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他們原是香港人,也是台灣新住民,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歷史等多元的角度,帶領聽友們遊走台港兩地,從而瞭解台灣、觀察香港,透視兩地社會特色。節目秉持知性和感性並重的風格,深入淺出的介紹方式,剖析新舊香港移民心裡面的兩個家,形式採用雙主持對談,偶爾也會訪問特約來賓。░聽友來信☀FaceBook▸... more
FAQs about 715公里之間(華、粵):How many episodes does 715公里之間(華、粵)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5 episodes available.
October 26, 2021從《萬曆十五年》看前世今生學不到教訓的未來路10月26日的這一天,曾經發生過甚麽?1951年,丘吉爾77歲再度執政。1863年,英格蘭足球總會在英國倫敦成立,成為世界上最早成立的足球總會。1987年,香港恒生指數單日下跌33.3%,是有史以來全球最大單日跌幅。..........按照歷史學家黃仁宇的名作《萬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一書裡的意思:每個時代、每一天、每個時刻,我們的所思所言所行,都是反映出大時代的脈絡、信息。所以在大時代裡,就算是每一天,都要認真的過,因為我們都是寫歷史的人。然而,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又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人類在歷史上得到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不會在歷史上得到任何的教訓。」...more30minPlay
October 19, 2021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美式情景喜劇看著最近一齣又一齣的熱門劇集,從之前香港的大叔的愛、台灣的俗女養成記、韓國的魷魚遊戲……!追劇,是如此美好的一件事!可以讓人不分年齡、不分國籍、不分立場,非常和諧又有默契的跟著劇中人或喜或悲、因著劇情而有著共同的話題、共同的期待、共同的成長、共同的回憶!那些年,為了學英語、為了認識國外的生活,曾經陪著我們一起成長的美式情景喜劇。想一想,真的非常多!譬如:「六人行(Friends)」、「我愛露西(I Love Lucy)」、「天才老爹(The Cosby Show)」、「全家福(All in the Family)」、「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這些情景喜劇,除了有些制式的題材、元素跟呈現之外,仔細分析,隨著社會的進步跟演變,當中也包含了不少突破性、甚至是拓寛家庭觀眾傳統觀念或社會界限的大膽挑戰。像六人行(Friends)裡面的同性戀;天才老爹(The Cosby Show)裡突破種族與性別的刻板定位;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裡面的多元成家……。追劇,我們不只是追劇,其實是成長、其實是跟著社會潮流在前進著。...more30minPlay
October 12, 2021借鏡台灣經驗 香港垃圾徵費動起來香港的垃圾徵費計劃,在之前8月26日終於在立法會以37票贊成、1票反對,三讀通過《2018年廢物處置(修訂)條例草案》,以後市民必須購買指定垃圾袋棄置垃圾,預計最快在2023年第一季實施。這是香港討論了很多年,一直窒礙難行的一項政策。對比台灣,台灣實施「垃圾不落地」、「垃圾費隨袋徵收」將近二十年,成效卓著。甚至很多遊客到台灣,很深刻的印象就是「街頭到街尾都找不到一個垃圾埇」、「看著市民提著垃圾等垃圾車、等丟垃圾」的這些境象都覺得很有趣,也很佩服台灣人的自律跟守規矩。其實,不管是「垃圾不落地」、「垃圾分類回收」以及「垃圾費隨袋徵收」。老實要比較的話,當然是沒有隨地丟的方便。不過,應該做的事情,就值得去做。而且習慣了以後,就會根植人心,自然成為習慣。像現在台灣人習慣了垃圾分類,當去到其他不用垃圾分類的國家地區的時候,看著可以分類的東西被丟到垃圾埇,都覺得很可惜呢!...more30minPlay
October 05, 2021雙十在香港 從當年的旗海飄揚到慶祝活動基本消失的今天根據中央社的報導指出,港區國安法實施一年後,香港親台僑團在籌辦慶祝中華民國國慶活動上承受更大壓力,預料今年不會有較具代表性及規模的慶典,香港的「雙十」國慶活動基本消失。其實,曾經,每年臨近雙十,香港街頭都懸掛了大量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旗海隨風飛揚。想當年,曾經,香港有很多具代表性的雙十慶祝活動,包括:港九各界僑團舉行的雙十大會、酒會,以及在新界屯門青山紅樓、珠海書院、九龍總商會及調景嶺舉行的升旗典禮。另外,還有很多僑胞組團回到台灣,親自參與雙十的相關慶祝活動。曾經,想當年。...more30minPlay
September 28, 2021教師節快樂 願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都可以暢所欲言香港這兩年情勢動盪、社會氣氛低迷,連教育界也正面對重大考驗。根據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簡稱教協)今年5月的調查,有40%的教師表示想要離開教育部門。而創立於1964年的香港中學校長會(HKAHSS)也曾在7月時警告港府,香港教育界的「人才流失」將降低該市的教育質量。而就在9月11日,將近半世紀歷史的教協也已經正式解散。老師擔憂的到底是甚麼?請聽本集來賓--黎智豐博士的分享。黎智豐博士剛從香港移居來台,離開與留下,都是困難的決定。教師節的今天,祝願教師跟學生在課堂上、在學術上、可以自由討論、可以奔放翱翔。...more30minPlay
September 21, 2021網路跟疫情下 老師的必須再進化提升下星期就是9月28日--台灣的教師節了!每年的教師節,台灣算有氣氛的,中小學會寫卡片送禮物給老師,地方政府也會舉辦優良教師的頒獎典禮。相對來說,香港的教師節,氣氛是淡一些的。而不管本來的氣氛如何,隨著網路的發達,甚麼資料都可以在網路上查得到,老師已經不能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再加上疫情的影響,世界各地很多學生的長時間上網課,老師的角色、上課模式、學習方式、以及跟學生之間的相處,這兩年都產生了新的形態與狀況。還有一個星期就是教師節了,藉此時刻,該好好思考。老師,在新時代、新形態下,該扮演甚麼樣的角色呢!...more30minPlay
September 14, 2021日久他鄉是故鄉 「斯卡羅」煲劇煲出身份認同的思考台灣公視大劇--斯卡羅,是最近一定要煲的劇,因為實在太好看了!除了透過影視娛樂,看到了台灣19世紀,經戲劇轉化之後的一部分歷史之外。最重要是,從斯卡羅可以對應到現代,不管是利益搶奪、身份認同、族群和諧、先來後到、多元共處......。原來,不管是千年前、百年前、還是現在,人們依然面對著同樣的課題。而台灣的歷史,對應到香港,也有很多的類似。台灣跟香港都是移民社會,在這個早就已經跨越地域的年代,「身份認同」是不是可以有更包容的觀點呢?生活在同一塊土地的人們,是同舟一命,是生命的共同體。不管是土生的,是漢人、客家人、閩南人、還是其他西方來的人,只要生活在這個地方,真的想為這個地方做點事情,只要認同這個觀念,是不是就可以是自己人呢!...more30minPlay
September 07, 2021報導香港真普選 32年媒體人最想做的一個報導「退休前,最想做的一則新聞,就是香港的真普選,真的是一人一票的普選,而不是人家選出來,再給我們選的選舉。」這是台灣電視媒體—中視的駐香港記者李錦華,當了32年的駐港記者以後,最想做的一則報導,這大概也是很多人很多人的一大心願吧!李錦華,香港人,來台升學。由於表現優秀,大學畢業之後,即被中視聘用並派駐回自己的成長地—香港,擔任駐地記者。他大學畢業的那一年,正是1989年。六四事件在香港所舉行的百日祭,就是李錦華記者生涯的正式揭幕。這32年來,台灣、香港與大陸之間的媒體互動與凝視角度,已經是變了又變。當中的高潮佚起,正正反映了台港與大陸之間的關係變化,微妙而又直接的影響。由資深的媒體人李錦華一一道來,啊!原來…原來……...more30minPlay
August 31, 2021九一記者節 以做記者為榮!9月1日,又名「九一記者節」,是中華民國的記者節。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發表「2021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報告指出,台灣名列第43,與去年排名持平,位居亞洲第2。中國大陸在180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4。而香港,今年排名第80名。從2020年6月開始,香港實施國安法之後,無國界記者組織認為對當地新聞業恐怕將構成嚴重威脅。中視的駐香港記者李錦華,從1989年開始派駐香港,身為台灣的電視媒體被派駐香港,這32年來,看著台灣、香港、跟中國大陸的新聞自由的變化,萬語千言、耐人尋味,在「九一記者節」的前夕,與大家細說!...more30minPlay
August 24, 2021桑普:台灣香港協會 與同路人同行「做人如果行有餘力,就應該多幫助身邊的人。」台灣香港協會的理事長桑普這樣說。香港政評人、律師桑普,大學時期在台求學,對台灣的感情一直很深。從香港在去年通過國安法之後,桑普決定「回到」台灣。桑普說:「香港是故鄉,台灣是家,自由與責任是並存的。做律師是可以幫到客戶,但我們社會,有更有意義的事情值得自己去做。而且,上位的價值是在法律之外去追尋的。」桑普去年移居台灣以後,隨即成立了「台灣香港協會」,幫助同路人,共同捍衛台灣。桑普說:「根據統計,台港人人數已經超過十萬,台港會就是要幫助來台港人,增進台港人對台灣社會文化歷史上的認識了解,減少族群間的衝突...,最重要是,和諧共生,一起捍衛台灣這個地方。」...more30minPlay
FAQs about 715公里之間(華、粵):How many episodes does 715公里之間(華、粵)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5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