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新竹,是個有風的地方;新竹,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有風就有故事。愛上新竹節目,帶您從人文地景產,重新發現新竹的豐富精彩!現在,乘著新竹風的翅膀,邀您一起「愛上新竹」。 《愛上新竹-印象寫真館》由捷笙建設 ‧ 東照廣告贊助播出... more
January 21, 2023印象寫真館28:原來家鄉已是世界級,這是新竹,我們的主場!來賓:橫山論壇創辦人 陳文堂近30年的跨國工作經驗造就出他的世界觀,認為「台灣應深植於在地文化,同時與全球交流。」他是橫山論壇創辦人-陳文堂,世居新竹是來台第九代。2000年,因一場工作來到瑞士小羊村,見到偏遠山村以「環境、文化、永續」跟世界接軌,讓他轉回到故鄉後,便開始思索著將這些理念投入橫山鄉,如何以橫山與台三線為主場,帶來一些跨領域合作、促進價值創新的機會,於是2006年創辦了「橫山論壇」。然而,轉眼17年過去,回頭遙望當年經歷,原來家鄉已是世界級,這是新竹,我們的主場。他是如何實踐使命來促進城鄉發展?當年所影響的人事物又會帶來哪些變化?眼見大山北月的廢棄小學場域創生、培養年輕人的世界視野、清水模建築裡的當代客家粄條店...全球視野,在地實踐,真的越在地也越國際!春節期間,不妨來趟新竹淺山之旅,聽聽在地人為您嚮導。請聽橫山論壇創辦人:陳文堂,分享一個理想生活方式的實踐,與新竹台三線上的「全球視野,在地實踐」現場。...more48minPlay
January 14, 2023從金煉成陶器談新竹陶的前世與今生來賓:台灣陶文化協會理事長 鄧淑慧、苗栗柴燒陶藝創作協會理事長 林瑞華前台灣文獻館館長劉峯松:「金煉成陶器除了器型優美、製作工藝精湛,其胎體輕薄、印紋獨特、釉色絢麗,製程以天然氣加柴燒,最後再施以鹽釉,窯溫度高,硬度夠,不僅耐用,儲存食物和釀造美味更是一流。」在台灣陶器的發展過程中,新竹陶曾經擁有舉足輕重之位,尤其以「金煉成」窯場最為著名。金煉成陶器工廠於1916年成立於新竹「赤土崎」的頂埔一帶,1941年窯廠被日本政府徵收作為天然瓦斯試驗所等用途,因此搬遷到柴梳山「關東橋」租地(又稱金山面)。金煉成陶器全盛時期銷往新竹各地,深受喜愛。臺灣陶文化協會理事長鄧淑慧與其團隊大力的支持與付出,將前台灣文獻館館長劉峯松收藏的工藝品分門別類,並妥善清洗挑選後,選出60件新竹窯業全盛時期和金煉成陶器的登峰造極之作進行「新竹陶.金煉成-劉峯松收藏展」展出。策展過程中他們有哪些印象深刻與難忘經驗?金煉成為何會受到這麼多收藏家之偏愛呢?請聽台灣陶文化協會理事長:鄧淑慧、苗栗柴燒陶藝創作協會理事長:林瑞華,分享新竹「金煉成」陶器與新竹陶的前世今生! ...more48minPlay
January 07, 2023印象寫真館27:柴燒竟也兼顧環保,竹南蛇窯顛覆你腦中印象來賓:竹南蛇窯第二代窯主 林瑞華、台灣陶文化協會理事長 鄧淑慧2001年獲選為全國歷史建築百景2002年登錄為「苗栗縣歷史建築」2012年第二代窯主林瑞華獲選「台灣工藝之家」「竹南蛇窯」創建於民國六十一年(西元1972年),原名「恆發陶瓷廠」。當年,創辦人林添福率領九位師傅以及一頭牛,自己造模印三千塊土磚,工作九天完成了這座二十五公尺長的蛇窯(目前截短為二十公尺長),以生產陶瓷花盆為主。但隨著時代演變,傳統蛇窯走過黃昏低谷,如今第二代窯主林瑞華、鄧淑慧伉儷,以古窯生態博物館理念經營,致力於柴燒陶藝創作、陶瓷文化研究及傳統陶技藝、柴燒等研習課程...等,並透過國際交流活動,推廣台灣柴燒陶窯文化,傳承柴燒陶藝生活美學,更讓「竹南蛇窯」歷史建築活化,成為目前台灣少數殘存的蛇窯中,保存完整且還可繼續燒製的傳統蛇窯。究竟他們如何在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之間開創一條自己的道路呢?創發「環保」的柴燒新方式,窯燒溫度破金氏世界紀錄...等許許多多創舉與觀念,徹底顛覆你我腦中的印象。請聽竹南蛇窯第二代窯主:林瑞華、台灣陶文化協會理事長:鄧淑慧,分享竹南蛇窯及台灣陶窯文化的發展脈絡!...more45minPlay
December 31, 2022印象寫真館26:透過追憶與記憶拼湊出黑貓中隊飛官的英勇事蹟來賓:南寮金運海鮮負責人 吳興華、竹塹探索研習社社長 賴源欽「從小我只知道爸爸在美國出差,直到國小三年級時,母親坳不過再三的詢問,才帶我到碧潭空軍公墓去祭拜父親。」他才知道這位參與八二三砲戰的空軍英雄,不但獲選加入雷虎特技小組,而且又加入「黑貓中隊」的空軍烈士,就是自己的父親吳載熙。他從父親的勳章、軍旅相關的遺物、別人轉述拼湊出了父親的形象。「高空的勇者」黑貓中隊的飛行員駕駛當時號稱「全世界最難駕馭的飛機」之一的U-2偵察機,冒生命危險飛進中國大陸執行高空偵照任務...更多精彩且感人的故事都在本集節目中。請聽南寮金運海鮮負責人:吳興華以及竹塹探索研習社社長:賴源欽,藉由追憶與記憶拼湊出吳載熙的英勇故事! ...more45minPlay
December 24, 2022「人生七十才開始」她從烘焙業領頭羊,轉身成為懂得生活的哲學家來賓:生活哲學家/素人畫家 黃秀華女士清茶一杯 徐徐山風渺渺山嵐 一身清幽內灣南坪登山口有一座造型非常別緻的建築物,名為「槑齋」,經常讓過往的遊客駐足觀望,引發好奇。槑(ㄇㄟˊ)齋出自林志成建築師的設計作品,他擷取印度元素及土地現況作為設計腳本而建。槑齋主人黃秀華女士(麗薩姐)和先生阿錄哥為我們深度介紹這幢建築物興建的來龍去脈,當初為什麼要起名為「槑齋」呢?有趣的過往歷程,和他們與新竹在地的故事,引發不少笑料。話說「人生七十才開始」麗薩姐和先生從年輕一路在烘焙業打滾,現在的她更懂得生活、享受人生,而過往的良善,更造就了諸多機緣,因而因緣俱集促成了「槑齋」。槑齋裡頭擺設有雕刻家花了10年鑄成的88件巨幅作品,彷彿置身在佛雕藝術品展覽館,還有私人珍藏的藝術品、裝置藝術展示。另外,場地也可以舉辦展覽、講座、沙龍音樂會...等。每件作品都有其精彩的人物故事,請聽本集節目邀請生活哲學家/素人畫家黃秀華女士的分享。...more47minPlay
December 17, 2022印象寫真館25:科技與人文『地』結良緣,清華厚德書院實踐城鄉抓『地』力來賓:清華大學厚德書院導師與清華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錢克瑋我們發現近幾年來,清大學生和新竹在地的關係愈來愈緊密,這可是刷新大家對於清華大學的「科技專業」印象。而如此充滿人文溫度,其中原因乃是2010年清華大學提出「清華書院」的規劃與構想,以「自我探索」、「社會關懷」、「社會創新」為核心,多元、跨域為學習主軸,將專業融進生活領域,並與在地連結,強化了城鄉抓『地』力。學生來到新竹清華唸書,不再只是培養專業技能,更能認識自我,找尋到自己所愛所長,並探索在地風情,讓自己更加想懂得享受人生。那麼究竟厚德書院是如何規劃課程的呢?錢教授帶著學生走進新竹場域:從峨眉、北埔到尖石部落,學生們又有哪些發現和感動?請聽本集節目邀請清華大學厚德書院導師與清華學院兼任助理教授:錢克瑋教授,分享學生與城鄉之間『地』結良緣,產出豐碩成果的精采故事!...more45minPlay
December 10, 2022「原」來我是平埔族!-探索家族身世,尋找竹塹社消失的道卡斯大道來賓:新竹縣道卡斯族文化協會理事長 廖志軒、總幹事 邱翊禎這是一段族群認同的過程~與追尋~原來我是平埔族原住民:道卡斯Taokas!從小自認為是純客家人的廖志軒理事長,念研究所期間因循機緣向戶政機關調閱了日本時代的戶籍資料,因而展開了這趟追本溯源之路。她,參與了102年新竹縣社區影像培力營,認識所謂的「族群議題」,並開始關注與重視,而後邱翊禎透過影像紀錄幫助自我了解家族故事,也因此開始追尋公公並非客家人身分的探討…109年,他們成立了新竹縣道卡斯族文化協會,近年更希冀透過文化復振,將語言、文化、祭典活動...等逐步探索、拼湊,重新尋回那條竹塹社消失的道卡斯大道,以及過往長輩們避諱談論的族群身分認同。這趟身分認同的追尋之旅又將會如何發展?與喚醒族人共同的文化記憶呢?請聽本集節目邀請新竹縣道卡斯族文化協會理事長廖志軒與總幹事邱翊禎的分享。...more45minPlay
December 03, 2022印象寫真館24:從地理水文出發看見山川地脈人文風景,談續修新竹縣志土地志來賓: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系主任 韋煙灶續修新竹縣志-土地志最重要的創舉,就是將新竹縣大約以省道台三線為界,形成一條明顯的大地理界線,也就是大斷層線,藉以貫穿本卷四篇內容,具有區域地理學理論與概念上的意義。韋教授也藉此說明地形的差異,讓大家在選擇土地上可以避開危險區域。請聽本集節目邀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系主任:韋煙灶教授,從新竹地理水文出發分享續修新竹縣志的精采故事!...more45minPlay
November 26, 2022做對的事情歷史會記錄,做錯的事情時間會記錄!—細數新竹知事為地方的貢獻蔡仁堅前市長除了曾經是新竹的大家長,現在也是一位文史工作者!細數過去曾經在新竹地方努力的痕跡,蔡仁堅走訪金門一探究竟,只會尋找一個解答,也為新竹現在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尋找根源。延續上集的故事,請聽本集節目邀請前新竹市長蔡仁堅踏上尋找為新竹奉獻新竹知事之旅!...more47minPlay
November 19, 2022印象寫真館23:身為新竹人,當知新竹事!— 新竹的三大黃金建設時代!新竹的黃金三大建設時代可以分為:第一,道光年間,當時的空間建設一直影響到現代。第二,1920年,日治時期歷經18位州知事的治理,更加完善整體公共建設!第三,1980年,光復後,新竹科技城市的形成與清大交大復校!更多精彩故事,請聽本集節目邀請前新竹市長蔡仁堅細數過去為新竹奉獻的新竹知事! ...more43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