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怕问

制造业能不能玩转人工智能?


Listen Later

添加微信"siemensfm1847",加入听友群,发现更多精彩!


咨询西门子业务,请拨打400-616-2020

为什么制造业需要人工智能?


从两个维度来解读,首先是技术上:计算机处理速度大幅提升、存储成本下降、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让人工智能的应用成本大幅降低。


其次是需求上:随着消费者个性化和产品品质升级的需求发展,大大增加了制造业的复杂性,包括生产的组织形式、质量检测环节、仓储物流等环节。随着系统越来越复杂,人的学习曲线就会越缓慢,人应对复杂系统的能力就会成为制约技术进步和应用的瓶颈。

在传统工业界大都以人的决策和反馈为核心,这就会导致系统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价值并没有被释放出来。而人工智能为工业带来的变革,就是摆脱人类认知和知识边界的限制,为决策支持和协同优化提供可量化依据。

这次讨论人工智能在生产不同环节,包括产线设备、质量检测、仓储物流、整体运维四个方面的应用。

首先是人工智能在生产产线上的应用,谈到生产产线应用,主要包括两个大方向,一是产线设备维护;二是产线设备的参数优化。

针对产线设备维护又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在产生日常运维的应用:

比如一条生产线突然发出故障报警,机器能够自己进行诊断,找到哪里产生了问题,原因是什么,同时还能够根据历史维护的记录或者维护标准,告诉我们如何解决故障,甚至让机器自己解决问题、自我恢复。例如,在一个电网中,要能够可靠地定位在电网的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用常规方法大概只能做到80%。西门子利用了深度学习技术对历史故障事件学习,通过已经分布在电网中的继电器,来更好地判断电网出了什么问题,出在哪个地方等等。学习算法已经嵌入到我们标准断路器的产品中。

其次是在预测性维护的应用:

如果工业生产线或设备如果突然出现问题,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利用大数据建模和神经网络等算法,可以让机器在出现问题之前就感知到或者分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工厂中的数控机床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刀具就需要更换,西门子的数控机床预防性维护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历史的运营数据,机器可以提前知道刀具会损坏的时间,从而提前准备好更换的配件,并安排在最近的一次维护时更换刀具。

针对产线设备参数优化方面:

在实际工厂生产中,产线工位少则几十个,多则数百个,涉及的产线设备、生产物料、工人都非常多。通过基于生产线的大量数据,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可以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产线上的大量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捕捉关键因子,可以有效提升产品合格率。西门子推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Mindsphere,未来用户和合作伙伴都可以利用Mindsphere的大数据算法,开发相应的APP,对产线进行优化。

介绍完在生产产线的应用,接着介绍人工智能在质量检测的应用

现在有很多工厂传统上都是用人工在做质量检测的工作,在生产流水线上的质检员,他们需要每天花1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去判断质量。很多工厂这个工作岗位两三个月就要轮一次岗,因为肉眼确实受不了。为什么之前没用技术的手段帮助解决质检的问题呢?主要原因是传统视觉设备误判率比较高。大概是有百分之二十,甚至三十的误判率。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它具备学习能力。比如说,同样一个划痕,它会和传统系统一样,第一次都犯错误。但是人工智能第二次、第三次,它不会犯一样的错误,它具备一个学习能力。同样的问题或者类似的问题,下次它会做出非常精准的判断。而传统的系统除非修改程序,同样的问题,下次它一样会犯错误。


特别感谢本期节目作者:西门子数字化工厂集团及过程工业和驱动集团Sales100 B16培训生李海鸽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科技不怕问By 西门子调频1847


More shows like 科技不怕问

View all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28 Listeners

Think Fast Talk Smart: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by Matt Abrahams, Think Fast Talk Smart

Think Fast Talk Smart: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813 Listeners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368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9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