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關於台灣的音樂故事】 台灣這座美麗島嶼,乘載著多元族群的音樂DNA,豐富了我們的日常。每集節目就像一本本獨特的音樂課本,暢聊流淌在這片土地上的生命樂章。 這個節目的誕生,要感謝台大創新設計學院的支持,讓我們在疫情嚴峻的狀態下,仍能無遠弗屆地上起音樂課。 如果您也在找尋久違的音樂課本,歡迎一同加入這堂不一樣的音樂課吧! ... more
FAQs about 欸?誰的音樂課本掉了?:How many episodes does 欸?誰的音樂課本掉了?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5 episodes available.
October 21, 2021EP.15 典藏臺灣百年跨界之聲| ft. 翁誌聰【本集介紹】 本集節目榮幸邀請到台灣音樂館的翁誌聰館主任蒞臨D-Music的課堂,也是節目首次與來賓面對面進行豐富的音樂對談!臺灣作曲家史惟亮老師曾在民國51年6月21日聯合報新藝版「樂府春秋」專欄中提出一個問題:「我們需不需要有自己的音樂?」這句話在臺灣音樂圈掀起前所未有的討論,也促成現今「臺灣音樂館」的成立。臺灣音樂館透過典藏臺灣音樂文化與重要史料致力於守護傳統、支持創新及創造跨界和跨世代的對話。 今年適逢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百年,臺灣文化協會是臺灣重要的文化啟蒙團體,在各種文化運動不斷的推動下成就了現在的臺灣。文化協會所推動的運動包含了相當多的面相,臺灣音樂館也為文協百年舉辦《新文化觀點—臺灣音樂一百年》特展,以音樂的角度來看臺灣音樂百年來的演進與改變,在這一時空背景下以音樂載體、傳統與西式音樂文化衝擊兩條不同的脈絡,探究這當中有哪些事件及契機改變了臺灣音樂的型態。想更深入了解臺灣音樂館與翁主任分享的臺灣音樂文化?趕快點開節目收聽吧! 【相關連結】 1. 臺灣音樂館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https://www.ncfta.gov.tw/taiwanmusic_74.html 2. 臺灣音樂館:https://tmi.openmuseum.tw/ 3. 臺灣音樂館- 首頁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mi.ncfta/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v0pooqf21yq0a28lsl8aa3o?m=comment 【前往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lwi1W1VQ4VnjnXx0iTnJw 【連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4minPlay
October 07, 2021EP. 14 域見坪林相褒歌|host. 吳君薇 ft. 蔡佳芬【本集介紹】 本集節目將主持棒交給「見域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的吳君薇。首次化身成來賓的蔡佳芬老師要來向大家分享自己與「相褒歌」相遇的緣分與持續互動的過程。相褒歌是由臺灣種茶地區所發展出的獨特文化,就像古代的Facebook,借景抒情的來即興敘述愛情、生活瑣事、重要場合、勸世及自然景致等等,文字風格貼近生活且詼諧有趣。蔡佳芬老師在坪林初次接觸相褒歌後便迷上這個有生命力的台灣音樂DNA,之後藉由古典音樂創作及帶領學生運用音樂的創新設計持續嘗試賦予相褒歌嶄新的樣貌,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並接觸相褒歌。究竟什麼是相褒歌?相褒歌的文化又有什麼有趣之處?點開節目一起穿越時空一探究竟吧! 【節目音樂】 1. 《坪林相褒歌:一爿看去那爿山》王蕭不演唱/林金城採錄 2. 黃俊達《聽見坪林》from 《褒˙種茶》音樂專輯/蔡佳芬長笛,Rene Izquerdo吉他,幕聲合唱團演唱 【相關連結】 1. 2016《初見坪林 鬥逗聽》聲態創藝音樂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q0KdBi7Pss 2.【褒・種茶】相褒歌紀錄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GPhR_-dQpI 3. 食養城市・人文農創:http://aschool.ntu.edu.tw/index.php/home/page/15 4. 【最佳跨界音樂專輯獎】褒‧種茶:荻生笛聲—長笛吉他二重奏/財團法人台北市荻生文化藝術基金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OLs3n0ATd0 【前往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lwi1W1VQ4VnjnXx0iTnJw 【連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6minPlay
September 30, 2021EP. 13 神乎其技响仁和|ft. 王凱正【本集介紹】 這集節目邀請到「台灣之光」响仁和鼓藝工坊的第三代傳人王凱正分享响仁和的製鼓工藝相關知識。响仁和製作的鼓廣受國內外各大藝術團體喜愛,包括朱宗慶打擊樂團、優人神鼓及各大廟宇等,而除了製鼓外,响仁和也用扎實用心的態度製作嗩吶、香爐等製品。製鼓除了是藝術的展現,更需要根據地區的濕度和用途進行科學性的厚薄調整。凱正也分享响仁和的製鼓流程,及身為第三代傳人對於連結與發揚新莊在地文化的展望。想了解多件响仁和的鎮館之寶,想聽聽新莊廟宇及製鼓的趣事?點開本集節目感受鼓擊的感動吧! 【節目音樂】 1.板鼓(單皮鼓) 2.通鼓 3.大神鼓 4.五音鼓(武能鼓) 5.王錫坤演奏《風雨雷電》 【相關連結】 1.响仁和鼓藝工坊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XiangRenHeZhongGuChang 2.台灣第一-響仁和鐘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8CNn1WO0k 【前往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lwi1W1VQ4VnjnXx0iTnJw 【連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8minPlay
September 23, 2021EP. 12 台語電影音樂的摩登時代|ft. 李志銘【本集介紹】 本集邀請到作家李志銘分享五、六零年代的台語電影歌曲。當時的電影與台語歌曲的關係非常密切,甚至有電影是以歌曲為靈感而拍出與歌曲同名的電影。而這些台語電影歌曲,不只是與電影劇情相互輝映,更反映出當時台灣的社會樣貌,可謂台灣人的情感縮寫。李志銘除了分享台語電影歌曲的相關故事與當時地方仕紳致力於扶植電影產業的過往,還聊到歌仔戲團與台灣電影發展史,及二王一后中的文夏與紀露霞等人的有趣軼事。想知道台語電影與音樂有多摩登?快點開本集節目,一起坐上時光機回到五六零年代的「台灣好萊塢」體驗台語電影歌曲的魅力吧! 【節目音樂】 1.文夏演唱〈男性的復仇〉(1957年亞洲唱片/愁人作詞作曲) 2.張淑美唱〈競選歌〉(1959年台語電影「阿三哥出馬」插曲/郭芝苑作曲) 3.紀露霞唱〈歡樂情歌〉(1965年台語電影「豔賊黑蜘蛛」插曲/周添旺作詞,曾仲影編曲) 4.施京子唱〈戀愛列車 〉(1960年代「台灣搖滾香頌歌曲集」/陳君玉作詞,黃國隆改編,姚讚福作曲) 【參考書目】 1.《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蘇致亨著 2.《留聲年代:電影、文學、老唱片》李志銘著 3.《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陳培豐著 【前往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lwi1W1VQ4VnjnXx0iTnJw 【連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9minPlay
September 16, 2021EP. 11 歌仔戲的華麗變身|ft. 李佩穎【本集介紹】 本集來賓邀請台灣春風歌劇團的小生演員李佩穎暢聊她與歌仔戲相遇的緣分以及決心踏入戲曲界的故事。佩穎從小在電視及外臺戲接觸歌仔戲即留下深刻印象,到大學時也一心加入歌仔戲社並大量接觸民間歌仔戲作品,就此投入至今。歌仔戲發展的過程與台灣的歷史與社會狀態息息相關,從宜蘭民間傳唱的老歌仔落地掃到日治時期因政策影響衍伸出中西文化融合的「胡撇仔戲」。佩穎分享幾段歌仔戲的音樂,從歌仔戲的「國歌」七字仔(七字調)、都馬調、雜念仔到近期新創的歌仔戲演出,究竟歌仔戲還有哪些迷人之處?點開節目一探究竟吧! 【節目音樂】 1. 傳統調:七字調《身騎白馬》 2. 新調(電視調):〈陳三五娘〉《打金枝》選段 3. 胡撇仔曲風:〈春去秋來〉《鞍馬天狗》選段 4. 胡撇仔曲風:〈樓台會〉《鞍馬天狗》選段 【相關連結】 1. 奇巧劇團官方網站:http://chi-chiao.org 2. 戲曲好撩人:https://open.firstory.me/user/oyexiqu 3. 曾仲影:http://musiciantw.ncfta.gov.tw/list.aspx?p=M173&c=1-2&t=1 【前往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lwi1W1VQ4VnjnXx0iTnJw 【連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6minPlay
September 09, 2021EP. 10 音樂頑童的爵士時光機| ft. 蔡定揚【本集介紹】 爵士高手蔡定揚分享自身的音樂歷程以及經典入門導聆。從小涉略各種不同樂器與樂風的定揚,到高中時歷經對我即興演奏能力的自負與厭倦,在大學埋首鑽研各種爵士樂的詮釋技法,大量採譜並從事編曲與創作。目前還在台大就讀,曾任台大騷動爵士樂團團長的他,在擔任助教時熱心協助同學發想更多音樂創意的可能,除了在本節目中大秀琴藝外,還分享了爵士樂傳奇人物的經典佳作,與台灣爵士樂發展的歷史軌跡。究竟定揚是如何開始這段音樂旅程?爵士樂在台灣的發展又有什麼有趣的地方呢?歡迎收聽節目來一探究竟! 【節目音樂】 1. L-O-V-E -- Nat King Cole – Played by 蔡定揚 2. Autumn Leaves – Joseph Kosma – Played by 蔡定揚 3. 自動門 – 蔡定揚 4. Girl From Ipanema – Antonio Carlos Jobim – Played by 蔡定揚 5. Body and Soul – Johnny Green -- Played by 蔡定揚 6. There will Never be Another You – Harry Warren -- Played by 蔡定揚 7. So What – Miles Davis -- Played by 蔡定揚 【相關連結】蔡定揚個人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efCLQapvUjWBhDgV2EYQ 2. 台大騷動爵士大樂團:https://www.facebook.com/NTURiot 3. Berklee College of Music : https://www.berklee.edu 【前往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lwi1W1VQ4VnjnXx0iTnJw 【連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2minPlay
September 02, 2021EP. 9 台灣音樂學先行者李哲洋|ft. 顏綠芬【本集介紹】 本集邀請音樂學教授顏綠芬老師暢談到德國學習「音樂學」的趣事,與重建台灣音樂史計畫的願景。音樂學的範疇橫跨美學、風格、評論與歷史等等,隨著19世紀留聲機的出現開始建立理論及方法。顏老師同時介紹1960年代推動台灣民歌採集運動的幾位重要民族音樂學家,其中台灣音樂學先行者李哲洋老師不僅僅留下珍貴的原住民音樂採史料,其編撰的《全音音樂文摘》更是當時最重要的音樂刊物。快點開節目開箱台灣的音樂歷史寶藏吧! 【相關連結】 1. 重建臺灣音樂史計畫https://musichistorytw.com/ 2.台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http://musiciantw.ncfta.gov.tw/list.aspx?p=M136&c=&t=2 3. 台灣音樂館:https://tmi.openmuseum.tw/ 【前往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lwi1W1VQ4VnjnXx0iTnJw 【連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1minPlay
August 26, 2021EP. 8 在黑膠聲景中與呂炳川相遇| ft. 王信凱【本集介紹】 創辦「古殿樂藏」的歷史學博士王信凱結合對音樂的興趣,收藏了許多黑膠及歷史錄音。自述很另類的信凱老師也詳盡地分享台灣第一位拿到民族音樂學博士的學者呂炳川先生從日本留學的輝煌事蹟,到回台進行民音採集計畫的歷史過程。呂炳川1977年與日本「勝利唱片公司」(Victor Records)合作出版《台灣原住民族——高砂族の音樂》唱片專輯獲得該年度「日本文部省藝術祭大賞」,是當時的台灣之光。同時,全世界的年輕人也掀起了一股熱愛民族音樂的風潮。想了解台灣的歷史之聲?想了解The Beatles和Bob Dylan與民族音樂有甚麼關係?請點開本集節目聽信凱老師娓娓道來! 【節目音樂】 1. 呂炳川錄製《台灣漢民族の音樂》〈林天瑞家三首童謠〉片段 2. 呂炳川錄製《台灣漢民族の音樂》〈福佬民謠/恆春民謠-思想起〉 片段(陳達演唱,1977.4.20錄音) 3. 呂炳川錄製《台灣原住民族——高砂族の音樂》〈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 【相關連結】 1. 古殿樂藏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LASSICAL.PALACE.SOCIETY/ 2. 台灣音樂群像http://musiciantw.ncfta.gov.tw/list.aspx?c=&p=M015 3. 鳴人堂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369/5440012 【前往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lwi1W1VQ4VnjnXx0iTnJw 【連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1minPlay
August 19, 2021EP.7 道教科儀中的生活與奧「藝」| ft. 梁恩誠【本集介紹】 梁恩誠老師身為道士第二代,國中時因為家庭環境開始被父親要求進入道教圈,到大學期間對宗教有進一步體悟才完全接受道士的身份。道教自東漢發展至此派別多變,經過長時間的互相吸收逐漸模糊分界成為現今的道教型態。道教的儀式除了日常生活所接觸的「祭改」、「光明燈」外,其實也包含了劇場和音樂的元素,藉由「演科」讓民眾了解儀式內容以增加信徒,甚至還會在其中埋哏增加趣味。而道教的音樂會因地緣關係而有所改變,例如台灣較流行北管,而蘇州的道教音樂就和崑曲有關,甚至茉莉花和燒肉粽都可以成為科儀的旋律。究竟多數人習以為常的道教中有什麼鮮為人知的奧妙呢?點開本集節目來一探究竟吧! 【節目音樂】 1. 《步虛詞》:是以前人專門作給道教的曲詞和音樂,但現在只留下詞,音樂大部份都己經不是古代的音樂了。 2. 《吚唷韻》,就是吟唱起來會吚喔的聲詞,這屬於古代的唱法 3. 《志新朝禮》經文或咒文都很長,不太能有很大的曲子,所以旋律都很短,像這首旋律就只有二句。 4. 《志心召請》,科儀中比較長的曲子。 5. 《直誦》,用來唸經文的,沒有伴奏只有木魚和打擊樂器。 以上音樂皆由玄真道壇提供 【相關連結】 中華玄真道教會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43694425896151/?ref=share 【前往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lwi1W1VQ4VnjnXx0iTnJw 【連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6minPlay
August 12, 2021EP. 6 指揮棒下交響台灣音樂的主體性 | ft.呂紹嘉【本集介紹】 本集節目邀請到前國家交響樂團(NSO)音樂總監暨藝術顧問呂紹嘉老師,分享他參加國際比賽與工作的趣事,以及透過指揮棒建立起台灣主體性的理念。呂紹嘉老師因為幫同學伴奏而認識開啟指揮生涯的貴人陳秋盛老師,在台大心理系就學時期即在校園中累積大量指揮經驗,隨後征戰歐洲指揮大賽屢獲首獎!NSO在2021年發行的最新專輯《來自臺灣》由客家委員會委託創作,其中與多位台灣新生代作曲家合作,以古典音樂的語彙共譜台灣文化獨特的樂章。回首與NSO相處的十一年,呂紹嘉老師懷著對聽眾推廣音樂的使命感,扎實地用每一場音樂會履行自己的理念,也希望能夠用音樂展現出台灣的主體性,走出獨有的文化樣貌與廣納百川,展現出世界性的台灣音樂。歡迎點開節目,一起聆聽呂紹嘉老師的精彩音樂故事! 【節目音樂】 1.李元貞:《美濃之道》II〈遊子原是客人〉 2.王怡雯:《客家幻想曲》 I 〈客家風采〉 以上音樂收錄於《來自臺灣 FROM FORMOSA》專輯,感謝NSO提供授權。 【相關連結】 1.國家交響樂團:https://npac-nso.org/zh/ 2.來自臺灣 一 呂紹嘉的原鄉情懷專輯: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405435582604611586 3. 呂紹嘉的原鄉情懷-《美濃之道》紀錄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nfRquEG4n8 【前往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lwi1W1VQ4VnjnXx0iTnJw 【連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3minPlay
FAQs about 欸?誰的音樂課本掉了?:How many episodes does 欸?誰的音樂課本掉了?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5 episodes available.