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新竹,是個有風的地方;新竹,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有風就有故事。愛上新竹節目,帶您從人文地景產,重新發現新竹的豐富精彩!現在,乘著新竹風的翅膀,邀您一起「愛上新竹」。 《愛上新竹-印象寫真館》由捷笙建設 ‧ 東照廣告贊助播出... more
October 09, 2021新竹市工藝之家巡禮04:玻璃藝術家許金烺與朱雪塡賢伉儷新竹市工藝之家巡禮列車的第四站,邀您來到老新竹人一定很熟悉的風景區「古奇峰」,這裡曾有一條著名的「玻璃藝術街」,而其中一位玻璃藝術大師,現在還在這裡,身懷累積一甲子的功力。一起探尋琉璃珠大師——許金烺老師的璀璨人生!許金烺老師1950年出生於新竹,13歲即進入范氏工廠製作串珠、補貼家用。當時經濟條件不優渥的家庭,出席婚慶場合需配戴便宜又好看的飾品,因此玻璃珠子、琉璃手鍊、項鍊藉著親民價格和豐富的樣式風靡一時。原先許金烺只是按照工廠生產串珠,有一天他突發奇想,將新竹動物園的可愛小動物融入玻璃,意外廣受歡迎與好評。但他不因此自滿而停止探索腳步,成立工作室後他研發出一種「細工雕塑法」的技法,也以全新技法投入「琉璃珠」創作中,賦與這古老的藝術嶄新風貌,連職人大國日本都對他肅然起敬。但最令人敬佩的,是許老師不私藏的精神。90年代時,許金烺的事業已達到頂峰,卻選擇漸漸退出商業平台,選擇傳承技藝開班授課,他不僅在清華大學授課,也在工作室中開設教學班,甚至有遠從美國而來求教的學徒,已然成為台灣之光。本集節目邀請許金烺老師與朱雪塡賢伉儷分享一路走來的創作心路歷程,同時也邀您親訪「許金烺玻璃藝術工坊」,體驗小巧玲瓏卻創意無限,閃耀永恆光芒的琉璃藝術之美!◆◆◆「許金烺玻璃藝術工坊」詳細資訊:電話:03-5262576/0938-050-576地址:新竹市高峰路386巷100弄21號開放時間:請先預約◆◆◆ ...more49minPlay
October 02, 2021新竹市工藝之家巡禮03:木雕藝術家葉佳讓新竹市工藝之家巡禮第三站,讓我們走進葉佳讓老師精彩的雕刻人生!你知道早期的新竹是佛像雕刻重鎮嗎?雕工與品質之優異,大受日本市場歡迎。入選「台灣工藝之家」,並獲得許多獎項的木雕藝術家葉佳讓,國小畢業後就去學木雕,剛開始做的是古董雕刻,但他覺得裝飾用的古董雕刻可有可無,唯有佛像雕刻才能長久,也讓他遇上佛像雕刻最興盛的時期。隨著產業外移中國,台灣佛像雕刻漸趨式微,但葉佳讓卻選擇繼續堅持,也開始融入銅、琉璃等不同媒材,再結合吉祥話,設計出一系列讓人充滿創意、令人會心一笑的藝術精品。近年響應政府文化創意產業,葉老師以竹縣的新埔柿子為發想,推出柿子遇上花生「好柿會花生」廣受好評後,又推出新系列的祝福喜氣商品-「愉筷」,象徵幸福愉快,讓傳統與文創互相激盪亮麗火花。您也想感受木雕的優美與趣味嗎?快來聽聽本集精彩節目,也別忘了安排到葉老師的「好事創意工坊」走走哦!◆◆◆「葉佳讓-好事創意工坊」詳細資訊:電話:03-5315505地址:新竹市武陵西二路5號1樓開放時間:周一到周五,請先預約◆◆◆ ...more45minPlay
September 25, 2021新竹市工藝之家巡禮02:玻璃藝術家許源榮新竹市工藝之家巡禮第二站,我們來到位於香山的「許源榮玻璃藝術創作坊」,感受玻璃藝術之美。許源榮老師出生於雲林,卻選擇落腳新竹,因為「新竹」是玻璃的故鄉,燒製玻璃至今已邁入45個年頭,許老師見證了玻璃產業最輝煌的時期,1992年成立「銘昇玻璃藝品社」,從事玻璃外銷,不但將新竹玻璃工藝之美,名聲遠播至日本及歐美各國。1995年,洪主任擔任新竹市文化局長時,推動了「國際玻璃藝術節」,更讓許老師的作品發光發熱,透過國際間的玻璃藝術交流,開展出嶄新的創意視界,他為新竹創作許多極富在地特色的作品,更是連年獲獎。由於產業轉型,昔日的榮景黯淡不少,但許老師依舊屹立不搖,堅持在高溫下燒製玻璃。2021年,他更突破過往手法,以大自然為素材,讓冰冷(玻璃、咕咾石)與溫熱(漂流木)完美融合,為玻璃創作注入全新的生命力。誠摯邀請您到許源榮老師的創作坊一遊,體驗「玻璃花與漂流木之戀」,您將會發現「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在許老師的巧手下完美實現了。◆◆◆「許源榮玻璃藝術創作坊」詳細資訊:電話:03-5302176地址:新竹市香山區華江街83號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09:00~17:00,周六、日請先預約◆◆◆ ...more46minPlay
September 18, 2021新竹市工藝之家巡禮01:傳統工藝「螺鈿」保存者-張茂森、張茂欽、陳甫強老師完成新竹縣的九位工藝大師的巡禮後,我們跨越頭前溪,來到新竹市,展開新的工藝之家旅程,第一站,來到古色古香的新竹演武場,拜訪三位傳統工藝「螺鈿」的傳承保存大師——陳甫強,以及張茂森、張茂欽賢昆仲。螺鈿,俗稱「貝殼鑲嵌」,是一種在漆器或木器上鑲嵌貝殼或螺螄殼的裝飾工藝,也用於金屬和其他表面的裝飾。這種工藝手續極為繁複,目前全台灣只剩新竹還找得到,相當值得好好保存與發揚。一起來聽聽三位工藝家,分享螺鈿藝術之美,以及如何讓它被新一代朋友認識、願意學習,延續它的精緻美麗,該堅持「傳統」還是走向「創新」?相信您聽完,會有屬於自己的答案。 ...more53minPlay
September 11, 2021新竹市文化「馨」願景-專訪新竹市文化局 張馨之局長新竹工藝之家巡禮列車,正式駛入新竹市囉!在拜訪工藝大師之前,我們先來到新竹文化的「火車頭」——新竹市文化局,邀請張馨之局長,暢談新竹市的文化願景。張局長雖然年紀輕輕,卻有豐富的業界資歷,首先請她與我們分享從藝術產業界進入公部門的人生轉折,透過參與公部門計畫,從策展實踐、美學教育、工藝扎根、美術史書寫、場館營運各面向,實現藝術理想。她就任後是如何無縫接軌,盤點各項業務與資源、擘劃新竹市文化藍圖?未來將有哪些文化願景與重要的文化政策?包括城市美術館、台灣燈會轉型的「2021新竹光臨藝術節」、「藝文高地」規劃……都會在節目中向我們娓娓道來。新竹市人文薈萃,擁有豐富的藝術資源,文化部【台灣工藝之家】認證的工藝家就有十位,另有登錄無形文化資產的傳統工藝藝師五位,我們也請局長說明新竹市推廣傳統工藝的辦法,與「新竹市傳統工藝大會串-工藝之美總動員」活動的規劃及展望,誠摯邀請關心新竹市文化發展的您共同來參與!...more47minPlay
September 04, 2021新竹縣工藝之家巡禮09:漆藝家彭坤炎與鄭麗香賢伉儷新竹縣工藝之家巡禮的最終站,我們來到位於北埔鎮水磜村的「彭坤炎堆漆創作工作室」,一窺漆藝創作的美麗秘密。彭坤炎老師1958年出生於新竹南寮舊港海邊,14歲時開始接觸漆器,原本在紅木家具行做生漆塗裝工作,後來自已當老闆承包日本訂單,但80年代後期台灣紅木家具外移,面臨經營困境,在日本朋友的鼓勵下轉型做漆藝創作。非美術科班出身的彭老師無師自通,查考許多中文古籍和日本漆藝書籍,最後自學出「堆漆」技法。一般漆器是以木頭或布料等做為胚體,在上方塗抹生漆,但彭老師的堆漆不使用任何胚體,直接以生漆堆疊,由於要等待漆乾,每天僅能以一公分的進度不斷地堆積,一件作品往往需六至十個月以上才能完成。一件件閃耀動人光澤的漆藝作品,經過時間淬鍊,更顯絕美珍貴。彭老師作品多次獲得日本漆藝大賞,堪稱國際級台灣之光。本集也邀請到老師的夫人鄭麗香女士,分享藝術家的生命故事。更邀請朋友們預約參觀彭坤炎老師的工作室,實際感受堆漆創作的瑰麗世界。◆◆◆「彭坤炎堆漆創作工作室」詳細資訊:電話:03-5805132地址:新竹縣北埔鄉水磜村水磜子5鄰14-2號開放時間:預約制◆◆◆浪漫竹縣·工藝遊~臺灣工藝之家彭坤炎(影片)【愛上新竹】節目由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贊助播出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與您一同看見新竹的美守護這片孕育你我的土地 ...more55minPlay
August 28, 2021新竹縣工藝之家巡禮08:年畫藝術家朱錦城與簡鳳琴賢伉儷聽眾朋友,你看過版印年畫嗎?今天新竹縣工藝之家第八站,我們就一起來到位於新埔犁頭山上的「朱錦城年畫社」,一窺版印年畫的迷人魅力吧!朱錦城老師生長於青山綠水環繞的尖石鄉間,高中時跟著老師學習工筆畫;1974那年,才二十四歲的他就已經在當時的美國新聞處(即現今美國在臺協會)舉辦過畫展,細膩生動又帶有民俗色彩的工筆畫,讓觀眾們讚嘆不已。朱錦城老師為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012年授證之第五屆「台灣工藝之家」。人稱年畫「朱一刀」的朱錦城老師,其年畫作品不僅構圖活潑、筆觸細膩,更融入了民俗寓意,值得鄉親細細品味。本集也邀請到同為版畫家的朱老師伉儷簡鳳琴女士,聽聽這對藝術家賢伉儷暢談創作歷程,比較中國大陸與台灣年畫的異同,也邀請你親自走訪「朱錦城年畫社」,細細品味年畫的藝術丰采吧!◆◆◆「朱錦城年畫社」詳細資訊:電話:03-5888393地址:30543新竹縣新埔鎮文山里文華路299巷9號開放時間:預約制◆◆◆浪漫竹縣·工藝遊~臺灣工藝之家朱錦城(影片)【愛上新竹】節目由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贊助播出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與您一同看見新竹的美守護這片孕育你我的土地 ...more50minPlay
August 21, 2021新竹縣工藝之家巡禮07:複合媒材雕刻藝術家曾定榆新竹縣工藝之家第七站,我們來到位於竹東鎮,複合媒材雕刻藝術家——曾定榆老師的工作室。曾定榆工作室成立逾30年,以漂流木再生、環保、人文議題創作等,受政府肯定,獲頒「台灣工藝之家」殊榮,近期更投入社區、學校、公共藝術規劃與指導。好奇心,讓他凡事想一窺究竟;喜歡挑戰,讓他人生充滿色彩;別人眼中的垃圾,經巧手雕琢,變成價值不斐的藝術品。這位無師自通卻能點石成金的素人藝術家,曾開過照相館、創作石雕與木雕,後期逐漸轉為複合媒材,別人廢棄不用的朽木、鐵材、回收品等,在他的巧思下轉化為一件件質樸素美、充滿生命意涵的藝術品。本集節目中,曾老師要告訴您他投入藝術創作半世紀的心路歷程;創作靈感的來源何在;更要分享近年來投入社區木藝生活美學教育的經驗,歡迎您走進他的複合媒材雕塑世界,看見以一雙巧手構築而成、簡練又豐美的「跨界」藝術創作世界。◆◆◆「曾定榆工作室」詳細資訊:電話:03-5965656地址:新竹縣竹東鎮民德路2號開放時間:預約制◆◆◆浪漫竹縣·工藝遊~臺灣工藝之家曾定榆(影片)【愛上新竹】節目由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贊助播出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與您一同看見新竹的美守護這片孕育你我的土地 ...more50minPlay
August 14, 2021新竹縣工藝之家巡禮06:竹雕藝術家翁明川與公子翁偉翔新竹縣工藝之家第六站,我們拜訪關西的「樂竹齋竹雕工作室」,一對竹雕藝術家父子檔——翁明川與翁偉翔。翁明川民國32年生於金門,民國47年爆發823砲戰,年僅15歲的翁明川被迫當流亡學生至台灣,分發省立苗栗中學就讀初中部,靠天分與練習,考取文化大學美術系設計組。大學畢業後,被延攬進國華廣告公司美術設計、跳槽至中視、62年被高薪挖角至台視擔任美術指導,四度榮獲電視金鐘獎。古語有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而君子樂竹。因喝茶而刻竹,因愛竹而種竹,翁老師品茗紓壓,喝茶之餘繼而鑽研茶器,創作的卻不是當時市場熱絡的壺藝,反而選擇茶器最微不足道的末稍-茶則、茶匙等竹雕小品。鍥而不捨近40年的創作,雕出了數百件足以傳世的茶則、茶杓、茶匙、茶夾、茶針等作品,將茶器小品提升至精緻藝術的境界。本集節目中,讓翁氏父子分享竹雕之美,以及落腳新竹關西的因緣、傳承兒子偉翔的過程;如何克服刻竹的「四難」,力求突破創新,結合藝術與實用、古樸與時尚的創作經驗分享,更邀請朋友有機會前來「樂竹齋竹雕工作室」一遊,體會「與古為新」及「以簡御繁」的至高藝術之境。◆◆◆「樂竹齋竹雕工作室」詳細資訊:電話:03-5478438地址:新竹縣關西鎮金山里馬武督47-1號開放時間:需預約開放參觀◆◆◆浪漫竹縣·工藝遊-臺灣工藝之家翁明川(影片)【愛上新竹】節目由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贊助播出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與您一同看見新竹的美守護這片孕育你我的土地 汪...more53minPlay
August 07, 2021新竹縣工藝之家巡禮05:石雕藝術家鄭階和與陳春珍賢伉儷新竹縣工藝之家的列車第五站,我們來到風光明媚的關西,拜訪石雕藝術家鄭階和老師的工作室「和風石韻」。出生澎湖的鄭階和,不甘於只是當漁夫,國中畢業後即到台灣求學,退伍後即與友人開茶藝館,為了找好茶具而四處奔波,「不如自己動手做吧!」從未捏過陶的他,在南投草屯開了一間捏陶工坊。某一日, 朋友邀他至溪邊、河床尋雅石,大自然的造化激盪出內在共鳴,石頭的質樸、光澤與繽紛之百態,令鄭階和愛不釋手,沈醉其中。自此,尋訪奇石成了生活的一環。「石頭帶回家清洗之後,總會發現一些缺陷,為了修補這些缺陷,所以就去臺灣工藝研究所上石雕課程。原本鄭階和也只是抱著玩一玩的心態,未料,課程才剛結束數週,就發生臺灣百年來的大浩劫——921大地震。鄭階和位於草屯的陶藝工作坊毀於一旦。「看著自己的作品一夕之間碎成片,心裡忽然浮起一個念頭:何不創作堅固不易毀損的作品呢?」於是,始於玩一玩的鄭階和循著內在的聲音,走進石雕世界......簡約流暢、沈靜古雅,是他的創作風格。「每一塊石頭都有自己的個性,雕刻時,都是憑著其當下的直覺創作而出,因此很難有重複。」本集節目,就讓鄭階和老師與夫人陳春珍女士,帶您一窺石雕創作的堂奧與趣味世界吧!◆◆◆「和風石韻」詳細資訊:電話:03-6571199地址:新竹縣關西鎮南和里下南片段11之6號開放時間:請先預約◆◆◆浪漫竹縣·工藝遊-臺灣工藝之家鄭階和(影片)【愛上新竹】節目由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贊助播出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與您一同看見新竹的美守護這片孕育你我的土地 ...more51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