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新竹,是個有風的地方;新竹,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有風就有故事。愛上新竹節目,帶您從人文地景產,重新發現新竹的豐富精彩!現在,乘著新竹風的翅膀,邀您一起「愛上新竹」。 《愛上新竹-印象寫真館》由捷笙建設 ‧ 東照廣告贊助播出... more
May 09, 2020新竹市圖書館新總館興建前的歷史總回顧-專訪資深文化工作者潘國正新竹市最近有個重大建設開始動工,那就是「新竹市圖書館新總館(簡稱:新竹總圖)」,館址就在東大路上的「新竹市文化局圖書館」,預計2020年竣工,在舊館將被拆除之前,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個陪伴新竹人走過34年歲月的老圖書館,它一路走來的故事吧!本集節目非常精彩,邀請到《愛上新竹》節目前主持人潘國正(潘大哥),他與現任兩位主持人,都與這座老圖書館有緊密的連結。潘大哥是資深記者,曾訪問過舊館建築師,更推動老照片說故事,為它留下珍貴的足跡;而洪主任是末任「新竹市文化中心主任」與首任「新竹市文化局局長」;蔡大哥則是第一任「新竹市文化局志工隊隊長」,他們三人在這座看似簡陋的建築胼手胝足、共同打拼,更以它為中心,見證了風起雲湧的新竹文化發展史。就讓三位新竹通,透過熱切的對談,一一告訴您「您所不知道的新竹地方文化史」吧!...more44minPlay
May 02, 2020防災食農:面對疫情與氣候變遷的應變能力-專訪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張瑋琦教授「食農教育」可說是當今最夯的顯學,培養對味覺的敏銳度、瞭解食物的來源與知識、掌握「食物『煮』權」,在這個食安問題益發嚴重的當今,絕對是至為關鍵的議題。近年來極端氣候加劇,天災頻傳,甚至出現新冠病毒疫情大爆發......種種無可預料的情況,這時以食農的角度切入,一個全新的概念亟需建構,那就是「防災食農」。本集節目邀請到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張瑋琦教授,她是日本國立千葉大學人間地球環境科學專攻學術博士,她以新竹縣竹東鎮柯湖社區為基地,帶領學子與居民思考,一個社區,甚至一個國家,如果發生重大天災,或因疫情而封城等狀況,要如何在糧食上自給自足?建構一個可永續發展的農業環境?要如何開始將「食」、「農」融入社區、學校與家庭教育?這些都是與身處環境急速變遷下的我們,切身相關的重要課題。...more40minPlay
April 25, 2020竹掃把行動聯盟:新竹公民運動回顧與展望-專訪清華大學王俊秀教授、竹塹文教基金會陳明河董事長相信關心新竹地區公共事務的朋友,對「竹掃把行動聯盟」這個組織不會陌生,2006年因搶救李克承故居(西門會館)而成立,集結多位關心以「掃除新竹的一切不文化、不社會等違反永續發展之障礙」為使命,這15年來已為新竹縣市民保留下許多珍貴的文化資產,除了西門會館,還包括楊氏節孝坊石板路、護城河石板路、內灣戲院、新竹二戰遺址六燃廠房……,他們也善盡監督政府施政的角色,推動「公車上書」等別具意義的公民運動,可說是臺灣社會運動發展史上極具指標性意義的組織。本集節目,特別邀請到「竹掃把行動聯盟」的發起人──清華大學王俊秀教授與竹塹文教基金會陳明河董事長,聽兩人回顧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以及展望未來的理想,邀請關心這片土地的您,一同拿起「竹掃把」,善盡社會責任,讓新竹變得更美好!...more46minPlay
April 18, 2020第五屆竹塹奧斯卡徵選Start!影像創作,正是時候!-專訪竹塹文教基金會陳明河董事長全球疫情蔓延,待在家中看電影,是許多人相當喜愛的選擇,但您是否也想試試看創作、拍下屬於自己的電影作品呢?現在正是時候!您知道新竹也有屬於自己的「影展」嗎?它有個非常大氣的名稱--「竹塹奧斯卡」,由竹塹文教基金會所創立,目的主要在發掘地方影像創作人才,提供作品發表平台,並協助對電影有興趣的朋友開展創作潛能,提升影片製作技術與藝術內涵。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已堂堂邁入第五屆,從上一屆擴大為全國性徵件,作品一屆比一屆更加豐富精彩!本集節目邀請到竹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明河,要告訴您竹塹文教基金會成立的緣由,以及竹塹奧斯卡獎從2009年開始籌辦以來的發展歷程,從最初以竹塹地區(包含新竹縣、市)為主題的影展開始,逐步發展,本屆擴大為全國性的影展,內容包羅萬象,跨越地域、族群,類型多樣,連獎項的類別也大幅改變,除了傳統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男、女主角之外,還有「最佳創意表現獎」與「最佳人文關懷獎」,今年更增設「竹塹獎」,鼓勵大眾為「新竹」留下獨特的影像與故事記錄。為鼓勵學生創作,本屆也特別分成「學生組」及「社會組」,無論紀錄片、劇情片、動畫,作品形式不拘,為因應疫情,延長收件至9月14日,總獎金達20萬!當然,比獎金更重要的是一份無可取代的榮譽感,所有入圍的影片也將一併於新竹市影博館播映,歡迎所有喜好電影的朋友們共襄盛舉哦!...more41minPlay
April 11, 2020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主持人洪惠冠與蔡榮光對談【愛上新竹】節目長期關注「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的議題,以實際的成功案例分享,讓人不但更認識腳下的這塊土地,也促使我們打破看不見的「冷漠之牆」,在新冠病毒疫情嚴峻的當下,更需要民眾以「社造」的精神,共同合作互助,成功戰勝疫情!本集節目由兩位主持人進行對談,從「社區營造」這個名稱的緣由開始談起,一路分享到近幾年的新議題「地方創生」,為您一一爬梳新竹乃至於全世界各地的成功典範,以及未來將面臨的挑戰。點亮蠟燭,不只是要照亮別人,更期待能「引燃他人」,讓我們為新竹這塊寶地盡心盡力,共享更美好的生活!cj...more44minPlay
April 04, 2020再造新竹六燃歷史現場(下)-專訪中原大學趙家麟教授、清華大學王俊秀教授延續上集主題,本集繼續邀請兩位專家談新竹重要的二戰歷史遺跡「六燃」,更要以「他山之石」-歐洲、日本的經驗,告訴我們該如何在「保留古蹟」與「都市發展」上取得平衡,不但能保存歷史,更能活化它們、成為新的觀光亮點。為了不讓我們留下來不及認識寶貝的遺憾,更為了讓新竹擁有屬於自己的「松菸」或「駁二」,邀請大家收聽本集節目,共同加入守護古蹟的行列,一起努力以「行動」愛上新竹吧!...more41minPlay
March 28, 2020再造新竹六燃歷史現場(上)-專訪中原大學趙家麟教授、清華大學王俊秀教授一座沒有記憶與歷史的城市,將成為患有失憶症的城市。今年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75周年,《愛上新竹》節目特別製作兩集特別節目「再造新竹六燃歷史現場」,帶您回顧一段有些沉重,卻也難以抹滅的歷史。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曾經就設址在新竹市,專門製造日本軍機的重要燃料「異辛烷」。六燃廠房占地廣闊,現在卻所剩無幾。它與清大、交大與工研院的設立關係密切,卻也讓新竹曾經成為二戰期間落彈量最多的台灣城市。要了解新竹的前世今生,絕不能忘記這段歷史軌跡。六燃不但在文資與生態上極具價值,身為「二戰遺址」,它的歷史價值更備受國際重視。本集節目,非常榮幸能邀請到推動「再造六燃歷史現場」最重要的推手:中原大學趙家麟教授,與清華大學王俊秀教授,聽他們娓娓道來六燃的前世回顧、細數之前搶救不及的遺憾(寡婦樓),更要展望未來,告訴您保存、活化六燃現存遺址(大煙囪廠房、觸媒工廠、地下油庫)是多麼刻不容緩!...more46minPlay
March 21, 2020令人懷念的新城故事-專訪寶山活字典鄭淼生上次節目,我們分享到「新城故事」這本村史中所描寫,關於寶山新城村趣味橫溢的小故事,您是否還意猶未盡呢?那您一定要繼續收聽本集節目,我們邀請到前新竹縣新聞科科長、現於新竹縣選舉委員會服務的鄭淼生先生,他同時是這本「新城故事」多篇文章的作者,聽有「寶山活字典、活寶庫」美稱的他為我們勾勒出1950、60年代的新城老街百態,分享更鮮活有趣的寶山舊時逸事,例如:現已失傳的百工行業、村裡引進第一部電視的情景、第一台公用電話的使用情形、養豬人家的生活樣貌......相信無論您是否經歷過那個時代,都會深深被這些充滿人情味的故事深深打動!今天的節目非常特別,因應新冠病毒的防疫,我們特別採取「分流措施」,特地移地到交通大學的演藝廳舞台做專訪,感謝交大演藝廳工作人員的努力,讓我們音質不打折扣,更讓您感受到「臨場感」哦!最有情有味的「新城故事」正式開演,邀您一起來入戲!...more45minPlay
March 14, 2020社區營造,從寫「村史」開始!-專訪寶山鄉「新城故事」主編黃瑞珠、開心田緣農場主人徐振淇、知名主持人徐海倫每個鄉鎮村,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脈絡、人文風情,需要有使命感的人一一爬梳、蒐集故事,寫成「村史」,並不容易,但新竹縣寶山鄉的「新城村」卻做到了,更難得的是,還是由一位從外地嫁來這裡的「媳婦」完成的!一個家庭的故事,就是一個村鎮發展史的縮影,因此,今天我們邀請到新城村堂號為「東海堂」的徐家三口,以客家諺語、詩作、兒時記趣,與現在地方創生的經驗,向您娓娓道來豐富有趣的「新城故事」。您知道為何早期要嫁來新城的女性,都會頻頻被「勸退」嗎?勤儉刻苦的客家農家,又會發展什麼樣的「副業」,成為一家人辛苦又甜美的難忘回憶?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本集節目中,歡迎收聽。 令人懷念的五十年代新城街道圖,由徐振淇與黃瑞珠之女親筆繪製。...more48minPlay
March 07, 2020泥巴到嘴巴最短距離,就在關西古橋市集-專訪友善農耕開心小農繆美琴、東安里里長賢伉儷陳盛德、羅珠梅一想到新竹縣的社區營造,「關西」無庸置疑是其中的模範生。關西居民曾為了古橋拆除危機、牛欄河受汙染等事件團結在一起,成立了「關西鎮鄉土文化協會」至2020年已滿18年,協會所主編的刊物「牛欄河畔」成為社區報的典範。2014年開始舉辦的「東安古橋音樂會」更是結合古蹟與藝文之美的亮點活動,這一切,都是鎮民們出於對故鄉發自內心的情感,格外令人敬佩!而從2019年起,在民眾的齊心努力下,「關西古橋市集」在這座美麗的東安古橋旁誕生了,打著「從泥巴到嘴巴最短的距離」口號,要讓在地與外地的民眾感受到關西泥土所長出來,最美好的滋味!讓人不但吃得安心,更能體驗到濃濃的人情味。本集節目,邀請到代表關西小鎮的小農們,一起分享他們溫馨動人的鎮上故事,更要告訴您如何做個愛鄉愛地球的開心小農,一起來體驗吧! ...more42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