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①题:书写。②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位于庐山北麓。③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④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⑤缘:因为。⑥此山:指的是庐山。
译文
横看是蜿蜒山岭,侧看是险峻高峰,远近高低看过去干姿百态各不相同。之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身处在这层重峦叠嶂的深山中。
赏析
这是一首哲理诗,它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诗人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千古至理,使人读来亲切自然。
知识链接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①题:书写。②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位于庐山北麓。③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④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⑤缘:因为。⑥此山:指的是庐山。
译文
横看是蜿蜒山岭,侧看是险峻高峰,远近高低看过去干姿百态各不相同。之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身处在这层重峦叠嶂的深山中。
赏析
这是一首哲理诗,它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诗人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千古至理,使人读来亲切自然。
知识链接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34 Listeners
11 Listeners
27 Listeners
22 Listeners
8 Listeners
13 Listeners
57 Listeners
7 Listeners
7 Listeners
22 Listeners
3 Listeners
10 Listeners
8 Listeners
3 Listeners
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