生活。

所以看上去顺服神的呼召似乎是一种牺牲,是一种损失。但真是如此吗?按着人的眼光从稳定到漂泊,从富贵到贫穷是损失。但是对于真的回应神呼召的人来说,他们也这么想吗?其实彼得的心态是【“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约6:68)】保罗也说【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3:7-8)】

所以,那些能够回应神的呼召的人其实并不觉得自己吃亏,反而是能够真实的强烈的觉悟到属灵事物的美好和世界的虚空。所以他们为了属灵的使命而抛弃属世的好处和世人一样也是在选择上好的。在选择好的这一点上他们和世人没有不同,只不过他们的眼光和世人不同。世人看为宝贵的属灵人却看为粪土,属灵人看为宝贵的世人却看为吃亏。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要如何听见上帝的呼召呢?首先我们需要被神来改变我们的眼光。我们要能够羡慕那些属灵的事,羡慕那些属灵的人,要把追随神的呼召看为福气而不是倒霉,这样我们才可能选择撇下所有追随神。而如果我们对所谓正常的生活并没有任何不安和不满,反而十分享受今生的稳妥,十分羡慕中产阶级的生活,那我们就算遇见耶稣,听见他说:“你来跟随我。”那我们也不可能像彼得他们一样立刻舍了网就跟随了主。彼得他们立刻回应神其实不是偶然的,一定是神早在他们心里动了工,一定是他们已经有了相当的属灵眼光和觉悟,才能在那时回应神。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这么讲不是要定罪我们不属灵,而是想要大家知道如何祷告,如何寻求神。我们的祷告不是苍白的祈求神来呼召我们,或者苍白的表达我愿意回应神的呼召。而是要真诚的祈求神来改变我们的内心和我们的眼光,要祈求神使我们真的羡慕属天的价值,真的厌弃世俗的虚空。其实神并非不愿意赐给我们呼召和使命,但是唯有属灵的心才能听到神的声音,也唯有属灵的心才愿意回应神的呼召。

今天的教会普遍缺乏工人,尤其我们教会危机更大。我想今天的经文可以给我们两个很大的提醒:第一,对于教会带领人来说,我们应当效法主。应当把呼召和培训门徒视为重要的工作。主耶稣尚且从他一开始就注意做门徒培训的工作,我们也理应如此。其次,我们也当为所有人祈求圣灵的工作。因为说到底,人能撇下所有的跟随神不是被人说服感动的结果,而是被圣灵开启、感动、更新的结果。惟愿圣灵在众教会,也在守望教会大大做感动的工作。但愿无数的弟兄姊妹都能看见天国的美好,都能看到今世的虚空,都能听到主的呼召,也都能立刻舍了网来回应神的呼召。阿们!

三、主的工作:教训人、传福音、医病赶鬼

有人用这样的三个方面来概括主耶稣在世的工作,并且认为这也是教会在今天应当做的。虽然我不认为有谁的能力可以和主耶稣相提并论,但我也同意这三个方面确实是教会的见证和工作。

传福音是指和救恩相关的真理,包括人的罪、上帝的审判、基督的身份和工作,代赎的意义,因信称义等。而教训则包括圣经全面的真理,既包括关于得救的真理,也包括关于成圣的真理;既包括关于灵性的真理,也包括关于行为的真理;既包括如何服侍的真理,也包括如何生活的真理。所以做基督徒并非只要知道如何得救就可以了,还要追求更全面的明白神的心意,以致可以在凡事上都讨神喜悦并且见证神。主的大使命其实也是如此吩咐【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而非只有福音这一部分真理),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

而在主这三方面工作中最有争议的就是第三点——医病赶鬼——或者说神迹奇事。而争议的问题是今天还有神迹奇事吗?以及今天的神迹奇事多吗?

虽然也有一些基督徒主张神在这个世代已经完全不用神迹奇事了,但是绝大多数福音派基督徒,也包括咱们教会的立场是相信今天仍然有神迹奇事。那么神迹奇事多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也多也不多”。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说神迹奇事多,是指在某些情况下神愿意慷慨的施行神迹奇事,例如:前不久张辉师母在晨祷时提到她刚信主的那个阶段简直是有求必应。其实这不仅是张辉师母的感觉,也是很多基督徒可以见证的。我自己在信与不信最纠结挣扎的时期也是因为祷告蒙回应,也可以说是藉着神迹实现信心突破的。从这个角度看神迹是普遍和丰富的。但我说神迹也不多,是指如果我们想靠神迹一生平顺、无病无灾、荣华富贵,那是不可能的。正如我刚才讲过的关于上帝的特别带领,其实和神迹奇事是一个道理。它们都是以神为中心的,或者是为了我们突破信心的障碍,或者是为了配合我们的服侍,而绝不是为了满足人的私欲。神决不允许人把他当作可以利用的偶像,并且神为了磨炼我们也会故意减少神迹奇事以使我们的信心和属灵品格更加真实和健壮。这就是为什么信主时间越长反而经历神迹可能越少的原因,因为依靠神迹如同吃奶,凭着信心顺服神才是成熟的生命。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神迹是有限和减少的。

但无论神迹是多还是少,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神是为了他自己的荣耀和我们生命真正的益处。神有能力无限的施行神迹,但神也有智慧和美意限制神迹,【深哉, 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罗11:33)】神的名是应当称颂的,阿们!

「祷告」

The post 耶稣走遍加利利——2024年4月28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appeared first on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7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5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