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大屠杀至今,冰冷的坦克和血色的记忆,早已埋葬了那些崇高的理想和鲜活的青春。虚幻与现实之间的纷争,远非祭奠或纪念所能消弭。文字,是对抗遗忘的战场上那最后的孤勇者。然而三十四载--几乎一代半人的时间过去了,我们仍未迎来所谓的“大屠杀文学”。尤其天安门大屠杀后的那些无法被亲口讲述的故事,哪怕是几乎最伟大的作家们,也仿佛置身事外。本期沙龙,我们有幸邀请到胡平和廖亦武二位老师,来聊聊“大屠杀”的故事,及其背后的秘密…… 嘉宾介绍胡平:生于北京,长于四川,现居美国。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研究生。79年民主墙运动中发表《论言论自由》。1980年竞选当选为海淀区人民代表。曾任中国民联主席,先后主持《中国之春》与《北京之春》杂志,任中国人权执行理事。代表作有《论言论自由》,《一面之词》,《犬儒病》,《数人头胜过砍人头》等。 廖亦武:生于四川,诗人、作家,“六四”见证者。天安门大屠杀后,因愤怒写下《大屠杀》长诗而入狱4年。2011年后流亡德国。1995年、2003年两度获得美国“赫尔曼-哈米特人权写作奖”,2012年获颁德国人文最高奖“书业和平奖”,是史上第一位获该奖的中国人。代表作有《死城》,《大屠杀》,《中国底层访谈录》,《上帝是红色的》等。About Us欢迎大家来到“一見沙龍|FirstView Salon”。我们成立于2023年的春夏之际,是由一群在白纸运动中觉醒的华人青年所发起成立的非营利公益团队。在后白纸运动的今天,无论在线下还是线上,我们都将致力于让热爱自由的人们获得更好的连接和沟通环境。因为我们有且仅有一个信念:自由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