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這條路

作家向陽談 融通現代與古典的詩人鄭愁予


Listen Later

鄭愁予,童年時代就隨著父親和母親走遍中國大江南北,這使他具有豐富的閱歷,敏銳的觀察力,加上母親教他研讀古詩詞,奠定了他豐富、深蘊的古典文學修養。他使用的筆名「愁予」,出自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1968年,鄭愁予赴美,進入愛荷華大學英文系作家創作坊深造,取得藝術碩士學位,先後任教於美國愛荷華大學及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擔任高級講師,教授中國現代文學。

1974年,鄭愁予的名字重現臺灣詩壇,他的詩集《鄭愁予詩選集》、《鄭愁予詩集》,受到讀者熱愛,不斷再版,使他成為最受歡迎的詩人,至今為止,他的詩集在臺北、香港、北京等地出版十六種以上,《鄭愁予詩選集》約150刷,《鄭愁予詩集》、《鄭愁予詩集Ⅱ》等,也都長期高居暢銷排行榜。他的名詩更廣為大、中學校選為教材。1994年,鄭愁予以詩集《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獲得國家文藝獎;1999年,聯合報舉辦二十世紀新文學經典,《鄭愁予詩集》被選為三十本經典之一。鄭愁予被認為是臺灣現代詩壇上最令人著迷的詩人,他的人生和他的詩一樣,一如行雲流水,綜合了古典與現代之美,粗獷與柔婉之美,成就了「鄭愁予傳奇」。

鄭愁予的詩在語言、意象及節奏處理上,都有相當高的表現,詩人向陽推崇鄭愁予的詩「語言純淨、意象華麗,具有動人心弦的節奏感,因此頗獲讀者喜愛;近期詩作則沉穩內斂,趨向素樸,凝鍊詩思。」可以概括鄭愁予的詩藝表現特色。至於他在詩創作上的成就,可從三個層面看:巧妙融合古典與現代,自然調製節奏與聲籟,精準表現語言與意象。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寫作這條路By 徐凡, Rti


More shows like 寫作這條路

View all
阿愷之聲Podcast by 阿愷之聲相當有限公司

阿愷之聲Podcast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