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在敬虔上操练自己——2018年7月22日主日讲章/曾淼 传道


Listen Later


亲爱的弟兄姐妹:主日平安!

上一周晓峰牧师阐释了敬虔的奥秘,就是对基督的认识和效法。如果说前三章最后的焦点落在了那宇宙间、永恒里的敬虔奥秘上,那么从第四章开始,保罗关于“敬虔”的劝勉就重新拉回到了地上,聚焦在神的教会所面对的现实挑战。接续这前面所讲的基督是那敬虔的奥秘、神的教会是那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在第四章里,保罗叮嘱提摩太在敬虔上操练自己。换句话说,就是务必要训练自己成为一个相信耶稣基督、且全心活出基督的人。他所一再强调的,就是真道要体现在教导中、要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真道要与我们的生命合而为一。这就是上一次晓峰牧师所说的“真敬虔”,就是一个人对于他所知道的关于基督的事情都信服,且照着自己所信的行出来。只有当真道与生命合而为一的时候,教会才能够抵御住流传起来的异端邪说、才能够将福音继续地传扬下去。今天我会从敬虔的反例、敬虔需要操练,和以敬虔赢得尊重这三个方面来跟大家分享第四章的内容。

一、敬虔的反例

前面第三章结尾,保罗刚刚颂赞完那大哉、敬虔的奥秘,为基督信仰勾勒出了一幅恢弘而荣耀的图景,紧接着到了第四章,保罗话锋一转,宣告了从圣灵而来的预言,向我们展示了以弗所教会所要面对的关于异端的危机(提前4:1-3)。这里的时间限定—“在后来的时候”,指的就是耶稣降生到他再来之间的“这末世”(提后3:1、来1:1-2)。所以,“在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真道”并不是在描述保罗写这封书信很久以后才会发生的事情,而是,在以弗所教会的这个时候,这样的异端邪说已经露出端倪了。在第四章的框架里面,我们不妨把它当作一个“敬虔”的反面教材来仔细研究。

关于这个异端邪说,圣灵特别揭示出这么几件事情:首先,它源自有人离弃真道、或者说背叛真道,而不是误入歧途、或其他什么一般性的错误;其次,那在背后引诱人上当受骗的真正势力是魔鬼和邪灵;第三,魔鬼和邪灵藉着假冒伪善的说谎之人来散播错谬道理。这些人具体是什么样的呢?他们表里不一—表面上看起来敬虔高尚,实际里面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他们因为一再犯罪而失去了良心的功能,已经分不清是非对错、甚至到了麻木的地步;再有就是,由于他们体会不到“敬虔的奥秘”,只能转而投身于其实并不属灵的禁欲主义引诱上,错谬地禁止人结婚和吃某些食物。

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疑惑:禁止人结婚和吃某些食物,听起来好像不像杀人、奸淫、贪财、拜偶像那样引发人们道德情感上的厌恶啊,保罗为什么这么严厉地抵挡这事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他批驳的理由。保罗说,其实那些食物是神创造的,是好的(创1)!既然是神所造的、是好的,那就不应该弃掉,而是感谢着领受;光感谢还不够,还要相信而且明白这些是神造的、是好的,我们是仰赖神的供应而活。就像保罗对哥林多人所说的:“你们或吃或喝,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林前10:31)。如果有人认为有些食物是不洁净的,保罗说,因着神的道和人的祷告就都能使食物圣洁了(提前4:5)。所以,禁止人结婚和吃某些食物背后的想法是什么呢?就是不相信这些是神创造的、是好的、是神所洁净的、是要心存感谢而接受的。那这岂不就是对神的不信、不感谢和背叛吗?试想,妻子做了一桌子饭菜,丈夫或者孩子拒绝吃饭,说:“这些不是你做的”,或者“你做的这些不好”,这是对妻子多么大的羞辱!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做饭的妻子/母亲,是不希望自己做的饭菜被家人吃光光的。同样地,神创造了食物,十分得意地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创1:29);神在伊甸园里跟亚当说的带引号的第一句话,是“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创2:16),希伯来原文是“吃啊,吃啊”。我们作为按着神形象受造的人类,依靠着神的供应而存活并欢喜快乐、感恩,这就是神起初创造我们之时的心意和设计。所以,主耶稣教导我们祷告的时候要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太6:11)。因此,拒绝食物就意味着否定神的创造之工,这是大逆不道。婚姻就更是如此—不仅是神所设计的,也是神所赐福的,是“极大的奥秘”(创1:28、弗5:32)。我一直记得,我们教会一个姐妹说:“结了婚以后发现,婚姻真是神所赐的礼物,我真喜欢这份礼物!” 哇,你们说天父听到这话是多么的开心、多么地满足!可惜的是,我想神更多听到的是“你怎么给了我一个这样的人!” 以感谢的心从上帝手中接受、而不是拒绝祂所赐的礼物,这是敬虔。

那我们要思想,禁止人结婚和吃某些食物的这些人,是在哪个地方从真道上堕落、背离敬虔的真义呢?当年,有一伙犹太基督徒去到加拉太的教会当中,鼓动信徒要靠律法才能得救,气得保罗咒诅那些给他们传别的福音的人,因为其实“那并不是福音”(加1:7-9);歌罗西教会当中也有一些传播异端思想的教师们强调要过一种禁欲的生活(西2:20-23),遵从“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的规条。到了提摩太时期的以弗所教会,甚至连结婚和某些食物都给完全禁止了。这些鬼魔的道理,并非叫人纵欲放荡,反而是叫人禁欲,但都是把焦点放在人自己的努力上,从而否认了人面对罪的无能、偏离了以基督的恩典为核心的敬虔的奥秘,是“靠肉身成全”(加3:3)、不是“顺着圣灵而行”(加5:16)。上一次晓峰牧师说:“没有对于基督的认识,任何所谓的’敬虔’就是虚假的,就会落入世俗的道德主义和异教文化中,结果必然是带来人性里面的骄傲和绝望。” 上面提到的几个例子,就都属于他所说的这种情况。所以,每当出现这样的异端思想,保罗总是毫不妥协地出来论证、驳斥。他所竭力捍卫的,乃是福音的自由恩典,与基督的至高无上。一旦我们离开了白白接受福音恩典和单单靠着相信基督的地位,我们就开始走向敬虔的反面。

二、敬虔需要操练

除了前面所说的这种错误的禁欲主义异端思想在教会里开始蔓延,提摩太身边还充斥着“世俗的言语和老妇荒渺的话”。当时市面上流行着许多拉比们对旧约圣经五花八门的解释,围绕着犹太历史还有各式各样的神话传说衍生出来,都分不清真假。对于这些话语,保罗说它们毫无敬虔可言,警戒提摩太要弃绝它们。面对教会里面如此严峻而有挑战的信仰环境,提摩太该如何应对呢?是不是要站出来跟这些人进行神学论战呢?不,保罗没有继续往神学方面引申,提出一些教义什么的,而是勉励提摩太在敬虔上操练自己,当代译本译为“训练自己做个敬虔的人”。提摩太不敬虔吗?他从母亲和外祖母承袭的信仰、在使徒所教导的善道上受教,又在使徒保罗的手下接受一线侍奉的训练、被保罗视为真儿子。提摩太当然敬虔了。我想这是为什么保罗没有说你“要敬虔”,而是说要“在敬虔上操练自己”,就说明“敬虔”是一个不断臻于的境界,是一个可以永远向之努力的方向。换句话说,训练自己成为敬虔的人,应该是每一个基督徒给自己设定的一个不断追求、至高的人生目标。

当异端分子投身于错误的禁欲主义、伪装出敬虔的外貌,当世俗之人流连于真真假假的传奇与神话、说一些有的没的,基督耶稣话语的执事要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训练自己成为敬虔、过一个敬虔的生活上。能够与异端和世俗相抗衡的,就是真道与生命融为一体的敬虔,就是道也在我们的生命中成为真实。这就是保罗给提摩太开出的良方。这让我想起,在我信主的头两年,几乎每周我都邀请妈妈跟我一起去教会。两年过去了,她依然没有去。我向牧师表达了我的绝望。牧师说:“没关系,你就继续为她祷告,然后努力将你的信仰活出来。” 当道能够在我们的生命中活出来,敬虔才开始成为见证,且慢慢发挥它的影响力。可是如何能将道在我们的生命中活出来呢?这就要靠训练。

前一段时间因为世界杯比赛,我对巴萨俱乐部的拉玛西亚青年训练营产生了兴趣,因为注意到包括梅西在内的一批球星,将近二十年前都是在拉玛西亚受训。由于拉玛西亚采用了克鲁伊夫的足球理念,他们的各个梯队使用的都是一样的阵型和打法。在经年累月和不断重复的训练下,控球、意识、大局观、和技术,已经烙印在了青训营的球员心中、内化进了他们的下意识。是这样成千上万次的常规训练给了他们赛场上自如的运用和发挥。那么,要想让真道内化成为我们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往哪个方向训练自己呢?平日里,我们读经、祷告、聚会、分享、敬拜、禁食、行善等等,也有过特别的属灵经历或复兴。然而,“敬虔”不是简单地将这一切叠加在一起,而是在所有这一切属灵操练的共同作用下、我们的生命所形塑出来的品格,它会反映在我们的每一个态度和每一个决定上,也体现在每一份关系和每一个行动上。那么操练敬虔,可能就意味着一次又一次地转向神和亲近神、一天又一天地默想基督、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向人表达感谢或请求原谅、一点又一点地付出爱心和奉献,等等、等等,直到我们都学会了为止。

保罗说:“操练身体,益处还少;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提前4:8)。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锻炼身体,有点益处;操练敬虔,受益无穷”。保罗将敬虔上的操练拿出来跟为着强健体魄和体育比赛而进行的锻炼身体相比较。前面说的足球训练就属于这里所说的“锻炼身体”,保罗认为它是有益处的;但是操练敬虔的益处是无穷的,要远远超过锻炼身体。为什么呢?因为锻炼身体只是身体上的、今生的,而敬虔生活则涉及全人,且它的果效会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永生中去。问题是,我们真的相信吗?我们真的相信敬虔于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吗?如果我们真的相信,我们就要检视我们在操练敬虔上的投入与努力,是否与那无限的益处和永生的盼望相称。如果说,为着有限的益处我们都肯花时间去跑步、健身、训练,那么为着永生里面无限的益处,我们肯不肯付代价呢?

但凡是训练,总会有一个目标,或者说盼头,不然那么辛苦、甚至是痛苦的训练是为了什么呢。青训营的足球小球为着将来能进入豪门俱乐部和国家队、拿下这个杯那个杯努力训练;而基督徒劳苦努力地操练敬虔,则是为着永恒里面的生命,我们的盼望是在于永活的上帝。为神做工的仆人们,不论是面对着异端与世俗的压力、还是面对弟兄姐妹们日常的挣扎,也需要被提醒将盼望放在永生神的身上,因为“他是万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提前4:10)。祂对蒙祂拯救的儿女的顾念,要比每日劳苦努力服侍的神仆人们还要大得多。

一个月前,上海发生了砍人案件。追思礼拜上,轩轩的父母选择饶恕施暴者,在极度的悲痛当中,依然感谢与颂赞上帝。在场的一位信徒表示当时十分震撼和感动,说:“家属的敬虔和爱德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我想,轩轩的父母若不是平日里将自己的生命对焦在神身上、若不是平日里操练让神的道和主权掌管他们的人生,他们不可能在悲剧发生的时候从神的手中接受下来这样的命运、并且从心里将施暴者完全释放。他们在那一刻能够放手,是因为他们之前已经将孩子交在了神的手中。在分享的过程中,这对父母既没有责备、甚至提及“凶手”,也没有问责学校和社会,而是回忆了孩子的种种,并自豪地见证说,孩子短暂的一生见证了主的荣耀。可以说,这一家人真是活在了永恒当中、活在了对永生神的盼望与敬畏当中。

三、以敬虔赢得尊重

除了异端的错谬和世俗的侵扰,提摩太在以弗所教会还要面对的一重压力,是他因为自己年纪较轻而不受尊敬。根据“年轻”在当时的文化中所指的年龄层,提摩太可能不到四十岁。对此,保罗鼓励他说:“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提前4:12)。那提摩太要如何在敬重长者的传统文化中跨越这道服侍上的鸿沟呢?是靠能力和才干吗?还是拼人脉和颜值呢?都不是。跟前面一样,依然是靠敬虔。所以,青年同工是要透过注重个人的生活和自己的教导去赢得别人的尊重。

保罗在这里非常具体地列举了生命的五个方面——“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前4:12b)。由于提摩太主要是作话语的执事,要吩咐人、教导人(提前4:11),还要“宣读、劝勉、教导”(提前4:13),这样他在言语方面就要格外谨慎,特别是要跟他的行为保持一致。信心和爱心放在一起,经常用来概括真实可靠的灵性。如果说言语和行为是我们流露生命、传递信息的两种表达方式,那么爱心和信心就是维系我们生命运转的两大驱动。神就是爱,律法的总纲也是爱,因此爱心必然是基督徒生命的最重要标志。而信心又是使我们得以与神相连、且使人生发仁爱的(加5:6)。“清洁”在这个文脉中,指的是在性方面保持纯洁,因为后面提到对待教会里的女性“总要清清洁洁的”(提前5:2)。鉴于年轻同工容易在这方面被人指摘,保罗特意提醒提摩太要在这方面注意谨守。

加拉太书里面说,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靠圣灵得生。如果我们顺着圣灵而行的话,就会结出圣灵的果子,包括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九个方面。这就是内心真正委身基督的敬虔人的特质。在此我想提出一个“朝九晚五”训练计划,即早晨灵修的时候重点为圣灵的果子中所欠缺的某一方面来祷告,晚上可以从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这五个方面来回顾一下自己这一天的生活并祷告。

我们知道,现在社会上流传着各种版本的“鄙视链”。前几天听一位姐妹说,养老院里83岁的会看不起84岁的。你在家庭里、职场上、教会中会因为哪些特质而感到被人轻看吗?你可以把保罗这个句子做一下替换—“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老/单身/是女性/是文科生/是家庭主妇/是癌症病患/是少数民族/没有北京户口/长得不好看……,总要……作信徒的榜样”。不论我们周遭的文化在哪个方面给我们压力,我们要靠追求敬虔的生命和生活来赢得别人的尊重、活得有尊荣。那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保罗要提摩太在上面说的这五个方面都作信徒的榜样,可谓提出了一个相当高的要求。然而,这就是一个传道人、耶稣基督话语的执事所当作的。当我们信了主、进到教会,我们怎么知道该当如何行事为人呢?一方面是圣灵藉着圣经上的话语来指教、引导我们 ,另一方面就是藉着教会里面成熟的基督徒和神仆人们的榜样。信仰就是透过生命影响生命而得以传承的。如果你闭上眼睛想一下,从你进到教会以来,都是哪些人给你做了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的榜样?你又给别人做了哪方面的榜样?对我个人来说,为主摆上的牧者和宣教士们是我的榜样。我今天走在服侍的这条路上,跟他们每个人都脱不了干系。因为每当我要做决定和抉择的时候,他们的生命都成了一个一个的标竿立在我的面前,是我无法绕过去和视而不见的。我想那就是神的道在藉着他们的生命对我说话。一位圣经学者说:“生命越是受到道的塑造,它越成为榜样。” 这样的生命,是因着相信福音而活出的生命。因此,当我开始服侍的时候,我常常因为自己的软弱而感到焦虑,有时甚至会想:我是假的吧?我也常常在想:我能给下一代作出什么榜样呢?所以今天的信息是对大家讲、更是对我自己讲:我们能不能为着下一代的缘故、也为着身边还不信主之人的缘故,在主面前立定心志、更加努力地在敬虔上训练自己。

提完对生命的要求之后,保罗才对提摩太委以服侍重任,即“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或作“你要专心宣读圣经、勉励会众、教导真理”—“直等到我来”(提前4:13)。也就是说,在保罗不在场的情况下,提摩太必须以使徒代表的身份代为行使使徒权柄。在异端充斥教会的这个危机背景下,宣读、劝勉、教导这三重的活动接连动作,是在以圣经的话语、使徒的教训(提摩太代保罗行使)来提醒信徒们作为神子民的身份,同时对抗那些错谬的思想、要求行为上的改变。

接着保罗勉励提摩太不要轻忽恩赐。这恩赐,可能是指圣灵在服事上的一种或多种的彰显,也可能是指圣灵本身。它是藉着预言、在众长老按手的时候赐下的,有着众人的见证,也伴随着必须善加使用的责任。我们从使徒行传和其他新约书信中看到,不论是耶路撒冷教会选立执事、还是安提阿教会差派巴拿巴和保罗去宣教,都有使徒或同工为他们祷告,然后按手在他们头上。这既表明一种授权,又带着一种祝福,是十分美好的。当我在教会的实习期结束、即将转为正式服侍的时候,我向牧者们明确地表达了想要被按手祷告的心愿。后来才得知,因为教会的特殊情况,几位牧师也都没有被按手祷告呢。希望将来神会赐下一个美好的时机,使我们能够一同在弟兄姐妹的见证下被按手祷告。

在11-16节这段经文当中,保罗给提摩太劝勉的顺序是:生命、事工、恩赐。在教会里,敬虔的生命应该始终是我们所追求的第一优先。没有敬虔的生命,我们服侍不了别人、也开展不了事工,因为既没有见证,也不被别人信服。而恩赐的使用,一定是伴随着服侍。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论到恩赐的时候说:“圣灵显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处”(林前12:7),又说切慕属灵恩赐的人“就当求多得造就教会的恩赐”(林前14:12)。

最后,保罗勉励提摩太殷勤、专心、谨慎、恒心,因为所做的一切,都关乎自己和他人的得救(提前4:16)。回顾整个第四章,我们从保罗对提摩太的殷切的嘱托和勉励中,看到了这样一个神仆人的形象:他年纪较轻,身上却肩负着重任。面对着丛生的异端,和缺少尊重与支持的会众,他要一手抓住真道、一手抓住敬虔;一边训练自己,一边作信徒的榜样;一面殷勤、谨慎地提醒、吩咐、教导、劝勉人,一面向着敬虔的生命劳苦努力、全心全意、持之以恒。传道人们,这就是神给我们的托付和使命。我们既要将指望放在万人的救主、永生的上帝身上,又要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自己的得救和别人的得救产生影响。

(弟兄姐妹,我写这段的时候真的快哭了。每一次写讲章都要钉死自己,这一次要死的地方格外多。请你们为我祷告。)

四、总结

写“教牧书信”之际,保罗的生命即将走向尾声。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看到教会所面临的新情况,也可以看出保罗身上的一些变化。其中一个,就是保罗对于“敬虔”的体会和思想(这个词在其他新约书信中只提及过一两次,而在提摩太前书中出现了八次)。在他经历了各样的痛苦、也饱尝了各样的得胜,即将结束他这一生为主所打美好而光荣的仗、要交棒给下一代教会工人的时候,他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两个字—“敬虔”。提摩太前书的第四章让我们看到,敬虔总是映衬在异端的错谬、世俗的风潮、外来的逼迫和内部的压力之下,而这艰难的环境恰恰就是神量给我们的敬虔训练场。但愿我们都能甘心地从神的手中接过各样的训练环境,靠着对基督的认识和亲近、不断地在敬虔上操练自己,直到我们亲眼看见那最美好的终局。

推荐阅读:《属灵操练礼赞》、《敬虔的操练》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4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6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