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敲月下門

助子出家母得授記


Listen Later

《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釋迦牟尼佛告諸弟子:過去久遠世時,有佛入城乞食,隨行的眾比丘弟子皆相好莊嚴,威儀端正。一位懷孕的婦人,適巧遇見,見佛及僧眾儀容勝妙,心中暗自發願:「若我所生為兒子,將使其成為佛之弟子,出家為沙門。」
婦人足月順利產子,所生之子身相端正出眾,婦人因此愛憐不捨,遂改變心意,無意讓兒子出家為沙門;後來,又覺悟到不應如此,心裡思惟:「我先前曾發願,若所生為子,願讓他出家修道。如今我兒已生,身相端嚴異於凡人,並且出生後,令我身體安健,切不可因此眷戀不捨而違背當初的誓願。」
此兒長至七歲時,家業中落,生活困窘。一日,婦人便攜帶親手所作,可供兩人食用之飯食,及出家人所需的三衣,手持澡瓶,帶著兒子前往佛所。見到佛時,立即上前頂禮,稟白佛:「祈求您垂愍我子,讓他成為沙門,於後得成道果,身形亦如同佛的勝妙莊嚴。」佛即應允。
於是,母親即以所攜帶澡瓶的水為兒子淨手,此時有九龍從瓶口出,吐水灌注於此兒手中;此兒淨手畢,其母又將瓶中剩餘之水灑在兒子頭上,當水緩緩流過此兒頭頂時,頓時化成華蓋,以及眾多珍寶裝飾的寶帳,寶帳中有師子座,佛端坐於座上,微笑端視,口中出五色祥光,光照十億佛土後,還回繞佛身,再從此兒頭頂入。其時,小兒之母以所備之齋食供養佛,並供食其子,當下發起無上道心,此時,十億佛土產生六種震動,弘化於諸佛土之佛皆現前。
佛接受小兒母親供養後,諸佛與比丘僧眾亦受小兒母親供養,皆齋食飽足,但小兒母親原先所備之齋食毫無減少;這位母親見此殊勝之景,心生歡喜,與無數天人當下皆得不退轉地。此時,小兒自然髮落,成為沙門,亦得不退轉地。

小兒之母向前稟白佛:「今日我所見,有三件奇特之事:我以澡瓶之水為兒子淨手時,有九龍吐水,此一奇特事;將瓶中剩餘之水灑在兒子頭上,頓時化成寶帳,並有師子座,有佛坐於座上,是二奇特事;於時,佛微笑,口中光明從兒頂入,是三奇特事;請佛慈悲開示此三事之因由。」
佛言:「此兒於過後十四劫,必定成佛,是時,九龍當吐水浴金身,師子座、華蓋、寶帳,及佛微笑,口中祥光從此兒頂入,皆是其時當感應之瑞相。」此母聽佛授記後,倍加歡喜;佛並授記此母後世當為轉輪聖王之母,至七百世後,其劫壽盡,登不退轉地。
佛言:「那時之小兒,是我前身;我於今世,成就之功德亦如是。」在場的諸天龍神、一切人,聽聞佛所說,皆得不退轉地。
古德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出家修行,至心修道,弘法利生,續佛慧命,為最上報恩,父母宗族,同被其澤。為人父母難捨能捨,成就子女出家,也因為子女出家的因緣,學法、護法,走向成佛之道,為彼此互相成就的殊勝因緣。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8nryim00a801w26xmv7ryg/comments
在忙碌的生活中,總有順逆境界使我們這念心起了許多波瀾,如何讓自己心境能有安定力量;所以「僧敲月下門」借用佛法典故來敲我們的心,讓我們時時迴光反照。使我們身心得到安頓!歡迎您訂閱與分享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僧敲月下門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More shows like 僧敲月下門

View all
阿善師鑑識實錄 by 阿善師製作團隊

阿善師鑑識實錄

93 Listeners

8靈3研究所 by S所長 & 各靈能者

8靈3研究所

6 Listeners

禪心世界 by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禪心世界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