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他們原是香港人,也是台灣新住民,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歷史等多元的角度,帶領聽友們遊走台港兩地,從而瞭解台灣、觀察香港,透視兩地社會特色。節目秉持知性和感性並重的風格,深入淺出的介紹方式,剖析新舊香港移民心裡面的兩個家,形式採用雙主持對談,偶爾也會訪問特約來賓。░聽友來信☀FaceBook▸... more
FAQs about 715公里之間(華、粵):How many episodes does 715公里之間(華、粵)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5 episodes available.
January 04, 20222022全球十大趨勢走過驚濤駭浪的2021年,假如世界不像你預期,有人話係失去(Lost)的一年,原有的秩序劇變、COVID-19疫情之下,計劃完全失控。國安法後的香港,收緊的新聞自由,完善後的選舉制度,司法制度的崩壞,移民潮下的告別文化。有人選擇消極的躺平。有人選擇積極的回應,重組(Reunion) 應變方法,運用原來的有限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迎接2022世界未來十大趨勢,Are you ready ? 今集朱Sir和Monica同你傾吓講吓!...more30minPlay
December 28, 20212021年最後一集大團圓今集係本年嘅最後一集《715公里之間》四位主持隔住一個南中國海,相距715公里嚟一個大團圓。除咗同大家傾一下港台兩地上星期嘅投票,同時亦都同大家嚟一個小回顧。除此之外,朱仔同美智亦有大事要同大家宣佈⋯⋯...more30minPlay
December 21, 2021冬大過年,台灣人冬至係點過?冬至又稱「一陽節」,意指陰極而陽生。天地萬物由陰轉陽嘅日子。所以華人社會一直有「冬大過年」嘅講法,冬至係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意義,除咗係團圓仲代表住乜嘢?今集朱Sir同Monica除咗會同大家講一下冬至台港兩地應節大不同外,仲會傾吓喺十二月同樣重要的西方節日聖誕節,點解以前台灣12/25放假唔係聖誕假期,而係行憲紀念日?一齊同大家傾吓講吓乜嘢事。...more30minPlay
December 14, 2021朱仔回港報告難得返香港,朱仔公私兩忙,但有個任務一定唔可以甩拖——就係幫屋企嘅Mirror小粉絲接收朋友送贈嘅應援物。呢兩年,男團Mirror喺香港嘅風頭一時無兩,據講係時勢造英雄,因為佢地生於香港人最需要力量同歡樂嘅時代。至於走勢有幾勁?睇下有人特登創作Black Mirror呢首歌嚟諷刺佢地「周圍都係」就知。但係「周圍都係」嘅何止Mirror,仲有港府強制市民使用嘅手機程式「安心出行」,簡直由朝嘟到晚。喺控制疫情同保護個人資料之間點樣搵平衡,台港政府採取咗大不同嘅策略。今次返香港,離愁別緒比舊年更濃;朱仔同美智喺715公里之間連線,同大家娓娓道來。...more30minPlay
December 07, 2021和而不同嘅宗教大同西方宗教比較專制,講求嘅係異端,同埋神只有一個。但係東方宗教嚟講就比較和而不同。華人社會,儒釋道三教合一。各教精粹融為一體,而且同樣導人向善外。亦主張人人都可以得道成仙成佛。今日朱Sir、Monica就會同大家探討一下港台兩地宗教影響。...more30minPlay
November 30, 2021美智、朱仔比較台港兩地隔離生活自從台灣同香港都規定入境首先要進防疫旅館之後,你幾耐無返過香港?朱仔啱啱返咗,喺旅館直擊報道——唔好以為「小黃咭」同「黃皮書」都係針咭唔駛分咁細,原來只有一張入到境;打針同PCR檢測等日子全部夾到佮佮㪠,航空公司竟然打嚟問係咪真係要搭呢班機,最後全機得九個旅客;至於住防疫旅館就更加孤獨,朱仔嘅最高紀錄,係喺豆膶咁細嘅房間度氹氹轉行足六千步。但佢三句不離本行,對旅館嘅環保設施仲有唔少觀察添……掛住香港嘅朋友,歡迎一齊嚟聽下今次朱仔跨越715公里之問嘅實戰經驗。...more30minPlay
November 23, 2021兒童權利喺一百年間嘅驚天大躍進「守護孩子」、「兒童權利」喺今時今日嘅世代係必然嘅一件事。但係喺一百年前,呢一切都係天方夜譚。上個世紀,喺日本某部分村落,殺嬰係控制人口增長嘅手段;工業革命前,英國會去孤兒院搵嬌小玲瓏嘅小朋友清潔煙囪內部。呢啲小小嘅清潔工甚至會染上唔同程度嘅後遺症。長遠影響到佢哋嘅健康。更加令人心痛嘅仲有政治洗腦。唔少政府領導人,為咗鞏固自己嘅政治地位,向小朋友入手。將純真嘅兒童塑造成極權之下嘅鬥爭工具。譬如二戰時期惡名昭彰嘅「希特拉青年團」、日本「少年飛行兵」(即「神風敢死隊」),文化大革命的紅衛兵⋯⋯縱然時至今日,一個非常講求兒童健康成長嘅普世價值嘅世道之下,仲會有好多極權政府繼續用唔同方法將呢種洗腦教育借屍還魂。 上一集,朱Sir同美智從日常開始講解兒童權利;今集將換個角度,遊走不同時間、地方嘅「兒童權利」發展進程。了解兒童所背負嘅期望,亦一併思考兒童未來!...more30minPlay
November 16, 2021打韆鞦要計時?台北市由10月9日至17日喺6個公園試辦「盪鞦韆計時器」,每個小朋友每次打韆鞦都要限時三分鐘。三分鐘之後就要換人,呢個做法引嚟好多唔同嘅迴響。一個主要由兒童組成、爭取兒童權利嘅團體組織 -「大人思想研究社」寫信畀台北市長柯文哲。信中質疑呢個做法對兒童產生相當不良嘅影響,而且亦都好荒謬。台北市政府回應就話,呢個計劃係要令小朋友學識「分享」。但真正嘅分享精神唔係應該出自自願咩?硬性規定又點樣培養到真切嘅「分享」?要令小朋友學識「權利」、「義務」又有咩更好嘅方法?...more30minPlay
November 09, 2021進入超高齡社會 台灣準備好未?台灣因為少子化、以及高齡化日趨嚴重,根據國發會公布的最新人口推估報告,預估2025年台灣就會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1位是65歲以上老人,到了2034年,全國一半以上都是中高齡、超過50歲。進入超高齡社會,台灣社會準備好未?我們又準備好了未?例如: 家庭照顧老人、 完善老人健康與社會照顧體系、提升老年經濟安全保障、促進中高齡就業與人力資源運用、推動高齡者社會住宅、完善高齡 交通運輸環境、促進高齡者休閒參與、建構完整高齡教育系統……等等。都準備好了嗎?...more30minPlay
November 02, 2021COP26登場 幫地球退燒刻不容緩「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10月31日起到11月12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登場。重要議題包括減排承諾、氣候融資與逐步淘汰燃煤等。這場重要峰會是自1995年以來,世界領袖第26度齊聚一堂,共同應對全球暖化的問題。而根據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巴黎協定」是第一個呼籲已開發和發展中國家做出減排承諾的全球協議。協議要求簽署國制定「國家自訂貢獻」(NDC,指為實行協議而制定的國家計劃),且每5年要上調一次。多達197個簽署方承諾,將努力把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工業化前平均水準的攝氏1.5度內。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全球升溫幅度超過攝氏1度,各地洪水、乾旱、野火等極端天氣變得日益頻繁而嚴重,越來越多國面臨立即性的氣候變遷威脅。會議中,美國及歐盟表示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這個目標,中國則是2060年,印度將在2070年前實現碳中和。雖然各國都許下承諾,不過仔細一算,都是30到50年以上的期票,好遙遠的事情啊!這樣的承諾到底是有誠意還是沒誠意的承諾呢?!...more30minPlay
FAQs about 715公里之間(華、粵):How many episodes does 715公里之間(華、粵)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5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