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新竹,是個有風的地方;新竹,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有風就有故事。愛上新竹節目,帶您從人文地景產,重新發現新竹的豐富精彩!現在,乘著新竹風的翅膀,邀您一起「愛上新竹」。 《愛上新竹-印象寫真館》由捷笙建設 ‧ 東照廣告贊助播出... more
September 26, 2020知足園、花燈、社區關懷據點:內立社區成員邀您一同前往新埔的「內立社區」,這裡有埤塘、果園等令人驚喜的觀光資源,更有一群充滿向心力、熱情好客的客家鄉親,從他們連續三屆獲得花燈大賽冠軍,便可知道這是個充滿創意、更有活力的社區。本節目邀請到內立社區發展協會蔡榮富理事長、溫文正總幹事,以及社規師兼黛安莊園女主人鄭麗紅,聽他們道出「內立」這個名稱的緣由;人文地景產的資源介紹;如何透過元宵花燈的製作與踩街激發社區居民的光榮感;打造知足園社區菜園的經過,並分享過去舉辦的精彩活動(如:柑橘產業小旅行)及未來的願景。誠摯地邀請您,一起來感受這個純樸美好的地方,濃濃的人情味!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more44minPlay
September 19, 2020友善長者的免彎腰菜園:上寮社區成員為讓社區獨居長輩能吃得安心,新竹縣新埔鎮上寮社區有62位志工參與,將原本菜園墊高至50公分高左右,如此長者種菜時,就不用再蹲下彎腰。本集節目特別邀請上寮社區的劉德文里長,以及「六家國小」的何明星校長,兩位熱心於社區營造的來賓,要與您分享他們投入社區工作的心路歷程,也要告訴您新埔上寮社區的人文之美,以及未來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節目最後的「新竹小知識」,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新埔上枋寮的三級古蹟「雙堂屋」的故事哦!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more44minPlay
September 12, 2020營造多元文化融合的社區關係: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成員「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致力於推展及傳承新住民語言文化、民俗技藝,希望能陪伴更多的外籍配偶在新故鄉學習成長,儘快熟悉我們的生活,一起共創溫馨和諧多元的社會。本集節目邀請到「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的陳佳芬督導,暢談新住民朋友融入社區的精采故事;同時也邀請兩位新住民夥伴--盧宜(陸籍)、陳菈雯(泰籍),分享她們飄洋過海來台灣落地生根,更奉獻一己之力為社區服務的動人歷程,相信您聽完節目,也會認同:她們是台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more44minPlay
September 05, 2020活力不老合唱團:新竹愛鄰協會成員當超高齡化的時代來臨,我們該如何因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家庭暴力等社會問題,又該如何靠社區的力量來解決?新竹愛鄰協會秉持著《禮記禮運大同篇》「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理念,從幼童、壯年到銀髮族,均提供最完善的社會服務。本集節目邀請新竹愛鄰協會的范馨文總幹事,分享由一群超過花甲的銀髮阿公阿嬤組成的「活力不老合唱團」,如何透過合唱之美,聚在一起享受老年生活,將活力化為飽滿的歌聲、悠揚的旋律。另外還有「高年級俱樂部」、「共餐共學」也是相當具有創意的「樂齡學習」計畫。此外,愛鄰協會綠光種子教室的王婉嫕專員,也要分享他們如何建立社區關懷據點,集結社區志工的力量,為弱勢孩子提供免費課輔陪讀、品格教育等資源,這其中又有哪些動人的故事呢?如果您對社會服務有一股熱忱,歡迎您收聽本集節目,更邀請您加入「新竹愛鄰協會」的行列,一起讓我們的社會更美好!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more44minPlay
August 29, 2020告別冷漠,找回都會公廈的人情味:竹北一景社區成員都會型社區營造模範,經由各種共餐、共讀、共好活動打破水泥圍牆,打造更溫暖的社區環境。近年來,鄉鎮的社區營造的發展日益蓬勃,但都會的「公寓大廈」其實更需要社區營造。本集節目邀請到竹北一景社區成員--周方琪、莊雅茜,她們原本都不是本地人,從外地到竹北工作後,深感「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於是選擇率先打破冷漠之牆,到底她們使用哪些方式,讓左鄰右舍彼此能夠熱切交流,甚至是以該社區內的資源,創造一次次美好的社區活動呢?如果您對社區營造有熱情,尤其是「都會人」,絕對不可錯過本集節目哦!節目最後「新竹小知識」單元,要與您分享的關鍵字是「隘口」,這個特別的名稱背後有什麼典故呢?歡迎收聽!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more44minPlay
August 22, 2020打造社區食物森林-竹北新國社區成員竹北市新國社區由曾銘土提供農地,打造一座社區食物森林可食地景和生態池,讓關懷據點享有多樣新鮮蔬果,也成為環境教育的示範場域。本集節目邀請到新國社區發展協會的劉玄哲總幹事,分享這個「半農半都市」的社區近年來十分活躍的社區營造經驗。除了社區食物森林、藥草園,還有活化在地著名古蹟「采田福地」,他們也利用社區規畫師計畫,解決社區目前亟待解決的豆子埔溪汙染問題,從培養水質檢測的人才,到推行KKF農法,新國社區居民為環境土地所投注的心力,令人敬佩感動!在節目最後的「新竹小知識」,也要與您分享「采田福地」這個古蹟的由來,歡迎收聽本集精彩的節目。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more44minPlay
August 15, 2020從土地獲得力量的故事劇場--磚木取夥故事劇場從土地的根,長成故事的魂。2015年成立至今,期盼轉化臺灣自然、歷史、文化等知識,成為容易理解吸收的故事形式並持續推廣。至今已有《豐禾日曆》、《點香》、《老牛寶島山歌隊》等作品。這就是從土地獲得力量的故事劇場--磚木取夥故事劇場。本集節目,邀請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的創辦人黃博鈞、江沛豫這對年輕有理念的夫妻檔,分享創業的心路歷程。他們並非新埔人,卻對新埔一見鍾情,甚至在這個純樸的小鎮創立了在地劇場,四年來結合與土地的連結,創造出一齣齣發人深省的動人劇作,除了讓人看見新埔的人文風情特色,更以獨特的「故事三明治」手法,讓大小朋友體驗戲劇的迷人趣味。更難得的是,他們還謙虛地向社區學習。2020年的最新計畫--與芎林客家獅兩個家族合作,兩人從零開始虛心學習,讓我們一起期待當傳統文化遇見當代劇場,會併發出什麼樣的璀璨火花吧!節目最後的「新竹小知識」,讓新埔在地人--蔡榮光大哥告訴您新埔「三街六巷九宗祠」的小知識吧!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more44minPlay
August 08, 2020眷村文化保存的歷程:眷村文化保存團體成員「眷村」是早年特殊政治環境與時代背景下的產物,也是臺灣重要的史蹟和文化遺產,隨著社會、經濟條件及都市快速發展,老舊眷村配合政府都市更新政策拆除改建,眷村文化逐漸消失,因此,近年來保存眷村文化相關議題開始受到重視,各地也紛紛提出設立文化園區的計畫構想。本集節目邀請到一對文化界的「神鵰俠侶」--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王壽來,以及前桃園縣文化局局長謝小韞,分享他們推動眷村文化保存的經驗,更要帶來2020年創刊的雜誌「眷村」,期待所有關心家園土地,以及臺灣多元文化發展的朋友,一起來參與!說到新竹眷村,不能不提「黑蝙蝠中隊」,本集《新竹小知識》就要帶您一同回顧這段保家衛國的悲壯歷史。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more44minPlay
August 01, 2020新竹北管文物保存的推手:金長和文物館成員您知道嗎?北管曾經是新竹地方上流行的風尚娛樂。而由竹市北門一帶居民組成,創立於一九○九年的北管軒社「新樂軒」,則堪稱百年老字號,至今仍擁有許多珍貴文物。身兼新樂軒軒長的楊金土成立長和宮文物館,以恆濕展櫃典藏並展示這批精彩絕倫而又脆弱的文物。本節目中邀請到三位北管文物保存的推手--楊金土、王靜秋與孫致文,帶您空中導覽「金長和文物館」,分享北管音樂的前世今生,以及它的獨特魅力!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more44minPlay
July 25, 2020香山藝站共學:返鄉藝術家萬一一萬一一為藝術家、攝影家,返回家鄉香山,創建藝站 One Station,這是一個複合式藝文空間,提供熱愛藝文、友善自然環境、並結合健康休閒生活族群聚會的場域。本集節目邀請萬一一老師,暢談她走上藝術之路的心路歷程。她是蕭如松老師的高徒,赴美求學後毅然回鄉,耕耘香山的藝術教育環境,還帶領高齡的失智班朋友們以「藝術」療癒身心靈,相當令人感動。想知道她對家鄉還有哪些「藝術社造」的計畫嗎?千萬別錯過本集節目哦!來到香山,當然不能忘記古色古香的「香山火車站」囉!這可是臺灣僅存的檜木造車站,本集的《新竹小知識》就以這個可愛的車站為主題,請從小在香山成長的萬一一老師分享她與香山車站的美好回憶。上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 專訪藝術家萬一一...more44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