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他們原是香港人,也是台灣新住民,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歷史等多元的角度,帶領聽友們遊走台港兩地,從而瞭解台灣、觀察香港,透視兩地社會特色。節目秉持知性和感性並重的風格,深入淺出的介紹方式,剖析新舊香港移民心裡面的兩個家,形式採用雙主持對談,偶爾也會訪問特約來賓。░聽友來信☀FaceBook▸... more
FAQs about 715公里之間(華、粵):How many episodes does 715公里之間(華、粵)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5 episodes available.
August 17, 2021又是一年中元節 普渡濟貧念故人每年農曆七月,對台灣、香港等華人社會,都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台灣,對中元的重視及普渡的盛大,一向是有名的。從基隆中元祭放水燈、新竹都城隍廟開虎門舉行「夯枷」儀式、義民廟中元祭、嘉義火燈夜巡、恆春搶孤;到機關、企業、社區、民眾,大大小小的普渡法會,幾乎是全民大事。而香港,每年農曆七月,香港很多地方都會舉行盂蘭節相關活動。不少廟宇道堂會舉行附薦法會,上演神功戲、派平安米;市民會在街上燒街衣。香港潮汕人盂蘭勝會,2011年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不管是叫中元節,還是盂蘭節,都含有普渡、濟貧、表達對往生親友的思念的多重意義。...more30minPlay
August 10, 2021Green Event 東奧證明活動盛大也可以少垃圾少廢棄物在很多的不確定因素中,延辦1年的東京奧運終於在8月8日,上個星期天舉行了閉幕典禮,順利劃下句點。在精彩的賽事,與風光的得奬領獎之外,在減廢、環保方面,這一屆的奧運也有非常多的巧思。例如:奧運選手村以紙板做床架;床墊用「聚乙烯纖維」製成,可以無限次回收;獎牌是用回收貴金屬所做成......。奧運,用事實證明,環保跟任何領域都息息相關。尤其在每一次的大型賽事以後,就一定要製造大量的垃圾嗎?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我們不是無能為力,就是要花多一些時間跟耐心,是可以做到的。...more30minPlay
August 03, 2021父親節的一百種小心思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台灣父親節--8月8日爸爸節。對於父親節,除了慶祝、表達心意之外,很多人還有自己的小心思。年紀小的時候,不管父親節、母親節,沒假放的節日都沒甚麽意思,唯一比較期待的是--可能有甚麽好吃的吧?長大一些,原來有的同學畫不出、或是不願畫出父親的畫像、寫不出或是不願寫出以父親為題的作文。再大一些,台灣多元成家立法,一個家庭的組成,不再一定是一男一女,父親節?母親節?不如直接慶祝父母節、雙親節!到為人父了!父親,是孩子最早的人生導師,影響著孩子未來的親子相處、家庭關係、性格養成、人生道路...。然而, 我們都是為人父母以後,才學怎麽當父母,做中學,其實也很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的。而很多表面看起來很瀟灑、很不在乎形式的爸爸們,內心其實有在吶喊著:「為什麼父親節總沒有母親節盛大?父親也付出很多的。」一通電話、一個問候...,說出你對雙親的愛吧!...more30minPlay
July 27, 2021用耳朵探索世界,世界聆聽日還記得上次靜下心來,聆聽周遭的感覺?香港14歲女孩陳蕙軒Ingrid趁7月18日「世界聆聽日」,發起「聽見,聲活 」聲景分享活動 ,收集來自世界各地的聲景。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聲音,細聽之下原來興味盎然。而當中的城市之音,又可會令身在異地的你平添鄉愁?所謂聲景,即是「聲音」加「景觀」,暫下放下主導的視覺經驗,藉聆聽去感知周遭。聲景多姿多彩,有的來自自然,有的韻含着豐富的文化社會面貌,也有機器的聲音,以及「時代的聲音」。但是如果不好好保育,隨時會變成消失的聲音。節目中,美智和朱仔還會播出他們錄下的一段「大自然指揮家」之音,帶聽眾欣賞百年前英國大提琴家與夜鶯的音樂邂逅......這裡有更多結連,了解聲景的留存和保育:聽見.聲活https://player.soundon.fm/p/cd782dd6-544e-40e7-840a-de71c6edc515台灣聲景協會https://www.soundscape.org.tw/聲音圖書館(香港)https://www.thelibrarybysoundpocket.org.hkBBC錄音:大提琴家與夜鶑和唱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410831602623209 ...more30minPlay
July 20, 20211984 和2021 年的時空對談之前說過,朱sir 和Monica 都是在80年代來到台灣。80年代至今,台灣經歷了許多變遷。本周讓我們來一個當年今日的時空對談,一切就由他們來台的第一天,1984年開始說起。說到1984,除了那本著名的反烏托邦小說之外,對台灣來說也是首家麥當勞在台北開業的一年。但80年代開始的當然不止麥當勞,對台灣來說更是民主化過程的重要一刻。作為親身目堵台灣民主化進程的親歷者,他們又有什麼感想呢?他們記憶中的台灣,當年又是什麼樣子的?...more30minPlay
July 13, 2021細說當年,三位政大老同學的重聚今天繼續歡迎兩位新主持:朱Sir 和 Monica。朱仔、朱Sir 和Monica 當年都是在解嚴前來台,是同屆政治大學同學。朱Sir畢業後一直唸到博士,還在此成家立業,落地生根;Monica 則在留台一年後回港,卻在人生下半場決定「返台灣」。在去留之間,往往與當時的歷史時空、人生際遇拉上關係。 三位老同學都在人生不同階段在台灣定下來,難得今天一起聚首錄音室,說當年,話今天。...more30minPlay
July 06, 2021715公里之間:新人新開始!本周的節目宣傳聲帶怎麼不一樣了?隆重介紹,「715公里之間」迎來兩位新主持人朱Sir(朱紹俊博士)和Monica(洪美玉),未來會與朱仔美智輪番上陣,為這個遊走港台兩地的生活文化資訊節目帶來新鮮感和新角度,期望繼續得到大家的支持。心水清的聽眾,對朱Sir和Monica兩人該不陌生,他們都曾經獲邀到「715公里之間」談天說地。朱sir知識淵博,Monica八面玲瓏兼「八足咁多爪」,都是很受歡迎的嘉賓人選。考考大家,他們倆分別上過哪幾集節目?又,四位主持成為電台拍擋之前,人生軌跡曾經怎樣重疊?一連兩集,四位新舊主持將會一起聊天聊節目聊人生,聊聊香港和台灣兩頭家。歡迎收聽!...more30minPlay
June 29, 2021六月將盡,再見蘋果六月是香港人情緒幽谷的新低點。在這個月,反送中運動踏入第二年,香港也第二回被禁止舉辦六四晚會,然後連香港《蘋果日報》也被迫停止營運。《蘋果日報》並非無懈可擊,卻始終是港人一把重要的聲音,一直明確支持民主運動,也最敢於在「老虎頭上釘蝨乸」。正正因為其政治立場鮮明,《蘋果》近年備受打壓,包括在2014年雨傘運動失去大量廣告收入,幸成功轉型網上會員收費制,才與港人一起撐過難熬的一關。然而,一份有26年歷史的報紙竟在七日之內突然死亡——不因經營不善,不是被時代淘汰、更絕非遭讀者摒棄——卻是因為涉及港區「國安法」致報館高層被捕,兼未定罪就被凍結集團資產,不得走上停刊一途。本周,朱仔和美智將在節目裡跟大家一起告別蘋果,從蘋果的最後一天開始說起。...more30minPlay
June 22, 2021酷熱與缺水,今年台港都難過的五月今年的五月,台港兩地都創下了破紀錄的高溫和低降雨量。台灣缺水限水的新聞相信大家都歷歷在目,但原來香港也錄得極低的降雨量,其中西貢萬宜水庫及大潭篤水塘更被拍攝到被太陽曬至土地龜裂的情況,跟之前台灣的水庫差不多。酷熱的天氣和缺水兩者密不可分,更糟糕的是附帶的效應。高溫自然吸引民眾開冷氣,於是做成用電量提升。再加上過往用電高峰期往往在六月夏至,所以發電廠大多安排5月前完成維修;再加上缺水做成水力發電廠暫時關閉,做成早前台灣後備發電率只有6%,更一度要輪流限電。香港雖然也面對同樣的氣候問題,但供水因為一直有向中國購買東江水所以幸運地不需制水,也因為水力發電廠和後備發電率相對台灣為高,所以也不至於要限電。然而,香港在惡劣氣候下保持了市民的水電供應,對環境的代價是什麼?也許我們都應該賞試在日常生活中盡量節能省電。為了宣揚節能的重要性,原來早在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就有舉辦Earth Hour地球一小時行動,呼籲全球在每年三月的其中一個星期六晚上20:30-21:30關閉所有不必要電源,為地球關燈一小時。這件盛事,台灣作為重視環保的國家當然也不落人後,今年全台總共有超過百位各界名人以及上千家企業響應。本周,就由朱仔和美智跟大家介紹這項重要的環保議題吧!...more30minPlay
June 15, 2021疫下的連假,關在家的大家還好嗎?正當歐美捱過封城的難關,台灣最近則受困於疫情的威脅,進入第三級警戒,餐廳禁止堂食,公眾聚會受限,學校停課,許多僱員改為在家工作。然而,疫情下長困家居,易生磨擦;歐美便有研究指出,離婚率因而上升,精神健康也大受影響。台灣近日疫情稍緩,但每日確診數目仍達三位數,相信仍有一段時間要留家抗疫。歐美的前車之鑑,提醒大家「宅在家」的同時,要維持家人的和諧關係、做好精神健康的準備。這一集,美智、朱仔會替大家打打氣,一齊在疫情下活出正能量。加油! ...more30minPlay
FAQs about 715公里之間(華、粵):How many episodes does 715公里之間(華、粵)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5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