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November 25, 2022Ep5.展覽關鍵人物-策展人的實踐日常策展人( Curator) 是什麼?這個概念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本集邀請到了兩位資深策展人上節目談談他們的日常。 每一檔展覽,都是經過長時間的籌畫與心力挹注下的豐碩成果。而策展人,便是把這些內容系統性的展現給觀者,不論是展出內容、展覽論述、主題或是相關活動,都需要對此十分了解,讓觀眾在觀展經驗裡,能夠有好的體驗。 此外,也邀請二位來賓談談「稱職的策展人」應該需具備如何的特質,舉凡語言能力或是對於未來趨勢抑或是溝通協調的能力...等,都是十分重要且不可忽略的。策展人就像是「藝術型導演」的存在,將龐大複雜的資料轉化為故事性十足的展覽現場,讓人不禁好奇他們平日的工作樣貌又是如何的呢? 他們也將帶來自己印象深刻的策展經驗與有趣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 【來賓介紹】 ⭔張禮豪 丨 自2000年起歷任多本藝術雜誌主編及副總編輯,目前為藝術評論及獨立策展人 ⭔莊偉慈 丨 策展人、藝評人、前《藝術家》雜誌總編輯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vmoq5s02m301xo8lui32fu/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0minPlay
November 10, 2022Ep4.日常盛宴-談藝術博覽會的幕前幕後 此集邀請到兩位在藝術博覽會中,參與已久且有豐富經驗的兩位專業人士,HOHO與JENNY來和大家分享國內外的藝術博覽會。 JENNY於2022年擔任Art Basel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台灣貴賓代表。她提到:「回顧全球最老藝術博覽會 ── 巴塞爾藝術展於瑞士設立之際,便是由三位深具影響力的畫廊主所主導。」並分享在展會中所負責的職務。 而HOHO為大家介紹的國內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博覽會,為1992年由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所舉辦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其發展奠基在九○年代台灣藝術產業蓬勃發展的榮景之上,不僅達到高額的交易量,並吸引大量的參觀人潮。 除此之外,也提到不同形式的博覽會──飯店型藝術博覽會,起源可追溯到1991年阿根廷La Rural飯店ArteBA、以及1994年紐約「格拉梅西國際藝術博覽會」Gramercy International Art Fair。 在此集中,能夠一窺不同的藝術博覽會中,所舉辦的相關活動以及其核心價值,不僅有教育推廣層面,更重要的也是將這些藝術家與藝廊推介至國際的舞台上。 在藝博中,又曾經發生過哪些特別的事情呢?以及主辦方又是如何應對? 在疫情下,藝博會也受到相當大的衝擊,但應變措施的規劃周全,使得藝博會的榮景於後疫情時代再度大放光彩。 最後,兩位來賓也提供想要踏入藝博會的朋友們,就像漫遊一座城市般,抱持著輕鬆與開放的心態,就會有一些屬於自己的體悟。 【來賓介紹】 HOHO 丨 本名賀嘉潔,曾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之藝博會執行總監,掌管展覽及藝博會業務,主事台南藝術博覽會、台中藝術博覽會及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統籌。 更曾於台北尊彩藝術中心及位於上海的青鳥藝術家工作室協助展覽執行及畫廊行政管理事務,所學經歷加上多年的藝術產業及藝博覽會經驗奠基其藝術知能的專業度及市場的熟悉度。 JENNY 丨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系畢業,從事當代藝術領域相關之顧問、策展、專案執行之工作,為藝術市場觀察者,致力於推動與連結國際藝術社群想法相同的人們。喜愛生活、工作、閱讀思考、新事物與旅遊。曾任藝術家蔡佳葳工作室經理、可來音樂內容與版權總監、日本畫廊ShugoArts台灣代表。 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vmoq5s02m301xo8lui32fu/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7minPlay
October 27, 2022Ep3.跨越國界的藝術旅人是什麼原因?讓藝術家踏上異鄉的土地? 對於藝術的追求?還是被不同城市國家的明媚風光所吸引? 又或是有其他更浪漫的原因? 這次我們邀請到來台灣二十年的馬來西亞籍藝術家陳傑強以及曾於美國求學的台灣藝術家倪士珍,聽著他們因不同的人生際遇到異鄉生活、創作的過程,讓人對於其他國家創作環境有不一樣的看法。 便利VS不便 在其他國家生活,總是會有許多生活不便之處,語言和文化是藝術家本身需要去努力學習與適應的。然而,從藝術環境的面向來看,美國、馬來西亞、印尼、台灣又有哪些異同之處呢?兩位藝術家就自身經驗侃侃而談…… 影響自己甚多的人 傑強提到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的老師,其教授的美術史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歷歷在目般沉浸在歷史中,在校內也都是一位難求的熱門課程。 士珍提到在美國讀書時的指導老師,以「特殊」的方式來深入了解自己的創作對象,甚至睡覺作夢時,也看得到兔子的蹤影。 一張機票,就出走吧! 兩位藝術家對於未來要去到異鄉的藝術家,給的建議便是「勇敢做自己」,可能對於高度的不確定性無法貿然地下決定,但如果顧慮太多可能就錯失了讓自己到國外見識與學習的機會,實為可惜。兩位藝術家也期許自己日後能夠到更多國家體驗不同的創作環境,尋找自己的謬思女神。 【來賓介紹】 陳傑強 丨 台灣藝術大學研究所畢業,目前居住台中,在家畫畫。 倪士珍 丨 長期居住於美國 2016回到台灣開始發展,專做兔子的藝術家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vmoq5s02m301xo8lui32fu/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0minPlay
October 13, 2022Ep2.美術課不外借!談孩子們的藝術教育 大家對於國中小的美術課還有印象嗎? 也許是有點久遠的事,記憶略為模糊,但還有一個原因,是「它」很常「借走」... 這次邀請到在學校任職多年的美術教師--呂振揚與羅盈嘉,來分享在學校中的教學點滴。 老師與學生,不只是施與受的關係,學生給予的反饋,也都成為老師們的養分,在校園中,老師與學生共同成長、茁壯。 而兩位老師的另一個身分-藝術家,也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持續扮演。 從學校下班後,使用零碎時間努力不懈地持續創作,並保有著對藝術的熱情,儘管有那麼一點點累,但那也都是甜蜜的負荷。 【來賓介紹】 呂振揚 丨 本來是一位純粹的平面繪畫畫家,因緣際會走向教育,擔任班導師20年,學生就是他的畫布,目前是熱血不死活得精采的高年級打雜小弟。 羅盈嘉 丨 致力於藝術創作和唸書,另一個身分是學校的美術老師,追求每日能好好生活和思考,努力在工作和創作間找到美妙的人生。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vmoq5s02m301xo8lui32fu/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1minPlay
September 30, 2022Ep1.創作者的挑戰與守衛,解碼藝術行政(下) 藝類人聲第一集的下篇,Jo與Elisa娓娓道來在藝術圈中的見聞與趣事,透過他們的分享,讓大家看到藝術圈中,藝文工作者的多樣面向,也讓我們有不一樣的認識與了解。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vmoq5s02m301xo8lui32fu/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4minPlay
September 16, 2022Ep1.創作者的挑戰與守衛,解碼藝術行政(上) 藝類人聲的第一集,邀請到了在藝術圈服務多年的藝文工作者,分別是Jo(李悅芝)與Elisa(吳珈瑤) 藉由頻道主持人瑋特的挖掘及兩位來賓的分享,讓大家能夠在藝術圈中,看見藝術行政的真實面貌。 兩位來賓除了介紹自身工作的職務內容與趣事分享外,更提及到在這個職位中所學習到的技能, 以及在台灣藝術圈中,所觀察到的特殊現象,又或者是與藝術家、畫廊這兩者之間的溝通技巧...等。 如欲獲得更多最新消息與資訊,請上官網金車文藝中心KCCA 或 fccebook粉絲團 金車文藝中心KCCA 或Instagram 金車文藝中心KCCA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vmoq5s02m301xo8lui32fu/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6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