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专家大腕儿说历史。
咱们在日常生活和各种影视剧中,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植入广告,不仅让人眼花缭乱,有时更是防不胜防。很多商家为了能让商品大卖,甚至还会不惜花重金邀请各路明星来做广告代言人。您别以为这广告代言人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专利,人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那么,古代的广告代言人什么样?又是怎么收代言费的?今天咱就来说说古代广告代言人那些事儿。
“伯乐相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这伯乐本名叫孙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郜(gào)国人,这人特别擅长辨识马的好坏,因此渐渐就成了当时有名的相马专家。一次,一个卖马的商贩在市场上接连等了三天,都不见有人来买他的马。这人十分着急,便专程跑去见了伯乐。卖马人跟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至今都没有卖出去,希望先生能到集市上绕到我的马前看一眼,离开时再回头瞅一瞅它,这样我愿意给您一天的劳务费。”伯乐答应了,真的来到集市,绕着那匹马转了几圈,离开时还不忘回头看了一眼。结果大家一看这是让伯乐都恋恋不舍的马,那肯定是匹好马呀,于是纷纷竞价买马。最后,马不仅卖出去了,价格还翻了十倍。就这样,伯乐不仅无形当中过了把当广告代言人的瘾,还一不小心成了古代收代言费的第一人。
虽然这古代跟现代一样,多数情况下请明星站个台,做个广告都得给些代言费。但是也有个别明星不仅做代言人分文不取,甚至还亲自参与了产品设计。王羲之就是其中的一位。有一天,王羲之在绍兴城中散步,路过一座石桥时看见有位老妇人顶着烈日在叫卖竹扇,可半天也不见有人来买。于是王羲之走到老妇人跟前,在每把扇子上都写了几个字。临走还不忘嘱咐老妇人说,如果有人来问扇子,你就说这字是王右军写的,每把扇子要价百文钱。老妇人将信将疑的照着做了,果不其然,这扇子很快便被抢购一空。至今,在浙江绍兴仍有一座石桥名叫“题扇桥”,传说就是王羲之当年为老妇人给扇子题字的地方。
要说王羲之这位广告代言人也确实是皮得很,虽然销售全程没有出境,但还是成功证明了自己强大的带货能力。真可谓有了代言软实力,露不露脸都可以。
北宋大文豪苏轼也是这样一位广告代言人,不靠脸吃饭,却偏爱写广告软文。什么东坡肉啊,茶叶啊,他都给写过专属广告诗。甚至在给杭州径山龙井水写赞美诗时,诗末还不忘调皮的备注一句“龙井水洗病眼有效。”的广告词。北宋绍圣年间,当时名满天下的苏轼被贬官到海南,住在一家馓子店边上,这家店做的馓子形状均匀,颜色金黄,口感香脆。要知道苏轼是一位美食达人,一看到好吃的东西就挪不动步,于是经常光顾这家馓子店,渐渐的也就跟店里的老板娘熟络起来。老板娘知道苏轼文采飞扬,粉丝众多,便一再请求苏轼为她的馓子店写首诗。苏轼见店里平时生意冷清,也怜悯老板娘生活困苦,便挥笔为馓子店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广告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您听听,这首诗哪是在说油腻腻的馓子,简直就是在写美丽俏佳人啊。从此,馓子店每天生意爆满,苏轼也再一次用才华彰显了他巨大的名人影响力。
古往今来,虽说依靠明星代言能够卖出更多的商品,带来更好的收益。但是对于商品本身而言,明星代言终究不过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儿,质量好才是始终不变的硬道理。
好了,本期的专家大腕儿说历史就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制作:文博研习社
声音:岳泽龙
5
22 ratings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专家大腕儿说历史。
咱们在日常生活和各种影视剧中,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植入广告,不仅让人眼花缭乱,有时更是防不胜防。很多商家为了能让商品大卖,甚至还会不惜花重金邀请各路明星来做广告代言人。您别以为这广告代言人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专利,人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那么,古代的广告代言人什么样?又是怎么收代言费的?今天咱就来说说古代广告代言人那些事儿。
“伯乐相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这伯乐本名叫孙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郜(gào)国人,这人特别擅长辨识马的好坏,因此渐渐就成了当时有名的相马专家。一次,一个卖马的商贩在市场上接连等了三天,都不见有人来买他的马。这人十分着急,便专程跑去见了伯乐。卖马人跟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至今都没有卖出去,希望先生能到集市上绕到我的马前看一眼,离开时再回头瞅一瞅它,这样我愿意给您一天的劳务费。”伯乐答应了,真的来到集市,绕着那匹马转了几圈,离开时还不忘回头看了一眼。结果大家一看这是让伯乐都恋恋不舍的马,那肯定是匹好马呀,于是纷纷竞价买马。最后,马不仅卖出去了,价格还翻了十倍。就这样,伯乐不仅无形当中过了把当广告代言人的瘾,还一不小心成了古代收代言费的第一人。
虽然这古代跟现代一样,多数情况下请明星站个台,做个广告都得给些代言费。但是也有个别明星不仅做代言人分文不取,甚至还亲自参与了产品设计。王羲之就是其中的一位。有一天,王羲之在绍兴城中散步,路过一座石桥时看见有位老妇人顶着烈日在叫卖竹扇,可半天也不见有人来买。于是王羲之走到老妇人跟前,在每把扇子上都写了几个字。临走还不忘嘱咐老妇人说,如果有人来问扇子,你就说这字是王右军写的,每把扇子要价百文钱。老妇人将信将疑的照着做了,果不其然,这扇子很快便被抢购一空。至今,在浙江绍兴仍有一座石桥名叫“题扇桥”,传说就是王羲之当年为老妇人给扇子题字的地方。
要说王羲之这位广告代言人也确实是皮得很,虽然销售全程没有出境,但还是成功证明了自己强大的带货能力。真可谓有了代言软实力,露不露脸都可以。
北宋大文豪苏轼也是这样一位广告代言人,不靠脸吃饭,却偏爱写广告软文。什么东坡肉啊,茶叶啊,他都给写过专属广告诗。甚至在给杭州径山龙井水写赞美诗时,诗末还不忘调皮的备注一句“龙井水洗病眼有效。”的广告词。北宋绍圣年间,当时名满天下的苏轼被贬官到海南,住在一家馓子店边上,这家店做的馓子形状均匀,颜色金黄,口感香脆。要知道苏轼是一位美食达人,一看到好吃的东西就挪不动步,于是经常光顾这家馓子店,渐渐的也就跟店里的老板娘熟络起来。老板娘知道苏轼文采飞扬,粉丝众多,便一再请求苏轼为她的馓子店写首诗。苏轼见店里平时生意冷清,也怜悯老板娘生活困苦,便挥笔为馓子店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广告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您听听,这首诗哪是在说油腻腻的馓子,简直就是在写美丽俏佳人啊。从此,馓子店每天生意爆满,苏轼也再一次用才华彰显了他巨大的名人影响力。
古往今来,虽说依靠明星代言能够卖出更多的商品,带来更好的收益。但是对于商品本身而言,明星代言终究不过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儿,质量好才是始终不变的硬道理。
好了,本期的专家大腕儿说历史就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制作:文博研习社
声音:岳泽龙
17 Listeners
439 Listeners
74 Listeners
1 Listeners
299 Listeners
15 Listeners
267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