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本頻道以「緣起」的認識論與「四聖諦」的解脫教說,本於佛陀教說的利世精神,以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與世人分享「解決困難、開展人生、度越煩 惱」的佛法智慧,傳揚「此時、此處、此生」為重的原始佛法,通向「正道生活與人間解脫無礙」的人生大道。 你想知道甚麼是「緣起」嗎?如何從緣起來看世間?從緣起看世間對你的人生會有甚麼幫助?歡迎來聽聽本頻道。... more
FAQs about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How many episodes doe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22 episodes available.
August 13, 2024修行的要訣(下)修行的要訣:七、要放過別人之前,先學會放過自己。要先懂得放下自己的痛苦,才能幫助別人放下痛苦;八、不要想「布施」這件事,多想想「我們只能做什麼」;九、先好好地做一個好學生;十、餓的時候吃飯,睏的時候睡覺。所謂「覺」,即是「發現自身的錯誤進而修正改變」之意。發現錯誤,不要吝嗇改變,因為唯有改變,內在才會平安。生活在人群裡,肯定不會如意,但可學會平安。修行不是靠發願,是如實知。做現在能做的,因為現在做的,是在此因緣中才能做。能如是,即是「活在當下,盡在現前」。...more12minPlay
August 06, 2024修行的要訣(上)修行的要訣:一、不要吝嗇改變自己;二、利益大眾是美好的事,但學習佛法的目的,不是準備講給別人聽;三、不依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四、世間不可能完美,人生一定有遺憾,要停止抱怨;五、任何已經發生的事,在生命中的意義與價值,端看現在如何做而定;六、人生沒有還債與討債,只有開創妥善的因緣。...more7minPlay
July 30, 2024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真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兩句話中的惡與善,不能只從道德的層面來看,兩者的內容必須增廣。「諸惡莫作」中的「惡」,指的是造成我們人生障礙的事,凡是障礙我們人生正向發展的事,我們得精勤令其緣滅,如是我們才能困難更少。「眾善奉行」,指的是凡有助於人生正向發展的事,我們得精勤令其緣生,如是才能讓我們生活更好。以「諸法因緣生」的智見,把握當前傾力而為,朝著正向改變因緣而努力,光明的道路便在面前。...more8minPlay
July 23, 2024真正的慈悲慈悲利世是學法必需的展現,慈與悲是兩件事,「慈」是予樂,「悲」是拔苦。能調伏貪欲,度越內在瞋恚的人,才能與他人分享好的事物,至心無礙的拔眾生苦,所以慈悲是立足在斷貪欲、斷瞋恚的基礎上。慈悲不在於表情是否慈眉善目,是要度越貪欲、瞋恚,才能具體、真實地表現出來,是實際的作為和行動成效,而不是在抒發理想情懷與社交表現。修行人不要整天只掛念著自己的事,也別整天掛念著別人的事,這樣都太過偏頗。自利利人像銅板的兩面,必需允執厥中的做。 ...more8minPlay
July 16, 2024聖道的緣起與道情的緣起我們學習佛法,在現實生活中怎麼用呢?只要在人事的對待中,發現身心有結、有焦慮、有不平,就表示已經離開八聖道了。這時候要開始調整自己看這件事情的看法、模式,而不是先調整心情。先重新認識它,著重原由與過程。如此,改變以後就會建立不同的看法、不一樣的見解,回應與取捨、貪厭取著也不一樣了。當自己在待人處事時,回應模式能利他也利己,能利他安穩幸福,不離聖道且身心平安,此即接近八聖道了。這個世間有情眾生有很強大力量的一個緣起——感情,我們與身邊的同修相處要用真誠、真摯的道情,把同修放在心裏,而不是利益得失、高低貴賤,這份緣起是八聖道之外最有力量的緣起,是人與人之間真誠、真摯的一份道情。這份感情的力量,會讓後世大家在這個茫茫的世間,特別有緣的再次相見,能在修行的路上互相扶持、鼓勵,同行於聖道。※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more10minPlay
July 09, 2024能感謝的人內心有平安、光明與幸福 (下)死亡是種想法而已,實際是生之因緣的轉化,猶如握拳而伸掌,當中無有拳或掌的死滅,只有因緣的轉化不歇。當面對死亡時不要害怕,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經歷這一個過程。感謝此生,檢討學習、成長的心得,準備下一階段的學習,好好和即將面對的眾生結善緣,才是該做的事。只要我們皈向三寶,奉行 世尊教導的六隨念,不怕辛苦,繼續修行,且面對這個世界,能夠用感謝的心、懺悔的心、問心無愧的道別,下次相見的時候,將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more10minPlay
July 02, 2024能感謝的人內心有平安、光明與幸福 (上)當人們面臨死亡時,重點不是在於還能撐多久的時間,而是在於現在該做什麼、該怎麼自處。首先,要為這一生所有的經歷,真誠的表達感謝,能感謝的人內心就有平安、光明與幸福。接著,要懂得反省、慚愧、懺悔,慚愧與懺悔就是甘露水,它能讓我們放下內心的歉疚感與不安。然後,要想想自己的善行和功德,當這樣想的時候,內心的光明、善念,就會在回想的當中,重新再現起。在此生的最後,讓自己再次見到生命的光明與行跡,讓自己知道:此生無憾,並指引自己走向光明的大道。...more8minPlay
June 25, 2024離貪斷瞋,自利利他 (下)人生在世若只想自己得利,不想讓別人也得利,這是不符現實,但若只替別人設想利益,不懂得替自己打算,也是不切實際。唯有自利與利人二者不偏不倚、並行不悖,才是 世尊的教導。在人生當中無論是待人、做事,不要總是盤算自己付出多少?可以回收多少?當我們與人生觀相近或一致的人分享生命的喜悅、美好,便是幸福的事情。八聖道的正命,強調的是離貪、斷瞋。由於離貪不爭,所以能慈心利他;斷瞋不害,樂於眾生不受憂苦逼迫,所以悲念拔苦,依此而慈悲俱顯則為「自利利他」。 世尊教導的自利利他,既不是南傳的解脫道,也不是北傳的菩薩道,而是真實的中道。※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more10minPlay
June 18, 2024離貪斷瞋,自利利他 (上)佛教講緣起,諸法因緣生,緣生就沒有平等、不平等這件事。雖然在一起學法修行,但每個人的因緣不同,且各自努力的程度也不一樣,若覺得自己與別人有差異,這很正常。但是我們與其整天爭議、抱怨、比較「為什麼別人有而我沒有」,倒不如認真的去想,要怎麼做,自己的人生才可以向前邁進以及避開讓人生向後退的因緣,這比較務實與實際。人生本來就是千差萬別,想要有怎麼樣的收成,就得要有怎麼樣的耕耘,而重點則是要多審視自己的言行。並且在人生的過程中,依正念與正見,做出符合當前現實因緣的選擇。※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more7minPlay
June 11, 2024珍惜身邊的人,結好身邊的緣從緣起、緣生來看,世間不會長久不變,但是它也不會滅,只是「緣的改變」而已,這一生的緣遷演改變成為下一生的緣。當我們看沙漏時,只看沙漏上面的沙子一直漏而不看下面的沙子,便會覺得這一生的生命愈來愈少。事實上下輩子的緣則是越來越多,所以說「現世緣滅、後世緣生」。在漫長的一生中,我們要好好珍惜身邊的人,結好身邊的緣。因為「緣」只會改變,但「緣」不會結束,而我們雖不會「再見」,但必會「有緣相見」。...more8minPlay
FAQs about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How many episodes does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22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