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這條路

作家向陽談 創造台灣副刊文化傳奇的高信疆


Listen Later

向陽老師說:高信疆是1970年代戰後世代詩社《龍族》的主腦人物,老師在大學年代習作現代詩階段深受他主編的《龍族評論專號》影響,對《龍族》回歸傳統、關懷現實、擁抱大地的主張相當認同;1979年,向陽老師與詩友合創《陽光小集》於高雄,這個詩社進入1980年代後主張、編輯取向,都受他和《龍族》的影響。在老師初入詩壇的階段,他是向陽老師敬佩和效法的典模人物。

1981年6月底,向陽老師因詩人商禽推薦,進入了高信疆曾經擔任總編輯的《時報周刊》當編輯,而與高信疆有了更多接觸,也因為如此,得以更加了解他主編副刊的胸襟、理念和高度。《人間》能在1970年代創造出新而壯闊的文化風潮,因為有他這樣具有包容力、親和力,又同時懷抱理念、瞻矚遠景、不憂不懼的主編。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爆發前一年,他已遭受軍方的壓力而被迫去職,離台赴美遊學,直到1978年1月才重返編輯檯,老師在報社看到的他,依然風姿英發,以《人間》為平台,繼續在1980年代發光發熱,並與當時主編《聯副》的詩人瘂弦展開另一階段的文化領導權競爭。「副刊高」與「副刊王」之爭,成為當時文化界的佳話。

1980年2月,《人間》推出〈風雲十年:文化十事/文化十人〉特輯,列出「鄉土文學論戰」、「中國大陸抗議文學的勃興」、「保釣運動引起的文化迴響」、「雲門舞集的崛起」、「報紙副刊的突破」、「洪通畫展引起的震撼」、「報導文學蔚的風氣」、「學術重鎮多人逝世」、「校園歌曲邁向社會」、「漢聲雜誌的收穫」等文化十事,氣派閎闊,具體勾勒出1970年代的台灣文化圖像。向陽老師看到他約稿、用稿,展現了一個副刊主編的議題設定能力,他能讓純粹的文學創作,透過優質而具有高度的編輯手法,成為文壇和文化界最熱門的話題。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寫作這條路By 徐凡, Rti


More shows like 寫作這條路

View all
阿愷之聲Podcast by 阿愷之聲相當有限公司

阿愷之聲Podcast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