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033最后一次襄见:我赠美人金错刀
郭女侠走遍天下,找不到杨过大侠,四十岁那年大彻大悟,在峨嵋山出了家。---《倚天屠龙记》
这是金庸对郭襄最后的交代,我们不知道她找了杨过多久,只知道,杨过离开那年,她十六岁。
那天,在华山之巅,目送杨过小龙女离去的背影,郭襄的眼泪夺眶而出,金庸用一首诗作为告别,告别《神雕侠侣》,也告别杨过: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二十四年后,她终于勘破了,放下了,出家了,留给我们不少的心疼和叹息:
这二十多年,他们俩真的就没再见过吗?
有个答案或许可以稍作抚慰:华山之别后,郭襄和杨过很有可能最后见过一面。
有没有证据?有的,就是玄铁剑。
在华山分别之后的某一日,杨过把这柄得自独孤求败的剑赠送给了郭襄。
她(黄蓉)聘得高手匠人,将杨大侠赠送本派郭祖师的一柄玄铁重剑熔了……铸成了一柄屠龙刀,一柄倚天剑。 ----《倚天屠龙记》
华山之别时,她的泪眼婆娑,他多半瞧见了,她的心思,他肯定也知道的。
“她还小,眼下还想不开。再大点就好了。”杨过或许这么想,然后携妻下山,飘然归隐。
但杨过没想到的是,这个小女孩长大了,十八岁、十九岁、二十岁.……她居然一直在寻找他,并且始终想不开。她去古墓打探他的消息,去绝情谷、去万花坳、去风陵渡,去一切一切他曾出现的地方找寻他。
甚至大半个江湖圈都在传一条热搜:郭二小姐在寻找神雕侠,听到请回答。
“你应该去见她一面。”小龙女大概会说,“至少得有一个好好的告别。”
杨过的思绪回到几年前的华山,他记得他告别了啊: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这是对大家的告别,不是对她的告别,而且,生分了点。”
杨过于是去了,还带去了一样礼物,就是玄铁剑。
有句诗叫: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这一次则是反了过来,他赠给了她“金错刀”。
那一日风雨如晦,他背负铁剑,身披敝袍,向着郭襄寻找他的方向而去。
我们不知道这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说了些什么,只知道从今以后,玄铁剑有了第三个主人——郭襄。
“为什么是这把剑?”对啊,为什么偏偏是这把剑,郭襄想知道,我们也想知道。
杨过是怎么想的?是不想独孤求败的神兵从此埋没,找个接班人传承下去?
还是单纯送给郭襄一件防身的兵器,嘱托她好好练习,终有所成?
站在杨过的角度,我想他不是随便选择的。之所以是玄铁剑,大概有三个原因:
从大义大节上,赠剑给襄阳,表明自己虽然归隐,仍心系家国,不忘相助郭伯伯。这一点不用多言。
从儿女私情上,玄铁重剑既足够亲密,又正大堂皇,避免了暧昧感,以免导致进一步的纠葛误会。
说它亲密,因为那是伴随了杨过多年的随身之物。
说它正大堂皇,因为玄铁重剑粗犷豪迈、大气端肃,不是小巧暗器,没有缠绵悱恻的联想和隐喻。
这个时候,可不能再给郭襄金针了。
还有最后一个原因,我们就只能联想了。
杨过是否也是告诉郭襄,烦恼丛千缕,全凭慧剑挥。
重剑虽然无锋,但也一样可以斩断情丝?
郭襄得到宝剑,心情如何已无从知道。
不久后,敌军猛攻襄阳,情势危机,郭襄和父母一道浴血厮杀。
换了主人的玄铁重剑,也迎来了新的历程和使命。
眼看城池将破,大势难回,郭襄把这件神兵交给了母亲。它被投入烘炉,一分为二,熔铸成为了一柄屠龙刀、一柄倚天剑。这一刀一剑之中,藏下了不世神功和绝代兵书,以传之后世,恢复中华。
这里面,熔铸了几代英豪驱逐胡虏、还我河山的梦想。也悄悄地熔进了郭襄的无穷无尽的回忆和牵挂。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宝刀遗失,流落江湖,倚天剑却一直跟随在郭襄身边。见证了她斩断情丝,落发为尼,开创峨眉一派,终生青灯古佛。
百年来,峨眉历代一直郑重守护着倚天剑,从未让它像屠龙刀般流落江湖。
哪怕暂时被敌人夺去,也是很快抢夺回来。
为什么?何以如此珍而重之?
大概所有的人,包括峨眉自己人,都以为不过是在守护镇派之宝。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守护的是郭襄祖师对亲人故友的记忆,还有一段她永生不能淡忘的惦记与放下。
乱世儿女情,千秋家国梦,都在这一柄剑里悄然珍藏。
直到刀剑齐集,神功现世,明教在张无忌和他继承者的带领下,最终完成了几代人保家卫国的梦想。
射雕三部曲上百年的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何尝又不是玄铁剑传承百年的句号呢?
最后,屠龙刀和倚天剑均断为数截,其中屠龙刀由明教铸合复原,倚天剑却始终没有修复。
一代神兵,传承多年,却断刃难合,让人遗憾。许多金庸迷和郭襄迷都为此唏嘘不已。
包括倚天屠龙剑在内,我们一代代珍藏、传承这些文物的价值是什么?其实也许就是两个词:留存和分享。
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有传家之宝。那上面有一代代人的记忆、感动、故事、精神。每经过一次传承,意义都会被丰富与升华。
同一把玄铁重剑,当它起初被独孤求败珍藏时,纪念的是他本人一生不息战斗、挑战巅峰的勇气。
而当它被神雕传给杨过时,则多了一种激励后辈、薪火相传的精神。
十余年后,玄铁剑传承到了郭襄手中,它又缠绕上了英雄儿女万般柔情,是一段温柔岁月的见证。
而当它化身为屠龙刀倚天剑,携带着兵书和秘笈,引领江湖豪杰奋起抗争、恢复中华的时候,则又多了家国情怀,寄望中华山河永固,万民安泰。
“传世宝”的每一次传承,都被赋予新的意义,上一辈人的记忆、故事、精神都在升华。
2.5
22 ratings
033最后一次襄见:我赠美人金错刀
郭女侠走遍天下,找不到杨过大侠,四十岁那年大彻大悟,在峨嵋山出了家。---《倚天屠龙记》
这是金庸对郭襄最后的交代,我们不知道她找了杨过多久,只知道,杨过离开那年,她十六岁。
那天,在华山之巅,目送杨过小龙女离去的背影,郭襄的眼泪夺眶而出,金庸用一首诗作为告别,告别《神雕侠侣》,也告别杨过: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二十四年后,她终于勘破了,放下了,出家了,留给我们不少的心疼和叹息:
这二十多年,他们俩真的就没再见过吗?
有个答案或许可以稍作抚慰:华山之别后,郭襄和杨过很有可能最后见过一面。
有没有证据?有的,就是玄铁剑。
在华山分别之后的某一日,杨过把这柄得自独孤求败的剑赠送给了郭襄。
她(黄蓉)聘得高手匠人,将杨大侠赠送本派郭祖师的一柄玄铁重剑熔了……铸成了一柄屠龙刀,一柄倚天剑。 ----《倚天屠龙记》
华山之别时,她的泪眼婆娑,他多半瞧见了,她的心思,他肯定也知道的。
“她还小,眼下还想不开。再大点就好了。”杨过或许这么想,然后携妻下山,飘然归隐。
但杨过没想到的是,这个小女孩长大了,十八岁、十九岁、二十岁.……她居然一直在寻找他,并且始终想不开。她去古墓打探他的消息,去绝情谷、去万花坳、去风陵渡,去一切一切他曾出现的地方找寻他。
甚至大半个江湖圈都在传一条热搜:郭二小姐在寻找神雕侠,听到请回答。
“你应该去见她一面。”小龙女大概会说,“至少得有一个好好的告别。”
杨过的思绪回到几年前的华山,他记得他告别了啊: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这是对大家的告别,不是对她的告别,而且,生分了点。”
杨过于是去了,还带去了一样礼物,就是玄铁剑。
有句诗叫: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这一次则是反了过来,他赠给了她“金错刀”。
那一日风雨如晦,他背负铁剑,身披敝袍,向着郭襄寻找他的方向而去。
我们不知道这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说了些什么,只知道从今以后,玄铁剑有了第三个主人——郭襄。
“为什么是这把剑?”对啊,为什么偏偏是这把剑,郭襄想知道,我们也想知道。
杨过是怎么想的?是不想独孤求败的神兵从此埋没,找个接班人传承下去?
还是单纯送给郭襄一件防身的兵器,嘱托她好好练习,终有所成?
站在杨过的角度,我想他不是随便选择的。之所以是玄铁剑,大概有三个原因:
从大义大节上,赠剑给襄阳,表明自己虽然归隐,仍心系家国,不忘相助郭伯伯。这一点不用多言。
从儿女私情上,玄铁重剑既足够亲密,又正大堂皇,避免了暧昧感,以免导致进一步的纠葛误会。
说它亲密,因为那是伴随了杨过多年的随身之物。
说它正大堂皇,因为玄铁重剑粗犷豪迈、大气端肃,不是小巧暗器,没有缠绵悱恻的联想和隐喻。
这个时候,可不能再给郭襄金针了。
还有最后一个原因,我们就只能联想了。
杨过是否也是告诉郭襄,烦恼丛千缕,全凭慧剑挥。
重剑虽然无锋,但也一样可以斩断情丝?
郭襄得到宝剑,心情如何已无从知道。
不久后,敌军猛攻襄阳,情势危机,郭襄和父母一道浴血厮杀。
换了主人的玄铁重剑,也迎来了新的历程和使命。
眼看城池将破,大势难回,郭襄把这件神兵交给了母亲。它被投入烘炉,一分为二,熔铸成为了一柄屠龙刀、一柄倚天剑。这一刀一剑之中,藏下了不世神功和绝代兵书,以传之后世,恢复中华。
这里面,熔铸了几代英豪驱逐胡虏、还我河山的梦想。也悄悄地熔进了郭襄的无穷无尽的回忆和牵挂。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宝刀遗失,流落江湖,倚天剑却一直跟随在郭襄身边。见证了她斩断情丝,落发为尼,开创峨眉一派,终生青灯古佛。
百年来,峨眉历代一直郑重守护着倚天剑,从未让它像屠龙刀般流落江湖。
哪怕暂时被敌人夺去,也是很快抢夺回来。
为什么?何以如此珍而重之?
大概所有的人,包括峨眉自己人,都以为不过是在守护镇派之宝。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守护的是郭襄祖师对亲人故友的记忆,还有一段她永生不能淡忘的惦记与放下。
乱世儿女情,千秋家国梦,都在这一柄剑里悄然珍藏。
直到刀剑齐集,神功现世,明教在张无忌和他继承者的带领下,最终完成了几代人保家卫国的梦想。
射雕三部曲上百年的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何尝又不是玄铁剑传承百年的句号呢?
最后,屠龙刀和倚天剑均断为数截,其中屠龙刀由明教铸合复原,倚天剑却始终没有修复。
一代神兵,传承多年,却断刃难合,让人遗憾。许多金庸迷和郭襄迷都为此唏嘘不已。
包括倚天屠龙剑在内,我们一代代珍藏、传承这些文物的价值是什么?其实也许就是两个词:留存和分享。
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有传家之宝。那上面有一代代人的记忆、感动、故事、精神。每经过一次传承,意义都会被丰富与升华。
同一把玄铁重剑,当它起初被独孤求败珍藏时,纪念的是他本人一生不息战斗、挑战巅峰的勇气。
而当它被神雕传给杨过时,则多了一种激励后辈、薪火相传的精神。
十余年后,玄铁剑传承到了郭襄手中,它又缠绕上了英雄儿女万般柔情,是一段温柔岁月的见证。
而当它化身为屠龙刀倚天剑,携带着兵书和秘笈,引领江湖豪杰奋起抗争、恢复中华的时候,则又多了家国情怀,寄望中华山河永固,万民安泰。
“传世宝”的每一次传承,都被赋予新的意义,上一辈人的记忆、故事、精神都在升华。
453 Listeners
51 Listeners
268 Listeners
36 Listeners
206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