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由於疫情升溫,目前臺灣各分館暫停開放,本節目先暫不播出,造成不便,敬請見諒。藝術有意思歡迎來到佛光緣美術館的Podcast,這是一個講美的頻道。9月9日9:00PM開台首播,我們會定期每週三更新,講述動人的藝術故事。藝術是啥米?一般人看藝術覺得好難,節目中我們將透過輕鬆的問答,讓大家從聽故事當中就能秒懂藝術作品,以一個輕鬆的角度,來認識藝術。有人說:所有說不出口,不可告人的都藏在... more
March 03, 2021藝術有意思EP26-探索生命圖像 Explorer點、線、面可以構成一幅美麗圖像,自身、他人、環境可以形成圓融莊嚴的法界。本次的藝術家覺年法師負責佛光山靈山寺,一個沒有手機訊號的深山林內的寺廟,研發生命探索課程,引導沉迷網路的孩子,讓他們在下山時忘記了手機的存在。而當他面對病痛艱難時刻,用一筆畫體悟生命的可貴,畫中有心,心中有佛,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真善美之心境盡現畫中。「生命探索繪圖展—覺年法師一筆畫作品展」展期:即日起至3/10地點:佛光山蘭陽別院...more10minPlay
February 24, 2021藝術有意思Ep25-重溫童年的記憶角落對你而言人生最珍貴的是什麼?放不下的虛名?捨不得的財富?得不到的情感?細細尋思,能夠支撐我們勇敢面對生命各種難題的,是塵封於記憶角落中,那個溫暖安全的懷抱,那個童稚無憂的歡笑。自幼展現美術天份的蕭啟郎老師,曾是成功的房地產商,四十歲時,放下一切,靜思三載,童年農村生活的過往,鮮活可愛的人性光輝,成為回歸藝術的主題,親情系列、農村系列的銅雕創作,感動無數人心,也受邀國外展出,成為台灣文化的代表。大師作品具體而微,活靈活現,記憶角落中的美好過去,或許正在指引我們一個新的方向。...more9minPlay
February 17, 2021藝術有意思Ep24-觀丈二大作想像一幅丈二大作,如行草書寫般一揮即就,需要多少的信心與深厚根基。洪仁堡老師浸淫書畫五十年,追隨名家習藝,成就個人感悟,擅長花鳥,暢快寫意技法,揮筆展墨,捕捉剎那間的神態意境,活潑動感,情趣盎然。今天洪老師要帶大家「讀畫」,聽完節目,請至佛光緣美術館總館「觀畫」,會有完全不同的欣賞感受。...more12minPlay
February 10, 2021藝術有意思Ep23-樹跟人一樣藝術有意思~樹跟人一樣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三毛的詩啟發「樹人畫家」謝浩正,走入樹的心靈世界。 鋼珠硬筆下,樹皮紋理,滄桑皺摺鮮明呈現,生命從糾纏中掙脫,在腐朽中重生,「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盡是法身」,畫樹,畫出了哲理,畫出了禪意。 你在看樹嗎?樹也在看你。 「樹跟人一樣—謝浩正歸鄉個展」 展期:即日起至3/7 地點:佛光山屏東講堂/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 時間:10:00-18:00免費參觀 (週一休館)...more13minPlay
February 03, 2021藝術有意思Ep22-您曾擁有一棵樹嗎?藝術有意思~您曾擁有一棵樹嗎?在童年的記憶裡,你是否曾夢想擁有一棵樹?在專屬的秘密基地裡,吹風、流淚、幻想、捕捉從綠葉間灑落的閃耀陽光,在樹葉翻騰的旋律中沉沉睡去。因為兒時的美好記憶,謝浩正與樹結緣,從小畫樹,縱使職場塵囂壓力下,隨身的鋼珠筆、公園的角落,依然畫樹。而後抖落紅塵實現藝術夢想,十多年來被譽為「樹人畫家」。畫樹,畫的不只是樹;看樹,看的是自己的人生故事。歡迎一起來聽謝浩正老師說故事。「樹跟人一樣—謝浩正歸鄉個展」展期:即日起至3/7地點:佛光山屏東講堂/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時間:10:00-18:00免費參觀 (週一休館)...more12minPlay
January 27, 2021藝術有意思Ep21-生命的朝陽原來,版畫離我們這麼近~古老的版畫在藝術熱情的澆灌下,伸展出全新的形貌。一版一版刻畫,一層一層色彩,一幅作品需要耐心、體力、時間、智慧的堆疊。看似灑脫不羈的線條,卻是細膩籌謀,以刀代筆不但用心還要用力,倪朝龍先生是藝術家,是教育家,更關心社會文化脈動,欣賞老師一幅幅作品,彷彿看見沐著陽光的熱情生命,一路大步向前。「生命的朝陽─倪朝龍福智無量81歲特展」地點: 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四展廳時間:即日起至3/14...more12minPlay
January 20, 2021藝術有意思Ep20年味系列-花開四季百偶喜登場傳統喜慶時節總要看熱鬧,鑼鼓喧天的布袋戲是許多人兒時的甜蜜回憶,從傳統走向現代,戲偶也有了不同以往的華麗面貌。來自嘉義的三昧堂,是一群熱愛布袋戲的朋友,工作之餘,利用休假一起製作布袋戲偶,將戲偶當藝術品製作,精雕細琢,故稱「精工戲偶」。2008年創團以來已製作200多尊戲偶,也成為推廣台灣傳統文化的外交大使。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邀請三昧堂推出「花開四季—三昧堂精工戲偶新春特」,四大菩薩戲偶,訴說佛教經典原由,令人驚艷。三昧堂團長嚴仁鴻,對星雲大師今年春節賀詞「花開四季,耕耘心田」心有所感,和大家分享:「保持初心,澆灌心田,才能花開不斷。」「花開四季—三昧堂精工戲偶新春特展」即日起至3月21日在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展出。...more11minPlay
January 13, 2021藝術有意思Ep19-年味系列之門神喜慶點闔家平安,一向是長輩們最大的心願,自古以來就有貼「門神」的習俗,有趣的是,歷朝各代會出現不同的門神,接棒傳承安家守戶的重責大任。考考你,記得幾位門神呢?今天節目,讓我們從國寶級藝師洪平順的作品「哼哈二將」開始,欣賞大師精湛的彩繪技藝,進入各代門神的故事。春節將至,可以為自己選一幅門神,守護闔家平安。「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即日起至4/18在佛陀紀念館展出中。...more10minPlay
January 06, 2021藝術有意思Ep18-玩工藝 交趾陶、剪黏和粧佛「守」、「破」、「離」的精神之道,在千年建築裡、在草木流水中、一刀一刨、一筆一畫、一針一線;超越了時間與空間,貫穿了人心。台灣傳統廟宇,從屋頂到牆角,無處不是精雕細琢,訴說著忠孝節義或神奇故事,展現民間工藝的絢麗多彩。今天節目為大家介紹交趾陶、剪黏和粧佛工藝,無一不需巧手慧心,步步為營,藝師工作時都似胸有成竹,看似破碗盤卻能變成一幅畫,而粧佛更是集大成的工藝,更有「入神」,在神像中放入寶物的奇妙儀式,精彩故事就在「藝術有意思」。「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即日起至4/18在佛陀紀念館展出中。...more13minPlay
December 30, 2020藝術有意思Ep17-熟悉又遙遠的美麗工藝-漆器在歐洲瓷器稱為「china」,而漆器稱為「japan」,日本的漆器地位可見一斑,但漆器的起源,卻是一萬五千年前的中國。漆器工藝習藝過程緩慢而紮實,製作過程層層疊疊,繁複且細膩的工法,恰似國寶藝師厚實的技藝與能量。漆器可以是常民生活用品,亦可極盡華貴,又或悠遠深邃。「匠心具足-親近台灣傳統工藝特展」現正在佛陀紀念館展出,今天節目,為大家介紹漆工藝保存者王清霜,及竹工藝籃胎漆器保存者李榮烈的作品。甚麼是籃胎漆器?甚麼是高蒔繪技法?讓我們一起了解漆器的製作,並欣賞這項逐漸式微的美麗工藝。...more11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