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現今都市人日漸注重生活質素,而身體狀況乃決定一個人的生活質素水平,所以健康醫療資訊尤為重要。《醫生與你》以多角度、全方位讓觀眾認識各類疾病的病徵、病理根源、醫治方案以及預防方法等,務求令觀眾可以對各種疾病有更深了解,以減輕對疾病的擔憂及恐懼。... more
November 28, 2022【醫學.人】林翠華(上集)現今社會越來越關注情緒健康,但幾十年前的香港卻不是如此。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林翠華教授是醫學院第一屆畢業生,亦是當年少數的精神科醫生,多年來她致力研究長者的精神健康,以及認知障礙症。除了看到患者和家人的需要而投身精神科,林教授直至今天,跟以往一樣投入跟病人相處、溝通,了解他們背後的故事。主持:鄭萃雯、胡志遠醫生嘉賓:林翠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教授)...more24minPlay
November 22, 2022中風中風是本港第四號殺手,每年逾3000人因中風死亡。根據世界中風組織數據,每4個成人便有1人會中風,情況不容忽視。中風原來分為「大中風」和「小中風」,如果延誤救治可以有多嚴重?中風有什麼先兆,可以多加留意?本集亦會拆解一些中風的迷思和分享實用資訊,讓市民了解「中風」這個病症,從而加以預防。主持:鄭萃雯、梁凱寧嘉賓:黃秉康醫生(神經外科專科)、屈珮珠(註冊中醫)...more24minPlay
November 21, 2022【醫學.人】三代婦產科專科醫生 - 黃譚智媛醫生、李之朋醫生、許佩華醫生(下)今年是贊育醫院成立100周年,百多年來,培訓無數婦產科醫生。三位不同年代的婦產科醫生,回憶跟贊育醫院的淵源,當年接受嚴厲的教導,以及當實習醫生時的點滴,帶出不同年代的訓練和傳承,都是源自對病人的愛,發揮「刻苦創新、大德大愛、教學相長」的贊育精神。主持:胡志遠醫生、鄭萃雯嘉賓:黃譚智媛醫生(瑪麗醫院前行政總監/香港大學前婦產科教授)、李之朋醫生(瑪麗醫院婦產科榮譽顧問醫生)、許佩華醫生(瑪麗醫院婦產科顧問醫生)...more24minPlay
November 15, 2022肺炎鏈球菌至目前為止,肺炎仍是全世界五歲以下兒童的頭號殺手,亦是本港第二致命疾病,僅次於惡性腫瘤。肺炎對於抵抗力較差的兒童、長者,以及免疫力受損或長期病患者來說,可能會引發併發症的風險,嚴重時更會危及生命安全。適逢11月12日為「世界肺炎日」,今集請來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醫生,為大家講解一下有關肺炎鏈球菌的症狀、檢查方法、治療及預防的方案。主持:梁凱寧、董光達醫生嘉實:林緯遜醫生(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more24minPlay
November 14, 2022【醫學.人】三代婦產科專科醫生 - 黃譚智媛醫生、李之朋醫生、許佩華醫生(中)今年是贊育醫院成立100周年,本集繼續請來不同年代的婦產科醫生,一起細數贊育醫院的幾個第一,包括針對乙型肝炎研發疫苗,造福後世;推動母乳餵哺,為工人爭取產假及侍產假,是愛嬰醫院的先軀。另外,亦會分享贊育醫院內珍貴的BB出世紀錄檔案,回憶她們當年跟母嬰的難忘小故事。主持:胡志遠醫生、鄭萃雯嘉賓:黃譚智媛醫生(瑪麗醫院前行政總監/香港大學前婦產科教授)、李之朋醫生(瑪麗醫院婦產科榮譽顧問醫生)、許佩華醫生(瑪麗醫院婦產科顧問醫生)...more24minPlay
November 08, 2022新冠病毒與秋冬流感新冠肺炎疫情逐步穩定,踏入秋冬卻是流感高峰期。過去兩年因疫情關係,兒童上學時間較少,接觸流感病毒機會相對減少,為免一旦感染有機會變成重症,專家建議6個月以上孩童應盡快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到底,兩種疫苗能不能同時打?曾確診新冠還需不需要打流感疫苗?確診新冠後需間隔多久方可再打流感疫苗?今集請來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醫生,將會講解相關問題。主持:梁凱寧、胡志遠醫生嘉實:葉柏強醫生(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more24minPlay
November 07, 2022【醫學.人】三代婦產科專科醫生 - 黃譚智媛醫生、李之朋醫生、許佩華醫生(上)今年是贊育醫院成立100周年,本集請來不同年代的婦產科醫生,一起回顧香港婦產科的歷史,包括戰前本地孕婦都多在家生產,由傳統「執媽」上門服務﹔至戰後五、六十年代私人「留產所」林立,而一九二二年贊育醫院在西區成立,它成為香港婦產科發展的重要的推手。作為教學及實習醫院,贊育醫院集培訓助產士、供醫科生實習和婦產科醫生深造於一身,是婦產科醫護接受嚴格專科訓練的『少林寺』。今集由三位婦產科醫生為大家娓娓道來當中的小故事。主持:胡志遠醫生、鄭萃雯嘉賓:黃譚智媛醫生(瑪麗醫院前行政總監/香港大學前婦產科教授......more24minPlay
October 31, 2022【醫學.人】陳志峰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陳志峰教授,是一位血液及腫瘤科專科醫生,教授醫治過無數重症兒童,而他自己的兒子患有自閉症,是無法根治的先天性疾病。作為醫生、也是照顧者,教授是如何勉勵病童家長面對疾病、生死,尋找活著的動力?主持:黃婉曼嘉賓:陳志峰醫生(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教授)...more24minPlay
October 25, 2022乳癌世界衞生組織於2020年公佈,乳癌約佔新發癌症病例的 11.7%,首次超越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萬一不幸患上乳癌,很多女性患者都擔心要切除乳房,影響外觀。不過,隨著現今醫學技術發展,乳癌患者即使要接受全乳切除手術,亦可於手術後進行乳房重建手術,以重塑乳房形狀。適逢10月為國際乳癌關注月,今集請來內科腫瘤科專科楊明明醫生,為大家解釋一下乳癌的成因、檢查方法,以及不同的治療方案。另外,註冊中醫楊明霞博士介紹中醫藥如何幫助乳癌患者調理身體。主持︰梁凱寧、鄧智偉醫生嘉賓︰楊明明醫生(內科腫瘤科......more24minPlay
October 24, 2022【醫學.人】蔡珊珊醫護團隊有不同崗位,當中醫務社工的角色,就像一盞指路燈,當病人和家屬在徬徨無助的時候,給予方向去尋找支援。醫務社工蔡珊珊從小就立志要做一份「幫到人」的工作,多年來陪伴不少病人家庭渡過最難行的路,而她跟神經外科專科胡日明醫生,亦發起組織「香港惡性腦腫瘤病人互助小組」,看見他們從黑暗走向光明,是支持他們繼續工作最大的動力。主持:黃婉曼、董光達醫生嘉賓:蔡珊珊(廣華醫院醫務社工)、胡日明醫生(廣華醫院神經外科專科)...more24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