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這條路

作家向陽 談台灣文學傳播的開拓者李瑞騰


Listen Later

曾經擔任過《文訊》總編輯的李瑞騰兄的名字和臉容,以及他用力講話的手勢和豐富表情。1983年7月《文訊》的創刊,原為國民黨文化工作會主事的刊物,負有執政黨文化工作的責任,由孫起明負責主編;1984年10月延請當時擔任《商工日報》副刊主編的學者李瑞騰擔任總編輯,他接編後大力改革,強化《文訊》作為文學傳播媒體的公共性,讓這份黨辦刊物的黨化色彩逐漸淡化,同時也以他自身橫跨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和世界華文文學三個領域的學界、文化界人脈,以各種具有規劃的、深入的報導專輯,充實了《文訊》的內容,終於受到文壇和學界的重視;讓《文訊》跨越了黨派、地域和意識形型態的鴻溝,成為國內外學界了解台灣文學生態、趨勢的重要雜誌。

他可以說是早期《文訊》雜誌的靈魂人物。他是一個編輯高手,擅長設定議題,主動出擊。舉凡雜誌專題的規劃、專家學者的約稿、相關活動的舉辦,都具有呼風喚雨的氣勢。我印象深刻的幾個專題和活動,諸如「古典文學現代化」座談、「香港文學專輯」、「菲律賓華文文學特輯」、「當代文學問題研討會」、「當前大陸文學研討會」以及「報紙副刊特輯」等專題報導、論述,都頗具前瞻性,即使到今天也還是值得持續關注的議題。

回想大學年代的這段往事,在多風雨的華岡,瑞騰兄總是以兄長的寬容,指導並支持華岡詩社,那些畫面,即使時隔四十年,仍歷歷在我眼中。在文學的道路上,我們算是同時從華岡出發,至今也仍在同一條路上,這樣的情誼,涓細而綿長。

無論主編《年度詩選》、主持《文訊》八年多的編務,或者其後創辦《台灣文學觀察雜誌》擔任發行人兼總編輯、創辦《台灣詩學季刊》擔任社長,乃至2010年起擔任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四年期間,他都是以熱愛文學的初心,結合他自大學時期以來累積的文學知識、學術訓練、編輯與出版經驗,還有他擅長的擘畫能力和識見,用心經營,努力做事,並且開創了不少台灣文學傳播與研究的新領地,說他是台灣文學傳播的開拓者。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寫作這條路By 徐凡, Rti


More shows like 寫作這條路

View all
阿愷之聲Podcast by 阿愷之聲相當有限公司

阿愷之聲Podcast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