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他們原是香港人,也是台灣新住民,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歷史等多元的角度,帶領聽友們遊走台港兩地,從而瞭解台灣、觀察香港,透視兩地社會特色。節目秉持知性和感性並重的風格,深入淺出的介紹方式,剖析新舊香港移民心裡面的兩個家,形式採用雙主持對談,偶爾也會訪問特約來賓。░聽友來信☀FaceBook▸... more
FAQs about 715公里之間(華、粵):How many episodes does 715公里之間(華、粵)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5 episodes available.
May 29, 2022《易經》與現代生活繼上週黃輝石老師的專訪之後,本集節目仍然邀請黃老師,針對當前熱門話題作為範例,說明《易經》如何援古用今,指點迷津。關於最近台灣的新冠疫情日漸升溫,黃老師用第五十一卦震為雷加以講解;至於烏俄戰爭,黃老師則以第四十三卦澤天夬作為說明;最後就兩岸關係議題,黃老師採第三十八卦火澤睽來詮釋解惑。黃老師用時事話題來展示《易經》的占卜術數應用,讓大家瞭解老祖宗的智慧,竟然與我們的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more30minPlay
May 22, 2022易學大師的養成之道:黃輝石專訪易經乃六經之首,更是中華文化的基石。伏羲一畫開天,「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文王繼承六十四卦卦名、卦爻辭,於焉重生元亨利貞等十二字箴言,其後由孔子及其弟子以十翼《易傳》來闡釋博大精深的《周易》。本集節目特別邀請國內知名易學大師黃輝石老師親蒞中央廣播電台錄音間接受訪問。黃老師別號道玄居士,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鑽研易經及五術數十年,現為周易道玄講堂負責人,兼任教職於中華道教學院,並以推廣《易經》與「華陀五禽戲」教學作為終身職志。如果大家想知道黃老師究竟如何踏上《易經》的研習之路,以及《易經》的體系内容與其數理變化,歡迎準時收聽喔!...more30minPlay
May 15, 2022反全球化浪潮的逆襲美國前總統川普曾經力推保護主義,高喊美國優先、美國製造的口號,過去兩年多新冠病毒疫情籠罩全世界,國際供應鏈受到嚴重挑戰,各國開始重整全球供應鏈布局,反全球化的浪潮正在風起雲湧。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世界走向全球化?還是反全球化呢?全球化出了什麼問題?本集節目將回顧全球化的歷史發展,進而探討全球化對台灣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影響。不過,全球化趨勢也面臨許多挑戰,包括:1.全球化的遊戲規則由誰來決定?美國、中國、歐盟、俄羅斯等列強正爭奪話語權;2.極端民族主義、民粹主義與恐怖主義的崛起,也嚴重地影響地緣政治;3.國際經濟和金融風暴的衝擊,引發斷鏈效應的效果;4.新冠疫情的侵襲及其後續發展;5.元宇宙——5G物聯網新時代的來臨。最後,我們將展望不確定的未來,各領域的新典範實在有待確立。歡迎聽眾一起來關心當前世界的發展趨勢吧!...more30minPlay
May 08, 2022人物專訪: 故宮前院長馮明珠(下)出生於香港的馮明珠,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畢業後擔任故宮與國史館合聘之研究人員,從事《清史稿校註》六年。後歷任故宮圖書文獻處幹事、編輯、副研究員、研究員,並於2005年任圖書文獻處處長,2008年5月擢任副院長,2012年9月榮升院長,至2016退休,前後歷38年。現任寶吉祥馮明珠文史研究院院長本集中馮院長分享人生路上常懷感恩的心,從香港的童年回憶談起,如何選擇在台灣升學的轉捩點,畢業後踏上故宮工作的機遇,及故宮的難忘經歷,一路上總遇到恩師和貴人。馮院長說一生只做過一份工作,到底堅守在同一工作的信念和得失又是什麼呢?一連兩集,且讓馮明珠院長為大家娓娓道來,談談她的精彩故事。...more30minPlay
May 01, 2022人物專訪: 故宮前院長馮明珠(上)出生於香港的馮明珠,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畢業後擔任故宮與國史館合聘之研究人員,從事《清史稿校註》六年。後歷任故宮圖書文獻處幹事、編輯、副研究員、研究員,並於2005年任圖書文獻處處長,2008年5月擢任副院長,2012年9月榮升院長,至2016退休,前後歷38年。現任寶吉祥馮明珠文史研究院院長本集中馮院長分享人生路上常懷感恩的心,從香港的童年回憶談起,如何選擇在台灣升學的轉捩點,畢業後踏上故宮工作的機遇,及故宮的難忘經歷,一路上總遇到恩師和貴人。馮院長說一生只做過一份工作,到底堅守在同一工作的信念和得失又是什麼呢?一連兩集,且讓馮明珠院長為大家娓娓道來,談談她的精彩故事。...more30minPlay
April 24, 2022當香港移民遇上台灣地震有感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相當頻繁,二十世紀曾經發生過重大地震分別是1906年嘉義梅山地震、 1935年新竹關刀山地震和1999年南投集集大地震。長期生活在地震帶地區的台灣人,對於地震隨時發生可能比較無感,可是剛移民台灣的香港人,第一次遇上地震的恐懼,應該是相當難忘。如何面臨對地震的威脅,而能處變不驚呢?許多人都希望地震也能像天氣預報一樣,有所謂的「地震預報」,但是地震真的能被預測嗎?所謂人算不如天算,我們只能作最好的準備,作最壞的打算。今集Monica和朱Sir會分享面對地震經歷的點滴,告訴你台灣官方建議準備求生包的資訊:「準備緊急避難背包,放置於容易取得之處,並告知家人儲放的地方及使用方法。背包應包括乾電池、收音機、手電筒、哨子、厚手套、三日份的飲水與乾糧、藥品(含個人藥品與急救藥品)、保暖衣物、雨衣。其中藥品與飲水乾糧,須定期更新。」歡迎大家準時收聽715公里之間。...more30minPlay
April 17, 2022儒道智慧與現代生活:王慧茹專訪近年來世局紛擾動盪,天災人禍頻仍,許多人往往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終日,本集節目我們專訪輔大中文系王慧茹博士,目前也兼任元亨書院秘書長。王博士的學術專長是先秦儒道經典詮釋,從事經典講習多年,深受兩岸教師學生及各界人士推崇,除了專業研究領域以外,在疫情肆虐下,更開設王子曰podcast節目,盼望透過經典的陪伴療癒,宣揚傳播經典好聲音,幫助大家發現一個更好的自己。歡迎各位聽眾朋友準時收聽,好撫慰亂世中倦怠的心靈!...more30minPlay
April 10, 2022小市民如何在通貨膨脹時代中求生存呢?近年來全球暖化現象愈發明顯,極端氣候愈趨嚴重,加上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導致全球經濟放緩,物流供應屢遭斷鏈,今年二月底又爆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推升了大宗物資和能源價格,全球性通貨膨脹蠢蠢欲動。本集節目將說明停滯性通貨膨脹的問題,進而探討其發生原因,以及對抗通膨的對策。在百物騰貴的時代,大家一定要認真面對,以做好個人的理財規畫。本集也附上台灣知多少(三)——客家桐花祭,好讓大家知道台灣客家文化之美,每年四、五月份更可以前往桃園、新竹、苗栗一帶客家庄,欣賞白雪紛飛的美麗景緻。...more30minPlay
April 03, 2022清明時節雨紛紛看異鄉人每年四月,大家可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名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倣傚,以此日祭祖掃墓,風俗沿襲至今。到底清明節跟二十四節氣有什麼關係?掃墓祭祖儀式的忌諱有什麼?另外,提到清明掃墓,相信大家也聯想到,近年備受關注的傳統葬禮與環保葬禮的抉擇。而清明節的現代意義又是什麼呢?今集Monica和朱Sir除了跟大家分享清明節的習俗和相關議題之外,也會談談對於移民的朋友,可能有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之感,加上這兩年的疫情而無法回鄉祭祖的無奈之情。...more30minPlay
March 27, 2022從高中職早自習的廢除談臺港兩地的學習經驗分享訪談來賓:朱一樂究竟一位從小在香港出生成長,目前在台北市成功高中就讀的高一生,是如何看待台灣的教育特色呢?從中他會比較兩地教育的特色,以及剖析兩地年輕人的特質異同。本集同時附上「台灣知多少」單元(二),介紹一年一度的台中市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作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大家不容錯過喔!...more30minPlay
FAQs about 715公里之間(華、粵):How many episodes does 715公里之間(華、粵)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5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