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分钟|小昭陪你读金庸

038 谁说阿朱配不上乔峰?


Listen Later

038谁说阿朱配不上乔峰?

前不久有人发给我一个文章,大意是《天龙八部》写得不合理,非要让乔峰去爱上一个丫鬟阿朱,太牵强,大英雄怎么会喜欢一个丫鬟,不合乎常理也不合乎身份。

那篇文章看得我非常郁结,一直想聊聊这事。

猛一看上去似乎也有道理,阿朱不过是慕容家的丫鬟,你家主人都不配跟我齐名,何况丫鬟?同样是主角CP,虚竹的对象是公主,段誉的对象是“神仙姐姐”,金庸书中第一战神就给配个丫鬟?就这?怎么跟乔峰配对?

难怪后来阿紫要质问:我哪里及不上她?明里暗里都在说她配不上你,我才配得上。

小丫鬟阿朱到底配不配得上大英雄乔峰呢?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产生这种误会,都是不好好看书闹的。

认为阿朱“地位”不高的,多半是不看书,只搂了两眼电视剧,或者是道听途说阿朱是个丫鬟,便想当然把她看成是《红楼梦》里袭人、紫鹃一样的设定。

真要好好看书就不会这么想了。因为金庸从一开始就告诉你:可别对阿朱有什么误会!这个姑娘很特殊,很重要。

阿朱的出场,是金庸所有女主角里最隆重、也最煞费苦心的出场之一,金庸为她做尽了铺垫,吊尽了胃口。细数一共有三重铺垫:

第一重,有阿碧的珠玉在前。在阿朱亮相之前,先让清新美丽的阿碧在台前唱大戏,划船摇桨,唱歌弹曲,灵动又温软,王子段誉都直呼受不了,然后又借阿碧之口来句:还有个阿朱姐姐比我齐整十倍。

以“碧”来衬“朱”,这是金庸的第一重苦心。

第二重,写燕子坞的极尽雅致,以景勾人。

你要看人?先得乖乖看景,金庸先给你看苏州,如何“杏花夹径,绿柳垂湖”;接着拉你游太湖,“烟波浩渺,远水接天”;然后到了琴韵小筑,欣赏一下这里的潇洒玲珑,淡雅精致,才能一步步接近阿朱。

最后阿碧还要来一句:阿朱姊姊还不在这里,她住的“听香水榭”离这里还有四九水路。

真正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云山雾罩了半天,你觉得可以见到阿朱了吧?错,还有第三重屏障:让阿朱不露正身,而是露分身,易容改扮出场。

而且还不是一个分身,是足足三个分身,先是个白胡子老头,再是个中年管家,最后是个银发老太太,姑娘的真容你依然看不见!记住,上一个cosplay出场的旦角是谁?黄蓉啊。

如此百转千折之后,才在“听雨居”请出正主:“一个身穿淡绛纱衫的女郎,也是盈盈十六七年纪,似笑非笑,一脸精灵顽皮的神气。”

如果不是极其重要的角色,金庸怎么会这样云山雾罩、烟笼寒水月笼沙般反复铺垫?难道就为了写一个丫鬟?

且慢,如此给阿朱造势,金庸还嫌不够。

为了提醒你这个”丫鬟“绝非寻常,金庸还精心安排了几件事,再来力捧。

一者,设计她易容改扮,戏耍绝顶高手鸠摩智,为什么这么设计?无非是要凸显她的机灵睿智。

二者,洗手作羹汤,做了几道菜待客,让段誉大赞”娇红芳香”,这是显示她的手巧心灵,为后来对乔峰的细心体贴埋下伏线。

三者,她的生活待遇问题,她进出都有自己的婢女、船夫、厨子,住得也有自己的宅子,这是一般丫鬟的配置吗?华府的秋香也没有如此吧。

即便如此,金庸仍然觉得不足,仍然觉得没有把这个重要的女角烘托够、渲染足,唯恐你轻视了她,还要再往上拔一拔。

于是特特安排了一个戏份:让段誉给阿朱磕头。

段誉……说着便跪了下去……咚咚咚的磕了三个响头。

综观全书,段誉这个情痴给谁磕过头来呢?除了无量山里的玉像,第二位就是阿朱了。

这一节很有点像《鹿鼎记》里的一个情节:大英雄吴六奇很疼爱双儿,但怕她身份低微,不便和韦小宝成婚,于是便主动和双儿结拜兄妹。如此一来就名正言顺了,吴六奇是天地会红旗香主,堂堂红旗香主的妹妹,还不能嫁给青木堂主做老婆吗?

同理,能让段誉心甘情愿叩首的姑娘,难道不配给乔峰作伴侣吗?

而且金庸还特特又再说明了一下阿朱、阿碧的身份问题:慕容家并不把阿朱当丫鬟,实际上是当小姐一样对待。日后如果嫁人,要以嫁小姐的礼仪出阁。慕容老太太说:“她们出嫁时,我们当做嫁女儿一样无半点分别。”

金庸唯恐你们误会,下足了笔下功夫,可是你们不好好看书的人还是误会了,这怪谁?

当然,身份问题不过是旧时社会的观念,今天已经无关痛痒。要说一说的是阿朱的能力和才智问题。

她的聪明智计绝不输给赵敏、任盈盈等其他金庸书中的大青衣。

鸠摩智、崔百泉等人到燕子坞闹事时,家长不在,值守空虚,面对棘手问题,谁处理的?答案是阿朱。

这个姑娘遇事冷静,有大局观。青城派一众人闯进燕子坞寻仇,对比王语嫣差点死于话多,阿碧又怯怯懦懦,包不同更是把人往死里得罪,唯独阿朱冷静有主见,有分寸。

驱逐强敌时,说话句句在理,态度不卑不亢,既没堕了主家威风,又给人家留了余地。

也难怪慕容复外出要留阿朱在家呢,这是替他镇守大本营啊。

阿朱最让人叫绝的一次是跑到少林寺去盗《易筋经》,而且还被她给盗成功了。

你细品,少林寺什么地方,乔峰去了都步步惊心,最后搞了个鸡飞狗跳。两个阴谋家慕容博、萧远山搞了几十年潜伏,也没盗到《易筋经》,居然被这么个小丫头几乎盗成功了。这样智计无双的一个姑娘,怎么就被一些人说成了“普通丫鬟”了呢。

她只是离世得太早、太仓促,没有机会像黄蓉之于郭靖一样在乔峰身边施展能力而已。

当然,坦白讲,以上这些也都不是最重要。事实上配得上乔峰只需要两个字:阿朱。

这是乔峰自己说的,也是他的答案: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一个阿朱。

这个答案怎么来的?乔峰什么时候有了这个答案?也许是在杏子林,面对千夫所指,唯有阿朱替他辩白;也许是在聚贤庄,看他血染白地,她哭到肝肠寸断。

还也许是在雁门关,在天台山,在少林寺......他是英雄也好,是魔头也罢,是汉人也好,是异族也罢,她都只一句:我陪你去。

乔峰这个人,可以万军之中擒敌酋于马上,也可以万花丛中片叶不沾身,他杀红过眼,他喝红过脸,他唯独没有听到过这样柔软的一句话,不管是人人敬仰的北乔峰,还是人人喊打的契丹狗,没人说过要陪他,他的二十多年人生中,也从来不需要这样的话。

整部《天龙八部》,唯阿朱这句话说得及时,他听得进去,记得深沉。

阿朱之于乔峰的意义,是陪他去,还是陪他回。

她已经规划好了:你驰马打猎,我便放牛放羊,可以陪你出去做英雄、查身世、刀头舐血,也可以陪你回来做牧民,看篝火,浪迹天涯。

阿朱还一直在尝试把乔峰拉回来。她理解他被仇恨蒙蔽,也劝他包容宽恕,劝他少杀人。

直到小镜湖、青石桥上,阿朱走了,长逝在乔峰的怀中。乔峰嚎啕大恸,再也没有人能陪我回家了。

其实阿朱早就给过乔峰家一样的感觉,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而已,他以为家只在塞外,只在牧牛放羊中。

他忘记了家也可以在一碗饺子中。

金庸特意加了这么一段情节:七月初三,在渭州客栈,阿朱上街买肉买白菜,包起饺子来,乔峰甚喜,连说:好极,好极。这天,乔峰比平日多喝了点酒。

当时两人一路寻找“大恶人”的踪迹,可每每都落后“大恶人”一步。在漂泊和彷徨之中,乔峰的心境愈加孤独郁结。阿朱下厨了,没有做别的,而是选择做一碗普通的大肉白菜馅饺子。为了一颗白菜,想必阿朱在菜市挑了又挑。好吃不过饺子,端到乔峰面前的那一刻,乔峰开心得连酒都喝了不少。

对中国人来说,家常的从来都不寻常,就像一碗饺子,它未必有多么珍贵,可精挑细选的食材,用心烹饪,就有了别样的意义。它配得上家的味道,让人安定和温馨。用心做出家的味道,让家常的非比寻常。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每天10分钟|小昭陪你读金庸By 小昭在海边

  • 2.5
  • 2.5
  • 2.5
  • 2.5
  • 2.5

2.5

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每天10分钟|小昭陪你读金庸

View all
日谈公园 by 日谈公园

日谈公园

453 Listeners

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by 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51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68 Listeners

兆華與股惑仔 by 李兆華

兆華與股惑仔

36 Listeners

蜜獾吃书 by 蜜獾吃书

蜜獾吃书

206 Listeners

柳豫的金庸小劇場 by 說書人柳豫

柳豫的金庸小劇場

2 Listeners

二十世纪的奇迹:金庸武侠小说 by 华语之声

二十世纪的奇迹:金庸武侠小说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