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欢迎收听真爱之声。我是今天的主播宿宿。
知道真爱梦想的人,无不知道它的头牌项目:去远方。这就好比说,你喜欢春天,一定知道春天里的油菜花;你喜欢川菜,常常流着口水想起街边的麻辣烫;你喜欢芭蕾,总会知道一点老柴的《天鹅湖》;或者你喜欢汉服,不知不觉就爱上了中国小姐姐李子柒。
是的,《去远方》就是真爱梦想的油菜花。它依托梦想课程《去远方》,引导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制定旅行方案,掌握基本出行技能,通过参加研学旅行方案的比赛赢得出行资格,实现去远方的梦想。这门课是我们真爱梦想自己研发的,“去远方”综合实践活动也是我们自己运营的。
这个项目至今已经七岁了。这些年,“去远方”一共筹集善款超过500万元,我们用这些善款资助了大概1000个孩子游历祖国的43个城市。这些孩子4到6个人组成一个“去远方”小队,分别来自大陆2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2019年是去远方项目的第六年,有将近5000个孩子竞争跨省研学机会,其中有6.7%的孩子如愿。其他4000多位获得锻炼、取得成长的同学,收到奖品和证书,以及一封信。云南昆明屏山小学王邦平老师,组织同学们在班上朗读了这封信。
致勇敢的追梦人
亲爱的追梦人:
你们好!感谢你们积极参与2019年“去远方”研学旅行活动,感谢每一位小朋友的努力和付出,你们都是最棒的!因为你们超越了自己,收获了成长!
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我们早已对你们熟悉。一张张色彩斑斓的手绘图,蕴含着一颗颗天真无邪的童心;一份份精心构思的旅行计划,承载着一个个渴望去远方的梦。
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你们第一次听到可以报名参与去远方消息时的欣喜若狂;我们仿佛看到了,你们在去远方的课堂上,畅想着去到祖国各地的小梦想;我们仿佛听到了,你们认真地讨论着目的地的选择、行程的安排以及财务的规划......
你们旅行计划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你们的童真和用心,这深深感动着我们每一个真爱梦想的大哥哥大姐姐。
为了能实现出行的小小梦想,大家在小组合作中为着同一个梦想思考、努力,想必也一定会有争执,但最终学会倾听与尊重,懂得包容与取舍。一路走来,相信大家都得到了太多的感动和收获,小组成员之间也一定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吧!
再次感谢每一位小朋友的付出与努力!追逐梦想的道路总是坎坷曲折的,但是,相信你们都是勇敢的追梦人,追梦人是不会害怕,也不会退却的。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着去远方的梦想,终有一天,梦想的种子会开花结果。追梦人,更自强,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够实现去远方的梦想,都能够在阳光下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
2019年,我们加大了“跨省研学”,帮助56个小队的孩子们“去远方”,游历国内18座城市;还资助了187个小队,通过“本地研学”亲近家乡,探究当地民俗文化。我们甚至还参与了国家的“一带一路”计划,请蒙古国的孩子来到上海,体验一把国际版“去远方”。是不是很有趣呀?
当然我们也可以猜测一下:大家可能会说,什么去远方呀?不就是在好心人的资助下,利用暑假时间和班级4-6个小伙伴们,去个陌生地方玩一下吗?跟着“去远方”玩也是玩,自己玩也是玩,有什么不同?
别着急下结论!我们做过一个《去远方》同学们的画像:
上过16节《去远方》梦想课程的孩子们,旅行是他们自己的事。
他们查攻略,做路书,自己当自己的导游;
他们小队出游,分工细致,精打细算,同伴互助;
他们知道箱子怎么打、鞋带怎么系,并且守时、礼貌;
他们是我们勇敢的小孩,遇到一点小问题不会哭,不会怕。
他们也许来自大山深处、大漠边陲,眉宇稚气,脸蛋上还可能带着高原红,可是他们珍惜、机灵、感恩。
你们注意到没有,“去远方”跟时下流行的各种夏令营啊穷游啊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去远方”特别突出儿童的自主自立,在上课做方案和旅行路上特别尊重儿童参与权。我们认为,积极广泛的儿童参与,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未来。
年初开始的新冠疫情,让中国的娃娃们暂时从一向主导他们校外生活的,形形色色的补习班中解脱出来。但是才出龙潭,又入虎穴,原以为可以当一回自由散漫的神兽,怎么可能?各种各样的网课,潮水一般袭来。所以说,不在思路上下功夫,不在破局中找出路,这一代中国儿童跟上一代、上上一代都一样,注定在孤独又忙碌的课业压力中,度过自己的童年。
说得再刺耳一点,在我们的城市和乡村,儿童基本没有任何实际话语权。他们必须生活在成年人创造的城市中,只能在缝隙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如果儿童们总是“沉默”、缺乏表达、得不到倾听,并长时间压抑内心的想法,会极大影响其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建立。甚至可能导致反社会人格的形成,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莫大的伤害。
对了!儿童作主,从小练习自己说了算!整个去远方的项目周期里,从上课到确定小组伙伴,从商量研学旅行计划、选择参与类型到参加全国竞赛,从入选到出游,最后安全地满载而归,孩子们体验的除了能力和荣耀,更是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勇敢自信。无论你们选择去哪里?怎么去?最后有没有成行?经过“去远方”洗礼的孩子们都会深切感受到,其中的思考和最后的方案,都是自己最珍贵的礼物!是天鹅总归要离开父母的陪伴,迈上自己的长路,无论它是一路颠沛的囧途,还是顺风顺水的长征。无论路途远近,不在乎时间长短,只要走出去,拥抱这个不停变化的世界,我们都有机会变成那个美美哒、又无所不能的李子柒。
来听听“去远方”研学旅行归来的,带队老师还有同学们的感受吧。篇幅所限我就不念他们的学校和名字了。她们说:
“我们始终认为,远方在自己脚下!“
“在去远方课程实施和孩子们践行方案过程中,孩子们已经受益匪浅了。”
“最大的收获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接受名落孙山,也是成长必要。”
辽宁沈阳浑南高坎小学杨晓冬老师带的小队,2019年没有获得跨省研学的机会,孩子们问杨晓冬:“老师,我们明年还能争取去远方吗?”她回答道:“我一直觉得去远方比拼的,并不是免费的旅行,而是走出去的勇气和力量!”
所以说,大朋友们!小朋友们!去远方不是扶贫,不是竞赛,而是对未知的向往、自立的检验、自信的释放。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出远门,不是一少部分孩子的练兵场,也不是哪家机构独自垄断。学校也下决心总结经验,创新思维,让研学旅行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共同参与新一年“去远方”项目的开启。对于未来的憧憬,会因为一次次看世界的旅行而丰富起来。
未来三年,去远方将通过合作共创,实现支持1000支队伍、10000名孩子研学旅行的目标。“去远方”项目不断扩容,直到所有心怀远方的孩子们都能自由地前往,这是我们坚定的心愿。真爱梦想欢迎老师们孩子们报名2020年“去远方”,祝愿孩子们感受到爱和看见,面对挫折不气馁,能够再接再厉,追逐更辽阔的天下,在无穷的远方,与无尽的人一起,将未来变成更好的未来,把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
来吧,一起走,去远方。
我是宿宿,真爱之声,明天见。
欢迎收听真爱之声。我是今天的主播宿宿。
知道真爱梦想的人,无不知道它的头牌项目:去远方。这就好比说,你喜欢春天,一定知道春天里的油菜花;你喜欢川菜,常常流着口水想起街边的麻辣烫;你喜欢芭蕾,总会知道一点老柴的《天鹅湖》;或者你喜欢汉服,不知不觉就爱上了中国小姐姐李子柒。
是的,《去远方》就是真爱梦想的油菜花。它依托梦想课程《去远方》,引导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制定旅行方案,掌握基本出行技能,通过参加研学旅行方案的比赛赢得出行资格,实现去远方的梦想。这门课是我们真爱梦想自己研发的,“去远方”综合实践活动也是我们自己运营的。
这个项目至今已经七岁了。这些年,“去远方”一共筹集善款超过500万元,我们用这些善款资助了大概1000个孩子游历祖国的43个城市。这些孩子4到6个人组成一个“去远方”小队,分别来自大陆2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2019年是去远方项目的第六年,有将近5000个孩子竞争跨省研学机会,其中有6.7%的孩子如愿。其他4000多位获得锻炼、取得成长的同学,收到奖品和证书,以及一封信。云南昆明屏山小学王邦平老师,组织同学们在班上朗读了这封信。
致勇敢的追梦人
亲爱的追梦人:
你们好!感谢你们积极参与2019年“去远方”研学旅行活动,感谢每一位小朋友的努力和付出,你们都是最棒的!因为你们超越了自己,收获了成长!
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我们早已对你们熟悉。一张张色彩斑斓的手绘图,蕴含着一颗颗天真无邪的童心;一份份精心构思的旅行计划,承载着一个个渴望去远方的梦。
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你们第一次听到可以报名参与去远方消息时的欣喜若狂;我们仿佛看到了,你们在去远方的课堂上,畅想着去到祖国各地的小梦想;我们仿佛听到了,你们认真地讨论着目的地的选择、行程的安排以及财务的规划......
你们旅行计划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你们的童真和用心,这深深感动着我们每一个真爱梦想的大哥哥大姐姐。
为了能实现出行的小小梦想,大家在小组合作中为着同一个梦想思考、努力,想必也一定会有争执,但最终学会倾听与尊重,懂得包容与取舍。一路走来,相信大家都得到了太多的感动和收获,小组成员之间也一定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吧!
再次感谢每一位小朋友的付出与努力!追逐梦想的道路总是坎坷曲折的,但是,相信你们都是勇敢的追梦人,追梦人是不会害怕,也不会退却的。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着去远方的梦想,终有一天,梦想的种子会开花结果。追梦人,更自强,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够实现去远方的梦想,都能够在阳光下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
2019年,我们加大了“跨省研学”,帮助56个小队的孩子们“去远方”,游历国内18座城市;还资助了187个小队,通过“本地研学”亲近家乡,探究当地民俗文化。我们甚至还参与了国家的“一带一路”计划,请蒙古国的孩子来到上海,体验一把国际版“去远方”。是不是很有趣呀?
当然我们也可以猜测一下:大家可能会说,什么去远方呀?不就是在好心人的资助下,利用暑假时间和班级4-6个小伙伴们,去个陌生地方玩一下吗?跟着“去远方”玩也是玩,自己玩也是玩,有什么不同?
别着急下结论!我们做过一个《去远方》同学们的画像:
上过16节《去远方》梦想课程的孩子们,旅行是他们自己的事。
他们查攻略,做路书,自己当自己的导游;
他们小队出游,分工细致,精打细算,同伴互助;
他们知道箱子怎么打、鞋带怎么系,并且守时、礼貌;
他们是我们勇敢的小孩,遇到一点小问题不会哭,不会怕。
他们也许来自大山深处、大漠边陲,眉宇稚气,脸蛋上还可能带着高原红,可是他们珍惜、机灵、感恩。
你们注意到没有,“去远方”跟时下流行的各种夏令营啊穷游啊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去远方”特别突出儿童的自主自立,在上课做方案和旅行路上特别尊重儿童参与权。我们认为,积极广泛的儿童参与,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未来。
年初开始的新冠疫情,让中国的娃娃们暂时从一向主导他们校外生活的,形形色色的补习班中解脱出来。但是才出龙潭,又入虎穴,原以为可以当一回自由散漫的神兽,怎么可能?各种各样的网课,潮水一般袭来。所以说,不在思路上下功夫,不在破局中找出路,这一代中国儿童跟上一代、上上一代都一样,注定在孤独又忙碌的课业压力中,度过自己的童年。
说得再刺耳一点,在我们的城市和乡村,儿童基本没有任何实际话语权。他们必须生活在成年人创造的城市中,只能在缝隙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如果儿童们总是“沉默”、缺乏表达、得不到倾听,并长时间压抑内心的想法,会极大影响其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建立。甚至可能导致反社会人格的形成,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莫大的伤害。
对了!儿童作主,从小练习自己说了算!整个去远方的项目周期里,从上课到确定小组伙伴,从商量研学旅行计划、选择参与类型到参加全国竞赛,从入选到出游,最后安全地满载而归,孩子们体验的除了能力和荣耀,更是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勇敢自信。无论你们选择去哪里?怎么去?最后有没有成行?经过“去远方”洗礼的孩子们都会深切感受到,其中的思考和最后的方案,都是自己最珍贵的礼物!是天鹅总归要离开父母的陪伴,迈上自己的长路,无论它是一路颠沛的囧途,还是顺风顺水的长征。无论路途远近,不在乎时间长短,只要走出去,拥抱这个不停变化的世界,我们都有机会变成那个美美哒、又无所不能的李子柒。
来听听“去远方”研学旅行归来的,带队老师还有同学们的感受吧。篇幅所限我就不念他们的学校和名字了。她们说:
“我们始终认为,远方在自己脚下!“
“在去远方课程实施和孩子们践行方案过程中,孩子们已经受益匪浅了。”
“最大的收获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接受名落孙山,也是成长必要。”
辽宁沈阳浑南高坎小学杨晓冬老师带的小队,2019年没有获得跨省研学的机会,孩子们问杨晓冬:“老师,我们明年还能争取去远方吗?”她回答道:“我一直觉得去远方比拼的,并不是免费的旅行,而是走出去的勇气和力量!”
所以说,大朋友们!小朋友们!去远方不是扶贫,不是竞赛,而是对未知的向往、自立的检验、自信的释放。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出远门,不是一少部分孩子的练兵场,也不是哪家机构独自垄断。学校也下决心总结经验,创新思维,让研学旅行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共同参与新一年“去远方”项目的开启。对于未来的憧憬,会因为一次次看世界的旅行而丰富起来。
未来三年,去远方将通过合作共创,实现支持1000支队伍、10000名孩子研学旅行的目标。“去远方”项目不断扩容,直到所有心怀远方的孩子们都能自由地前往,这是我们坚定的心愿。真爱梦想欢迎老师们孩子们报名2020年“去远方”,祝愿孩子们感受到爱和看见,面对挫折不气馁,能够再接再厉,追逐更辽阔的天下,在无穷的远方,与无尽的人一起,将未来变成更好的未来,把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
来吧,一起走,去远方。
我是宿宿,真爱之声,明天见。
425 Listeners
230 Listeners
26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