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他們原是香港人,也是台灣新住民,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歷史等多元的角度,帶領聽友們遊走台港兩地,從而瞭解台灣、觀察香港,透視兩地社會特色。節目秉持知性和感性並重的風格,深入淺出的介紹方式,剖析新舊香港移民心裡面的兩個家,形式採用雙主持對談,偶爾也會訪問特約來賓。░聽友來信☀FaceBook▸... more
FAQs about 715公里之間(華、粵):How many episodes does 715公里之間(華、粵)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5 episodes available.
August 07, 2022立秋時節話民俗今年8月7日(農曆七月初十)是立秋,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介於大暑和處暑之間,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季快要來臨。在這個節氣的十五天內,又可分為三候,五天一候,分別是: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立秋之前,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乃是為祭祀牽牛星與織女星的東方情人節,不僅是華人世界有慶祝活動,連日本也有仙台七夕祭呢!立秋之後,則意味著中元普渡的來臨,亦即是佛教的盂蘭盆節,世界各地華人都有各式各樣的活動,人們齊聚來共度鬼節。南宋詞人辛棄疾曾經說過:天涼好個秋,就讓我們一起來迎接秋天的到來吧!...more4minPlay
July 31, 2022迎向疫後台灣觀光產業的復甦新冠疫情衝擊全球觀光產業已有兩年多了,近期隨著疫苗接種普及、疫情日漸趨緩、國境管制逐步開放,台灣觀光產業可望迎來後疫情時代的旅遊曙光。去年G20羅馬峰會的觀光部長會議特別強調日後的觀光產業復甦需更具彈性、重視永續性及包容性。台灣交通部觀光局將全力推動多元主題旅遊,整合出生態(親山、親海、地質、賞花鳥蝶)、文化(民俗節慶、原民部落、客莊、小鎮、博物館)、美食(溫泉美食、米其林、夜市)及樂活(溫泉、自行車、馬拉松、鐵道、綠古道)等四大主題,呈現台灣多元風貌,滿足不同旅客的需求和喜好。敬請期待,並且準時收聽。...more30minPlay
July 24, 2022臺灣大專院校的招生現況今年5月開始的大專院校招生季,6 月上旬申請入學陸續放榜,由於今年是第一年使用學習歷程檔案取代備審資料,加上應屆學生又是 108 課綱首屆畢業生,因此格外引起各大媒體的關注。今年大學申請入學缺額達1萬多名,是近4年新高,連台大、清大等校缺額都破百,私校更是災情慘重。待到8月中旬教育部將公布專輔名單,加速台灣高等教育院校的退場速率。本集節目將介紹臺灣大專院校的招生現況,進而探討臺灣高中畢業生赴海外留學的趨勢,以及臺灣大專院校在國際高等教育界的排名情況。對高等教育議題有興趣的聽眾,敬請不容錯過喔!...more30minPlay
July 17, 2022從夏日踏青談七條國家級綠道2018年千里步道協會依照地方性主題,提出七條國家級綠道,彰顯區域的代表特性,以跨縣市的天然或人為連續性廊道空間,串起共同的歷史記憶。去年底國家發展委員會於行政院會議上,進一步提出國家綠道推動情形的報告。這七條國家級綠道分別為淡蘭百年山徑(北北基宜)、樟之細路(桃竹苗中)、山海圳國家級綠道(南嘉投)、百年大圳國家綠道(嘉南大圳系統)、糖鐵國家級綠道(糖鐵南北平行預備線)、原住民古道(宜花東高屏)、脊樑山脈保育綠道等。這七條綠道的內涵,對內能凝聚區域性共識,形成共同體;對外則足以突顯台灣的國家特色。歡迎鍾情於青山綠水的聽眾們準時收聽!...more30minPlay
July 10, 2022盧溝橋事變85週年紀念今年7月7日正是盧溝橋事變85週年紀念日,還記得民國26年7月7日,日本中國駐屯軍在蘆溝橋附近演習,後宣稱演習中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搜查,遭守城的國軍29路軍拒絕,雙方遂發生軍事衝突,日軍從盧溝橋進攻平津地區,不久華北地區淪陷,掀起了對日八年抗戰。本集主持人將細説中日兩國之間自十九世紀末以來的愛恨情愁,民國建立後日本並沒有停止侵華的腳步,民國20年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翌年日本炮製一二八淞滬事件,並扶植滿洲國政權的成立。盧溝橋事變標記著中日全面開戰,預視了太平洋戰爭的來臨!緬懷抗戰英烈,深化全民國防,聽眾們可不能錯過收聽本集的機會喔!...more30minPlay
July 03, 2022重建高齡論述、翻轉台灣社會:吳春來專訪(二)續上週的壯世代話題,節目嘉賓吳春來博士將介紹高發會的工作及其成果,進而說明目前台灣壯世代協會的策略及具體工作。過去七年裡,吳博士從事壯世代的工作,帶來許多難忘的經驗,還有工作過程中的甘苦談,自當逐一娓娓道來。針對壯世代族群,吳執行長也提出個人的叮嚀和建議,期盼大家都能活出自己,追尋到人生的幸福。...more30minPlay
June 26, 2022重建高齡論述、翻轉台灣社會:吳春來專訪(一)2025年台灣預計會邁入超高齡社會,壯世代浪潮即將來襲!台灣壯世代協會執行長吳春來博士帶領聽眾瞭解「壯世代」名詞內涵的積極意義,分析與老人、銀髮族、樂齡族之詞義差異,進而勾勒台灣壯世代族群的特色。吳執行長也會介紹壯世代運動的目標和策略,以及從事壯世代工作箇中的困難和挑戰,歡迎大家準時收聽。...more30minPlay
June 19, 2022單身主義的新意義單身主義者即不結婚、不戀愛,以“我一個人生活”狀態為生活準則的人群。以現代人的角度,單身主義者可以分為主動性和被動性的選擇,人生的際遇不一定如預期,而這些族群在整體人口比例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它的出現代表着傳統的家庭觀念正在轉變,而獨居者的增長對社會結構也有一定的影響。此外,我們也會討論偽單身主義的定義、單身主義者的心理健康,以及單身主義者的老後生涯的規劃。...more30minPlay
June 12, 2022疫情下的大學畢業季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已經持續兩年多了!在這段期間裡,各級學校的畢業生們面對百年難得一見的狀況,諸如:遠距網路教學大行其道、實體的徵才博覽會延期或取消、研究所考試改採書面審查、畢業班學生的評量方式多元化、線上畢業典禮因應疫情而辦理等種種因應措施,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台灣這批強韌的新冠世代吧!本集也附上「台灣知多少——馬祖之旅」,用聲音帶領大家一同前往馬祖,體驗台灣最北疆的絕美風光,包括:馬祖藍眼淚、福山照壁、北海坑道⋯⋯等景點。...more30minPlay
June 05, 2022五月五慶端陽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佳節,可追溯至古代百越送別五方瘟神、驅除瘟疫的風俗文化,其由來大抵是以戰國時代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投泪羅江自盡,有些地方則為了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忌日,乃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在本集節目裡,主持人Monica 和朱 Sir 會介紹各地的端陽習俗,諸如:懸香草、佩香囊、立蛋、喝雄黃酒、划龍舟、吃粽子⋯等等。歡迎聽眾朋友們準時收聽,以瞭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第一個被列入的華人節日吧!...more30minPlay
FAQs about 715公里之間(華、粵):How many episodes does 715公里之間(華、粵)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5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