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时艺见

汉唐乐府:用南音“复活”千年名画


Listen Later

汉唐乐府作品《艳歌行》


从时代的角度看艺术,这里是磨时艺见。

 

2007年秋天,来自台湾的剧团“汉唐乐府”带着他们的舞蹈作品《韩熙载夜宴图》进入故宫演出,而这也是600年以来,唯一一个受邀的台湾艺术团体。这部作品源自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同名画作,如今以歌舞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一千年多前贵族歌舞升平的夜生活,惟妙惟肖地重现在眼前。这并不是“汉唐乐府”第一次用舞乐呈现古代艺术作品,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推出陆续推出《洛神赋》、《俪人行》、《艳歌行》等系列剧目,皆大获好评。



汉唐乐府表演现场


“汉唐乐府”成立于1983年,是一个南音乐曲为基础的古典乐舞剧团,它的创始人陈美娥自19岁起,便深耕于南音表演。所谓南音,是流传在闽南地区的一种传统音乐,被认为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


汉唐乐府表演现场


谈及创办剧团的原因,要溯源到陈美娥一次欧洲访问之旅。那时一位当地的汉学家声称要研究唐朝的音乐只能到日本和韩国,因为在中国已经找不到了。这对陈美娥产生极大的刺激,因为她知道中国的戏曲和舞乐历来只凭口耳相传、失传甚多,反而是在日韩得到整理汇总,才会出现这样的论调。


汉唐乐府表演现场


于是,经过一年的筹备与努力,她与兄长陈守俊共同创办了“汉唐乐府”。 之所以取名“汉唐”是因为她深信,南音源承自中原汉、唐,是最纯正的、不受外族音乐影响的华夏正音。她将南音音乐和梨园戏的舞步动作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如同古典复生般的新乐舞形式。


汉唐乐府表演现场


陈美娥说,“人们常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是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是在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特别是在文化艺术这块。我想,这是教育的问题,有教育、推广、普及,才能把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从骨子里升华上来。”因此,她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剧团的表演来推广她心中真正的中国古乐,让世界承认“中国的舞乐,仍在中国”。


汉唐乐府作品《艳歌行》


————————————————————————————————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分为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真实地描绘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划人物复杂的心境。

 

顾闳中 约910年生,980间逝世,五代南唐画家。江南人。元宗、后主时任画院待诏。工画人物,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

 

《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此赋虚构作者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艳歌行》是汉唐乐府梨园舞坊创团经典力作,也是南音的传统曲牌之一。"艳"指的是鲜丽优雅,色彩斑斓,同时也表现华夏盛世时女子优雅脱俗,喜爱轻歌曼舞的美好意境。

 

以上内容由磨时艺见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磨时艺见,每晚9点,准时更新!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磨时艺见By 磨时艺术


More shows like 磨时艺见

View all
不开玩笑 Jokes Aside by 不开玩笑JokesAside

不开玩笑 Jokes Aside

117 Listeners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by 阿司为您读书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2 Listeners

三个火呛手 by 思宇_XgEd

三个火呛手

5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