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敲月下門

以八正道度生死流


Listen Later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九.馬血天子問八政品第四十三之二(六)》
往昔佛陀與五百位大比丘在摩竭國神祇恆河水邊時,世尊告訴所有比丘:譬如摩竭國中愚惑、少智慧的牧牛人,想要驅趕牛群從恆河的此岸到達對岸,卻不事先了解兩岸間的地形何處深、何處淺,便驅趕牛群入河,讓瘦弱的牛先走,年幼的小牛走到河的中央,由於體態瘦弱,無法過渡到對岸。再者,不肥不瘦中等體型的牛,因為被前面的牛群困在河流中央,同樣無法過渡,而生苦惱。此外,即便身強有力的牛隻,也同樣受困在水中。
僧團中的比丘也是如此,如果心意闇鈍、缺乏智慧,無法善分別生死因果,不能分辨邪法,想度過生死之流,卻不勤習戒法,便會使魔王波旬得其方便,趁虛而入。所以若想從邪道求得涅槃,希望超越生死,這是永遠不可能的。這樣不但自己造惡業,也將使他人墮於罪業之中。
就好比摩竭國中聰明有智的牧牛人,想把牛從此岸驅趕至對岸,就會先觀察河床地勢的深淺,先驅策力氣強壯的牛到對岸,再驅趕中等體型的牛隻,其次再讓較瘦弱的牛群跟上,小牛就跟隨在其後也得以過度到對岸。
比丘們!如來也是如此的,善於觀察今世、後世,觀察生死之海及邪魔之徑路,自己以八正道度過生死之難,再以八正道之法,度化尚未得度者,就好像以正確的方法引導牛群,前面的牛方向是正確的,其餘的牛群從後跟隨悉皆渡河。
佛陀的弟子也是如此,漏盡煩惱達到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世中以身作證而隨緣遊化,度過魔境界達到無為之境。就如同那強而有力的牛,度過恆河此岸到達彼岸,我的聲聞弟子也是如此。斷五下分結盡,證得阿那含果,般入涅槃,不再回來這個世間,已度過魔擾境界到達無為之境,好比那中等體型的牛群,得以度過恆河,毫無疑慮與困難,我的弟子也是如此。斷三結使,淫、怒、癡薄,證得斯陀含果,之後再來受生於世,便盡除所有苦趣,斷除魔境界到達無為之處,好比那些體型羸瘦的牛群引導小牛們度過恆河流水,我的弟子也是如此。斷三結使,證得須陀洹果,未來必定得證涅槃,度過魔境界及生死之劫難,如同小牛跟著母牛而得以度河,我的弟子也是如此。秉持信心遵循佛法,斷除所有魔障繫縛,終能到達無為之處。
此時,世尊便說此偈:
魔王所應獲,不究生死邊,如來今究竟,世間現慧明。
諸佛所覺了,梵志不明曉,猶涉生死岸,兼度未度者。
今此五種人,及餘不可計,欲度生死難,盡佛威神力。
因此,比丘們!應當一心專注,修不放逸之行,勤求方便成就聖賢八正道;依著賢聖之道,便能自度越過生死大海。外道梵志就譬如前面所說那位愚癡的牧牛人,自甘耽溺於生死之流,也讓跟隨他的人墮於眾罪的淵藪。而恆河水喻如生死大海,那智慧的牧牛人,就像是如來,依循聖賢八品之道而度過生死之劫難。所以,比丘們!你們應當勤求方便,成就八聖道之法,應當如是學習。
諸比丘聽佛開示後,法喜充滿,依教奉行。
佛陀以此譬喻教示弟子修習「八正道」之重要性,譬如牧牛人欲度牛過河,若不能預先觀察河床地形的淺深,便驅牛入水,便會使牛群在水中動彈不得,飽受困厄。八正道猶如修行之正路,依著賢聖八品之道修行,便能斷世間煩惱結縛,越過生死大海,得到清淨涅槃,解脫自在。經云:「賢聖八正道,安隱趣涅槃。」此是佛所教,聖法當勤學!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8nryim00a801w26xmv7ryg/comments
在忙碌的生活中,總有順逆境界使我們這念心起了許多波瀾,如何讓自己心境能有安定力量;所以「僧敲月下門」借用佛法典故來敲我們的心,讓我們時時迴光反照。使我們身心得到安頓!歡迎您訂閱與分享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僧敲月下門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僧敲月下門

View all
阿善師鑑識實錄 by 阿善師製作團隊

阿善師鑑識實錄

93 Listeners

8靈3研究所 by S所長 & 各靈能者

8靈3研究所

6 Listeners

禪心世界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禪心世界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