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新竹,是個有風的地方;新竹,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有風就有故事。愛上新竹節目,帶您從人文地景產,重新發現新竹的豐富精彩!現在,乘著新竹風的翅膀,邀您一起「愛上新竹」。 《愛上新竹-印象寫真館》由捷笙建設 ‧ 東照廣告贊助播出... more
February 13, 2021《美力台灣3D》校園放映公益活動邀您響應-專訪張鳳齡女士、母親張陳月梅女士大年初二首播的本集,邀請到生在竹北、嫁在竹北的「新竹媳婦」張鳳齡女士,與她的母親張陳月梅女士,分享兩代初二回娘家過年的有趣經驗。張鳳齡女士近來在新竹縣努力推行曲全立導演拍攝的《美力台灣3D》校園放映公益活動,期待讓下一代重新發現台灣自然與匠師工藝之美,相當令人感動,邀您一起響應支持公益放映計畫哦!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 ...more45minPlay
February 06, 2021守護秀巒山-找回失落的山林DNA:藍鵲書房成員(陳萬成、高美玉)台灣藍鵲是台灣特有鳥種,普遍分佈在北埔丘陵地。因為一個奇妙的機緣,陳萬成與高美玉這對夫妻檔,以這裡常見的鳥種「藍鵲」為名,成立了「藍鵲書房」,並期許它成為社區居民一起閱讀、共同交流的溫暖平台。邀您收聽本集節目,來一趟北埔文化小旅行,除了吃美食、逛古蹟,別忘了拜訪「藍鵲書房」這家別具特色的獨立書店,感受北埔小鎮人文薈萃之美哦!節目最後的「新竹小知識」要告訴您北埔秀巒山的故事,敬請收聽!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more44minPlay
January 30, 2021北埔龍瑛宗文學館:文學館籌備成員(龍瑛宗文學藝術教育基金會劉抒苑執行長、劉抒芳董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王惠珍教授)已故的知名文學家龍瑛宗,出身北埔慈天宮前商家,在1919年進入北埔公學校就讀,後代多年來尋覓設置紀念館場所,恰逢北埔國小前些年收回宿舍後,盼作為學校體驗教學場所,故申請登錄歷史建築,並規劃為龍瑛宗文學館。龍瑛宗文學館規劃介紹龍瑛宗生平、文學生涯與風格、經典文學作品,並展示其文學作品中描寫北埔家鄉風景地圖,館內一角則復刻龍瑛宗寫作書房場景,戶外庭院還配合龍瑛宗的成名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種植了數棵木瓜樹。希望透過文學館的設立,讓北埔的孩子們認識這位家鄉的文學家,也吸引更多遊訪旅客深入了解,用新的文學視野體驗北埔的人文風情。本集節目邀請到龍瑛宗的兩位孫女——龍瑛宗文學藝術教育基金會的執行長劉抒苑,和抒苑的姐姐劉抒芳董事,以及龍瑛宗文學館的靈魂人物——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的王惠珍教授,邀請您一起走進龍瑛宗充滿時代記憶與溫度的文學世界。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more44minPlay
January 23, 2021科技人與竹東頭重社區的共創:社區成員(惠友品德社區主委曾雅彤、竹東頭重里曾俊傑里長)竹中因鄰近科學園區,近年因市地重劃遷入許多科技人,他們與在地社區經過磨合與努力,共同打造了城市綠廊與竹軒草堂,成為社區休閒聚會的最佳場所。本集節目,邀請到惠友品德社區主委曾雅彤、竹東頭重里曾俊傑里長,分享竹東頭重里的地、景、人、文、產,以及他們如何號召以科技人為主的居民投入社造行列,一起打造了讓長輩安心休憩的「茶亭」、里民共用的「竹軒草堂」等美好的空間,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與其抱怨詛咒四周黑暗,不如點亮一盞燈」的社造精神。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 ...more44minPlay
January 16, 2021南外社區的生態營造:社區成員(油點草生態工作室工頭陳紹忠、南坑村葉貴霖村長)新竹縣北埔鄉南外社區發展協會,近年發展蝴蝶生態特色,型塑旅遊熱點,不僅拓展社區知名度,也凝聚居民感情,每年舉辦蝴蝶祭活動,希望讓大眾更重視環境保護。本集節目邀請到南坑村葉貴霖村長,與油點草生態工作室工頭陳紹忠,要分享他們如何復育蜜源植物,打造蝴蝶生態池;修復北埔天梯「千段崎古道」,還要告訴您新竹縣海拔最高的三合院「姜家大院」等重要的文化資產,更要帶您跟著穿山甲走讀這個世外桃源,千萬別錯過哦!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more44minPlay
January 09, 2021竹東客家山歌城:客家山歌協會成員(彭鈺雯總幹事、葉翠華、廖芳枝)「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精髓。竹東客家山歌比賽自1965年由古燧昌鎮長開始舉辦迄今已經超過50年以上的歷史。山歌歌詞:「五十多年山歌賽,選出幾多好將才」,說明著竹東山歌比賽在客家歌謠的傳承與發展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竹東二重社區有台灣最多的山歌王,素有「客家山歌窟」的美稱。本集節目邀請到來自二重社區的山歌推廣者們——彭鈺雯總幹事、葉翠華、廖芳枝,她們要與您分享二重埔開發功臣林秀春先生開鑿「竹東圳」的故事,為何沒有這條水圳就沒有新竹科學園區呢?台灣客家三大調「老山歌」、「山歌仔」及「平板」又有什麼差別呢?就讓竹東「山歌達人」唱給你聽,一起感受「山歌唱來鬧連連」的魅力,唱條山歌來結緣吧!*本集片尾曲為客家歌手鄭朝方創作演唱的「我的竹東山歌城」,這裡有更詳盡的曲目介紹。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 ...more44minPlay
January 02, 2021千歲歌劇團:竹東三重里范振東里長、夫人許淑惠「千歲歌劇團」透過歌舞、劇情訴說地方故事,期盼帶動居民參與社區公共活動的熱情,建立社區共識,共同營造一個快樂幸福的家園。新年新氣象!2021年第一集「愛上新竹」,我們邀請到竹東三重里范振東里長,以及他的夫人許淑惠女士,他們要告訴您推動里政與經營劇團的甘苦談、未來展望、近期演出計畫以及社區願景,以及令人感動的小故事。您知道竹東曾經是台灣重要的林業大鎮嗎?還有哪些產業呢?千萬別錯過節目最後的「新竹小知識」單元,讓范里長向您道來「竹東鎮」的前世今生哦!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 ...more44minPlay
December 26, 2020發揮小鎮書店的影響力:瓦當人文書屋創辦人陳晏華位在新竹竹東小鎮的書店「瓦當人文書屋」,創辦人陳晏華實踐從小對書籍和閱讀的熱情,堅持親自挑選每本店內書籍,並以書店作為人文據點,舉辦多元藝文活動。本集節目邀請創辦「瓦當人文書屋」的陳晏華,分享她如何與先生在竹東小鎮圓夢,創立這間小而美的書店。想知道「瓦當」這個名字的由來為何嗎?他們怎麼邀請到盧廣仲、萬芳等歌手合作呢?經營一家獨立書店又有哪些辛苦與甘甜滋味呢?歡迎收聽本集節目!新竹小知識:竹東的大林路上「新竹玻璃工廠」原址的前世今生。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more44minPlay
December 19, 2020百米傳薪.微光祝福:北埔鄉水磜社區成員(徐美玉總幹事、王辰翔理事長)水磜社區位於北埔鄉東北部,在水磜溪上游集水區範圍,是台三線進入北埔老街的第一個社區,鄰近北埔老街與綠世界,擁有良好的地理位置。社區有許多藝術手作達人,希望透過融入客家文化的活動設計,加深青年與在地社區居民的連結。本集節目邀請到兩位在地子民--徐美玉總幹事與王辰翔理事長。美玉為何會辭掉科技園區的主管職,與三姊妹共同打造不賣西瓜的「西瓜莊園」呢?辰翔又是在什麼機緣下,決定投入社區公共事務,又是怎麼培力年輕社造人才,策畫「百米傳薪.微光祝福」,兩位對社區未來又有什麼願景?都在本集節目中要告訴您哦!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more44minPlay
December 12, 2020傳承與再生-九讚頭文化協會的社造歷程:吳界九讚頭文化協會理事長吳界為七年級生,數年前協會成立「台灣水色」品牌,結合青年設計師、社區媽媽,以「青銀共創」為概念營運。本集節目,吳界要帶您回顧「九讚頭文化協會」從創立、成長到茁壯成熟的歷程,從「內灣劉興欽漫畫館」,到「台灣水色靚布工作坊」,再到「好客好品希望工場」,在當地民眾的共同努力下,「九讚頭」儼然已是全台灣社造界最令人振奮的品牌,多不勝數的成功故事,相信一定能拓展您對「社區營造」的想像!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more44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