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敲月下門

優波離尊者


Listen Later

《佛本行集經.卷五十三》 
未出家前,優波離尊者是個剃頭匠,既細心又認真,專門為釋迦族的王子們理髮。有一年,佛陀回到故鄉迦毗羅衛城,手藝極佳的優波離自然是為佛陀理髮的人選。對優波離來說,這可是個大考驗呢!想到要面對眾所尊敬的大覺悟者,再想到自己身為「首陀羅」的身份(印度四個種姓中最下賤,相當於奴隸的階級),優波離就不禁緊張起來。

為佛陀剃髮的那天,優波離的母親陪著他一塊兒去。佛陀的慈悲讓優波離鬆了一口氣,不再感到那麼緊張。當優波離正小心翼翼地為佛陀剃髮的時候,站在身後的母親便請問佛陀:「優波離的手藝怎麼樣呢?」
「他的手藝很好,只是身子太彎了。」佛陀回答。優波離一聽見佛陀指正,一心專注,改正姿勢,當下就入了初禪。
過了一會,母親又問:「現在如何呢?」佛陀說:「現在身體又太仰了。」優波離一聽,再調整姿勢,便入了二禪。
「現在怎麼樣呢?」母親接著又問。「吸氣稍微粗重了些。」佛陀回答。優波離立刻專注於呼吸上,又入了三禪。
母親再次請問佛陀,這次佛陀說:「吐氣稍微粗重了些。」當下,優波離連呼吸的念頭也放下,當下就入了四禪。

這時,佛陀便對身旁的比丘們說:「你們快把他手上的刀子拿起來吧!優波離已經入到四禪了,好好的扶著他,別讓他倒在地上。」
由於優波離一心專注敬慎,在聽聞佛陀教導的當下,便證到四禪。
後來,佛陀回到迦毗羅衛城為大眾說法,年輕的王子們聽到無上的真理都十分歡喜,發起了出離心,願意隨佛出家。眾王子們請優波離為他們剃髮,並將身邊珍貴的財寶都留給了優波離,但優波離並不因為得到了錢財而高興。他想:「王子們都能捨下榮華富貴的生活去出家,我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於是,他也決定向佛陀請求出家;但仍然為自己的身份擔心著……
佛陀不但沒有因為優波離的奴隸身份而拒絕他,並且讓王子們向先出家的優波離禮拜。王子們見到優波離出家都很歡喜,也能降伏憍慢的心,向優波離恭敬地頂禮。如此平等和合的行徑,在當時種姓階級分明的印度,實在非常不容易。
出家後的優波離,對於僧團的戒律都能持守得非常清淨,絲毫也不違犯,所以在佛陀弟子中被譽為「持戒第一」,尊為上首,許多比丘們在戒律上有疑問,也常會請教優波離尊者。
有一次,一位比丘生病了,必須以酒作為藥物,但比丘寧願病死也不願意破戒飲酒。尊者知道了這件事,便去請示佛陀。佛陀說:「若為治病之藥需酒,則可開緣。」於是尊者便帶酒給生病的比丘,並為他說法,病比丘不僅身體恢復了,在聽聞尊者說法的時候,當下也證得了四果阿羅漢!佛陀知道了這件事,讚歎優波離尊者是「真持律者」,不僅能持戒,也能懂得戒律的開遮持犯。
佛陀滅度後,迦葉尊者集合五百羅漢結集佛所說的教法,而持戒第一的優波離尊者,被大眾公推上座,誦出律藏部份,尊者對於佛陀制戒的因緣及當時的人、事、時、地都詳細的誦出,共誦了八十次才將律藏結集完畢,也就是後來的《八十誦律》。
「毗尼藏者,佛法壽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戒律是維繫僧團運作的準則,三千多年後,佛陀教法仍能源遠流長,戒律功不可沒。
在楞嚴會上,優波離尊者白佛:「……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眾推無上……。」一生堅持淨戒的尊者,是如來眾中綱紀,更是末世眾生的持戒修身的最佳典範!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8nryim00a801w26xmv7ryg/comments
在忙碌的生活中,總有順逆境界使我們這念心起了許多波瀾,如何讓自己心境能有安定力量;所以「僧敲月下門」借用佛法典故來敲我們的心,讓我們時時迴光反照。使我們身心得到安頓!歡迎您訂閱與分享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僧敲月下門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僧敲月下門

View all
阿善師鑑識實錄 by 阿善師製作團隊

阿善師鑑識實錄

92 Listeners

8靈3研究所 by S所長 & 各靈能者

8靈3研究所

6 Listeners

禪心世界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禪心世界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