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他們原是香港人,也是台灣新住民,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歷史等多元的角度,帶領聽友們遊走台港兩地,從而瞭解台灣、觀察香港,透視兩地社會特色。節目秉持知性和感性並重的風格,深入淺出的介紹方式,剖析新舊香港移民心裡面的兩個家,形式採用雙主持對談,偶爾也會訪問特約來賓。░聽友來信☀FaceBook▸... more
FAQs about 715公里之間(華、粵):How many episodes does 715公里之間(華、粵)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5 episodes available.
December 24, 20222022年世界大事回顧時序來到聖誕節,意味著2022年只剩下最後一個星期了,也是時候去回顧過去一年的世界大事。我們可以列出十大事件如下:1. 主要經濟體的寬鬆貨幣政策導致全球大停滯性通膨;2. 美元強勁使得各國通貨大幅貶值,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申請破產保護,虛擬貨幣的狂熱頓成泡影;3. 全球化時代的結束與保護主義抬頭;4. 5G時代來臨與人工智慧的威脅;5. 極端氣候的衝擊與全球暖化的危機;6. 地緣政治的風險越來越高;7. 東西兩大集團對抗的新冷戰;8. 新冠疫情持續肆虐與當前世界公衞政策的分歧;9. 網路演算法激化對立與民粹主義當道;10. 斜槓職涯崛起與個人化經濟抬頭。 歡迎關心世界大事的聽眾朋友們準時收聽!...more30minPlay
December 17, 2022當前台灣的境內外經濟形勢歲末年終,回顧2022年台灣的經濟情勢,由於俄烏戰爭僵持、通膨仍居高不下,主要國家加速緊縮貨幣政策, 加以中國清零政策干擾生產活動,主要機構預期今、明年全球經濟成長下行風險增加。 隨全球景氣降溫,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GSCPI)已較2021年底高峰明顯下降。 主要國家啟動升息風潮,新興國家面臨資金外流與貨幣貶值壓力,加以能源與糧食進口成本高漲,加劇債務負擔,提高體質脆弱國家主權債務違約風險,進而引發新興市場與開發中國家金融危機。有關台灣的經濟狀況,積體電路及礦產品需求持續熱絡,惟塑化與基本金屬等傳產類因終端 買氣不振,外銷急速萎縮,致出口成長腳步放緩。對中國及香港出口因需求減弱及疫情延燒,轉為年減9.9%,其他市場出口仍維持成長,惟對美國及歐洲成長幅度明顯減弱。今年民間消費隨國內疫情趨緩而回溫;惟全球景氣擴張力道趨緩,恐抑制我國出口成長動能,近期國內外各機構對我國2022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介於2.91%至3.76%之間。明年隨內需服務業景氣復甦,有助提升就業與薪資,民間消費可望持續增加;惟全球景氣降溫,我國出口與投資成長動能或許仍受影響。 2023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介於2.55%至3.08%之間。歡迎關心台灣經濟發展的聽眾朋友一起來參與!...more30minPlay
December 10, 20222030年台灣的雙語教育政策:陳琇娟博士專訪行政院在2018年通過「2030雙語國家」政策,並於2020年正式上路,目標是2030年時,全國要有超過9成的中小學英語課以全英語授課,且有3成學校在其他科目能雙語教學,包含師資培訓、聘請外籍教師、扶助弱勢生等經費,到2024年時便將投注近75億元。本節目特邀從事外語教學快三十年的陳琇娟博士,跟大家一起討論2030雙語教育政策的目的、條件及挑戰,從中也分享她從事語文教學的個人經驗及心得,歡迎聽眾朋友一起來收聽。...more30minPlay
December 03, 2022中國白紙運動的狂潮022年11月24日晚間,新疆烏魯木齊住宅發生高樓火警,導致至少10人葬身火窟,促使中國大陸各地民眾因過於嚴苛的防疫措施而積壓的民怨全面爆發。各地城市示威行動遍地開花,更有多達50餘所大學發起「白紙運動」,被認為是「六四事件」以來最大規模的政治示威活動。 本集節目特別邀請本台「香港仔 ON AIR」主持人Dora擔任特別來賓,針對中國的動態清零和靜態封控等防疫政策、各地抗議活動的浮光掠影,以及白紙運動的衝擊與影響逐一討論,歡迎聽眾們準時收聽。...more30minPlay
November 27, 2022台港兩地溝通文化的差異疫情前香港人常常來台灣旅行,而台灣人也經常藉由港產片來瞭解香港,兩地同時屬於使用正體中文的華人文化圈,讓不少人產生錯覺,以為台港兩地沒有什麼文化差異,更奢言香港人移居台灣沒有文化衝擊,反之亦然。除了日常語言(國語vs粵語)之差異之外,連兩地的文字表達也天差地別的。台灣學生趕在截止日期前「壓線」繳交作業或報告,而香港學生也往往趕在死線(deadline)之前交出自己的作品或論文給老師評核;台灣大學生在校外租屋賃居,忍受著「陽春」的室內設備;近幾年以來香港人對「手足」和「加油」,賦予更多政治上的意涵;台灣人愛用「佼佼者」,而香港人則是偏好「表表者」。兩地人民的溝通模式也不盡相同。香港人一切講求效率與速度,説話直接了當,凡事追根究柢,令人有種咄咄逼人的感覺;台灣人則是溫柔婉若,發表意見往往綿裡藏針,不會挑明來說,以免傷了和氣。本集節目將深入淺出地介紹台港兩地溝通文化的差異 ,進而說明與政府打交道的要領,歡迎有興趣的聽眾準時收聽。...more30minPlay
November 20, 20222022年卡達世界盃足球賽指南第22屆國際足總世界盃將於2022年11月20日至12月19日在中東地區的卡達舉行,作為四年一度的全球運動盛事,自然引起世界各國民眾的關注與目光。本節目特別邀請賴文輝先生蒞臨央廣錄音間,為大家介紹本屆主辦國卡達,並分析8組的編排和32隊的實力、強隊之間的世界級球星,進而預測16強、8強,以及前四強的可能隊伍,請喜歡足球運動的聽眾們不容錯過喔!...more30minPlay
November 13, 2022台港兩地的身分和身分證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之後,越來越多香港人在漸趨高壓的政治環境下決定移民,其中不少人選擇台灣為目的地。根據台灣內政部移民署的最新數字,2021年獲得台灣居留許可的香港人共有11173人,連續第二年創下新高,比2020年還多了3.3%。而2021年在台灣獲得定居許可的香港人則有1685人,比去年的1576人多了約7%。無論是居留或定居人數,皆雙雙打破歷史紀錄。本集節目將介紹近年來台港兩地的移民現象,細訴兩地身分證的發展歷史和花絮,進而探討這一波在台灣的香港新移民,普通存在強烈的身分認同,因而形成了在台灣的香港離散社群。...more30minPlay
November 06, 2022二十大後海峽兩岸的新形勢中共二十大已於10月22日落幕,並在其後一中全會選出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以及7名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一的習近平一如預期三度擔任中共總書記,其餘6人依序是、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全部都是習近平人馬。習近平徹底改變了中共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所制定的政治局「集體領導」、「廢除領導幹部終身制」等原則,更無視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所立下政治局常委67歲以下可連任、68歲以上須下台等潛規則,成功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作為三十年來最受關注、影響最大的一次歷史性會議,二十大也主導著兩岸關係的發展,牽動了兩岸四地的華人社會。習近平是否不惜任何代價,在第三任期內加速統一進程,備受世人關注。歡迎有興趣的聽眾朋友一起參與!...more30minPlay
October 30, 2022從萬聖節到感恩節伴隨著濃濃的秋意,時序進入10月、11月之間,每年諸聖節前夕帶來10月31日晚慶祝的萬聖節,主要流行於英、美、加、澳、紐等地,按照當地的習俗,當晚小孩會穿上魔鬼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討吃糖果。隨著商業化的演進,受到西方世界影響的亞太地區,則以變裝秀等變體為主,不再拘泥於鬼怪主題。至於源於北美地區的感恩節,可追溯至十七世紀時,在歡慶豐收的日子,來自歐陸的新移民邀請原住民一同感謝神的賜予。美加兩國對於感恩節的日期有所不同,加拿大定於10月第二個星期一,而美國則將感恩節定於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本集節目邀請世界各地的聽眾們一起來收聽,好讓大家陶醉在秋冬節慶活動的氛圍吧!...more30minPlay
October 23, 2022台灣企業界的ESG運動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於 2004 年首次提出 ESG 的概念,被視為評估一間企業經營的績效指標。ESG 是 3 個英文單字的縮寫,分別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最近幾年,台灣投資人高度關注ESG概念的ETF ,包括「00692 富邦公司治理」「00850 元大台灣 ESG 永續」「00878 國泰永續高股息」等等,足見ESG概念受到投資市場的青睞。過去,企業經營只需要重視財務數據,然而財報看似漂亮,背地裡卻收回扣、排放廢水,侵害消費者權益,使得公司名譽一落千丈,投資人往往失去信心。如今,重視 ESG 概念的企業,除了擁有透明的財報,也包含穩定、低風險的營運模式,長久的表現也會相對穩健。歡迎大家一起來關心台灣商界推展得如火如荼的ESG運動!...more30minPlay
FAQs about 715公里之間(華、粵):How many episodes does 715公里之間(華、粵)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5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