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2018年9月16日主日讲章/晓峰 牧师


Listen Later

“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

经文:提后一1-18节;

前言:

今天我们开始分享教牧书信的最后一封书信,提摩太后书。通常认为提摩太后书在写作次序上为三卷教牧书信的第三封,而且也是保罗所有书信的最后一卷。// 在确定教牧书信的写作时间上,常以四卷监狱书信《以弗所书》《歌罗西书》《腓利比书》《腓利门书》作为参照,这四卷书被认为是保罗在罗马坐监时所写,其中除了以弗所书之外,其他三卷都是保罗与提摩太联名,显然保罗第一次在罗马坐监时,至少有一个时段提摩太陪伴在他身边。这样我们就能确定,提摩太后书的写作时间不会比保罗第一次在罗马坐监时更早,要么是在第一次罗马坐监时所写,要么是在更靠后的时间(第二次在罗马坐牢)。因为从《提摩太后书》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很明确地保罗与提摩太的“诀别”意味,“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提后四6)。而四封监狱书信中并未发现保罗有类似这样的临终话语,反而在腓利比书中表示自己很快就会被释放(腓一19),在腓利门书中还表示会去看望腓利门(门22)。所以,如果提摩太后书是保罗在罗马第一次被囚时写给提摩太的书信,不太可能两次催促提摩太赶紧赶过来见他(提后四9,21),见面后联名写信给其他人时却又不提自己即将离世的内容。因此,基本上我们认为,提摩太后书是在保罗第二次在罗马坐监时所写,不但是在保罗事奉的末期,而且是在保罗在世年日走到终点时,他知道自己就要离世去见主了,就将人生最后的话语写给提摩太。

因此,可以将这封书信看为是保罗在生命与事奉的最后时刻写给提摩太的遗嘱,与提摩太前书和提多书比较起来,这封书信更具个人性。提前与提多如果侧重的是教会工人如何处理教会层面的牧养问题,那么提摩太后书主要侧重在一个教会工人在自己个人灵性上的建造。主要内容为保罗在意识到自己可能很快不久于人间时,就写这封书信催促提摩太赶紧赶到罗马见最后一面,考虑到可能不等到提摩太赶到自己就已经离世了,所以保罗在这封书信中最后一次叮嘱提摩太作为神的工人自身需要操练预备哪些方面,如做好为福音受苦的准备,守住神纯正话语的规模,在职分上要专心尽责等。// 不管他面对教会和外界的情况如何,他都当如此谨慎自己。

今天分享第一章经文,主要是问安、感恩、勉励,之后特别提到不要以福音为耻,要为福音同受苦难;并叮嘱提摩太要守住从保罗所领受的福音纯正话语的规模。

一、问候(1-2)

1.“生命的应许”

保罗对提摩太介绍自己为耶稣基督的使徒,是为表明自己在世上一生的经历中,作基督耶稣的使徒是他最为看重的,最为荣耀的职分。

需要留意的是保罗在论到自己使徒职分时提到“照着在基督耶稣里生命的应许”,这里说生命的应许,一方面是指保罗所领受使徒的职分本身是关乎生命的,他蒙召传关乎永生生命的福音,这是他在地上认识基督之后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人生使命。另一方面他自己是在已经有了永生生命的前提下来完成这职分的。生命的职分需要以已经拥有永生为基础和动力。

这永生的生命是在耶稣基督里面的,基督不但是保罗使徒职分的中心,也是保罗生命的中心。“生命”是基督信仰最本质的特点,不是行为,不是信心,是生命。生命就是一个人灵魂深处最为看重的、最喜悦的对象,这不是一个人自己可以产生的,乃是被赋予的。就如同主耶稣自己所说的“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十10)。因信就可以得着这生命,这生命必然有外在的行为表现。基督就是我们的生命(西三4)。

尤其是,保罗此时写这封书信时已经到了他地上生命的尽头,他马上就要见到赐给他永生生命的主了,他使徒的职分要结束了,但他就要进入神所赐永生生命的一个崭新的阶段了。

2.“亲爱的儿子”

相比于在提摩太前书中保罗称提摩太为“因信做我真儿子的提摩太”(提前一2),在后书中直接称提摩太为“我亲爱的儿子提摩太”,这显得更自然和亲切。这个称呼一方面表达了保罗对提摩太的情感如同是父亲看自己的儿子那样,另一方面可能也暗示了保罗对于提摩太,就如同父亲把自己所拥有的最为宝贵的资产毫无保留地完全地交给了自己的儿子那样,保罗也将从上帝所领受的真理和恩赐都交给了提摩太。提摩太就是保罗在信仰上的继承人,保罗死后他要在地上继续保罗的福音使命。

3.“恩惠、怜悯、平安”

不但基督的工人需要靠着从神的恩惠、怜悯和平安来侍奉,基督徒也同样需要靠着这些来生活。恩惠侧重在从神来的一切供应,无论是内在的能力还是外在环境中的保守都是神所赐的。恩惠的特点为这是人所不配得的,却是人必需的。尤其对于侍奉来讲,不能依靠属人的聪明智慧,只能依靠神的能力;正如保罗过去曾说过的“我说话,讲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叫你们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林前二4-5)。怜悯侧重在上帝对我们的心肠,上帝本不需要我们,但是出于对我们益处的考虑,就乐意将我们本不配得也不能胜任的荣耀职分赐给我们,给我们有与神同工的机会,也将这职分所需要的恩典能力赐给我们,能得以完成神所托付的使命。平安则是有神同在信心时内在的生命状态,这是一个人领受了从神来的恩惠和怜悯之后的结果。

// 一个人若觉得自己足够聪明,又有能力,不需要上帝的帮助,就不会那么需要有神的同在,免得神碍手碍脚;一个人若觉得自己配得被神使用,配得神圣的职分,也就不会觉得需要神的怜悯,可能其他人需要神的怜悯。面对神圣职分,一个蒙神呼召之人正常的反应应当是在谦卑中的恐惧战兢,像保罗说的那样“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林前二3)。神工人的刚强是在有了上帝的恩典之后才能有的,如“夜间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说: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徒十八9-10)。因此,保罗才能说“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林后四1)。

二、为提摩太的信心感恩(3-5)

1.“我感谢神,就是我接续祖先用清洁的良心所侍奉的神”

照着保罗写信的惯例,他首先表示对神的感谢,因为一切美善都是从神来的。他能遇见提摩太,并一路带领提摩太作同工,他知道这不是因为他个人魅力的原因,而是上帝在提摩太内心里面所做呼召和带领的工作。一方面提摩太藉着保罗在信仰上被训练,另一方面保罗也藉着提摩太心里得着安慰和喜乐。保罗从未将提摩太生命的成长看为这是自己的功劳,而是将这份荣耀归于神,是神拣选并兴起下一代的工人放在保罗身边,藉着保罗来建造。

但保罗对上帝称呼的修饰语中提到了“接续祖先”这一不常见的词语,应当是为了表明耶稣基督并非是在以色列民族所认识的耶和华上帝之外的另一位神,基督就是提摩太的母亲、祖母及其祖先所一直侍奉和仰望的那位曾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进迦南的耶和华上帝。所以,当保罗说他的侍奉是接续祖先时,第一表达了他的侍奉是对于旧约真正信仰传承的继承和延续,后面也提到提摩太在这一点上与保罗类似,提摩太的信仰也是承接他祖母和母亲的。第二这可能是保罗回顾自己一生时的总结说法,保罗是在一个更为宏大的救恩历史长河中来看自己的事奉,他只是众多被神所拣选委以重任的神仆人中的一位而已,他在地上的侍奉时日在神的救恩历史中也只是一个很小的时段,在他离世之后,神自然会兴起新的仆人来接续他。保罗可以离世,神的工作却不受影响。保罗可能在这里暗示了提摩太将要接续他继续在地上被神使用,推进福音到地极。// 而且,可能这里表达了保罗内在的谦卑,他并未将自己看的多么的重要,好像离开了他福音工作就有了重大的损失似的。保罗看自己只是神工作中的很小的一个笔画而已,提摩太是神所使用的另外的笔画。

保罗还使用了“清洁的良心”一词,这里似乎有某种为自己辩解的意味,再想到上面保罗提到自己的事奉与旧约众圣徒之间的关联,我们可以推测在保罗给提摩太的这封书信里应当是要回应某些对保罗的攻击。对保罗的很多搅扰是从犹太人来的,犹太人,包括从耶路撒冷教会来的自称也信耶稣的犹太人,保罗称他们是“偷着引进来的假弟兄”(加二4),这些人从保罗侍奉之初就一路尾随他,在保罗传福音所建立的各教会里散布对保罗的诋毁,从保罗使徒的职分到保罗所传的福音,不遗余力地藉着攻击保罗而搅扰教会。犹太人对保罗如此的“看重”,可能与保罗过去法利赛人的身份有关,保罗从一个热心逼迫教会的法利赛人成为一个坚定追随拿撒勒人耶稣的使徒,这对于犹太教来讲是不能忍受的“叛变”,他们必欲杀之后快。在谋杀不成之后,他们认为对于保罗最具杀伤力的,就是对于保罗在基督教会里的职分和工作的拆毁与混淆。尤其是保罗在宣教过程中曾多次被殴打、监禁,多次引起轰动,有人出于嫉妒也对保罗有很多猜测的论断。这种搅扰一直伴随着保罗的侍奉直到他生命最后的时刻。

所以,保罗在他将要离世的时候对提摩太再次剖露自己的内心,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自己的名誉,而是为了福音真理的缘故。他唯恐在他死后,提摩太在听到对他的议论和诋毁时,对于从他所领受的福音真理进而有所怀疑。因此,保罗的这个感恩已经暗示了他对提摩太的某种提醒和坚固。从大马色路上蒙神呼召直到如今他都是凭着自己清洁的良心在侍奉,他从未偏离过自己所领受的异象,也从未与耶路撒冷教会和其余的使徒之间在对耶稣基督的认识上有什么抵触,他虽然过去曾经逼迫过教会,但就像他曾对提摩太过去说过的那样“我从前是亵渎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还蒙了怜悯,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时候而作的。”(提前一13)。等他认识了基督,他就明白了神万古以先在耶稣基督里所定的那救恩的奥秘。他就知道今日他的事奉与过去旧约的众先知乃是一脉相承的。

2.“祈祷的时候,不住地想念你”

保罗对提摩太不单单是真理的教导和事工的安排,更是为提摩太的生命在上帝面前不住的祈祷。这是保罗作为一个侍奉团队的领袖对于自己同工最大的支持。他并非只是单单差派提摩太前往各处,交代给他各种事务,而不体会提摩太的压力,不关心他的生命状况,相反,保罗知道提摩太的性格特点,知道他侍奉中的难处,如保罗这里所说的“纪念你的眼泪”,因此常常切切地有针对性地为他祷告。// 即使保罗在监禁中。

3.“无伪之信…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

或许提摩太给人的印象是性格柔弱,比较胆小,身体不好,但是,保罗从未说过提摩太的信心不够坚定,反而在此保罗提到提摩太在信仰上为他所称赞的特点就是“无伪之信”。当年保罗在路司得见到提摩太的时候,就听到“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徒十六2)。每一个基督徒可能各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或开朗或内向,或勇于尝试新事物或谨慎行事,但对信心品质的要求却都是同样的,那就是对上帝真实的信靠。所以,保罗曾说“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林后十三5)。真实比大小更为重要,哪怕只有像芥菜种那样大小的真信心,就能让山移动(太十七20)。

提到提摩太的信心时,也提到了这信心从提摩太的外祖母和母亲那里已经蒙神赐下,提摩太从小就受到这宝贵信心的熏陶。保罗的重点不是在论到家庭对于信仰的重要性,而是在论到提摩太信心的传承,与保罗前面所说自己是“接续祖先”形成呼应。勉励提摩太不但要以保罗作为榜样,也要思想历世历代的旧约圣徒对上帝忠诚不渝的信心见证,虽然他们被鞭打、被捆锁、被监禁,被本国本族的人厌弃,但他们都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来十一36-39),提摩太也当效法先贤,存心忍耐,奔那摆在前头的路程(来十二1)。

三、做福音工作的基本要求(6-7,13-14)

1.将恩赐挑旺起来

保罗即将离世,福音的使命提摩太要继续下去。保罗为提摩太里面无伪的信心而感恩,很自然地就提醒他,要藉着这信心将他里面从神领受藉保罗按手所赐给他的恩赐如火挑旺起来。给提摩太的恩赐指在圣灵里给一个神的工人所需要服侍神的各样能力,比如话语、亮光、口才、勇气、爱心等等。保罗言下之意,提摩太所需的一切上帝已经都给了,保罗已经将所有的都给了提摩太,如果提摩太真的见到了保罗最后一面,他想让保罗再给一些新的侍奉的指导,保罗会说没有新的了,所有的你都知道了。所以,提摩太只需要将过去领受的挑旺起来就可以了。// 这主要是对提摩太有针对性的一个预先鼓励,他已经习惯依靠保罗告诉他该去往哪里,该去做什么,该怎么去做,一旦保罗离开了他,需要他独自面对神来决定事奉中各项事务,碰到处理不了的事情那该怎么办呢?保罗在此就鼓励他,你已经有了可以独自应付将来侍奉的一切条件。

而且,保罗提到过去按手给提摩太,并非是在强调按手这个仪式或者动作,而是强调上帝在提摩太身上拣选和呼召的荣耀工作。提醒提摩太,你要知道你身上基督工人的职分是荣耀的至高神那里来的,你要知道这职分的荣耀,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和责任,要想到上帝对你的看重和恩典,因此要乐意为了上帝的呼召而将自己完全奉献出来。要因为基督的缘故让自己内心的热情、感恩、喜乐、勇敢、爱心等等一切都挑旺起来。虽然保罗会离世,有人会攻击讥诮,侍奉中会有很多艰难和危险,但保罗盼望提摩太内在的侍奉之火不是因为外面有什么获得而燃起,也因此就不要因外面有什么损失而减弱,这侍奉之火单单因着对基督的忠诚、仰望、感恩和信靠而能得以持续地不断被挑旺。

其实保罗这么说并非是因提摩太此时里面的恩赐之火已经熄灭,而是说神工人的信心会有挑战和起伏,更加会遗忘和看淡很多神恩典的宝贵。侍奉世间的增长,很多时候就是神的工人最大的试探和诱惑。没有自己不熟悉的经文,没有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侍奉经验和熟悉程度增长的同时,骄傲可能也在增长,对神恩典、话语的轻看也在增长,心里的火热却在减少。事奉的工人可能会越来越依靠自己的经验、资历,甚至可能会倚老卖老,自高自大却不自知。谦卑和对神的依靠、火热消失无踪了。所以,保罗在这里给提摩太所说的话,对于今天在教会里服侍的神的工人,也对于所有的圣徒,具有极大的警醒意义。愿我们能常常被提醒,透过圣经,透过肢体,透过祷告中圣灵微小的声音,提醒我们从可能坠落的危险中醒过来。不断地降卑自己,降低自己,把自己降到泥土之下。不要把自己信主的时间看成自己的荣耀和冠冕,功绩和夸口,主说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太十九30)。基督才是我们的荣耀和冠冕,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不要把信主的时间当成使我们在教会里升高的台阶,而是不断降卑的阶梯。愿我们信主的时间越长,我们在基督里藏的越深,我们对自己的评估越低,对自己越发不信任。像施洗约翰所言:祂必兴旺,我必衰微(约三30)。

2.持守神所赐的刚强、仁爱和谨守的心

然后保罗针对提摩太的性格特点,提醒上帝的恩赐可以胜过自身的弱点。照着保罗对提摩太的了解,他的个性可能不是那种勇往直前的类型,而是行事谨慎、被动。保罗还在世的时候,提摩太的很多事工都是保罗安排的,他不用去主动寻求神下一步该做什么,去什么地方,他不需要为这些操心,他只要凡事听保罗的就行。但如果保罗不在了,这对提摩太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要自己直接面对上帝有对于事奉的领受,再也没有一个像保罗那样的人在他身边直接告诉他该去哪里,该做什么了。可能对于提摩太来说,一想起需要自主决定很多事情,需要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就会觉得有压力,有惧怕和胆怯。

所以,保罗告诉提摩太,面对未知都会有压力和胆怯,都会有无助与焦虑;但未知却在上帝手中掌管。我们需要的不是自信、世界上的资源、圆融的智慧,我们需要的是从上帝那里所赐下来的“刚强、仁爱、谨守的心”。就像约书亚当年面对要带领以色列人进迦南的使命时,摩西对他说的“你当刚强壮胆”(申三十一7),神也亲自对约书亚多次说“你当刚强壮胆”(申三十一23,书一6,9),连以色列百姓被圣灵感动都对约书亚说“你只要刚强壮胆”(书一18)。责任越大,对灵性的要求也越高,属灵的责任更是凭人力无法承担,属灵的责任只有神能承担,若明白上帝的心意,自己只是去顺服,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了,因为这是神让我们做的,但是若不能确认是神的心意,如果是出于我们自己的决定,那么这压力就会压在自己身上。从约书亚到提摩太在面对将来事奉的未知时,都需要学会耶和华是祂军队的元帅(书五14),相信神必亲自带领,并愿意依靠神将自己交在神手中,就得以刚强。

面对未知需要的是对神的信靠而有的刚强,面对他人需要仁爱,这仁爱就是从基督而来的爱,像基督爱我们那样去爱我们所服侍的群体。彼得当年三次被主问“你爱我吗”,主耶稣也三次对他说“你喂养我的羊”。神的工人在牧养中的基本生命品格就是要被基督之爱所感动和折服,并效法基督的爱去牧养。基督的工人不能为了任何其他的目标,也不能是出于其他任何目的来侍奉,唯独是出于对基督的爱。

面对自己需要谨守的心。谨守可以理解为自制、节制、自律,就像保罗在前书中所提到的在教会做监督基本的要求是要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因为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提前三5)。类似地,一个侍奉神的人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是能管理好自己,让自己能伏在上帝的话语和旨意之下,一个人若连自己都不能臣服在基督之下,怎能教导别人要听从上帝的话呢?谨守的品格超越了一个基督徒不去做违反律法的事,不被某种不良嗜好所辖制,而是指一个人可以用好自身及拥有的各种资源,如时间等。像保罗说的“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九27)。

3.守住纯正话语的规模

在提醒提摩太需要挑旺恩赐之火,以刚强、仁爱和谨守来面对将来的事奉之后,保罗就开始论到福音之荣耀与今世被世人看为羞耻之间的张力,勉励提摩太最终的荣耀是神所给的,神的工人只管照着神所赐下的纯正话语的规模牢牢地守着就好,不能有丝毫的改动。关于福音与羞耻的部分下面专门论述,这里先来看对于提摩太作为福音继承人需要格外忠诚于所领受的真理层面的教导。

吕振中本将十三节译为“你从我所听见的健全言论,你要用那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奉为规范”,思高本译为“你要以信德及在基督耶稣内的爱德,把从我所听见的健全道理,奉为模范”。“规模”这个词的意思是原型、标准、模范、模式、典型。这里“守着”的意思是持有、保存,照吕振中本和思高本的翻译,主要是“奉为”的意思 ,要将从保罗所领受的奉为标准。

保罗所传授给提摩太的福音真理,是基督信仰的唯一标准。因为这是他从上帝那里直接领受的,他曾说“弟兄们,我告诉你们,我素来所传的福音,不是出于人的意思。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我的,乃是从耶稣基督启示来的”(加一11-12),所以他敢说“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加一8)。保罗是在谆谆告诫提摩太,他作为上帝所拣选的仆人最为重要就是要将从保罗这里所听来的福音真理作为唯一正确的,作为判断其他教训的标准,凡是与保罗所讲的不相符的,矛盾的,就都不是从神来的,就是不纯正的。判定一个教训是否为异端和是否有所偏离,就以从保罗所领受的真理为标尺。

作为基督的工人最为重要的责任就是传一个纯正平衡完备的福音真理,不能有所偏差和扭曲,更不能有错误和删减。// 这是保罗最为看重的一点,他一生是传福音的一生,也是与错谬教导争战的一生。

怎样才能守住这纯正话语的规模呢?唯有从耶稣基督而来的信心和爱心。这里强调了信仰传承中的核心内容和方式,唯有基督才是门,凡不是从基督进来的都是贼(约十1-7)。基督是基督信仰的核心,而非神学理论、知识、感觉和经历。基督信仰论到任何真理、神学、教义都必须是位格性的,都不能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就是任何教训都必须与基督这位救主神而人者相关。没有基督的信心与爱心都是无源之水,出现片时就消散了。作为基督的工人更当是对基督有着亲身的认识和经历,知道自己的生命就是基督。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信心和爱心的施行。信心侧重在传讲者本身不但相信自己所领受的关于基督的一切教训,而且还乐意身体力行,在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教导。爱心侧重在与周围人的关系上能让人看到传讲者不单单是传讲而且是从内心带着基督那样的爱来对待他人。

“从前所交托你的善道”所指就是上面保罗所说到那纯正话语,而这里所说靠着圣灵牢牢“守着”中的守着一词与上面保罗所讲的守着纯正话语的规模的守着含义不同,这里的含义是“守卫,看守,防卫”,吕振中本译为“保守”,思高本译为“保管”。这样的话,守着纯正话语的规模主要指要将从保罗领受的福音真理看为是标准和权威,以此作为衡量有争议教导之标尺;而靠圣灵守着这圣善的真道主要是指不要在所领受的道理上有所动摇和妥协。要照着正意分解神的道(提后二15),不可谬讲,曲解,不可隐藏删减,不可随意增添。对于不明白的经文,不能强解,真正令人明白真理的乃是圣灵光照的工作。总之,你只要竭力照着你所领受的去传讲,不能因为胆怯而有所妥协和增减,不能出于私欲而有所误导,你只要忠诚地传讲了,福音的果晓由圣灵自己来保证。不要靠着口才,技能,请一个歌星,策划的非常完美的舞台氛围,美食等等,只靠着圣灵的能力。如保罗曾对哥林多教会所说的那样“我说的话,讲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叫你们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林前二4-5)。

这里保罗又一次使用了“交托”一词,前面是保罗把自己侍奉的果晓、评价和自身的生命都交给神来负责保管,这里保罗用这个词表示神也把福音真理交在了提摩太手里,提摩太将来在神的面前要为此交账。你是否忠实地传讲了全备的纯正的福音真理呢?

四、做福音工作的特别要求:不以福音为耻(8,15-18)

保罗在本章被提摩太的诸多劝勉中,不以福音为耻是一个很特别的内容,在这段经文中四次提及不以此为耻的内容。

1.“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做见证为耻”

有人会以为主耶稣做见证为耻吗?会有的,但是后果很严重,因为主曾说:“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可八38)。当然保罗不是说提摩太现在会以为主作见证为耻。而是说,福音会在世人眼中被看为羞耻,这种看法会对为基督做见证的人产生影响。福音会在两个方面被人以为耻,一是福音的内容,正如保罗曾对哥林多教会说过的“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人为愚拙”(林前一18),耶稣被人看为是一个失败的犹太人,被看为一个自称为神的普通人,耶稣会被世人轻视,被人看为羞耻;如先知所说“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赛五十三3)。二是传福音会被人看为是可羞耻的事,信耶稣这位被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为救主,这在很多人也会被看为是可羞耻的事。被轻视,被讥诮就是世人对于福音使者的态度,当年保罗在雅典传福音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讥诮他(徒十七23)。人们既然藐视基督,认基督为主的人被藐视是应当的。信耶稣会被世界所轻视和排斥,这是作为基督徒必然面对的属天身份与世界之间的张力。// 在现今我们所在的处境中,当你说你是基督徒的时候,尤其是在某些公职环境中,基督徒身份是被排斥和远离的。公权力对于基督信仰持有很大的敌意和打压态势,很多工作、职位只因为一个人基督徒的身份而不能就任。

2.“也不要以我为主被囚的为耻”

不但被钉十字架的基督被人轻视,为基督做见证传福音的人也会被藐视,为传福音而被下在监里就更是可能被人看为是羞耻了。从世界而来的排斥、轻视和苦害,会令基督徒心生惧怕。当你所传的,所信的,会带来周围很多人的反对乃至敌对的时候,可能一种羞耻感就出现。被多数人轻视排斥,就被人看为是一种“羞耻”。保罗之所以被抓,与他传福音过程中对上帝的忠诚和勇敢有关,但因为他被抓可能引起一些人的非议和看为羞耻。

保罗一生在劳苦做工的同时,撒旦的工作也跟随搅扰他;无论是犹太人,还是那些嫉妒他的人,可能都以保罗的几次被囚下监的事情作为攻击和污蔑保罗的由头。可能会有人在私下议论说:为何其他人传福音的时候很少被抓呢?为何其他人传福音的时候没有引起合城的震动和骚乱呢(徒十九29)?甚至他被自己的同胞称为是“搅乱天下的”(徒十七6),大家看这是好的见证吗?甚至可能还有人故作同情地说,保罗传福音的热情的确令人钦佩,但是他所用的方式不太合适,有点太激进了,说话太尖锐了,不考虑听众的承受能力,既然是传和平的福音,就不要故意引起那么多的争论,听说保罗跟耶路撒冷的使徒们关系也不好,曾当面与彼得发生冲突(加二11),说话做事真是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连当年极力帮助他的巴拿巴都不能合作,最后还分道扬镳了(徒十五39);还有保罗跟自己传福音所建立的教会之间的关系也都不太好,比如哥林多教会、加拉太教会,一个教会觉得他有问题可能是教会的问题,但如果几个教会都认为他有问题,那真可能需要保罗反思一下了,等等。

3.“凡在亚细亚的人都离弃我”

亚细亚是当时罗马的一个省,使徒行传记载保罗第一次旅行布道主要在亚细亚;第二次旅行布道探访亚细亚的教会之后就前往欧洲了,也是在这第二次亚细亚之旅中保罗带着提摩太踏上了宣教征程。第三次旅行布道在亚细亚重点服侍了以弗所教会。

我们并不清楚保罗在这里说的“凡在亚细亚的人都离弃我”具体所指,但显然这对于提摩太来讲并非陌生内容,因为保罗说这是你知道的。其实,这不是说所有亚细亚的教会都离弃了保罗,而是特指那些原本与保罗有关联,原本应当站出来帮助保罗的人,却主动与保罗划清界限,保持距离。从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来推测,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很可能这是耶路撒冷那些自称是基督徒的犹太人在亚细亚各教会攻击保罗,扰乱教会所产生的效果,这一点可以从加拉太书可以看出来,虽然亚细亚的教会是保罗传福音所建立,但似乎犹太人对于有些教会的工作成功地离间了他们与保罗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对于保罗在罗马的被监禁,这些教会并未表现出什么关心和支持,甚至可能还有对保罗的诸多论断和质疑。二也可能是当时的教会面对保罗被罗马当局所监禁,心中害怕被保罗牵连,就有意与保罗保持距离,以求自保。不但不去看望保罗,不为保罗祷告,反而刻意远离他。所以,在保罗写提摩太后书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的只有路加一个人了(提后四11),这与保罗写四封监狱书信时身边有很多人形成令人难过的对比(腓四7-18)。

无论如何,这是最令使徒痛心的,这种被自己的弟兄所抛弃的痛苦远超过被打、被抓、被监禁的苦楚。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基督徒内心依然可能有出于自我私欲的猜忌和惧怕。就像今日中国各地教会在面对争战和逼迫时,有自称为弟兄的对于在一线直接面对很多冲击和压力的教会不但不表达支持和代祷,反而对这些争战中的教会有诸多的指责和定罪。这种无端指责的背后或许是出于猜忌,或许是因为惧怕,以指责来拉远与那些可能会连累自己的教会或者个人的距离,以此换来自己的“平安”。// 今天教会需要警醒的是不要效法当初离弃保罗的亚细亚人的做法。

4.“阿尼色弗…不以我的锁链为耻”

但神知道自己仆人的承受能力,虽然有很多人离弃保罗,但神还是感动了阿尼色弗一家人来安慰和支持他,这成为保罗莫大的安慰和喜乐。这里特别提到一个细节,就是阿尼色弗赶到罗马来找保罗,殷勤地找,并且找着了。很可能当时在罗马找保罗并不容易。既然阿尼色弗决心要找到保罗,神就让阿尼色弗找着。其实,神知道自己仆人的艰难和所需,在合适的时候就会差派合适的人去支持他,如保罗第一次在罗马坐牢时,腓立比教会就曾差派以巴弗带着供应去服侍保罗(腓二25)

5.“总要按神的能力,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

所以,保罗就提醒提摩太不但现在你就与我一同受苦,将来你也要经历与类似的苦难。苦难是一个基督工人所必须面对的挑战,前面之所以强调神所赐的首先是刚强,也是针对此而有的。尤其是,现今在中国的当下,对于教会的逼迫很多体现在对基督徒的人身限制、谈话、传唤、威胁、拘留监禁等方面,过去这几个月我们听到发生在中国各处对于教会的冲击、破坏,对于基督徒的恶待和对教会带领人及同工的拘禁。保罗所说的为福音同受苦难今日正在我们周围上演。但与基督一同受苦,必与基督一同得荣耀(罗八17)。

但为基督受苦的心志和能力不是我们里面本有的,而是神所赐的。也唯有神所赐的属天生命的荣耀信心和盼望才能在为基督受苦的时候心里没有苦毒、仇恨、报复,反而有像基督对待那些钉他十字架的人那样的恩慈和代祷。保罗前面对于提摩太所勉励的仁爱之心此时就要生发出光芒来,让世人看到一个地上不曾有的生命样式。

所以,保罗这里所说按照神的能力,主要在强调面对逼迫患难不是逃避和转移到安全的环境中,而是恳求从神得着能力来面对和胜过。神赐给多大的能力,就可以为福音受多大的苦楚。有人的信心是可以为基督殉道,有人的信心是可以为基督坐牢,有人心里的信心可能只是敢于去探望被下在监里的弟兄,还有人的信心可能只是默默为受苦的肢体祷告和一些经济支持。但重点在于恳求能力来胜过自己,而非是以此为耻而逃避。

五、荣耀之福音(9-12节)

为何不要以福音为耻呢?因为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罗一16),从福音而来的救恩和永生生命本身是无比荣耀和宝贵的,相比于此,被福音得着的人在受苦时就根本没有任何羞耻的理由了。

1.“圣召”

吕振中本将“圣召”译为“以奉献为圣为号召”,强调了上帝拯救我们,呼召被拣选的人成为神的子民目标是为要脱离世上的污秽,成为圣洁。所以,归在基督名下的人不要因自己的罪而受苦,乃是要为基督而受苦,像彼得曾勉励我们所说的那样:“倘若人为叫良心对得住神,就忍受冤屈的苦楚,这是可喜爱的。你们若因犯罪受责打,能忍耐,有什么可夸的呢?但你们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这在神看是可喜爱的。 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彼前二19-21)。

2.“不是按我们的行为,而是照他的旨意和恩典”

保罗在这里提到行为并非是神召我们的依据,神圣善美好的心意和恩典才是。这里是在强调,神召我们,不是来让我们受苦。而是让我们成为圣洁,见证基督。我们也不要把为基督受苦看为是一种功劳和夸口的资本,更不是藉着为基督受苦来换取这永生的福分。有的信仰的特点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这并非是基督信仰的特点,为基督受苦不是为了从上帝那里换取什么,而是出于对基督所赐永生的感恩而甘愿为了顺服神的旨意而忍受苦难,苦难本身并无多大意义,但为了上帝忍受苦难就有极大的价值。

3.“把死废去之福音”

上帝拯救的恩典是在耶稣基督里所显明出来的,这是在万古之先就已经预备的救恩。复活的基督就将这永生的恩典显明出来。

保罗自己在面对死亡时,对于在基督里所得到的那胜过死亡的永生生命更是具有格外的体会在基督里所赐的生命不是永远一直可以活下去的生命,而是死亡不能侵袭的生命,是没有朽坏、腐败、疾病基因的生命。福音所宣告的是具有极大能力的生命,是把死废去的生命,是胜过了死亡的生命。凡是有这种生命在里面的人,面对死亡就不会惧怕,因为这种生命有比死亡要强大要超越的力量。《雅歌》在论到爱情的时候曾说“爱情如死之坚强”(歌六8),在人类堕落的世界里,死亡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力量,什么财富、权势、智慧、科技、医药都不能胜过死亡,世间的一切在死亡面前都黯然失色,死亡废去了世间一切美好,唯独在基督里所赐给我们的永生的生命却胜过了死亡。

4.“福音之传道、使徒、师傅”

保罗在说到自己被神差派作为福音的传道,做使徒,做师傅的时候,显然以此为极大的荣耀。保罗看自己所领受的福音使命为“新约的职事”“属灵的职事”“称义的职事”,这职事有“极大的荣光”(林后三10)。保罗将自己从神所领受的职分看为是神极大的恩宠和抬举。因此保罗再次申明,甚至是自辩,他所受的苦,所经历的监禁都是因为福音的缘故,而非是因为他犯了什么罪。既然是为福音的缘故而受苦,那么他也就不把这苦难看为是一种羞耻,好像是因为自己信神遭遇了什么损失,被人看为不值。实际上,保罗觉得能为基督受苦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这是基督徒独有的一种权利。

5.“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谁”

因此,保罗为福音,为基督的缘故而受苦,不是出于一时冲动,不是糊里糊涂地不明白自己为何就遭遇了牢狱之灾。保罗为福音受苦,是一种深思熟虑的选择。他很清楚他所做的会有什么样的逼迫,他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受苦的意义和价值,他知道上帝对于他的受苦是什么样的看法。保罗对于为福音受苦有着清晰而深入的看见,他是乐意主动地进入因基督而有的苦难中的。比如在他第三次旅行布道结束后他想要前往耶路撒冷,但圣灵告诉他有捆锁与患难等待他,但他却说“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必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徒二十24),面对劝他不要前往耶路撒冷的弟兄姊妹们,他更是说“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徒二十一13)。而且保罗看自己为主受苦为喜乐,就是对歌罗西教会所说的:“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一24)。

保罗之所以为福音受苦不以为耻,是因为他对于上帝那种笃定的信心。他对上帝的信心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他相信神是良善的,纵然有很多的苦难和逼迫临到,他却从未质疑过上帝,他从来没有质问神说“你为何让我经历这么多苦难呢?我难道不是你的仆人吗?我难道不够尽心竭力吗?你为何这样对待忠心跟从你的人呢?”,我们有时候经历一点点小的挫折,不顺利,乃至一点损失或者被人轻微恶待,就会心里不平,满腔委屈和愤怒,对神不满,甚至怨恨神,远离神。保罗从未质疑过神的良善。第二,他相信神的智慧,既然神如此安排了,就一定有神的美意,如他在罗马书所说的“我们晓得完事都互相效力,让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就是说,保罗相信他所遭遇的毁谤、捆锁、苦难非但没有成为神福音工作的拦阻,反而神藉着他所经历的这一切苦难让福音产生了更大的果晓(腓一12-18)。他只要照着神的旨意去行,神自己保证福音的果晓。他所领受的福音的职分和使命神必定自己亲自帮助他来完成,以至于将来他见主的时候不会满心羞愧。这一点对于今日的教会来讲,需要格外留意。我们有时候把自身的安危和重要性看的过高,觉得我们如果被抓了,上帝的教会如果被关停了,上帝的福音工作就会被拦阻了,神的工作就会停滞。因此,就会想出很多巧计,来躲避上帝预定必然要临到的逼迫和压力,我们可能会做一些违反上帝心意的事情来保存自身,让自己可以安全地自由行动,我们以为只有自由地行走才能更好地传福音。今天教会和基督徒的很多做法其实是在定罪保罗当初的选择和做法,对保罗友善点的看保罗为愚昧,不知变通,不够有智慧,自讨苦吃(这可能就是前面所说当时亚细亚教会的很多人离弃保罗的缘故,他们对保罗一路传福音所采取的路线和方式感到不安,觉得不好,认为有更好的方式,更安全,更智慧,更高效的方式,他们觉得保罗又笨又固执),对保罗不太友好的人甚至看保罗是故意与在上掌权者碰瓷,是为了自己博取名声,看保罗为狂妄骄纵之辈,所到之处争端四起,故意挑战权柄,有意将自己放在捆锁中。

第三,他相信神的能力和保守,纵然他处在祸患和捆锁中,他依然相信神掌管一切,若非神允许,他一根头发都不会掉在地上(徒二十七34)。第四,他相信神不但在地上的时候保守他,而且还确信他所经历的这一切将来在神面前都将成为他的荣耀(林后四17),他确信将来他必定会站立在基督面前领受公义的冠冕(提后四8)。

那么,保罗把什么交付给上帝了呢?第一把他侍奉的工作果晓,交在上帝手中,他只要照着上帝的引导和旨意去行事就好了,至于福音的果晓,那是神的事,正如他曾说过的“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唯有神叫他生长”(林前三6)。所以,虽然保罗此时即将离世,他也知道神的教会和福音的工作必将继续发展下去,神自己会在保罗侍奉的基础之上兴起新的工人,继续扩展神的国度。第二他把自己将来所得的奖赏也交给了神,他不那么看重人对他的赞誉或批评,他自己也不评估,他知道不管世人还是自己都不准确也不算数,神最终会评估。所以保罗说“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神那里得着称赞”(林前四3-5)。第三,他把他自己交在了上帝手中,他深信无论是死是生,都不能让我们与基督的爱相分离(罗八35-39),保罗清楚地知道那叫主耶稣复活的,也必叫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林后四14)。

为了上帝的缘故,基督的工人可以站在整个世界的对立面。保罗为了福音的缘故已经把自己完全交在了上帝手中,他把自己的灵魂、将来、一切都“押在”了神这一边,他可以为了福音失去世界上的一切,房产、前途、名誉、舒适、自由,他愿意为了福音的缘故而去面对危险、艰难、劳苦,去忍受不公、监禁、殴打。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无法与神在基督里所赐给他的不能坏的永生的生命。他在信心和盼望中所持守的一切将来的荣耀和福乐他深信神都必定会在将来让他看到。

最后我以保罗在罗马书的一段经文来结束今天的证道:【罗8:35】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罗8:36】 如经上所记,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罗8:37】 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8:38】 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罗8:39】 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

回应诗歌:《56我愿意跟随耶稣》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4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6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