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2018年7月15日主日讲章/晓峰 牧师


Listen Later

 

经文:提前三14-16节;

前言:

今天所分享的经文是保罗对前面所讲内容的一个总结,告诉提摩太保罗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告诉提摩太前面所说的这些事情都很重要,他应当照此指导在教会中反对错谬,宣讲真道,选立工人,设定秩序。为何要在教会中做这些事情呢?因为这是由教会的本质和使命所决定的。教会的本质就是神的家,使命就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很自然地就论到了教会得以实现其本质和完成其使命的奥秘是什么,就是基督。对基督的认识和效法就是基督信仰的核心,是敬虔的奥秘。// 也因此是对后续内容的的铺垫。

一、保罗写信的目的

1.“我指望快到你那里去,所以先将这些事写给你”

既然保罗说,指望快到提摩太那里去,就表明此时保罗不在以弗所教会。很可能保罗在马其顿省其他城市的教会,因为一章3节说“我往马其顿的时候,曾劝你仍住在以弗所,好嘱咐那几个人不可传异教,也不可听从荒渺无凭的话语和无穷的家谱”。

保罗为何要给提摩太写这封书信呢?正像一章3节提到的那样,保罗写的提摩太的这封书信的一个原因是告诉他该当如何处理教会面临的错谬道理的侵扰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保罗在马其顿的时候听说了,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担心提摩太不重视,又担心教会里有人不服从提摩太的教导权柄,所以就以信件的方式提醒提摩太这些事情要放在重要的地位上来处理,同时告诉提摩太该当如何处理教会内的这些实际问题。而且,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虽然这是写给提摩太个人的书信,但是这依然是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使徒书信,可以在公众层面来宣读的,以此来加强提摩太在教会中的属灵权柄。

因此,当保罗说“我指望快到你那里去”的时候,表达了保罗内心对于所听到教会内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关注和焦急,他都想要自己亲自前往处理。但他又知道他的行程不能快速前往,而事情本身在他看来属于需要及时处理的重要事件,不能等他现场去处理。事实上,如果以弗所教会尊重提摩太的属灵权威,其实并不需要一定保罗在场才能处理,提摩太就行。因此,信件的方式可能就是较好的解决方案,一方面解决了权柄的问题,一方面提供了从使徒来的属灵指导原则。这样,提摩太虽然年轻,但是作为保罗的代表有从使徒来的授权,照着使徒的教导就能处理教会的诸多事情。

2.“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

书信对于教会的层面更是有着莫大的益处。信件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把使徒对于教会工人如何在教会中处理教导、职分、牧养等问题的属灵教导存留下来,很有可能信件中所说的这些问题的处理原则保罗和提摩太在之前两人的相处过程已经谈论过,提摩太也都知道,但这毕竟是一个纯粹个人性的教导和训练过程,保罗将平日告诉提摩太的这些教导以文字的方式写下来送达一个教会,就属于在整个教会层面的指导意见和对提摩太的正式授权。这对于提摩太在教会层面的事奉有很大的支持作用和益处。对于提摩太来讲,这可能也是保罗有意给他一个单独处理教会重大问题的锻炼机会。所以,此时对于保罗来讲应该是开始有意识地为教会培养后续工人,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提前提后提多书可以看作是保罗所写的教会工人培训手册。

而且这里提到“倘若我耽延日久”说明保罗并非只是不能及时赶到以弗所,而是很有可能后续他就不能前往以弗所,原因可能是他后续事奉的安排或者身体状况等。因此,当保罗说这些话的时候,甚至可能就是为自己离世之后教会可以正常运行在做预备。即便使徒不在,提摩太等跟随使徒的人将来也离开,教会后续的领袖也知道在神的家中该如何行。// 直到今日,神的教会都是在使徒保罗当年写给提摩太和提多的书信规范中来设立工人,牧养和治理神的教会。

因此,保罗就在这两节经文中,将自己写信给提摩太的目的清晰地表达出来。那就是,告诉历世历代神所拣选的教会工人,在神的教会中该当如何照着神的心意来带领和牧养。接下来保罗就论到了教会与真道的关系。

二、教会的本质属性与使命

1.神的家

以“神的家”来论及教会,是保罗常用的一个说法。比如在《以弗所书》论到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关系时,保罗就曾特别提到这两个群体在基督耶稣里,靠着基督的血,两下归为一体,都是神家里的人了(弗二11-19)。既然是从家的角度来论到教会,那么首先是论到了教会的整体性与合一性,然后论到了教会各肢体彼此之间的关系。

神的教会不是一个松散的团体,更不是一群乌合之众。教会是一个紧密有机的生命体。基督徒与教会之间的关系不是观摩,不是参与,不是浅尝辄止,不是可有可无的若即若离,也不是靠手段、利益维系的关系。每一位圣徒必须委身在神的教会里,或者说必须归属在神的教会中,就像一个家庭的家庭成员对于家庭的委身和归属那样。属于一个教会这是一个基督徒的基本身份特征,就是你是教会的一员,你是一个特定地方教会的成员。在社会意义上,对一个人的认识,他的家庭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背景。对于一个基督徒的认识,他所在的教会就是他最重要的坐标系。因此,教会应当是一个高度紧密的团体。这种紧密关系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这个群体的成员具有内在而客观的合一性,就如保罗在《以弗所书》所说的那样“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 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弗四4-6),不管在感情和实际上是否具有紧密关系,这个层面合一关系的根基上帝已经赐下了。第二个层面是在一些具体的事工中有共同的感动、配搭,如保罗曾对腓利比教会的弟兄姊妹们所说的“从头一天直到如今,你们是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腓一5)。第三个层面就是生命藉着彼此相爱而合一,家庭的特点是归属、温馨、爱与自由,是彼此之间的亲密、信任和彼此相顾的责任。教会作为神的家,这家里的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从属灵的意义上超越地上家庭中的关系,因为教会中各肢体之间的关系因为认识基督的缘故乃是永恒的、圣洁的、荣耀的关系。愿我们在地上的时候,委身在神的家里,并藉着我们之间彼此相爱、彼此饶恕的关系让世人看到神真在我们中间,使神的荣耀从我们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着称赞(弗一12)。

2.永生神的教会

然后,论到教会本质属性中最重要的神圣性。这家是神的家。虽然用家庭来比喻神的教会,但这家并非是地上某个家庭那样的运作模式。这家的家长是基督,基督是教会的元首。教会的本质就是属神子民的聚集。这不是世界上某个人创建的,也不是某个机构,某个势力所创建的。教会是上帝自己所建立的。教会的存在完全是上帝自己的工作。这是神在创立世界以先在基督里所拣选的人(弗一4),蒙基督的宝血所洒,被圣灵洁净的人(彼前一2)的聚集。因此,教会是完全属于神的,是被上帝从世界分别出来的群体。也因此,教会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团体,势力。相应地,在管理神家的原则和权柄,每一个人的角色和职责也都不是由人自定的,都是从上帝来的。// 当然教会的神圣性并不意味着地方教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得救的,更不表明地方教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完美的,而是从教会的地位和归属来看的。

3.真理的根基和柱石

【弗3:10】 为要借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

第三,保罗论到了教会的功用和使命。但用根基和柱石来形容教会可能会令人有些困惑,因为通常我们认为根基比根基之上的东西要重要。显然,教会的根基是耶稣基督(林前三11),祂是房角的头块石头(彼前二7)。所以,对于这里使徒所用的根基一词的理解,需要参看柱石这个词语。使用根基和柱石这两个词语,可能与当时以弗所教会所处的异教文化有关。以弗所城废墟最著名的建筑当属亚底米的神庙,其主要由126根巨大的石柱构成。石柱对整个建筑起到了一个高举、宣扬的作用。因此这里用柱石比喻主要是指教会起支撑作用。因此,教会作为真理的根基和柱石的比喻是在表明教会对于真理的持守和见证的使命。根基则强调支撑要稳固,教会对于真理的持守必须坚定不移。教会在世界如同羊进入狼群(太十16),面对的挑战极大,如从世界来的逼迫,异教之风的摇动,万国荣华的诱惑,等等。因此教会面对这一切要站立得稳,面对挑战和攻击在真理层面必须清晰而坚定,对于真理的持守毫不动摇,毫不妥协;对于基督坚贞忠诚。如果教会在良心和真理的持守上有所软弱,那么就如同是房屋的根基被摇动了一样,后果会很严重。不但基督的真理会被蒙蔽,上帝的荣耀可能离开,而且还会给所在的时代和社会带来灾难。// 保罗之所以在此向提摩太论说教会的基本功用,可能主要是针对当时以弗所教会中有异端道理的搅扰,而作为属神的子民群体必须为真理而争战。尤其是,面对虚假教导的时候,一个教会整体的声音和持守尤其显得重要。不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作为一个合一的整体,一同为真理而争战。如果因为宣讲真理而面对危险、压力和诱惑,教会的会众显得疑惑、摇摆和畏缩,甚至彼此议论、攻击、论断,并且彼此分离,那么这就是教会在见证和持守真理层面的失败。

因此,一个真教会的第一特征就是宣讲真道。对福音真理的宣讲,对基督的见证,是一个教会必不可少的使命和责任,如果教会缺少了这一点,哪怕在慈善、教育、社会公义,等方面大有成就,教会也无法在神的面前交账。教会如果不再传讲基督,不再见证基督了,那么教会也就不再成为神的教会了。

教会是真理的根基和柱石,那么真理是什么?接下来使徒保罗就以一首诗歌的方式来阐明。

三、“大哉!敬虔的奥秘”

1.“大哉!”

在论到教会所持守真理的具体内容之前,使徒先有一个颂赞的感叹。可能在保罗写到这里时,想起了多年前他在以弗所事奉的时候因为福音大大兴旺得胜,影响了当地制造亚底米神银龛的生意,使得满城的人都被耸动起来,高呼“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啊!”(徒十九28,34)。那是发生在以弗所城的一件重大事件,对于以弗所教会的会众来说应当也记忆犹新。保罗可能特意使用了一个引发以弗所教会会众需要格外留意的表达方式,以此来激发神的子民对于真敬虔的认识。这个感叹是理解前面提到教会的内涵和使命之后进而更为清晰而具体地论到教会所见证的真理之间的链接。

2.“敬虔”

任何生命的表现都与神学的真理相关联,行在自己所信所言的道理中称为敬虔。真敬虔必然与对基督的认识相连。没有对于基督的认识,所谓敬虔都是虚假的。或者说,所谓敬虔就是关于如何在基督里的生活。脱离基督谈敬虔就落入到了世俗的道德主义和异教文化中了,必然带来人性里面的骄傲和绝望。

这里的敬虔显然是指属神的子民在世人面前所作的真理见证;教会对于真理的见证,就称为敬虔。显然,信耶稣之人在当时的文化处境中被人所看见的行为见证,与其他宗教有很大的不同,连与犹太教都不相同。就如同安提阿教会的弟兄姊妹在安提阿城所做的见证那样,以至于他们被人称为“基督徒”。就是说,基督徒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中,必须是让人惊奇的一群人。要让人觉得基督徒是如此的与众不同,与时代的潮流不同,与这个世界不同。基督徒的见证要让人觉得这是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这是一个震动世人内心的群体。当然不是标新立异,不是哗众取宠,不是在犯罪的事情上让人非议,而是有一个超越属世道德标准的令人钦佩的群体,而是让世人能够看到这个群体身上有一种这个世界不曾有的特质。教会的这种敬虔所具有超然的馨香之气,不但让人惊奇,而且在惊奇之余还令人产生羡慕和吸引力。人们可以不认同,但是他们也承认这是好的,这是前所未见的,但如今竟然看到了。教会应当成为自己所处时代的“神迹”,教会应当成为一种“奥秘”。应当令人心生不解,为何他们会这样行事,他们心中的力量是什么,应当吸引这个世界的人来探究,来寻求。// 这正是上帝子民分别为圣的特质。这是属于上帝的一个群体,必须让人看出不是人手所造的假神,而是永生上帝在他们中间。

3.“奥秘”

这里奥秘一词就解答了为何教会会有令人惊讶、令人不解的敬虔的行为见证呢?因为这敬虔关乎一个属灵的奥秘。保罗在这里使用奥秘一词的主要用意不是为了表达神秘的、不可知、晦涩难懂的。而是为了表达,这在过去是隐藏的,是人们凭着自己的理性、智慧和思想所无法知晓的。如保罗曾多次说的“我们所讲的,乃是从前所隐藏的神奥秘的智慧”(林前二7),“这奥秘在以前的世代,没有叫人知道,像如今藉着圣灵启示他的圣使徒和先知一样”(弗三5),“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西一26)。

这“神的奥秘,就是基督”(西二2),“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为有荣耀的盼望”(西一27),“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成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三6),而且神又乐意让人知道“这历代以来隐藏在创造万物之神里的奥秘是如何安排的,为要藉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这是照神从万世以前,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所定的旨意”(弗三9-11)。基督就是神的奥秘,就是以基督为中心的一切关于福音的真理。保罗自称他“深知基督的奥秘”(弗三4),也正因为他深知基督的奥秘,才铸成了他有属灵深度的生命敬虔。

而且,关于基督的一切真理,虽然我们都知道,我们也都相信,其实如果真思想起来,的确可以称为是奥秘,因为这不是理性所能企及的。必须藉着信心的眼光才能看到关于基督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否则,哪怕拥有很多关于基督的知识,哪怕熟练到可以背诵可以对人讲论,也不能让这奥秘成为敬虔的动力和泉源。// 比如关于基督的圣灵感孕、道成肉身、神人二性、死里复活、升天、再来,哪一件不是我们凭着理性无法理解,却凭着信心可以知道这是无比真实的呢?所以,敬虔的本质不是思想,理性,不是意志,乃是信心。真敬虔从来都不是拥有很多高深系统的神学知识,可以辩论,可以教导人,而是照着自己所知道的,都信服,并且乐意在生活中照着自己所信的去行。

这就是保罗在此所说的敬虔的奥秘。如果一个基督徒想要过敬虔的生活,不是靠着个人的力量克己,而是靠着对基督的认识和亲近。一个神的工人,该当如何在教会中行使自己从上帝所领受的职分,更加需要来默想基督。一个教会想要成为一个和神心意的教会,也需要照着基督的命令来事奉。

4.“无人不以为然”

吕振中本译为“大家公认”,这不但是保罗个人的认信和情感的炽烈表达,这也应当是所有基督徒共有的属灵认识和颂赞。每一位圣徒都必须承认这真的是伟大的敬虔的奥秘。如果有人不以为然,那么就表示,这人不那么敬虔。就表明这人信仰的根基还不稳固,容易被摇动。

四、这奥秘就是基督

但基督信仰的真理并非是抽象的一套思辨性的理论,而是一系列的历史的事件,而是关乎一个人的所是所言所行。这人就是神的儿子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

1.就是神在肉身显现

论到关于基督的奥秘,首先论到了道成肉身的奥秘,在这里被使徒描写为“神在肉身显现”,这是真敬虔最重要的根基。保罗其实是在论到道成肉身的意义。第一,上帝的降卑,世人对于神如何临在可能有无数种猜想,唯独就不会想到上帝竟然会是以十月怀胎,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临在。第二,就在人性的身体中,基督将神显明了出来,如使徒约翰所说“从来没有人见过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一18);主自己也多次宣告“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十四9)。// 救赎也是藉着这身体的受苦而成就的。

2.被圣灵称义

神的灵在基督的身上,世人可以不认识基督,但是圣灵却是基督的见证,见证拿撒勒人耶稣是完全圣洁无罪的,是从神来的圣者,他是神的儿子。这一点从四个方面可以知道。第一,就是基督的降生,正如当时天使对马利亚所说的话:“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路一35)。第二,基督的受洗,“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太三16)。第三,从主耶稣医病赶鬼就可以知道,正像主自己所说“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就是神的国临到你们了”(太十二28);而且基督所说的话语也带着圣灵的能力,正如以色列群众自己的见证“祂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太七29)。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耶稣基督的复活,“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一4)。复活就表明祂不能被死亡拘禁,唯有无罪者死亡才不能拘禁。因此,复活就显明了基督的完全圣洁无罪,那么基督的十字架就因复活被显明是对死亡和撒旦的得胜,是为拯救大工的成就。而非是基督的失败。// 如果说这首诗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的话,以上两行就是第一个部分,论到基督圣洁荣耀的身份。

3.被天使看见

关于基督在地上所行的,天使都知道。比如,圣灵感孕时,天使就曾对马利亚论到此神奇之事(路一28-38);主耶稣降生那天,是天使告诉牧羊人去伯利恒的客栈里寻找救主,并颂赞歌唱(路二9-15)。在主耶稣客西马尼园里的挣扎天使也知道,并蒙差派加添主耶稣力量(路二十二43),主耶稣复活的那天早上,是天使对前来坟墓的妇女讲话(路二十四4-7);主耶稣升天的时候,也是两位天使对门徒讲话(徒一10-11)。尤其是,使徒约翰在启示录里所记载看见异象的过程中有很多天使的参与。

天使是于救恩无份的,但天使却对于救恩工作也愿意详细察看(彼前一12)。圣洁蒙保守的天使更被称为是为那蒙受救恩的人效力(来一14)。因此,保罗说“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林前四9)。

甚至,即使是邪灵(堕落犯罪的天使)也比世人更知道耶稣的身份(太八29)。这样我们就知道,基督在地上救赎的工作不单单是在地上让人看见,让被圣灵特别恩待的人所明白知晓。基督在地上所成就的拯救工作是一个宇宙性的伟大事件,祂在十字架上的得胜和复活所震动的是阴间的势力,是在灵界的层面所取得的得胜地位和权柄(启一18)。基督的工作对灵界的震动远大过对于世界的震动。

// 这个短语则论到了基督救赎工作成效的层面,基督的十字架乃是属灵争战的完全的得胜,基督的十字架首先震动的是灵界,是死亡的权势。灵界里堕落的人,或者说天使(圣洁的天使自不必说,即使那些堕落的天使也很清楚)比人更加清楚地知道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和复活意味着什么。

4.被传于外邦

保罗在《以弗所书》论到这一点的时候,直接就称这是奥秘,“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三6)。这里就论到了基督救赎的工作在地上,在世人中间的显明。尤其是“传于外邦”是特别相对于旧约以色列人而言的。对于以色列人来讲,耶和华神是全地唯一的真神这一点没有问题,但是他们对于神除了拣选了他们,还在其他民族、国家中有神的子民这一点就不能接受了。但这正是神在创立世界以先就订立的救赎计划,神先拣选以色列人将律法赐给他们,就是要藉着他们让外邦人也认识耶和华神。// 外邦人也要因认识基督而成为神的子民,这就是福音的奥秘。对于以色列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对于新约教会而言,这就是保罗的宣教神学了。在保罗看来上帝福音广传的顺序就是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对于教会而言,基督论本身就包含着宣教的使命。或者说,对于一个教会而言,宣教是其在地上存有的首要使命。将基督宣讲给普世万邦万民,这是教会在地上事奉的目标。

而福音的广传也的确是一个奥秘,或者是一个奇迹。当基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门徒都四散逃走了。这个时刻世界上没有谁对于基督生前所宣讲的“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约十二32)这话还持有信心。在很多人看来,十字架将一个由拿撒勒人耶稣发起的一个运动结束了。谁都未曾想过这位被钉死的拿撒勒人耶稣复活了,四散的门徒又重新聚集,重新得力,从耶路撒冷、撒玛利亚、犹太全地、直到地极,福音真的被传于外邦万国万民中了。照着世人的角度来看耶稣在地上的工作,除了失败就没有什么了;也同样照着世人的角度来看今日归在基督名下之教会,除了惊奇还能有什么呢?

5.被世人信服

这是宣教工作的有效性,对于任何宣教士来讲都是安慰与鼓舞。你只要去宣讲,圣灵的工作使得就会有人信从。就是主曾鼓励在哥林多事奉时的保罗所说的:“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徒十八9)。因为,这不是凭着世界的力量所作成的工作,这是超然的属天力量的工作。但这里的信服,并非单指信而受洗,也包括了进一步的教导训练使基督徒成为门徒,生命长进,合乎主用。

6.被接在荣耀里

指基督复活之后的高升,这高升不单单是指与门徒相聚四十天之后被一朵云彩接走;更是指向了“祂洗净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来一3)这样一个被神高举的荣耀地位,如保罗在腓利比书中的诗歌所言“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于父神”(腓二9-11)。// 将来基督还会从荣耀中再次降临,所有仰望他信从他的人也会被一同接在荣耀里。

五、结语

这三节经文保罗论到到了教会与真理的关系。似乎重心落在了十六节保罗所写的基督论上,其实未尝不能说这是保罗藉着基督的工作从一个更为超越的视角来提到教会的神圣性和超越性。教会不是地上的一个普通的人的团体,而是基督以死亡的代价所买赎回来的属神的子民,是基督荣耀的身体和神的国度的投射。神为教会所预备的恩典和所赐下的权能,对于教会的使命和将来荣耀的结局,都是世人所无法想象的。

当然更是在教会中的神的子民无法想象的。一群原本在死亡、罪恶中的污秽、卑微的罪人,竟然能被称为是至高至圣至荣上帝的子民,竟然被主耶稣称为是自己的弟兄,也不以为耻(来二11),神被称为他们的神,神也不以为耻(来十一16)。之所以如此,全因基督的工作。教会与基督在各个方面都联系在一起,教会的荣耀都是从基督而来,教会的使命也是从基督而来,基督要藉着教会的宣讲和见证得着高举和荣耀。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教会当保守自己的圣洁,把自己献给基督,作个荣耀的教会(弗五25-27)。

也因此,能进入基督的教会,这是何等荣耀的恩典!能在神的教会里被神使用,同样是荣耀无比的职分和托付。这对于保罗来说,是他亲身的经历,也是对于教会工人和所有会众的呼召,为基督至死忠贞。因此,每一位圣徒都当为基督,为教会而竭力事奉。

最后我以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中的一段经文作为今日证道的结束:

【弗1:17】 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弗1:18】 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弗1:19】 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弗1:20】 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运行的大能大力,使他从死里复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弗1:21】 远超过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连来世的也都超过了。【弗1:22】 又将万有服在他的脚下,使他为教会作万有之首。【弗1:23】 教会是他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

回应诗歌:《3荣归天父歌》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4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6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