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這條路

作家向陽談 為台灣文學傳薪的醫生詩人鄭炯明


Listen Later

出生於醫生世家的鄭烱明,求學的過程十分順利,在父親的鼓勵下,只填了五個志願(臺大、北醫、高醫、中國、中山),最後考進中山醫專(今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鄭烱明開始投稿,是在讀高中階段,這個時期他拚命寫作投稿。當時臺中有份民聲日報,闢有「學生園地」的版面,幾乎每隔二、三個禮拜就可以看到鄭烱明的作品;另外高雄的臺灣新聞報闢有「校園點滴」專欄,他也常投稿。首次接觸到笠詩刊,對於詩人作品的「合評」專欄,特別注意。等到進入中山醫專之後,因為地緣之便,他開始向笠詩刊投稿,也認識了住在臺中的笠詩刊前輩桓夫(陳千武),對他此後的詩創作和文學之路都產生重大的影響;也在陳千武的介紹下,他於一九六八年加入了笠詩社。

等到醫學院畢業前夕,鄭烱明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歸途,並獲頒中國新詩協會的青年詩人獎,他以寫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作品,建立了異於當時詩壇主流詩潮的獨特風格,引起詩壇矚目,從此創作不懈。

在高雄市立大同醫院任職八年後,鄭烱明辭職,在高雄縣鳳山市開設診所,但他還是繼續寫詩,這時候他的詩風已經更加切近當時臺灣社會的種種問題,他以醫者之眼凝視社會,強調詩必須具有時代性、社會性,不能逃避社會問題,他對戒嚴年代的政治現象、社會問題多所關切,因此確定了他做為一個現實主義詩人的明確定位,連續獲得「笠詩獎」、「吳濁流新詩獎」。

目前,鄭烱明已經從醫療工作第一線退下,他依然繼續為文學臺灣的出版奮鬥,也依然為推廣臺灣文學而努力。他是一位用診療器為臺灣寫詩的醫生詩人,也是一位以宗教奉獻的心情守護臺灣文學香火的編輯人,因此贏得「左手聽診器,右手詩文筆」的美稱。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寫作這條路By 徐凡, Rti


More shows like 寫作這條路

View all
阿愷之聲Podcast by 阿愷之聲相當有限公司

阿愷之聲Podcast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