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应《时而散步》主播六一邀请的一期连麦。因为做播客,有缘结识六一,细聊之后发现我们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妈妈。
关于生育,不管是我的有意体验、主动探索,还是六一的顺其自然、后知后觉,我们都以最大努力觉察自己的一切感受,身体的、心理的;也在不断反思,成为妈妈,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对我来说,因我而来的孩子,并不是为我而来,ta并不属于我。不要神圣化母职,也不要贬抑,这只是一种身份,一段经历、一种关系。我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自我感动,要对自己的“意图”有觉察。我的行为,到底是真的看见了孩子的需求,还是只是满足自己对“做一个好妈妈”的自我感动。
“当一个人真心想要对一个人好的时候,ta或许并不想为此证明什么,ta希望能在给予的时候还不搅扰对方原本有序的情感状态——不期望对方为此做一个同等级的报答或回应。”“它不再为了渲染一个自我感动的孤立剧本,也不需要自我牺牲式的付出,实则是讨要对方脆弱的依附。”这段话来自我喜欢的一位心理咨询师崔庆龙老师的微博,我很认同。当我承认了自己那些做妈妈的“自私时刻”,反而很坦然,也就随时准备好跟孩子道歉。无论面对现在小小的他,还是以后成年的他。
对六一来说,全然被依赖,被需要,与这个小生命的链接,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我们本来就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因为她,让我确认了这件事:我们是彼此的唯一。”
最后想补充的是:不尊重女性,只能得到有毒的母爱。(公众号:冰盾之森IceShield2022)
主持 / 制作:六一 (观察生活的记录者,探索世界的创作者。播客/公众号:时而散步)
这期节目同期在《时而散步》上线
时间轴:
00:03:50 阶级、种族、性别矛盾之外,年龄带来的不平等很少被觉察
00:06:25 埃莱娜·费兰特笔下“母性的恶臭”
00:10:23 生育的理由无不自私,但不妨碍亲子之间关系平等
00:23:40 第一年养孩子的劳累让身体“失忆”
00:25:28 生育体验并不是女性必须经历的,没有也没什么遗憾
00:40:55 再爱孩子,也受不了24小时盯着ta
00:42:22 妈妈的摸鱼时刻,吃好睡足锻炼好身体
00:44:11 接纳孩子的好奇心、发育需求,让我变得更耐心、应对事情更灵活
00:47:40 对自己认可但现阶段做不到的育儿理念,大胆放水
00:58:00 当孩子的自我要发展,别挡道,别委屈
01:09:54 依恋理论“圆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