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有时敬虔徒有其表——2018年10月7日主日讲章/曾淼 传道


Listen Later

 


亲爱的弟兄姐妹:主日平安!
我从维真毕业之后,到我回国之前,跟妈妈一起在北美生活了三个月的时间,期间还安排了美东之旅,本来一切都是高高兴兴的。但是那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我发现我的脾气特别暴躁,经常冲我妈发火。当时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四年没在一起生活了吧,可能是因为我之前学习压力太大了吧,可能是因为妈妈有文化震荡吧……有一次,我们在纽约的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走散了,我在大太阳底下来回来去地跑了一趟又一趟,找了一个多小时没有找到,本地电话也没有开通,联系不上。那天天气特别好,本想下午去看自由女神像,也泡汤了。我跟两个朋友原地等在那里,正想着要不要报警,就在那时收到一条我妈发来的短信,还是用英文写的:我坐上地铁了,有wifi,自己回家了!虽说我当时松了一口气,但是非但不高兴,反而还特生气,心里怪她走散了为什么不原地等,这一天都被搞砸了,回去以后冲她一顿咆哮。过了两天,我们去一个博物馆,又走散了。这一次我气得干脆啥也不看了,直接到大厅里坐等,见了面本来想忍,结果没忍住,又是一通吼。就在我跟妈妈嚷嚷的那个时候,我的手机不小心从手里滑落,掉到了地上。我的手机外面有个挺硬的橡胶壳,以前掉过很多次,从来没裂过;那天不知道是不是博物馆的花岗岩地面太硬了,我的手机碎了一屏。当时,我仿佛听到上帝对我说:“Shut up!” 于是我闭嘴了,但是心里还是各种生气。那段时间,我反复发火、反复道歉;一想到回去要在教会里全职服侍了,心里充满了不安和恐惧。有时候我心里问自己:我还是基督徒吗?我真的信主吗?我在别人面前和私底下的差距怎么如此大呢?那个时候我有一种我的信仰跟我的生活脱节的感受。我觉得我的敬虔徒有其表。
这段时间我们分享教牧书信,对我个人而言是个很大的坚固。好几次在预备讲章中,面对着经文我自己的内心再次被光照、被搅动;好几次听道的过程中,我也被勉励、被警醒。其中触动最大的两点,一个是永生的盼望,一个就是真道与敬虔,这是我在信主初期体会不深的。从信主到现在的十几年时间里,我经历过信仰带来的生命翻转与火热,也像前面所讲的那样经历过许多次的信仰危机与挣扎;跟弟兄姐妹们一起见证过教会的兴旺,也看到了教会的衰弱。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一些人性的复杂、软弱,属灵争战的真实、残酷,因而也从中看到上帝的恩典、信实。只有在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我才知道在日复一日、平淡无奇的日子当中,信仰是怎么一回事儿。
信主年头稍长的弟兄姐妹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道理都知道,就是活不出来。我想保罗在他所建立的这些教会当中也看到这样的现象了。教会建立初期,神迹奇事相随,圣灵的工作明显,教会经历了上帝大能的洗礼,对于主耶稣马上再来的盼望也极其强烈;然而随着年日的过去,基督还没有再来,人们的生活外在也好、内在也罢,好像也并没有发生自己所期待的那种变化,慢慢地也就不把使徒们当回事儿了—神的道听不进去、祷告不想祷告,心里可能想着:算了,谁知道这是不是真的,还是别想那么远了,自己该干嘛干嘛去吧。今天我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心态?面对这种状况,保罗一再地提醒我们“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提前4:8)、“我们的指望在乎永恒的上帝”(提前4:10)、“可以凭着永生的盼望成为后嗣”(多3:7b),要将我们的生命再次聚焦在永恒上。随着使徒们一个一个离世,保罗也行将结束他在地上的奔跑,他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嘱咐提摩太那纯正话语的规模,要“常常守着”(提后1:13)、从前所交托你的善道,要靠圣灵“牢牢地守着”(提后1:14),还要“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2:15),并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使他们可以“明白真道”(提后2:26)。而敬虔呢,前面我们已经多次讲过了,不只是宗教上的一个外在表现,而是行为要和我们宣称所信的相一致,要实实在在地活出由真道来统治的生命。这就是信仰。然而,由于敬虔需要有外在的表达,有时人们会徒有一个敬虔的外表,里面的生命却全不是那么回事。保罗在他晚年的这几封书信中,给予了这些徒有敬虔其表、实则行背道之事的假教师们重重的一击,也警示教牧工人做好准备,去面对这些人带给教会的种种危险与艰难。
一、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
保罗首先以一种非常严正而又确凿的语气发出一个预警—“你该知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3:1)。乍一听,大家会不会觉得保罗是在说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但是后面第5节他说“这等人你要躲开”。那也就是说,保罗所预言的那些人,如今已经在教会里了。其实前面保罗在勉励提摩太作无愧工人的时候,已经提到过“这等人”,说“但要远避世俗的虚谈,因为这等人必进到更不敬虔的地步”(2:16),意思就是要让提摩太从这些人当中区分开来。那既然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保罗要用一个对末世发出预言的方式来表达呢?他在提摩太前书第四章也用了同样的手法—“圣灵明说:在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真道,听从那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4:1)。两次都是从末世的角度来阐释现今的邪恶状况。保罗是在说,现在就是末世!人心的全面败坏、对真道的抵挡,就是在末世要发生的事情,因为基督再来之前,魔鬼和邪灵就是要猖狂地作最后的反抗和抵挡,属神的儿女将会面对危险。这些你该知道,你要做好准备。
那危险是什么呢?是战争吗?是饥荒吗?是地震吗?都不是。而是人性的堕落。“因为那时的人都——
*自私自利

*贪爱钱财

*狂妄自夸

*骄傲自负

*说毁谤话

*违背父母

*忘恩负义

*心不圣洁

*冷漠无情

*不愿和解

*好说谗言

*毫无节制

*蛮横凶暴

*不爱良善

*卖主卖友

*任意妄为

*自高自大

*沉溺宴乐

*不爱上帝
这份清单从“爱自己”、“爱钱财”开始,中间到“不爱良善”,最后以“爱宴乐”、“不爱上帝”结束。末世的危险,是从错误的爱开始—该爱的不爱,不该爱的倒爱。末世的罪恶泛滥,导致人本末倒置,人性的扭曲可见一斑。而人一旦自私起来,后面的那些罪就会接踵而来。当你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事情要围着你转、满足你的愿望。一旦满足了的话,我们就会自我膨胀、骄傲自大、贪得无厌、任意妄为、沉溺宴乐、不爱上帝;要是没有满足呢,我们会发怒、嫉妒、毁谤、蛮横凶暴、不愿和解、不爱上帝。之前我们讲过“贪财是万恶之根”,而自私又何尝不是万恶之源呢?
二、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
如果说保罗非常准确地描述出了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当中人的特点,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因为不认识上帝的人本来就是什么都做得出来;最可怕的是,保罗说这些人“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5)。说明这些人不是世上从没有听过福音的人,而是教会当中的人。你可能会大吃一惊—这样的人还能算是有敬虔的外貌吗?这样的人应该是毫无敬虔才对吧?大家想一想,什么是“敬虔的外貌”呢?敬虔的外貌,就是我们透过外在的仪式或形式所能看到的宗教信仰上的表现。当保罗说这等人“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这等人你要躲开”,意味着这些人出现在教会的信徒当中,看起来也有属灵上的追求。从提摩太前书当中保罗提到这些人主张禁止嫁娶、禁戒食物,我们或许可以推测出他们“敬虔的外貌”表现之一,就是禁欲主义。他们也评判一个人是否“圣洁”,只不过不是按照圣经的真理,而是按照他们的私意、根据一个人拒绝或放弃了什么来衡量。甚至连“敬虔”这个词最开始也有可能是这些假教师安在自己头上的。总之,对于历史并不长的初代教会来说,假教师们具有很强的迷惑性,短时间内不容易分辨出来这个人里面到底如何。但是保罗对这些人的表里不一洞察得非常敏锐,他从上一封写给提摩太的书信中就开始揭露他们虚假的敬虔,指出他们的虚谎、自大、贪财;到了写这封信的时候,保罗已经可以清晰地列出这些假教师的罪状。这十几种罪行并不一定是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而是符合对这一群人的整体描述。他们一开始的表现可能是热衷于世俗的虚谈、引发争论、引诱人禁止嫁娶或禁戒食物,但是到了后来,他们就“进到更不敬虔的地步”,“他们的话如同毒疮,越烂越大”(2:16-17),以至于显露出道德上的全面崩盘。所以,当保罗说他们“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时,实际上就是说他们的敬虔都是假的,其实他们没有敬虔。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到了新约才有的,旧约里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巴兰就是很典型的一例(民22章)。当年摩押王邀请巴兰去为他咒诅以色列民,巴兰虽然嘴上说愿意遵从神的旨意,也祷告了,但心里的贪念其实早就为巴勒所开出的金银所动。巴兰在明知道神心意的情况下,还要祷告,就说明他的求问是虚伪的、是摆样子的。这就是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扫罗在吉甲等候撒母耳七日,人还没有等来自己就先去献祭的这件事,也显出扫罗只是用宗教仪式去向上帝敷衍了事,内心里并不是真正想要遵从神(撒上13章)。而先知以赛亚时期的犹大国更是全面的堕落—“主说:’因为这百姓亲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敬畏我,不过是领受人的吩咐’”(赛29:13)。这样看来,由于人的罪性使然,人往往容易处于一种表面一个样、内心又是另一个样的...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