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这事乃出于耶和华”——2017年2月19日主日讲章/晓峰 牧师


Listen Later

 

经文:《创世记》二十四章

前言:

相对于《创世记》前面有些章节的紧张沉重而言,这一章内容令人感到一些轻松和愉快。因为这是一个在上帝引导下的婚姻故事。虽然记载的是以撒娶妻,但依然是亚伯拉罕的故事;虽然是亚伯拉罕的信心故事,但却是藉着亚伯拉罕的老仆人来展开的。下面我们分别从四个人物来分享在这个婚姻故事中他们的信心特点。


一、亚伯拉罕的信心

1.亚伯拉罕人生使命的最后一件事

首先,以撒已经到了甚至已经过了要娶妻的年龄了,这时以撒已经四十岁了(创二十五20)。第二,亚伯拉罕现在已经年纪老迈了,虽然他的年日还有三十五年(以撒四十岁的时候,亚伯拉罕140岁),但他可能也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基本完成了,自己可能随时会去见主了。因此他才会让自己的老仆人发誓不会把以撒带回原籍去,如果自己活着看到以撒结婚不需要发誓,老仆人的誓言应该是亚伯拉罕为如果自己已经死了,老仆人还未将以撒娶妻的事给办成预备的。

因此,本章第一节经文有很强的暗示性,暗示了亚伯拉罕为以撒娶妻这件事将会成为他跟随耶和华上帝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最后的信心行为。他从蒙召出吾珥,下埃及,与罗得分离,奋勇拯救罗得脱离五王,娶夏甲生以实玛利,为所多玛代求,欺骗亚比米勒,生以撒,献以撒,埋葬撒拉,从出吾珥直到今日,他在应许之地已经生活了近65年的时间,这六十五年间他经历了多次信心的起伏和考验,经历了多次的危机,但他更经历了无比的恩宠,至少七次上帝亲自向他显现、与他立约,保护他、鼓励他、安慰他,每一次不管是因为他的软弱还是他的刚强上帝都与他同在,他在迦南的一生真可以说是“向来在一切事上耶和华都赐福给他”。// 这也与起初上帝在呼召他出吾珥的时候,给他的应许相呼应“我必赐福给你”(创十二2)。

2.亚伯拉罕为何一定要为以撒娶一个自己家乡的女子为妻?

亚伯拉罕为何一定要差派一个可靠的老仆人回自己的家乡去为儿子娶妻呢?是像我们今天基督徒的婚姻考量一样,主要是基于信仰的层面吗?是的,正如亚伯拉罕对仆人所说的为以撒娶妻主要基于上帝给他的后裔和土地的应许。耶和华神曾多次应许亚伯拉罕要将迦南地赐给他和他的后裔(创十三15,十五18,十七8),虽然这地直到今日还是寄居之地,但亚伯拉罕却相信上帝的应许必定实现。因此,在要求老仆人起誓的时候,他说:“你要谨慎,不要带我的儿子回那里去,耶和华天上的主,曾带领我离开父家和本族的地,对我说话起誓说‘我要将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拉罕让老仆人起誓的重点是无论如何不能带着以撒离开应许之地回故乡去。当然,亚伯拉罕差派仆人回自己老家为以撒娶妻不是指亚伯拉罕要给以撒找一个具有共同信仰的基督徒姊妹,因为亚伯拉罕的家乡也不是敬畏上帝的地方,迦南地的人拜偶像,吾珥人也拜偶像。蒙召认识耶和华神的家庭已经从吾珥出来了。

亚伯拉罕不选迦南地的女子为以撒娶妻,基于信仰的考虑应该有两个层面,一不想让以撒被迦南地上的风俗所影响。二不愿意上帝的应许被人质疑。从属世的角度来讲,以撒若在迦南寄居之地娶妻生子,会更有利于他在寄居之地安定下来。但如果以撒娶了迦南地上的女子为妻,女子的娘家近在咫尺,文化和家族的影响力对于亚伯拉罕这个寄居者家庭来讲很可能将会是灭顶之灾。不但在信仰层面会有巨大的挑战,而且将来上帝应许实现的时候,可能会有人说,这地本来就是某某人家的,这并非是上帝所应许赐予的。就是说,以撒不能以迦南人女婿的身份来承受应许,免得被人说是迦南本地人的后裔得了迦南地。

所以,回老家去为以撒娶妻是基于对上帝应许必定成就的信心所做的决定。

二、老仆人的信心

亚伯拉罕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差派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替自己和以撒去完成这事。他虽然如此信任这个仆人,但是为以撒娶妻是如此重大的事件,不单单是建立家庭的问题,还关系到上帝应许的层面,值得他慎重对待。将手放在大腿底下起誓的方式就表明亚伯拉罕是极其郑重地将一件重大的事情交在了老仆人的手中。

虽然本章的主题是以撒娶妻,但是似乎主要人物是亚伯拉罕的老仆人似的。传说这个老仆人就是十五章里亚伯拉罕所说的大马士革人以利以谢,但圣经并没有记下这个老仆人的名字。上帝却透过这位老仆人赐福给亚伯拉罕,藉着这个老仆人的敬虔、忠诚和智慧把以撒娶妻这件事办的尽善尽美。如果这个老仆人真的是以利以谢的话,就更加显出了他的忠心谦卑。在这位老仆人展现了圣经里忠心又有见识的典型仆人形象。

1.老仆人的谨慎可靠

面对亚伯拉罕的信任和差派,把这么重大的事情交在自己手中来办理,这位老仆人没有因被重看而感恩涕零、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这样的答应很多时候是不可靠的表现,要么没有考虑事情的难度就随意应承,要么就是根本就没有将主人的托付放在心上,想糊弄了事。

仔细想一下亚伯拉罕的托付,其实并不容易完成,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找到一个合适的女子呢?第二个问题是假设找到了,这女子的家人会同意吗?第三个问题是,假如这女子的家人同意,这女子愿意跟随一个陌生人离开家乡来和一个从未谋面的人结婚吗?老仆人已经想到这一点,也对亚伯拉罕提出来。在得到亚伯拉罕的进一步说明之后,老仆人才应承下这个艰巨的任务。

2.老仆人对耶和华上帝的依靠

但亚伯拉罕的这个老仆人之所以愿意替亚伯拉罕去做这件难度颇大的事情,从根本上是因为他对亚伯拉罕所信之神的信心。亚伯拉罕对他所说的“耶和华天上的主…他必差遣使者在你面前,你就可以从那里为我儿子娶一个妻子”才是这个老仆人敢于出去的原因。跟随亚伯拉罕最大的福分其实不是被亚伯拉罕信任和衣食无忧,而是认识和敬畏亚伯拉罕的神,这也表明亚伯拉罕在自己的仆人面前为耶和华上帝做了美好的见证,对仆人有很大的影响。

这影响就表现在老仆人在整个寻找的过程中对耶和华上帝的祈求、感恩和颂赞上。从到了拿鹤的城外井边就祷告恳求神给一个印证,让他能认出有哪个合适的女子(创二十四12-14)。当利百加符合了印证条件之后,老仆人又低头向耶和华下拜称颂神(创二十四26-27),在听到拉班答应了这桩婚事之后,老仆人第三次俯伏在地向耶和华神感恩(创二十四52)。这也正是亚伯拉罕所信任的这位老仆人的信心体现,他所依靠的不是自己多年对亚伯拉罕的忠诚,不是自己的人生经验,不是自己的见识和智慧,他所依靠的是亚伯拉罕的神。

3.老仆人所提的印证条件

老仆人来到拿鹤城外的井边,在当时打水的主要是女性,而且多集中在早上或者傍晚天气凉爽的时候,而且为了安全很少一人单独行动,多是几人结伴而来。亚伯拉罕的老仆人就选在这样一个便于认识很多女子的时间、地点。在这个地方老仆人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他主人亚伯拉罕的神来祷告。祷告中向耶和华神求两个印证条件,以便认出适合作为以撒妻子的人选。虽然后面利百加一出场圣经就说明了她是一个容貌极其俊美的女子(创二十四16),但这不是亚伯拉罕的老仆人所求的,老仆人没有把容貌俊美作为印证条件向耶和华上帝求,他所求的辨认条件就两个,当他请求喝水时这女子愿意给他,并且,这女子还愿意主动打水给他的骆驼喝。这样的条件主要是针对一个人的内心品格,不但是以举手之劳来表达热情好客、乐于助人,而且还愿意付出大的代价来乐于助人。

我们可能觉得这个老仆人所提的条件太宽泛了,太简单了,不具有超然特征,能满足这样条件的人太容易出现了。需要说明的是,的确当地的风俗是若有陌生人需要喝水的话,本地人理当热心帮助,为他们提供水喝。但是人们通常不会主动问对方是否需要给他的牲口打水喝。亚伯拉罕的老仆人所求的印证重心其实在于自己没有提出给骆驼喝水的请求时,看哪个女子愿意主动提出为自己的骆驼打水喝。提出人要喝水的请求被应允不算为合适的印证,因为这是当时社会的惯例,不具有特别的“辨识性”。如果这天傍晚有十个女子出来打水,这十个人基本上都会答应喝水的请求,老仆人也无从辨认。但主动为陌生人的骆驼打水喝就是一个不寻常的举动了。因为一般情况下为解人渴所需要的水量很小,打一罐上来就行,这是个轻而易举的善行,不需要太大的爱心和热心就可以。但为牲畜打水喝,所需要的爱心要大的多。我们要知道,老仆人是带着十匹骆驼来的(创二十四10)。长途跋涉之后十匹骆驼需要的饮水量,是非常恐怖的,不要说一个女孩子,即使是一个身体强壮的成年男子可能都需要汗流浃背才能供上。我们从经文看到,利百加打的水让这十匹骆驼都喝足了(创二十四22),这种心灵与身体的强壮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这样的女孩子并不多见。其实,亚伯拉罕的这个老仆人所设立的这个印证中的主动为他的骆驼打水喝,不单单需要一个人并不常见的慷慨、爱心、热心、怜悯等品格,而且还得需要这个女子有足够的体力与做事的能力。为亚伯拉罕的儿子娶妻,考察一个高标准的品格和身体状况其实并不过分。但利百加给十匹骆驼喂足了水之后,我们还是可以猜想到老仆人包括和他同行的人估计都已经惊呆了。我想,这个老仆人其实并没有求上帝预备一个女孩子能把十匹骆驼都喂饱,只要她愿意主动地给骆驼打水喝就可以了。老仆人也没有想到上帝让他遇见的这个女子竟然是如此的超乎想象、出类拔萃。

但即使这样,老仆人在这里向上帝所求的两个印证,与后来基甸的羊毛露水法所求的印证还是有所不同。第一,基甸的羊毛露水法是超自然的印证条件,老仆人所求的虽然对人的品格、体力要求很高但还在一个自然范畴里。第二,基甸的羊毛露水法并非是为了让上帝的旨意显明出来,而是上帝的旨意已经在基甸的心里显明,他出于自己内在里面的一些惧怕和挣扎,除了内心里面所听到的声音,他还需要上帝以一个外在可见的超自然的方式来印证这个带领的声音的确是从上帝来,好让自己“无可推诿”。老仆人的做法却是,他真的并不知道上帝预备的女子是谁。如果老仆人祷告之前,抬头看见一个美貌的女子前来打水,圣灵在他心里感动他说:就是这个女子。老仆人然后再祷告说:主啊,如果是这个女子就让我在求水喝的时候,她主动提出也为我的骆驼打水喝,这样我就确定了刚才你在我心里给我的感动和带领了。亚伯拉罕的仆人是先祷告之后,才遇见利百加的。

// 这是否可以应用在我们今日的生活,用于来判断上帝旨意的显明呢?求印证从圣经原则来看似乎并未清楚地反对,旧约有这样的例证,新约除了掣签选出马提亚(徒一26)之后就没有任何经文和例证支持求印证的做法了。所以,通常情况下无须以求印证的方式来明白上帝的旨意和引导,藉着祷告凭着信心去行事就可以了。因为我们今日有圣经整全的真理启示,有圣灵的内在的感动、带领和光照的工作,圣灵更多是藉着圣经中真理的话语在我们的内心来引导我们。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印证,可能都不同于旧约那种超然的标记,而是一些自然的引导迹象。其实,道德、信心和常识,这三个方面基本足够用来显明或向左或向右了。道德方面比如要思想做这个选择符合圣经所启示的上帝的心意吗?对于荣耀上帝有帮助吗(会影响上帝的荣耀吗)?对于他人有益处吗(会对他人造成损害吗)?信心层面要鉴察你的内心平安吗(你是否还有很多疑惑、不确定等等)?常识的层面指是否违反上帝普遍恩典在基本社会规范和文化中的施行(即众人以为美的事)?

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以撒娶妻的事件是一个特殊事件,这种娶妻模式并不具有婚姻可以直接借鉴的普遍意义。因为以撒的娶妻不单单是要一个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事情,而是在上帝救恩历史的特别历史时期,关涉到给亚伯拉罕应许的传承和实现层面。

具体到婚姻的层面,如何知晓对方是上帝为自己所预备的呢?有很多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如首先要问自己的问题是,我了解他吗?基本的家庭、个人情况。我爱他吗?从感情到具体的欣赏之处到了什么程度。他对上帝、对婚姻的基本看法我能认同吗?,然后要征求自己的父母、牧者、亲密的肢体等人的意见。

4.老仆人的智慧和忠诚

1)给利百加礼物

老仆人等到利百加把十头骆驼都喂足了后,马上拿出贵重的金饰品戴在她身上表示感谢。当时一个雇工一年的工资平均大约十舍客勒银子,而老仆人给利百加戴在手上的是重十舍客勒的金镯子。我们要思想的是,老仆人此时虽然基本认为这可能就是上帝为以撒所预备的妻子,但他对利百加的表达只在礼物的层面上很贵重,却没有很贸然、粗鲁地就跟利百加说,你就是我要找的人,跟我回去同我家少主人成亲吧。更没有欣喜若狂之下指挥其他人把利百加给抢走,直接从井边就返回迦南地了。虽然上帝垂听了老仆人的祷告,给了超过所祈求的印证指标,但这是婚姻事件,即使有印证这也只是一个单方面的印证,只说明这个女子附和了老仆人的要求,只意味着老仆人可以有所表示,可以有进一步的拜访了。还不能完全认定一定就是利百加,真正的显明还需要征求利百加家人的意见和利百加本人的意见来确定。所以,没有人可以凭着自己在祷告中的感动或者自认为是上帝的带领就单方面宣告某个人是上帝为自己预备的配偶,更不可以不顾对方的意见和感受就提出进入婚姻的要求。

在动身前往利百加家之前,老仆人再次向耶和华上帝感恩和颂赞,上帝所预备的道路通达宽广,超过人的所求所想。利百加真的是具有强壮的体力和迅捷的行动力,打水喂足十匹骆驼之后,又跑步回到家中把自己的哥哥给叫来了。

2)先定婚事后吃饭

跟着拉班来到利百加的家里,老仆人拒绝了拉班热情的饮食款待。这就是老仆人对于所托付之事的忠诚,老仆人的忠诚在于先要清楚地知道利百加是否就是上帝所预备的女子,然后再吃饭。我们需要留意两个细节,一老仆人原封不动地将整个事件描述之后,马上就要求拉班给一个明确的回复:行还是不行,现在就可以告诉我(创二十四49)。二等到拉班同意了,老仆人向耶和华神感恩祷告之后,立刻正式下了聘礼,将这婚事完全敲定。等一切事情都办妥之后,他才和随行的人吃饭。

3)马上动身不耽延

第二天一早老仆人就准备返回,而利百加的哥哥拉班和母亲则请求十天后才让利百加跟亚伯拉罕的老仆人回去,这是合乎情理的说法。但显然老仆人此刻归心似箭,他要急着赶回去好告诉亚伯拉罕上帝所预备的出人意料的恩典。这种毫不耽延一方面说明了老仆人心里的高兴,一方面也表达了他以亚伯拉罕给他的托付为重,一夜的休息对于长途跋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人来讲是不够的,更何况这么大年龄的人。但他现在内心火热,不顾辛劳,一心想要回去复命,越快越好。

三、利百加的信心

一边是老仆人请求马上就动身回迦南的迫不及待,一边是自己的家人希望多住几天的恋恋不舍,决定权被放在了利百加的面前。上帝再次显出祂格外的带领。利百加回答:我去。不但拉班和利百加的母亲觉得意外,可能连亚伯拉罕的老仆人也觉得意外。这个决定不同寻常,也不合乎常理。这不是说利百加头脑简单,莽撞无知;也不是说她和家人关系不好,早就盼着离家而去,更不是说她贪恋钱财,想过富贵生活。我们应该留意到,本章有四分之一的篇幅记载了老仆人对利百加一家人的讲话,将整个事件的过程完整地叙述了一遍,在我们看起来是一个重复,但实际是为了利百加如此果断地决定埋下来伏笔。不但给拉班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更是为了让利百加知道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老仆人陈述的时候,利百加就在旁边仔细聆听。因此,第二天利百加看似不假思索的决定,其实已经经过了一夜的酝酿了。

这也可以看作是利百加信心的选择。她可能听自己的父母哥哥说起过亚伯拉罕一家的情况,但是面对自己要真的离开自己的本地、本族、父家,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并要嫁给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的时候,无论如何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利百加被吸引的并非是亚伯拉罕的富有,而是亚伯拉罕的神。老仆人在利百加面前为耶和华神做了一个美好的见证,利百加从未想到过自己主动乐意为一个陌生人的骆驼打水喝竟然进入到了耶和华神的计划中了,她可能在期盼自己将来的人生在耶和华上帝所大大祝福的这个家庭中会是什么样的呢。利百加的信心与当年听到上帝呼召就离开本地、本族、父家的亚伯拉罕有些类似,也唯有这样的信心才能成为应许家族的女主人吧。

既然自己的妹妹如此坚定地要跟着亚伯拉罕的仆人走,拉班和她母亲就只能祝福了。就连他们的祝福也是耶和华上帝藉着他们的口所给的真实的应许预言。从后裔和土地两个方面正与上帝给亚伯拉罕的应许相合。

四、以撒的信心

利百加跟着亚伯拉罕的仆人来到迦南的田野,看到远处那个在田间安静默想的人,她凭着直觉就知道这人应该就是以撒。她急忙从骆驼上下来,表达了对以撒的尊重。可能对于以撒来说他没有想到,这个在夕阳的光辉中骑着骆驼而来的女子就是自己的新娘。但他知道这个陌生女子一定与自己有某些关系,因为他所熟悉的自己父亲最信任的老仆人陪着一起来的。老仆人再一次用较长的篇幅把一个更完整的过程对以撒讲了一遍。

似乎这也印证了以撒对于自己父亲为自己娶妻这事一无所知,但这对以撒似乎也没有什么负面的影响,以撒没有因为不征求自己的意见就非常生气地拂袖而去,反而把利百加领进母亲撒拉生前居住的帐篷里。

我想,以撒的信心如同他被献祭时的顺服一样,乃在于他深信父亲亚伯拉罕的安排是出于耶和华神的带领。本章最后一节经文中的“爱”与“安慰”这两个词非常强烈地表达了以撒和利百加在婚姻中的彼此相爱的融洽和美好关系。也就印证了这的确是上帝的美意。

// 在两个人成婚之前以撒和利百加并不相识相知,他们的爱情是从婚姻开始的。是在婚姻中他们开始了彼此的熟知、了解,并彼此相爱。因此,婚姻不是爱情的终结,反而婚姻才是爱真正的培育环境。

五、今日的借鉴

1.忠诚有见识的仆人

这是一个完美仆人的形象,谨慎、忠诚有见识。面对托付考量的仔细而深入,不随意答应和承诺,只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但一旦承诺就尽一切可能来完成。更为重要的是,亚伯拉罕的老仆人不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而是对亚伯拉罕的神的依靠和祈求。

2.基于信仰的婚姻考量

亚伯拉罕之所以不在迦南本地为以撒娶妻,主要是信仰层面的考虑,而非属世的好处。虽然找一个迦南本地人对于以撒在寄居地的生活会有很多便利,但是对信仰和应许信心的持守却有巨大的危机。无论是为子女婚姻祷告的父母,还是渴望进入婚姻的弟兄姊妹,需要学习的是从信仰的层面衡量婚姻的选择,而非是从属世的层面。

3.利百加的果断勇敢

在这个故事中,利百加最值得效法的地方除了她乐于助人的品格和强健的体魄和能力之外,就是她的勇气。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和一个陌生的人结婚,这对于一个人的挑战非常大。但这种勇气不是来自利百加性格中的莽撞和任性,而是可以看作这是基于上帝给她的呼召而做的选择。参照曾淼姊妹上个主日的分享来看,在没有现代交通和通信手段的当时社会,离开家乡和亲人从某个角度而言就意味着和自己过去生命相关以及所依赖的一切的完全的断开,这是一个唯独仰望上帝才能走下去的道路。婚姻具有类似的性质,你一旦确定了上帝的心意,一旦决定要和一个人进入婚姻了,那么就应当以一种一往无前的冒险精神把自己完全交托在上帝手中,扑身投入,不留后路,忠诚委身。

4.以撒的顺服

以撒的婚姻完全是上帝的预备。在这个故事中,除了最后一小段经文提到了以撒爱利百加之外,没有任何提到以撒在前期有什么参与。就像献以撒的时候没有与撒拉商量一样,这一次亚伯拉罕也没有征求以撒的意见,没有和以撒商量,而是直接就委托给自己的老仆人去办这件事了。从亚伯拉罕郑重其事地让老仆人起誓就可以知道,这不是亚伯拉罕不看重以撒的婚姻,反而是极其看重以撒的婚姻,他知道上帝的心意是什么,就照着去做了。

而对于以撒在前期的缺席记载,就表明了以撒对上帝心意的顺服。这不是一个包办婚姻的案例,而是一个顺服的案例。以撒的顺服不但表现在亚伯拉罕献他为祭的时候,也表现在面对父亲为自己所准备的婚姻上。基督徒在自己的配偶选择上也应当效法以撒对上帝旨意的顺服,不是凭着自己的意思和标准,而是照着上帝的意思和标准。

以撒似乎在这件关乎自己与人生命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上毫无作为,他在被动甚至是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上帝藉着他父亲的信心和老仆人的忠诚,把上帝为他预备的妻子带领到了他的面前。事就这样成了。

5.上帝所给的印记

从亚伯拉罕差派自己的老仆人要求他指着耶和华起誓开始,上帝就一路显出带领的恩典。第一带领老仆人走到亚伯拉罕的兄弟所居住的城市,第二感动老仆人在开始确定人选之前先祷告,第三马上就垂听祷告让利百加显明出来,第四藉着见面礼知晓了这是亚伯拉罕兄弟的孙女并被允准住在她家,第五拉班作为监护人同意将利百加嫁给以撒,第六利百加也乐意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第七以撒对利百加的爱。由此我们看到,在婚姻的预备过程中,上帝在每一个关键的环节上都会有格外的恩典和带领。

【箴3:6】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回应诗歌:《全路程我救主领我》55首。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View all
WSJ What’s New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What’s News

4,356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5 Listeners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by Sally Shi

Sally Shi 寂静的声音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